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 > 第127章 哥哥把对象领回家了

第127章 哥哥把对象领回家了

2025-03-21 19:37:02

明天晚上,你爸说他开着你的车去接。

很晚么?咱们一起去吧。

不晚,九点多,一起也行。

应妈妈觉得一家人去接儿子,显得温馨。

寒寒,这几天别出门了,跟着妈妈一起在家炸东西吧。

应妈妈突然来了一句,让应寒一愣。

过了几分钟才明白妈妈的用意,年二十八应该是王秀娥和蒋齐的婚礼,听说是在国营大饭店,王秀娥穿的还是婚纱呢。

哎,结就结吧,碍不着她什么事儿,妈妈的担心多余了。

王秀娥那一家的烂摊子,结了婚也有她受的。

那个时候的年代小说,大多都是女主身边有很多极品其亲戚,各种斗,各种邻居极品。

总之女主每一天都不是安生的,这样的生活,她宁愿做个小小的女配,平平淡淡就好。

...这两天应寒一直在家里,不是说为了不想看到王秀娥得意的样子,而是实在没地方去。

乐琴姐最近偷偷摸摸的做自己的生意,整天忙的见不到人。

她在大院没什么朋友,就连外面,也只认识桂花姐一人。

出去也没什么好玩的,还不如窝在暖和的家里。

整天看着妈妈做各种好吃的,试吃成了她这几天的工作。

爸,你回来了,尝尝,我妈做的莲夹,特别好吃。

应爸爸一回来,就被女儿往嘴里塞了个吃的。

无囊着连连点头嗯嗯,味道不错,你妈的厨艺越来越有长进了。

在乡下那么多年,也不是白待的,不过你们食堂的老师傅,炸的整条鱼不错,明天你卖两条回来。

应妈妈一边在厨房忙活,一边转头笑着吩咐道。

两条多不多,就咱们一家四口,吃不了太多。

应爸爸进到厨房,看到厨房里摆着的吃的,顺手捏了个中意的,放进了嘴里。

不多,两条鱼,咱们吃得完。

再说了,你那些兵,偶尔的过来串门,也得留人家吃饭不是。

应爸爸这才点点头,多备点儿总比没有好。

爸,晚上我和你一起去接我哥。

行,咱们一起去。

今天应妈妈炸了油条,一家三口简单的吃了几根油配着黄豆酱。

就等着接完哥哥,再陪着哥哥一起吃个好的呢。

一家三口9点就已经在火车站门口等着了,结果等着哥哥出来。

发现他身边跟着一位女同志寒寒,妈眼神不好,你哥身边那位女同志,他们是不是拉着手呀。

妈,不光拉着手,我哥还帮人提着包呢。

应爸爸远远的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皱眉道这孩子,带着对象回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呢。

你哥啥时候的事儿呀,怎么不和家里说一声。

爸妈满心疑惑的看着儿子带着一位女同志走了过来。

只见应立一脸的兴奋紧张爸妈,寒寒,你们怎么都来了。

哥,我和爸妈一起来接你,这位是....?和你们介绍下,这位是柳枝,柳同志。

爸妈,她是我对象。

应立第一次带对象回家,面上看着淡定,心里也是很紧张。

一旁清恬温和眉目的柳枝,看了一眼应立,也是紧张的不行,脸色红扑扑的,也不知道是动的还是害羞叔叔阿姨好,寒寒你好。

好,好,好孩子。

咱们都别在外面说话,先回家再说。

应爸爸开口道。

他们不知道哥哥突然带了个人回来。

车子小,坐不下那么多人。

应寒只得和妈妈坐在副驾驶上,自己坐着妈妈腿上。

好在现在没有交警查车子的。

路上,应妈妈为了不让气氛尴尬,开口责备了句小立也是,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

也让家里准备下。

爸妈,对不起,我们也是路上临时决定的,她家里今年过年没人,爸妈都在外地。

路上的时候才商量着过来这边。

小枝同志家是哪的?应妈妈这才顺势进入了婆婆见儿媳的经典套路,开始审查户口了。

阿姨,我家是临市的,我上面有个哥哥,已经结婚了,爸妈在农科院上班。

柳枝是个聪明的,直接把自己家里的情况大致的和应妈妈交代了下。

临市也不是很远。

应爸爸开口符合了一句。

等到了家,应妈妈赶紧去厨房在做几道菜。

应立带着柳枝去了他的房间,休息了片刻。

应寒则是把一楼哥哥的书房收拾了下,哥哥的厨房有一个木制的沙发,这个沙发可以伸展开来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客人来。

应寒把沙发伸展后,铺上了新的床单被褥。

哎,哥哥上次走的时候,还说不着急自己的婚事呢,结果这次一声不吭的就领回家一个,霸气。

柳枝更没想到,应立的家会这么的漂亮。

平时在单位的时候,他很少提起家里的事情。

其实她也只知道他爸爸在部队里,是个小领导,妈妈是个大学教授,有个妹妹也已经工作了。

今天一进来,震撼了,他们家竟然有辆小汽车。

看客厅的照片,爸爸的地位应该不只是个小领导。

妈妈看着也很和善,不似她想象的那种刻板的形象。

这个妹妹挺可人热情。

在火车上肯定没吃好。

今天太匆忙了,先讲究一下,明天阿姨给你们做好吃的。

阿姨客气了,这个春节要打扰你们了。

不打扰,不打扰,这几天就让小立和寒寒带着你多转转,多玩玩。

应妈妈走了个小酥肉烩菜,炒了个青豆角,一份红烧肉。

妈,在哪买的青豆角呀?这两份肉都没有这个青豆角稀罕,大冬天的,居然有青豆角,实属难见呀。

应妈妈也是稀奇的问应寒在哪买的。

应寒只说,一个老大爷挑着担子沿路叫卖的,说是弄的什么大棚,种的反季节的菜。

应妈妈一听就知道很贵,又是一顿说她乱花钱。

无奈,应寒掏出了她的小存折,让应妈妈看了下。

里面有好几百块钱呢,这些都是她上班的工资,平时花的钱都是家居店挣的。

应妈妈一直以为那个家居店是小打小闹,按着平时女儿的花销,还是挺挣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