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宁珞,景昀几乎冲上来抓住了她的手,从上到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我好好的……别这样……宁珞小声说着,从他掌中窘迫地抽出手来,看了盛和帝一眼。
好了,你带珞儿回府去吧,心不在焉的也做不了什么事。
盛和帝瞟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道,转身便带着一众人等朝前走去。
景昀迟疑了片刻,终于沉声道:多谢陛下。
盛和帝的脚步顿了顿,却没再停留,不一会儿便消失在小径的树影中。
景昀站在原地目送着他的背影离开,便带着宁珞快步离开了皇宫。
侯府的马车一直等在西华门外,坐在马车上,景昀这才把宁珞抱进了怀里,低声问道:梅皇贵妃没有为难你吧?宁珞摇了摇头,景昀泛白的脸色这才稍稍缓和了些,郑重地叮嘱着:你记着,下次若是有人请你入宫,务必托病拖上一拖,就算拖不了,也要立刻遣人告诉我。
宁珞呐呐地道:这……梅皇贵妃让我去一趟……也没什么危险吧……谁知道宫里会发生什么,景昀冷冷地道,到了宫中,她们是君你是臣,要处置你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就算不是明着来,难道暗的算计不了你?你以为当初我母亲的事情,就仅仅是醉酒乱性这么简单吗?梅皇贵妃是赵黛云的堂姑,要是她动点手脚……宁珞打了个寒颤,这才感到了一丝后怕。
所以,是你求了陛下吗?她心中酸涩,为了她,景昀居然去求了盛和帝回宫将她带了出来,她可以想象当时景昀的担忧和挣扎。
景昀沉默了片刻,自嘲地笑了笑: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我原本想去找太子妃娘娘帮个忙,哪知道刚撞见她从内宫里出来,我才问了个安,她便点了个头往便往东宫去了,我连求出口的机会都没有。
宁珞立刻从他的怀里挣脱了出来,面带忧虑地道,是啊,江苾月送走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这是不是得罪了太子殿下了?她把在宫里的事情一五一十地都说了一遍,眼巴巴地看着景昀:你倒是说说,这该怎么办?那双眸子清澈,瞳仁仿佛点墨一般,景昀没有说话,只是定定地看了好一会儿,缓缓地吻上了她的眼睫。
哎……说正事呢……宁珞嗔笑着想要躲闪,却被景昀扣住了脖颈,任凭他用唇亵玩着自己的眼睫。
良久,景昀才将她重新揽入了怀里,淡淡地道:今日在朝堂上,太子和定王为了谁接待使团一职争了起来,定王体恤兄长,说是兄长病弱,这等小事他代劳便可;太子说他这些日子身子大好,愿为陛下效劳。
景昀很少在她面前谈论国事,今日居然破天荒地提了起来,宁珞不由得凝神思索了片刻问道:那陛下属意谁呢?会见接待使臣,尤其是北周使臣,那便意味着代表大陈代表天子,有着无上的荣耀,定王自那日被责罚后,行事便稳妥了许多,这些日子又得了盛和帝重用办了几件差事,风头正健,看来是真的有和太子一争高下的雄心了。
陛下让他们二人携鸿胪寺卿一同接待北周使团,我率羽林前卫亲自负责一应护卫事宜,景昀低声道,陛下这是……在太子和定王之间和稀泥啊。
宁珞的心一紧,顿时抓住了景昀的手:那杨彦呢?你说他有野心,不过,就目前的态势还瞧不出来,毕竟他的生母出身低微,又是幺子,若是有争储之心,只怕陛下也不能容他。
景昀沉吟了片刻道。
数个念头在宁珞脑中一闪而过,若是景昀再如此对杨彦掉以轻心,只怕要先机尽失。
迟疑片刻,她终于开口:那若是……太子和定王都遭不测呢?景昀一惊,握着她的手顿时僵住了,好一会儿才郑重地道:我明白了,我会留心的。
宁珞小心翼翼地问:你……不问问我为何会有此惊人之语吗?景昀瞧着她一副小媳妇的模样笑了:为何要问?我的珞儿是神仙下凡,掐指一算便知前世今生。
宁珞恼了:和你说正事呢,怎么还开玩笑。
景昀敛了笑容凝视着她,眼神沉稳,珞儿,我不是开玩笑,我们是夫妻,你在我面前想说什么,不想说什么,尽可以畅所欲言。
就算是无稽的鬼神之说,从珞儿口中所出,也是金玉之言。
景大哥……宁珞怔怔地看着他,忽然便埋进了他的胸膛中。
景昀轻抚着她的后背,语声温柔却沉稳:珞儿放心吧,他们争他们的,我们过我们的,我们只要静观其变就好了。
如果太子殿下因为这点流言而对我心生芥蒂,那么我们趁早便想法子离开这是非之地,由他们去抢那个至尊之位吧。
景昀的行事素来自有章法,更何况朝堂之事,不是后宅女子能左右的,宁珞前世也只不过零零星星听过只言片语,这皇储之争何等惊心动魄,稍有不慎便是抄家灭门的下场,其中变化莫测的关节她也不知,更何况这辈子增加了这么多变数,便不要再去扰乱景昀的心神了。
自此她便安心下来,再也不去管那些流言蜚语。
北周使团入了京就住在了四方馆,太子杨湛、定王杨皓奉皇命率鸿胪寺和礼部众官员接见使团,并各自分别在东宫和定王府设了宴席款待,两兄弟仿佛憋了一股子劲,在外人面前一派君子端方、温雅睿智的模样,一展大陈皇储风范。
每日回到府里,景昀便会和宁珞说些白日里的趣事,也对北周使团越来越警醒:那大将军姓鲁名翼,是北周第一名将,双臂有千钧之力,乃是当今北周皇帝的姻亲,今日想要观看禁军演兵之术,只怕想要刺探军情。
那后来有没有看成?宁珞一边替他捏着肩膀一边追问。
景昀哂然一笑:怎么可能让他看,明日里让羽林军随便弄个阵仗糊弄他一下就好了。
倒是他身旁那个副使不容小觑,那人名叫谢隽春,是北周世家之子,去年刚刚尚了驸马,据传他心狠手辣,原本是辅佐小皇子的,小皇子莫名丢了性命之后便跟了庶长子,保他一路登上了地位,有从龙之功。
这几日他每日都轻车简从外出,在京城四下游览,不知道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宁珞愣了一下,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她思索了片刻顿时变了脸色:是他!她还记得当年宁珩战败身死的噩耗传来,北周领兵的将军正是谢隽春,她恨之入骨,成日里盼着此人不得好死,最后也是老天护佑,景昀在栾平城大败谢隽春,不仅收复了失地,还一箭将他射下马来差一点就要了他的命。
你也知道他?景昀若有所思地看着她。
宁珞定了定神道:是,我曾听父亲和兄长提起过他,此人诡计多端,你千万要多多提防。
夫人放心,任他狡诈如狐,只要在我大陈京城,必定逃不过为夫的法眼。
景昀自信地道。
宁珞嗔了他一眼:吹牛。
这怎么是吹牛呢,就好比夫人一个眼神,为夫就知道你此刻心中所想。
景昀一本正经地道。
我在想什么,你倒是说来听听。
宁珞轻哼了一声。
夫人心中想着‘我夫君果然厉害,此人跳梁小丑不足挂齿,必将是我夫君手下败将’,我可有说中?景昀戏谑地道。
宁珞默不作声地瞧着他,双眸晶亮,透出光来。
景昀的喉中一紧,哑声道:夫人再这样看着我,为夫可要不客气了。
你既然是我肚里的蛔虫,那再猜猜我又在想什么了?宁珞俏皮地侧着脑袋。
景昀抬手便去揽她,哪知道宁珞一矮身,居然从他的腋下钻了出去,几步便躲在了柱子后冲他做了个鬼脸:没猜到吧?只可惜这房中就这么方寸之地,景昀猫捉老鼠似的逗着她转了两圈,一下就把她扑倒在了床上:还调皮吗?宁珞跑得气喘吁吁,一叠声地告饶:不了,景大哥你饶了我吧,你的肩膀还没揉好呢,我还给你捶腿……景昀一抬手,纱帐倾泄,将二人裹在其中,甜腻的呢喃声传来,在一旁伺候着的四叶和璎香早就退了出去,脸红心跳地掩上了门。
第二日起床时,宁珞便又晚了,幸好大长公主有她的一套请安准则,照她的说法,道家讲究随性而至,早上若是能睡到自然醒,对一日之中的气血最是得益,她不爱让小辈们一大早便过来,倒是喜欢晚膳后一家人围炉夜话。
今日宁珞打算好了,要亲自去绸缎铺子里采买些面料为景昀添置些夏衣。
自从那日为景昀绣了个香包之后,景昀几乎日日都挂在腰间,她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母亲就算身子不好也每年都要亲自为父亲绣衣裳了,那一针一线,缝的都是密密的爱意。
只是还没出门呢,就有家仆递过来一张拜帖,宁珞一瞧,居然是宁萱!她又惊又喜,连忙让人请了进来。
宁萱这次是坐着瑞王府的马车过来的,身旁跟着玉髓和一个不认识的婢女,身后还有两个公公,宁珞请了两位公公到偏厅奉茶,自己则和宁萱一起坐在花厅中聊起了家常。
近半年没见,宁萱的气色看上去并不是太好,脸庞瘦削了很多,肤色也略显苍白,唯有一双眼中闪动着喜悦的光芒。
九妹妹,我求王爷出来透透气,王爷便让我来看看你,宁萱快活地拉着她的手,你这些日子过得还好吗?杨彦居然会这么好心,这是要耍什么花样吗?她瞧了瞧宁萱身旁的两个婢女,不动声色地道:世子对我很好,倒是你,怎么看上去瘦了这么多?宁萱怔了一下,眼圈顿时有些泛红,好一会儿才勉强笑了笑:女孩子家瘦些才好看。
宁珞朝着绿松使了个眼色,绿松立刻上前对着那两个婢女道:姐姐们和我一起去小厨房瞧瞧,不知道夫人平日里喜欢吃些什么点心,省得我拿错了。
看着玉髓她们离开,宁珞才沉下脸来:七姐姐,是那赵黛云折腾你了吗?宁萱的唇微微颤抖,强笑着道:她也就这点花招,我能避就避着她,避不了便让她羞辱几句、打骂几下,忍忍也就过去了。
那杨彦呢?好歹一日夫妻百日恩,他居然就眼睁睁地看着赵黛云这样糟蹋你?宁珞愤然道。
不能怪王爷,宁萱慌忙解释,他有他的苦处,毕竟她是正妃,王爷也不能成天呆在府里护着我,是我帮不上他,我太没用了。
你还帮他说话……宁珞抚了抚额,一个男人,若是真心想护着人,还能没什么雷霆的手段?真的,王爷对我挺好的,宁萱的嘴角露出一丝如梦似幻的笑容,你不知道,王爷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他文可以吟诗作画,武可以提枪射箭,他胸怀天下,嫉恶如仇……宁珞呆呆地看着她在那里滔滔不绝,心中一阵酸楚,这可能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姻缘这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宁萱自己喜欢就好。
九妹,宁萱停顿了一下,眼中流露出几分骄傲和自豪,轻抚上了自己的小腹,有件喜事要告诉你,我……有孕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作死啊宁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