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已经进入迷宫的疑案,如今又迎来了希望的光芒。
来宫在回警视厅的途中,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和激动。
当他来到警视厅后,又听说了一件事,更加鼓起了他的劲头。
这是听完来宫的说明以后,一个经验丰富的巡查部长告诉他的。
来宫先生,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了一件类似的案件。
什么类似的案子?同样是一只皮手套,当时,就认为是案犯作案后留下的证据。
但嫌疑犯戴不上这只手套,因此,他拒不认罪。
以后查明那只手套是战后不久的产品,收缩度大,这样才了结了那件案子,案犯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这是什么时候的案子啊? 这不是我经手办的案,这是我去大阪出差时听说的,据说在《员警月报》上有详细的记载。
如果以前确有类似的案例,这就是个珍贵的参考。
来宫警部立刻奔资料室去查阅有关大阪方面的《员警月报》。
巡查部长的所闻果然属实。
来宫花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那份《员警月报》,上面有如下的记载: 昭和二十六年(即一九五一年一译者注)三月二十八日夜,大阪布施市稻田大街发生持枪行凶杀人案。
乘坐计程车的案犯,下车后拒不付钱,逃之夭夭,司机川原追上与案犯格斗,被案犯用所持手枪击中,饮弹身亡。
之后,在北海道网走市查获一支白朗宁手枪,经鉴定发射痕迹,判明该手枪是前案之凶器。
当时匿身于北海道的罗奉录(大阪府中河内郡盾津町人,四十二岁---原注)被作为嫌疑犯而逮捕拘押。
而且,在罗的住宅搜出一只黑皮手套,经鉴定有上述手枪发射的硝烟反应。
罗周围的人异口同声地证明此手套为罗奉录之物,但因手套小于罗手,罗以此为由加以反驳曰:岂能用戴不上手的手套开枪杀人?为此,警方深感困惑,束手无策。
但不久,发现该手套制造时间在战后不久,当时动物营养不良,皮质收缩度大。
由于在鉴定硝烟反应时曾将手套浸入蒸馏水中,故发生收缩现象。
至此,罗犯无法抵赖,此案终于了结。
这一案例也证明皮货批发商所言并非没有根据。
这时,一时曾经走投无路的侦破工作又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来宫警部立刻赶回三鹰警署,他动员日高等到市内及近郊各个皮货商店,一家不漏地进行了调查,并出示了秋本身上带的以及存杂树林捡到的手套,其目的是要弄清这两只手套的制造厂商和出厂年月。
来官自己也亲自查访。
他去过了好几家有关商店,如芝浦的品川皮革、丰岛的朝日皮革等。
不只是京滨地区,甚至连关西的各家皮货厂商及商店,他也没有放过,给他们寄去了手套的照片,请对方协助查明。
这样的调查是需要有耐性的事,因为除了大规模的制造厂商以外,家庭手工业者也有不少。
所以,要查出个究竟来,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
然而,铁梁磨绣针,工到自然成。
大约经过十多天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是日高在大板桥的大和皮革公司查到的。
这是敝公司的商品。
手套卡钩上刻的’D。
L‘是大和皮革’---DAIWA LEATHER的缩写字头。
日高又请他们查阅了原始帐簿,又找有关的一些老工人进行回忆,最后得出了结论,是在昭和二十一年(即一九四六年---译者注)秋天制造的。
来宫先生,果然不错啊,这双手套是板桥的大和皮革公司一九四六年制造的。
一九四六年,那正是粮食困难时期,连人都填不饱肚皮,更不用说让牲口吃饱了。
皮子收缩度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连做梦也没想到。
听完日高的汇报,来宫警部的脸上出现了许久未曾有过的笑容。
时至今日,手套收缩的原因已经查清。
大概是一九四六年或四七年,秋本从商店里买的,或者是谁送给他的,或者是他从某个地方捡到的,反正他平时干活时,总是戴着这双手套。
下工以后,他有个习惯,常常把手套顺手塞进裤子后边的兜里。
然而,裤子后边的兜里装的东西容易掉下。
究竟秋本是被活着带走的,还是被杀害以后运走的,现在还是个不解之谜。
总而言之,是在秋本被带走的途中;左手的那只手套从兜里掉了下来,而犯人并没有发现。
现在已经有了物证,证明秋本曾被软禁或者被杀害在杂木丛林,而后被运到南千祝此案虽然尚有许多不解之谜,然而,侦破工作总算结束了过去那种停滞不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