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守林面无表情,但心里揪成了一团。
面前的鲁王少年英才,在众多的皇子中,他也是最为聪慧的那个,他怎么就偏偏迷上了练丹这种邪恶的事呢。
还有那些八岁大小的少儿,近百条鲜活而年幼的生命呀。
朱守林报着一丝幻想,也许真相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残忍呢,他平静地问:下官有些好奇,王爷是如何用那些小儿来练的丹。
鲁王下了一子棋:义兄想知道,本王就诚实的告诉你吧。
有一位道士给本王一纸练丹配方,其中要用八岁小儿的双卵配以金石可练制成长生不老之药丸。
朱守林将头垂了下来,他无话可说不置一词。
义兄,本王知道你会觉得此举甚为残忍。
本王很想练出长生不老之药,献给父皇。
想当年秦始皇想长生不老,练过丹还派人出海寻仙。
本王的父皇是历代君王中最为出色的一位,他是一位一心为百姓谋福的帝王。
父皇若是能活一百年,几百年,这个大明就会是锦秀江山,定能如父皇所愿,人人能食饱,家家有余粮。
鲁王向朱守林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朱守林明白了鲁王心中的遗憾,他是最为懂皇上的皇子,若他为嫡长子,他会将大明打造成锦透江山,他再有智慧也只是排行第十的庶子,所做的实在有限。
这两位都是极聪明的人,所以也能懂对方的想法。
朱守林道:鲁王陛下,这事下官要如实禀报圣上。
鲁王嗯了一声。
两人又继续沉默下棋。
柳芸与肖五在练武场上转了一圈,这练武场大的像个足球场,里面摆着各种兵器。
柳芸走到放弓箭的架子前看了看,上面放着的弓箭皆为精铁打制而成。
肖五问:主人要不要试一试?不能试,这些东西全是王爷专用之物。
她指了指弯弓:你看这上面还镶嵌着宝石。
肖五仔细看了看,叹着道:这弓制作得太精致了,恐怕得值不少银子。
柳芸带着肖五走上亭子,在里面坐了下来。
有两位宫女端了一壶茶水,几样点心过来,她们将东西放好,低着头行个礼退了下去。
亭子里凉风习习,柳芸坐在亭子里的石墩上。
她抬头四处打量。
此亭子依山而建,四周种着茂密的树林,左手是练武场,右手是空旷之地,远远能看见有一条河流穿越城墙,弯弯曲曲缓缓地流趟进了城内。
城内有几条长街,商铺比邻而建。
这座新的城布局整齐,建得大气美观。
肖五为柳芸倒了一杯茶,也为自己倒了一杯。
他问:张大人呢?他去哪了?柳芸收回了视线,端起茶杯,她对肖五淡淡道:张风?他这次没跟来吧。
肖五惊鄂住了,他想同主人分辩一番,明明他是跟来了的呀。
他正要张嘴,猛然醒悟:嗯,是我记错了。
有一位侍卫从宫殿处匆匆走来,他冲站在亭子边,静候着的两位内官道:道长寻你们帮他搬东西。
两位内官一听赶紧冲柳芸二人行礼:向二位大人告罪,奴先去搬东西,再过来伺候大人。
柳芸摆手:去忙吧,不用过来了。
两位内官飞快往宫殿而去,练丹是王爷最重视的事,他们生怕误了事,那样轻者被杖,重者会死。
侍卫转身之时扔了一个东西在亭子里,随后也飞快随内官而去。
柳芸同肖五对视了一眼,这侍卫是什么意思?两人见四周没人,柳芸示意肖五去捡地上的东西。
肖五身子一蹲,腿一伸,伸手从地上捡起一个纸团。
他先将纸团打开看了几眼,表情一下变得惊悸不安起来。
他将纸递给了柳芸,上信写着:李在城外四门设了埋伏,只待你们出城门便杀之嫁祸给鲁王。
白字。
柳芸看完纸条后,示意肖五点火烧了,字条变成了灰,肖五伸出脚,踢了些泥土将灰掩埋了。
肖五轻问:白字?是驸马那个侍卫?嗯,被我们喂了毒药的那个。
这次回去就将解药给了他们,放了他们。
遵命。
*朱守林同鲁王两人下了一个时辰的棋,以朱守林胜一字而结束。
鲁王笑:果然名不虚传,义兄的棋艺精湛。
王爷承让,下官在王爷这般年纪,可没这么好的棋技,真正说来是下官输了。
鲁王哈哈大笑:义兄很会说话呀。
王爷,下官负责修建地宫的那些年,在山上寂寞孤单,就靠着自己同自己下棋打发时光,所以棋技能够有点点进展。
鲁王这么聪慧之人哪听不出朱守林的言下之意。
朱守林这是劝自己,打发寂寞时光多的是有事可做。
他叹息了一口气,自己是皇子,义兄是臣子,两人所处的环境不同考虑的事也不一样。
朱守林换了话题:王爷,下官来的路上宿在济州的一处酒楼,半夜有人放火烧了酒楼。
若不是那夜下官还没睡,就会为人所杀。
鲁王蹙着眉:这是想杀了义兄嫁祸给本王。
朱守林嗯了一声,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他能一下就知道问题所在。
唉,只是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做出那样糊涂之事来?鲁王若是别的王爷,听见朱守林前来查自己,说不定就真的会动手杀了他。
但是鲁王与朱守林因开赌注之事结下了兄弟之情,又因他很清楚一件事,他就是杀了朱守林,还会有人前来。
惹恼了父皇定会派母舅郭家的人前来,或者派王妃汤家的人前来。
那样,自己与郭家或者汤家都没好结果。
所以,他不只是不动朱守林,还得护着他不被别人所杀。
鲁王道:义兄如何安排,本王听你的。
本王会平安护送你出山东。
朱守林拱手:多谢王爷,下官不想连累您,之后无论发生什么事,王爷当不知道便是。
鲁王听他这样说,只点点头:好。
鲁王见时辰不早,叫人上午食:给外面那两位也送食,照顾好,不可怠慢。
宫人恭敬地道:遵命。
鲁王与朱守林把酒言欢,品尝菜肴,再不提及练丹之事。
他俩人都明白,这事如何处置是皇上说了算,他俩人都无法左右其中。
既然这样还不如及时行乐,何必自寻烦恼。
鲁王从小深得父皇宠爱,他对父皇比较有信心,父皇最多也就是责骂自己。
而朱守林是旁观者,他对皇上的认知与了解超过了任何一位皇子,他在内心深为鲁王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