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外族使者各自带着朝廷赐的礼物告辞归家。
张风带着一队锦衣卫将他们护送出了应天府境内,方才返回城里。
鞑靼人与另两家行了一段后分道扬镳,格腾骑着马转身又回了应天府,他追上了送他们的锦衣卫,大声道:大人,我有消息给你们。
张风拉住马头:停。
所有人都停下来等着格腾前来。
格腾上前对张风行了一个礼:大人,那两家结了盟,高丽会对贵国出兵。
高丽出兵所有的物资由蒙古人提供。
张风问:你是如何知道这个消息的?他们前天晚上喝酒商议结盟,我蹲在窗外听了很久,我差点冻成了冰人。
你给我们这个消息,想得什么好处?格腾犹豫了一下,他轻声道:我们特别缺女人……不行,明朝不用女人和亲。
张风断然拒绝道。
洪武皇上曾在早朝时对下面的官员说过:无能的朝廷才用女人和亲,明朝永远不用女人去和亲。
这话被写上了邸报。
不,我是想要一个高丽女子。
格腾忙道。
张风皱了皱眉毛:那你等等,我回去问一下再给你答复。
好好,我在此等候。
张风带着人继续往应天府里行去。
格腾目送他们远去,心里充满着一丝的希望。
他们鞑靼人特别缺女人,经常是几兄弟娶一个女子为妻。
甚至,儿孙们会将祖辈的后妻纳为妻室。
女人在鞑靼比牛羊还珍贵,谁能娶到一妻,那一定是族里的贵族。
格腾自己的妻子就是他继承的父亲的后妻,整整比自己大了二十多岁,那滋味,完全是小熊咬食老玉米棒。
所以他十分想用消息换一个高丽女子回去,好好享受一番。
在天寒地冻之下,格腾等了一个多时辰,方才等到一队人马前来,还为他送来了一个高丽女子。
张风问他:他们什么时候出兵?在哪?明年,铁岭。
格腾见年轻美貌的高丽女兴奋得说话都在抖。
行了,你将她带走吧。
张风将高丽女子交给了格腾。
女子大叫反抗:我是送给皇上陛下为妃的,不去做野人之妻。
张风冷冷地道:你只是礼物,送给咱们皇上,怎么处置由咱们皇上说了算。
说完后,他转身带着人快马飞驰而去。
格腾伸手将女子打横抱起:美人,咱们回家了。
女子不停的挣扎,格腾威胁道:你要不想我将你杀了,或者是就地睡了。
你老实点跟我走。
女子很怕他真杀了自己,或者在这冰天雪地里睡了自己,她只好乖乖地跟着他走了。
她心里非常的恨李健仁:将自己送到汉人这里,又要同别的人联手打汉人,所以自己才被送给野蛮人为妻。
鞑靼人呆的那是个什么破地呀,天为屋地为床,还不如高丽国呢。
*元宵节过后,柳芸开始天不亮出门当差点卯,天黑才归府。
她还记得陈星云快周岁生日了,她对管家早早就安排:星云小林柳三个月,二月十八就是小星云的周岁生日,咱们府要好好办酒楼庆贺一下。
陈宁早就来了书信,陈星云周岁生日时他会赶过来,再接他们母子接回北平。
柳芸同小兰笑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你俩分开三个月,就是分开了百来年。
小兰捂嘴笑:夫人就知道打趣人家。
你同大人分开试试,看你还会不会如此说道。
那怎么可能。
她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大人去哪,我就会陪着去哪,怎么可能同他分开呢?大家都笑了起来。
第二日柳芸下朝后在刑部差房看案卷,肖五走进了差房冲柳芸行了一礼,柳芸冲他笑笑:自己坐吧。
肖五在靠窗口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闷闷不乐也不说话。
柳芸问:肖大哥回乡办的事如何了?别提了,闹心得很。
长女许亲的那家很穷,我们家就是看上那男孩十八岁是童生,以后可以考功名。
哪知道,两家都要过礼了,男家反悔了,说不想娶军户女。
主人,你说气不气人?肖五边说边叹气,他的女儿快十五了,就是因为不想嫁军户,才一直拖到十五还没许亲。
柳芸劝道:那男子都十七八岁还童生,我看也没什么念书的天赋。
与其嫁这种文不文武不武的人,我看你女儿还不如嫁军户呢,至少军人还能养妻儿老小。
肖五也听进去了:主人说的有理,待我回去寻一可靠的军户为婿。
程大人一脚迈成了差房,他开口问:肖大人的女儿在寻亲?柳芸同肖五站起来行礼:程尚书。
程大人点头:坐下说话。
他寻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
肖五回程大人的话:正是,在下的女儿快十五岁了,之前一直想为她寻一位读书人为婿,哪知左看右选都没成。
程大人想了片刻道:这可巧了,本官的亲侄儿十七岁,也在看亲。
我们程家人选媳不看家世,只看人品。
柳芸笑道:说到人品,肖家女教养不差,女孩子长得也端正。
程大人拍手:那不正好?我所求的,正是你所有,肖大人,不如咱俩家结亲可好?肖五惊喜万分:程大人,下官哪敢高攀。
什么高攀?你没见皇上一直在提倡皇室与平民结亲吗?这娶妻嫁女,贵在寻人品好性格好的人结亲,门第之说就不要那么重视了。
程大人又细细说他家的情况:本官这位侄儿排五,大家叫他程五,大名叫程辉。
他已考取了生员,准备二十岁时去考举人,是位谦谦君子。
这天上突然掉下来的大饼掉在肖五头上,他喜得合上不嘴:这么好的孩子,我……柳芸打断肖五的话,她对程大人道:两家要结亲,尚书大人有没有什么条件?下官同您说实话,肖大人虽然嘴上叫我主人,我同他关系如同亲兄弟。
有什么话什么事尽管同我提。
程大人直言:结亲还要什么条件?若是柳大人也觉得程辉是读书的料,成亲后,你有办法让他进府学与国子监,那就最好了。
若不能,也没关系。
肖五听程大人提了这条件,脸上的笑有些僵了,无论是府学也好,国子监也罢,都是要考取的。
进府学与国子监的这个条件很有难度。
哪知柳芸干脆地答应了:行,今年就让他先进府学,看他学业再说进国子监。
程大人同肖五见柳芸毫不犹豫就答应此事,两人又是欢喜又是感动。
程大人主动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侄儿的八字:肖大人,你将程五的八字拿去同你女儿的八字合合,合上了咱们就订亲走礼,再选个黄道吉日成亲。
好好好。
肖五双手将写有八字的纸接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