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芸听林柳不想做将军,也不想为官,她愣了一会问:林柳是要像严掌柜一样做个商人?如今严掌柜是所有商人的楷模,他入了燕王的眼,做了燕王府的管家,打理着燕王的所有生意。
林柳摇头:不,儿子不做商人。
柳芸看着林柳,心想这天下要做的事你都不愿意做,难道你想做皇上?想到这事,柳芸慌张了起来,起什么样的心都不能起谋反的野心。
如今教林柳的其中一位大师姚广孝,他就是为谋反而生的人。
柳芸正要出言劝说儿子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要做那痴心妄想之人。
林柳开口又道:娘,儿子想到了自己以后要做何事。
做何事?柳芸看着林柳的目光里又有担心又有期待。
林柳下决定地道:儿子要做大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入国子监做教授。
儿子要教出学子,让他们做大将军,做朝廷的大官。
柳芸听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说着远大的理想,她有些汗颜,又很骄傲,她连连赞同:做个教授,做个大儒,这个理想好,林柳你要为此更加努力学习。
儿子谨记娘的话,儿子明天就去告诉两位大师知晓。
在二月天气转暖时,柳芸又去军前给朱守林送东西,她见面就对朱守林道:你的儿子太了不起了,这么小就有了雄伟的志向。
朱守林好奇地问:他的志向是什么事、?柳芸冲他睁眼:你是他的父亲,你猜猜。
他想做大将军?不,他最不想做大将军。
为何?他说做大将军的人不能陪妻儿老小。
朱守林噗嗤一下笑了:这个小屁娃懂什么。
柳芸白他一眼:可别小看他,人小懂得可多了。
夫君继续猜吧。
想科举出仕?柳芸摇头。
朱守林有些惊讶,他继续猜:他想经商?柳芸见朱守林也猜不着,她得意地道:咱们儿子可了不起,他要做大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入国子监做教授。
要教出学子,让他们做大将军,做朝廷的大官。
哈哈哈……朱守林愣了一会也笑了:咱们儿子如此优秀是夫人教出来的。
他茫然地道:我有好几年没看见儿子了,恐怕他会忘掉他爹了。
柳芸笑着道:那怎么可能,我给他画了你的画像,让他天天在家看他爹。
我也给你画他的样子好不好?好好,夫人给我画儿子现在的模样。
朱守林伸手拉着柳芸往书房里走。
二十五年四月底,朱守林被从应天府快马传来的消息震呆了,他久久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柳芸伸出手搂住朱守林的腰:夫君,咱们赶紧启程吧。
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太子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享年三十八岁。
内官与侍卫前来报丧的同时,皇上下旨招见朱守林夫妻。
在回应天府的双马车上,朱守林还像是做梦一样不愿相信这件事:太子的身体一向很好,怎么会因一场风寒就去了呢。
柳芸不语,这是她早知道的,又不能说的事件。
太子这一去,长房危险了。
朱守林轻声道。
他心里想着皇子们能臣伏太子,不见得会臣伏太孙。
柳芸想,岂止是太子,不久长房的秦王也会死。
她同朱守林心里想的一样,太子的死很不正常。
柳芸猜皇上急着招见自己,恐怕是想让自己查,太子是死于何人之手。
经过十日的长途跋涉,朱守林与柳芸坐着双马车进了应天府城,只见四处挂着白,人人着孝服都在服国丧。
朱守林叹了口气,他与柳芸在马车上也换上了浅色的孝衣。
双马车在紫禁城门前停下,朱守林与柳芸下了马车,已有守门侍卫跑进华盖殿去向皇上禀报。
陈公公亲自出来迎接朱守林夫妻,三人相互行礼,陈公公挺直身子用很底的声音对朱守林道:脾气很大,小心说话。
朱守林面无表情地嗯了声。
陈公公先进殿通报:朱大人与朱夫人在外觐见。
传吧。
皇上的声音很低沉,没有过去那么洪亮。
朱守林看了柳芸一眼,柳芸冲他点点头,示意他不必担心。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大殿内。
朱守林与柳芸跪拜了下去:臣,见过陛下。
臣妇见过陛下。
皇上道:起来吧。
皇上打量着朱守林,几年没见,朱守林还是那么精干,只是容貌变苍老了一些,守边很辛苦呀。
他转眼看了一下柳芸后大惊,柳氏同他在几年前的宴会上和朝堂上看见的一模一样,没有一丝的变华。
皇上见两人身着孝服,他心里又悲痛了起来:守林,朕没想到太子会早早而去,朕的一片心血全没了,大明的未来……皇上越说越伤心,用手捂着脸。
朱守林同柳芸也陪着皇上掉着眼泪,陈公公上前劝慰:陛下,保重龙体。
皇上将大殿的人全叫退,他给朱守林与柳芸赐了座:你们长途跋涉十来日,还没回府休息一下,坐下说话。
朱守林与柳芸斜着身子坐在椅子的一角,他们低着头,等着皇上开口说话。
守林守边辛苦了,本来朕是打算好将你留给太子,让他封你爵位,招你回来。
哪想到……皇上又哽咽了起来。
朱守林问:陛下,怎么发生这样的事?朕原想迁都,派太子四下查看地形,此次是太子第二次前往陕西,他想将都还是定在西安。
没想到,他从西安出发身体就不好,回到应天府就药石无治。
朕心里怀疑是老二所为,柳氏,朕想派你去西安查此案。
皇上这话一说,朱守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柳芸只要参与进此事,她就活不了啦,毕竟这是皇家的秘密,涉及皇子的皇位之争。
柳芸站起身,她跪了下来:陛下,臣妾对陛下的悲伤感同身受。
陛下差遣臣妾做任何事都会遵命,唯此事,臣妾斗胆劝陛下就此罢了。
皇上怒了,他拍桌子大吼:怎么能罢了,朕的太子被人害死了。
皇上,您查出来是秦王或者任何一位王爷干的此事,您除了再处死一个儿子和孙子外,太子也活不过来了。
柳芸大着胆子继续劝:何况此事还不会是秦王所为。
太子在秦王的藩地出事,这明显是一石二鸟之计,一出手就是死两嫡子。
朱守林手上身上全是汗水,他担心皇上出言叫人将柳芸拉出去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