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皇上对太子继续道:像守林这种能文能武有本事又忠心的人,过去只有一个徐达,朕已有了徐达,得给你留下守林。
他是可用之人,他的夫人柳氏也有本事,还守本份,极为难得。
太子恭敬地道:知道了父皇。
他停了一下继续问:如今高丽边界的危险已解除,是不是可以将守林招回来?皇上摇头:如今将他招回来不是时机,让他在山海关建边吧。
那何时招他回来?你登基就招他回来,封他爵位。
皇上父子为了自己朱家的江山更加牢固,他们在三言两语之下就将朱守林定在了山海关。
朱守林虽人远在山海关,但消息还是能收到,他知道了自己只有等太子继位招他才得归,于是,他在山海关外安心的建起了铁岭卫与宁远卫。
在之后的岁月,他让休养的将士们将这两个地方建街修城,渐渐的卫所建成了小镇,再慢慢的扩成了小县。
这接下来的日子,柳芸在山海关与北平两处来回奔波。
朱守林不愿意她在山海关过冬受苦,没吃少喝的,他固执地要柳芸回北平过冬,春天后再来山海关。
柳芸开始不愿意,她说:哪有夫君吃苦,我一个人在北平享福的道理?咱们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夫人,你是位母亲,还得照顾咱们的儿子,不能只顾着我一人。
柳芸见他要自己照顾林柳,想到儿子的确很小,又不能带他来山海关,儿子也不能从小就缺少母亲的照顾,她就只好答应了:那好吧,我以后十月回平北,二月再来山海关。
洪武二十二年的十一月,柳芸带着林世友、杜成岗、林凤跟着送粮大军回了北平过年。
这是柳芸来明朝后,第一次没同朱守林一同过年的春节。
正旦夜,柳芸抱着林柳对他道:宝贝,你爹在为咱们打拼荣华富贵,正在边关吃苦。
今夜,他能吃上母亲为他种的青菜,吃上烤肉,其它的都吃不到。
林柳听柳芸说着话,他偶尔会叫几声要爹爹。
柳芸在当夜的林府晚宴上,也只吃了点青菜与烤肉,她虽与朱守林分开两地过年,但也要保持一样的生活。
她不想在夫君为这个家吃苦受累时,自己能安心地享受着大富大贵。
林府的人见此,暗地都道,夫人同大人的感情真好。
二十三年的春天,柳芸带着林凤与杜成岗又去了山海关。
如今,山海关比之前安全了很多。
高丽国正在内乱,高丽国王杀李成桂不成,反被其乱政;蒙古大军被蓝玉与徐增寿带的两队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将蒙古人赶出了大明的边界。
柳芸从北平给朱守林带来了两车的日常用品及一些吃食,还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二十二年的十一月,鲁王的次妃生了一子,十二月十六,鲁王薨,年二十。
皇上又是伤心,又是愤怒谥字为荒朱守林与柳芸久别重逢,正在欢喜之时,听这消息他久久没说话,他很难过失去了这个年轻聪明的义弟。
二十三年四月,李善长的外甥丁斌被人告发通蒙敌,锦衣卫在审讯中得,李善长之弟李存义与胡惟庸交好,试图谋反,出面劝说李善长当时没答应,后又派李善长的老友杨文裕去劝他说:‘事成之后,当以淮西之地封你为王。
’李善长惊骇不已,仍不同意,却又颇为心动。
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等,也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互相贿赠,经常偷偷私语。
压死李善长最后的稻草是驸马身边的一位侍卫,他是严华嫡亲的堂弟,他告发李善长:将军蓝玉率军出塞,到捕鱼儿海时,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绩,李善长却匿而不报。
于是,御史竞相上奏弹劾李善长。
李善长的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邓镇也被牵连在里面,卫国公府被撤,邓镇被一同处死。
皇上念在老国公邓愈的份上,放了邓老夫人及其他邓家子孙,让他们打包回了老家。
李家只留下驸马、公主,及他们生下的两个儿子:李芳、李茂。
不久之后,公主与驸马也前后因病去世。
二十四年被任为皇室第一任宗人令的秦王被招回应天府,经过太子从中调和,二十五年才被放回藩地。
二十五年正月,按照古人的计算虚岁生日的方法林柳快六岁了,他自小聪慧,他在五岁时就开蒙读书写字。
因他一直没被送回应天府,善慈大师干脆云游到了北平,住进了庆寿寺。
姚广孝见请也请不来的善慈大师前来,很是欢喜。
善慈大师让林府的人将林柳每日送到庆寿寺,大师教林柳念书识字。
姚广孝见林柳五官大气,面容英俊,还极为聪明,他也主动教林柳六艺之术。
两位大师有一次各自问林柳:你长大后想做什么?两位大师想知道林柳想做何事后,更能因材施教。
姚广孝对林柳直言道:你要想做将军,那就教你谋术,寻人教你功夫。
你要想做文官,那就教你六学六艺八股文以及为官之道。
林柳想了想道:学生如今不知,待学生想想后再来回答师尊。
林柳回家后一直思考这个问题,自己长大后到底要做什么事。
正在为朱守林做冬衣的柳芸,抬头见儿子在沉思,那样子极像了朱守林,她笑着问:林柳,你回府后就一直不说话,在想什么?娘呀,今儿两位大师都问我:长大想做何事。
孩儿正在思考这个问题。
柳芸听着自己年小的儿子说着成人一样的话,她笑出了声:哈哈,林柳,你要不像父亲一样做将军?林柳思考了一会摇头:儿子不想做将军。
柳芸惊讶,她实在没想到才五六岁的孩子会真的思考着自己未来的理想。
像她自己在活了二三十岁时,还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柳芸放下手上的衣服,她用同成人对话的口气问:那是为何?将军能保家为国又很威风。
林柳道:做将军的人不能陪妻儿,儿子不愿意。
儿子想一直陪着娘和自己的妻儿。
柳芸的眼眶红了,她的儿子太过懂事,也许就是因为他最尊敬的父亲一直远离他造成的。
柳芸道:若大家都是你这样想,谁去保家为国呢?林柳还是坚持:娘,能做大将军的人多,我要做别的事。
那你想科举以后做尚书大人?柳芸心里很好奇,自己这个儿子会想出什么样的理想来。
林柳想了一会:科举是要考,不然儿子就是白身,见官得跪,儿子不喜欢跪人。
柳芸轻笑了起来,基因实在太伟大,将她的思想都遗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哪知林柳继续说了一句:儿子不做官。
这句话不只是让柳芸目瞪口呆,让室内几位嬷嬷与小福子都呆住了。
学子十年寒窗只为科举,那样就有资格为官了。
科举为官是每位学子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