柳芸想了一下还是坦白告诉他:是用来做鞭炮的炸药,堆在一处点上威力就加倍大。
年纪大一点,过去曾上过战场的锦衣卫,知道震天雷此物,但杀伤力远不如这东西。
这些死士只是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见过威力这么大的东西。
那三人听后也服了气,重新又垂下头,做出一副认命等死的模样。
柳芸对他们道:我把我这么机密的事都告诉了你们。
我想知道一点,你们杀我,能得多少好处?那三人觉得这个问题,并不是他们不能说的机密,于是断腿的那位开口回答:一百两。
柳芸问:黄金?白银。
啊,本官才值一百两白银?柳芸忿忿不平。
那人不答话。
在三人心里都觉得杀此人这价太低了,他远比锦衣卫指挥使还可怕。
杀朱大人多少白银?柳芸继续问。
断腿的人又答:一千两白银加自由之身。
柳芸一拍桌子,三人都抬头看着她。
屋里所有人也都看着她审人,柳大人同死士们像在拉家常,这样能审出来有用的信息吗?柳芸道:你们真好骗,杀朱大人多难的事,至少给银一万两起。
怎么一千两就将你们给打发了?若我让你们去杀蓝大将军,至少出银一万两,你们知为何?三人看着她,也想知道为何要给一万两这么多。
因为,前去就是卖命,几乎不可能成的事,给一万两都少了。
三人心里也这么认为,特别是这次,全军覆灭,伤亡惨重,给一万两都少了。
柳芸缓缓再问:你们卖命也是想活命。
想必过去都被逼得走投无路才成的死士吧,能同我说说吗?三人都有一肚子的苦水,只要不用他们交待机密之事,他们也愿意吐吐苦水,让人知道他们活得多不容易。
还是断腿的先开口说:我的妻室长得貌美,为当地恶霸抢去。
我出手杀了恶霸,被杖责流放,中途为人所救,才卖命。
柳芸面带同情的表情问他:你的妻室如今在哪?她一定也念着你。
唉,正是,她在家里跟着父母养着个孩子,过得很不容易。
这次是想拼个命,赚些钱得了自由身,回去陪着他们。
柳芸长叹一声:都是苦命人呀,这样吧,我成全你,给你一笔银子,放你回家同家人团聚。
断腿的人瞪大眼睛不相信地问:果真如此?当然,我也好意提醒你,别让蓝大将军知道你活着,否则……断腿的沉默了。
柳芸看了他一眼,再转头问另外两人是为何成为死士的。
手臂上插箭的男子开口道:隔壁的为争屋基将我父兄打伤,我将那家人的儿子杀了,被杖责流放……另一人期期艾艾道:妻室与人不轨,我将偷情的二人杀了,又去将妻室父母杀了,被杖责流放……柳芸无语的看着他,按明律法,若他当场只杀妻室与奸夫并无罪,但他又杀了妻室父母就过分了。
柳芸同朱守林对视了一眼,蓝大将军用的死士全是这类杀人的流放犯。
又杀过人,又无出头之日的人,最为胆大。
我很同情你们三人,都是被逼成为死士。
我有心想放你们回家。
她停住了说话。
三人看着她,眼里充满了希望。
我可以不要你们的命,可是蓝大将军不一定会放过你们。
你们能活下来,只有唯一的一个机会,想不想试试?三人不说话,只看着她。
同我们合作呀。
我们是谁?我们是锦衣卫,由皇上直领。
若皇上知道蓝大将军想害死他最信任的朱大人。
知道蓝大将军心怀不轨。
到时候……她接着轻声说:你们才真正的自由了。
可……断腿的人想说,可他们想杀锦衣卫,是锦衣卫的仇人。
柳芸挥手:各为其主,过去的事就两清。
只要你们同我们合作,我放你们自由,还给你们每人银子安家。
那三人看了她,又抬头看向锦衣卫指挥使朱守林,朱守林冲他们点头。
三人对视着,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活着的渴望,若能好好活着,谁还想死呀?断腿的人先点头,随后两人也跟着点头。
那好,一会他们问什么,你们就说。
说完治伤用食,再给你们每人二百两银子的安家费。
柳芸站起身哼了一声:蓝大将军实在太小家子气了,就那样子还有人为他卖命?说完柳芸转身离开讯室。
一名锦衣卫上前打算录口供,断腿那位问:大人,刚才那位大人要不要随从?锦衣卫看了他一眼:你们这缺胳膊少腿的,能干啥?受伤轻那位道:我只是轻伤,我可以跟着那位大人。
锦衣卫好奇地问:你们为何想跟着她?刚才她差点没杀死你们。
不知道,就觉得为他卖命才值。
朱守林从屋内走了出去,追上前面走的柳芸,他笑着将刚才那人说的话告诉了她:芸儿,你将他们炸成那样,为何他们还想效忠你?柳芸笑:可能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那样才觉得自己做的事有价值。
自此一战,锦衣卫人人待柳芸如朱守林一样,又尊重,又敬畏。
一大早,朱守林就拿到了口供,不看不知道,一看他吓了跳。
蓝大将军所干的事比他想像的还胆大包天。
蓝大将军占有了几个矿,有铁矿,金矿。
他另还有几百死士。
蓝大将军常常对手下人道:自己功大,就是封王也不卫过。
蓝大将军蓝玉对圣上最为不满有几件事:一件事是许多庄奴、义子,乘势横行霸道。
蓝玉曾强占东昌民田,被御史查问,蓝玉大怒,将御史赶走。
引来圣上的责问。
二件事是蓝玉北征南返时,夜抵喜峰关,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接纳,蓝玉便纵兵毁关,破门而入。
引来圣上大怒。
三件事他强占元主妃子,致使元妃羞愧自杀,皇帝为此切责蓝玉。
圣上本欲封蓝玉为梁国公,因蓝玉有这些过失,便将梁字改为凉,并命人将这些过失刻在世袭的凭证上。
蓝玉犹不改过,侍奉皇上酒宴时口出傲语,军中将校升降进退,大权操于他一人,圣上多次责备他。
蓝玉西征返回后,被封为太子太傅,蓝玉不愿位居宋、颍两公之下,说:我难道不能做太师吗!此后上奏言事,圣上大多不采纳他的建议,蓝玉越发怏怏不乐。
……朱守林将手里的供词给柳芸看,柳芸笑了笑:大人,他目中无皇权,早晚出事。
可是,太子会保下他。
还有蓝大将军的女儿也嫁给了蜀王,如今是蜀王妃……柳芸叹了口气,还真是如此,若太子不死,蓝玉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事。
蓝玉居功自傲,无视皇权,圣上看在太子的份上,一直容忍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