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八,天刚蒙蒙亮,柳芸被两位嬷嬷从床上叫了起来:主人,请起来沐浴梳妆,喜娘已在室外等候。
柳芸翻身起了床,她身着中衣任由嬷嬷支派。
冬梅与夏荷先带柳芸进了后室,里面的木桶装着洒着花瓣的香汤,柳芸脱了衣服泡在水里。
水里不知道加了什么香料,柳芸举起手臂,皮肤又香又滑。
她轻笑了,古人真有意思,也很有智慧。
两位嬷嬷为柳芸从头到脚仔细收拾打扮了一个时辰,才将上大红色绣着鸳鸯、并蒂莲花的中衣给她穿上。
这件中衣是两位嬷嬷用了十多天时间为她绣制而已,衣服用轻薄的丝绸做成。
宽衣广裙穿在身上袅袅婷婷飘飘欲仙。
柳芸披着长发坐在铜镜前,一名穿着红色服装的喜娘走上前,她行了一礼:恭喜小姐。
柳芸轻轻点头。
喜娘上前轻轻用木梳为柳芸梳着长发,口里唱着: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四梳老爷行好运,出路相逢遇贵人;五梳五子登科来接契,五条银笋百样齐;六梳亲朋来助庆,香闺对镜染胭红;七梳七姐下凡配董永,鹊桥高架互轻平;八梳八仙来贺寿,宝鸭穿莲道外游;九梳九子连环样样有;十梳夫妻两老就到白头。
喜娘灵巧的双手将柳芸的长发梳成了发髻,只待上轿前再戴上凤冠霞帔。
喜娘又开始为柳芸上妆,她给柳芸脸上扑上珍珠粉。
喜娘赞:这粉细腻,上妆光泽自然。
夏荷笑道:这一盒粉是贡品,将上好的珍珠打成粉,再用纱布细细过滤成全。
喜娘叹:一颗上好的珍珠都很难得,还将其打成粉来用。
她再拿起一盒胭脂,打开来香气扑鼻。
夏荷指点她:这个少用一点,先轻轻扫脸庞,再在脸腮上加一点这样才显得自然。
喜娘按夏荷说的上了胭脂,柳芸的整个脸妆显得喜色又自然。
喜娘惊叹:果然上来好看,嬷嬷是高人。
妾本时给人上喜妆,新娘的脸红得像红布一样。
夏荷笑:宫里的娘娘都是这样上妆。
喜娘听夏荷这样说态度更是恭敬,夏荷让她如何画,她就如何画。
这样又过了一个时辰,柳芸的妆容画好,在上口红前,冬梅给她端了碗汤圆:主人,先吃点东西,接下来一直到晚上行礼后才能再用食。
柳芸听话的张开嘴,由冬梅将汤圆一个一个喂给她吃完。
稍坐了一会,有下人跑进来道:前面在放鞭炮了,迎亲的开始出府。
喜娘同两位嬷嬷为柳芸戴上凤冠,穿上大红色喜服,红色喜服上绣着金色展翅的凤凰,喜服挽迤几尺有余,显得柳芸的纤纤身姿娉婷雍容。
室里的几人看着画好妆的柳芸,都惊叹:新娘子真是位美人。
只见她美眸顾盼间华彩流溢,花容月貌如出水芙蓉。
快言快语的夏荷捂嘴笑:主人像仙女下凡,可得要迷死咱们大人。
冬梅在心里想,没想到着女装的主人如此的美貌。
宫中的娘娘也没几个能同她相比。
此时,朱守林面带笑容喜气洋洋穿着红色的喜服,胸前挂着一大朵红色绸花,骑在挂着红的大马上,他身后跟着一顶四人花轿。
再后面就是迎亲乐队,举着牌,敲着锣鼓……迎亲队伍热闹喧哗地行走在凤阳城里。
迎亲抬礼的全是穿着红衣的锦衣卫,他们一个个步调整齐,身材高大魁梧,长得相貌堂堂。
他们本是皇家仪仗队的成员,如今走在路上迎亲,看得普通百姓目瞪口呆。
迎亲队后面跟着上万人的缇骑护队,这场面实在让人震撼。
有一个人突然闯进了柳芸的房间,她上气不接下气地道:主人,我差点差点没赶上您出嫁。
柳芸抬眼一看,她笑了起来:小兰,你怎么来了,这么远的路。
主人,我同夫君早几天就出了门。
没承想,入凤阳府的路查得很严,今日入城人又多,排着队查路引。
还好,里面有人认出了夫君,让我们先入了城。
若不然,我就赶不上来送您出嫁。
小兰急急说道。
柳芸伸手拉着小兰的手:小兰辛苦了,看到你,我很开心。
小兰梳着妇人发髻,打扮整洁,容貌周正。
她目不转睛看着盛妆的柳芸:主人,您真美。
两人拉着手还来不及多说话,只听到大门处传来鞭炮声,喜娘赶紧将一块红色绣着鸳鸯图案的盖头为柳芸盖上。
室内的几人正等着来人将新娘背上花轿。
一个穿红衣的人疾步如飞奔进了柳芸的房内,他伸出双手抱起了柳芸:芸儿,我来接你做的我新娘来了。
喜娘惊得张大嘴,新郎亲自抱着新娘上花轿,此事她从没见过。
她刚想张嘴说:这不合规矩。
新郎眼睛扫了她一眼,新郎全身散发出强势之态,不容人反对。
喜娘闭住了嘴。
两位嬷嬷与小兰恭敬地行礼:恭喜大人。
朱守林嗯了一声,他双手紧紧抱起柳芸,柳芸伸出手抱着朱守林的脖子。
朱守林转身往外行走,直接走到花轿前。
喜娘赶紧上前将轿帘掀起,朱守林将柳芸轻轻放里轿里。
喜娘赶紧上前轻声对柳芸道:新娘在轿坐定后,臀部不可随便移动,寓平安稳当。
又在柳芸手上放了一个苹果,让她双手捧着:这个喻意平平安安。
喜娘补充了一句。
再放鞭炮时,花轿起,几个抬着轿子跟在骑马的朱守林身后。
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柳芸觉得又是新奇,又是欢喜,也有紧张。
今天,她终于将自己嫁了,嫁到了几百年前。
此时,前来朱府送贺礼的客人越来越多。
各地的藩王着人送来贺礼,朝中能来的官员不少,不能来的也派了人前来送礼。
整个朱府人头涌动,他们都在等着观礼,大多数人心里更好奇朱大人娶的妻是何等模样。
徐国公坐在堂上,等着新人拜礼。
徐增寿站在父亲身边,有些心急地等着。
他在心里有些好奇,朱守林能娶个什么样的女子,能赶过自己的小妹?突然,乐声大响,鞭炮整鸣,朱府放炮仗迎接花轿进府。
稍后,一身大红喜装的新郎手执彩球绸带拉着凤冠霞披的新娘慢慢走进喜堂。
所有的人都涌到了喜堂观礼。
朱府将喜堂的门全数打开,进不了喜堂的人,站在外面观礼。
朱守林轻轻拉着柳芸,两人并肩站在喜堂前。
盖着红盖头的柳芸,能看见自己手上的红绸带。
这一头是自己,那一头就是朱守林。
她甜蜜地笑了起来,从今天开始自己同他永远要连在一处了。
有一人高叫:一拜天地。
两人转身面对屋外行礼,拜天与地。
又叫:二拜高堂。
两人转身面前喜堂,深深给徐达行了礼。
徐达笑得合不上嘴连连点头,他终于看到朱守林成亲了。
再叫:夫妻对拜,两人面对面站着,相互行了一礼。
那人又高叫:礼毕,送入洞房。
众人齐声高呼:闹洞房,闹洞房……别看他们叫得很欢,事实上敢跟去洞房观礼的人几乎都没有,更别提前去闹洞房。
两个身着喜服的小丫鬟手捧龙凤花烛导行,新郎朱守林执彩球绸带引新娘柳芸进入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