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柳周岁这天,朱府有三件喜事。
除了小林柳周岁喜事,就是伺候林柳的内官小子福子拜了林世友为师傅,开始每天学起了剑术。
另一件喜事是小兰在席间出现不适,柳芸叫人去外面请了大夫入府为她一把脉,原来小兰又有了喜。
大家笑着恭喜起陈宁:这次生个女儿,凑成一个好吧。
朱守林冲陈宁道:你小子还真挺能的。
大家哄笑了起来。
陈宁很得意:我也觉得还行吧。
朱守林无奈地想,自己结婚与生子都落后陈宁一步。
可见每个人都不能十全十美。
柳芸这下坚持不让小兰跟着陈宁回北平了:等小兰三个月怀稳,你开春后再来接人。
她要同你回去,这万一路上出了事怎么办?陈宁应了,他将妻子孩子留在了朱府,一人带着侍卫回了北平。
行前朱守林敲打他:回去老实点,你敢做出不轨之事,夫人不饶你,我也不会饶你。
陈宁拱手:放心吧大人,小的同小兰都一起跳过崖,我俩属于生死之情,哪会再有别的心思。
那就好,男子汉在外要顶天立地,在家要疼爱妻儿。
小的谨记在心,大人放心吧。
陈宁依依不舍离开了他的妻儿,挥手告别了前来送他的朱守林与张风。
朱府里,柳芸抱着林柳指着小兰的肚子问:弟弟还是妹妹?妹妹。
柳芸又问:妹妹还是弟弟?妹妹。
柳芸对小兰笑:看来这次怀是女儿,开始做女儿的小衣服吧。
小兰摸着肚子:是不是真的?小孩子能看准?据说是孩子能看准肚子里的是男是女。
小兰又叫奶娘将陈星云叫来:娘肚子是弟弟还是妹妹?星云才九个月,他被问了半天才吐了一个字:妹。
大家都拍手笑:陈夫人,看来这一胎你怀的还真是女儿。
自此,柳芸除了早早出门当差,回来就与小兰说话,教她如何胎教才会一个可爱美貌的女儿。
家里多了一个小孩,林柳有人同他一处玩,十分的欢乐。
奶娘念叨:等小松大一些,就将他带过来同少爷作伴。
小松是林柳的奶弟,比林柳只大了一个月。
张风肖五他们的孩子都大了,不能再进二院里玩。
过年后,半大的娃们就要开始开蒙念书了。
朱府如今每天都热热闹闹的,乐得林管家嘴都合不上。
两三年前,朱府就像荒坡一样,寂寞得让人觉得身上会长出草来。
如今朱府每天热闹得像在过元宵节。
他悄悄同林大娘道:嘿还是有孩子热闹,大人要多生几个就更好了。
林大娘笑:慢慢来嘛,这事急不得。
*正旦前,朱守林同张风早出晚归,训练着锦衣卫仪仗。
如往年一样,有些小国会来使者送上贺礼,今年蒙古族也会派使者前来称臣,因此锦衣卫的防御压力比往年大得多。
蒙古族是被明朝灭掉的元朝,当时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带着蒙古军退回到老巢——蒙古高原。
他们又不甘心就这样被赶走,时不时会带着大军来骚扰明朝的边界,每次都被燕王联手左军都督府军打得抱头鼠窜。
不甘心的蒙古贵族们怀念着过去呼风唤雨,让汉人做奴的日子,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卷土重来。
腊月二十五,朱守林风尘仆仆从外回来,柳芸上前为他脱下外袍,为他捂了一下冰冷的双手:今天在外呆很长时间吗?手怎么这么冰凉?朱守林点头:四处安插暗探,此次有任务。
他接着又道:正旦夜你与林柳不要进宫了,皇上已取消了正旦家宴。
柳芸不解地问:为何?朱守林低声道:陈宁前些日子回来就是前来报信,朝里有人同前朝有勾结,准备在正旦夜动手。
为防家宴上被人下毒,皇上已取消了家宴。
柳芸大惊:是谁这么大胆?诛九族的事也敢做。
朱守林在手上写了一个字:任。
柳芸醒悟,原来是李善长的女婿,邓国公的老丈人,这家人还真是不做不死。
他们也不想想,如今明朝已日渐稳定,有多少人愿意重起战事?朱守林有些愁眉不展:若是这次直接将此事瓦解了,将那些人全都拿下,又会将潜在蒙古内部的线人置于死地,以后的消息来源也会断掉。
若是当不知道,什么也不处置,以后他们行事就会越来越猖狂。
柳芸也低头想着办法,过了一会她道:夫君,咱们不如来个反间计。
朱守林眼睛一亮:夫人说说如何个反间法?先用打草惊蛇,然后重用任兵,让蒙古人认为任兵出卖他们,换得了高官,蒙古人必想办法对付任兵。
这样做,既消灭了来自蒙古人的诡计,又保护了线人的安全,还借蒙古人的手处决了任兵,可谓是一举三得。
柳芸伸出手指一一数着。
朱守林惊喜的将柳芸抱了起来:夫人,你太聪明了,为夫娶了你就是捡了个宝。
柳芸笑颜如花:夫君,你真是慧眼识珠呀。
两人相对哈哈笑了起来。
在东厢房同两个孩子们玩耍的小兰几人,抬头看了一下正室,脸上也跟着露出了笑容。
冬梅笑着道:大人同夫人很恩爱,让我们做奴的人看着也深感快乐。
林柳的嬷嬷春兰道:奴就从没见过这么好的主人,对咱们下人从不打骂责罚,当咱们是一家人,我喜欢这里,喜欢夫人,喜欢林柳,喜欢这里每一个人。
为两个小娃不断的捡着滚来滚去的圆球的福子,在听到春兰说的话也接嘴:奴也喜欢这里,喜欢这里每一个人,喜欢林柳,喜欢星云。
小兰对他们道:大人同夫人都很好,你们只要好好做事,他们不会亏待你们的。
你们看我吧,我夫君与我过去都是大人与夫人的奴,如今,我的夫君是三品,我也是朝廷的三品诰命了。
几位嬷嬷和奶娘都赞着两位主人行事大气。
心里都暗自想着要好好做事,自己不能像张夫人那样大富大贵,至少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得到惠顾,自己也能得到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