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但是我可以学。
周慕安态度明确。
昨天晚上的鸡蛋羹其实是周母搅好鸡蛋放锅里以后,周慕安才烧的火,勉强算是他蒸的。
先前他眼睛看不见,也没学过做饭。
余柳柳琢磨了下,行吧,相信你一次余年举手,我来烧火。
他们刚洗好菜,周母也回来了。
周母没让他们两个大男人动手。
做起了手擀面。
又细又长。
余柳柳怕闻见炒葱花味又吐,只让婆婆做了清汤面。
清汤面、酸辣萝卜,她竟也吃了一碗。
为了不让家里有油烟味,其他人也陪她吃的清汤面。
余年吃过饭又去找了罗洁一趟。
跟罗洁确定了彼此的心意,才算踏实。
然后小跑着回去报喜。
妹妹怀孕是一喜,他和罗洁的事也算一喜。
余母听说女儿怀孕,激动得半宿没睡着觉。
第二天就叫上孙女余秀儿骑着自行车带她去了周家。
余柳柳看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红了眼眶。
亲妈就是亲妈。
不知道是不是怀孕的缘故,心里也变得柔软很多。
余秀儿喝了口水缓过劲儿来说:姑姑你不知道,我让奶奶少带点,奶奶都不听,可把我累够呛。
上你们村那个高坡的时候,死活上不来了,幸好一个戴眼镜的胖子搭了把手。
那回头让你姑父亲自去谢谢他。
余柳柳想了想,村里戴眼镜的胖子就一个,应该是知青点的管胖子。
余秀儿眨了眨眼,姑姑知道是谁?余柳柳点点头,嗯,知青点的知青。
余秀儿||哦了一声,又继续喝水。
姑姑家的凉水都这么好喝。
余母跑去了小菜园里。
认真看了看菜地,感慨道:你婆婆种得菜挺齐全,这小白菜都长这么高了啊,侍弄得真好,一颗杂草都没有,也没有虫眼儿。
是啊,菜长得快。
余柳柳没有说菜是自己种的,等你们走的时候拔点回去做菜饼子吃,烫在面汤里也行。
用灵泉水种菜确实能让菜长得快,还有好处就是不长虫子、不长草,营养价值高。
余母:那不行,长得这么好,怎么舍得吃。
余柳柳笑起来,菜长了就是让吃的,拔了还长呢,一颗隔一个地拔,菜能长得更大。
余母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没想到一向不懂这些的女儿也懂了,倍感欣慰。
母女俩聊起家常,不一会儿周慕安也回来了。
余秀儿疑惑:姑父,你不会是知道我和奶奶来了才回来吧?周慕安:管胖子跟我说家里来客了,我一猜就是你们。
余秀儿喃喃自语,原来他叫管胖子。
周慕安跟丈母娘打完招呼,然后又问余柳柳要了点钱,出门买东西去了。
余母忍不住教育女儿,柳柳,这男人不能管得太松,但也不能像你这样管太严,让他平时带点钱出门,他有面子,你也有面子。
余柳柳哭笑不得,是他自己不肯带,不怪我。
那妈也要说你两句,他不肯带,也不能让他口袋里空着。
余柳柳点点头,我知道了妈。
余母又说:两口子相处不就是这么回事吗,你敬着他点,她也敬着你点,互相体谅才能过得好。
又来了。
余秀儿吐了吐舌头,在家天天教育爸和叔叔,今天又来教育姑姑。
余母点了点余秀儿的额头,我这不光是教他们,也是在教你,你也学着点。
余秀儿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
余母正给余柳柳和余秀儿讲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周慕安和周母一起回来了。
寒暄过后,周母开始准备午饭。
亲家母来了,再不好清汤寡水。
却也让周母犯了难。
余母直说:你们平时吃什么,就给我们吃什么,可别见外。
余柳柳灵机一动,对周母说:妈,不炒菜也可以,咱就直接上锅蒸菜。
余母一拍脑门想起来了,对对对,我怎么把这茬忘了。
隔壁县有名的菜就叫八大碗。
下放前,她们还吃过。
不过具体做起来,还真不会。
周慕安想起来知青点的大孟会做,直接把大孟请了来。
大孟手把手教学,还真让周母做成功。
只是余母和余秀儿有点不好意思,本来就是个简单地探亲,弄得这么隆重。
余母请大孟留下来吃饭,大孟说什么都不吃,又赶回知青点去做饭。
家常八大碗成功勾起了余柳柳的食欲,四荤四素,都是家里现成的食材。
她最爱吃的还是这道蒸南瓜。
与平时自己蒸的不同,大孟教的做法削了皮,一块块码好,还放了糖。
甜糯可口。
小瑞宝最喜欢吃的是肉丸子,一口下去,香掉了牙。
这里可不是夸张,而是小瑞宝真的掉牙了。
他如今正是换牙的年纪,那颗牙齿早就松动了,还好没有吃进肚子里。
大家都没笑他,他反而自己有点害羞。
要不是余柳柳和余母等人给他夹菜,他都不吃菜了。
吃过饭,余母又给她和周慕安讲了一些怀孕期间的禁忌。
不能同房只是其一,还不能参加葬礼,参加婚礼不能坐新人的床,不能吃兔肉、狗肉、驴肉等等。
直听得余柳柳头大。
周慕安却一一记了下来。
该嘱咐的嘱咐了,该交代的也交代了。
余母看时间差不多,叫上余秀儿准备回家。
余柳柳让周慕安拔了点小白菜、油麦菜、茴香给余母带回去。
又把周慕安刚给她买的槽子糕分了一些给余母。
她回娘家的次数有限,这下怀孕后,更不让她赶远路。
就算坐车也不行。
路不好走,万一颠出个好歹可就麻烦了。
余母推辞不过,只好拿着。
送走她们,余柳柳心里空落落的。
这个年代就是出行不方便,也没电话可以问问她们有没有平安到家。
被人记挂的感觉很好,记挂人的感觉有点难受。
她这人,就怕别人对她好。
周慕安看她精神恹恹,神秘兮兮地说:媳妇,我给你看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