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四十六号密室 > 第八章 火的回答

第八章 火的回答

2025-03-30 06:18:24

尾声奎因对于日本新本格的影响欧美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随着犯罪小说的兴起,传统推理小说逐渐式微,近年来除了以克里斯蒂为代表的少数英国古典推理小说大家还有出版社愿意大量再版以外,美国的古典推理作家如埃勒里·奎因、约翰·迪克森·卡尔等人的作品已经很少有再版书面市。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奎因和卡尔却在日本推理小说市场中颇受欢迎,除了一大批普通读者以外,新本格的很多作家都以这两位黄金时代的大师作家为自己的偶像,甚至将这种崇拜渗透在自己的作品之中。

日本推理小说翻译家和研究者森英俊为一本奎因评论文选撰文说:在日本,埃勒里·奎因仍然是美国侦探小说作家中最受欢迎的一个……埃勒里·奎因(侦探,我们通常称之为‘埃勒里’)也是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也许仅次于歇洛克·福尔摩斯或者赫尔克里·波洛。

个中原因则是因为这些作家(按:指新本格作家)在学生时代或大学时代喜欢黄金时代的侦探小说,尤其是埃勒里·奎因或约翰·迪克森·卡尔,所以他们把古典的谜题加进了现代的场景。

因此他们的小说包含复杂而机巧的谜题、密室和其他不可能犯罪、逻辑推理,有时甚至有‘挑战读者’。

诚然,奎因作品推崇与读者的公平竞争,让侦探和读者处于同等地位,令小说成为读者和侦探较量的脑力竞技场。

不仅如此,奎因小说严谨的逻辑,剥丝抽茧的推理,加上精巧的谜团,确实是本格读者最为向往的境地。

新本格的旗手人物绫辻行人也曾经在有栖川有栖《第四十六号密室》的解说中提及,埃勒里·奎因是他最喜欢的作家。

而同为新本格中坚人物的有栖川有栖和法月伦太郎等人更将自己视为奎因的继承者,有栖川有栖还仿照奎因创作了国名系列,法月伦太郎的法月伦太郎父子侦探则与奎因的人物设置如出一辙。

新本格的中坚人物有栖川有栖,1959年出生于大阪,原名上原正英,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毕业。

十一岁时已开始创作推理小说,中学三年级时以长篇作品参选江户川乱步奖但却落败。

1986年再以短篇《日晒线路上的死体》发表于鲇川哲也主编的铁道小说集《无人踏切》。

1987年把大学时期的作品《Y的悲剧 \'78》改稿而成为了《月光Game》并再度参选江户川乱步奖但仍然落败,然而这部作品却被鲇川哲也赏识,经再三改稿后终于1989年入选成为了鲇川哲也与十三个的谜的第四部作品。

有栖川有栖其后再发表与前作相同的江神二郎系列另外两部——1989年的《孤岛Puzzle》及1992年的《双头的恶魔》。

与此同时,于1992年也发表了以犯罪学副教授火村英生为主角侦探的《第四十六号的密室》,以后更相继创作了同属于火村系列,并以各国名字为书名的国名系列,包括1994年的《俄罗斯红茶之谜》,1995年的《瑞典馆之谜》,1996年的《巴西蝶之谜》等,2003年更是以《马来铁道之谜》获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除了写作以外,有栖川有栖现还担任着由绫辻行人发起、于2000年成立的本格Mystery作家俱乐部的会长职务。

推理小说入门佳作:《第四十六号密室》有日本的迪克逊·卡尔之称的密室大师真壁圣一在自己的别墅星火庄邀请了包括推理小说编辑、作家等人的圣诞聚会。

可是,当晚别墅发生血案,一位身份不明的男子和真壁圣一分别死于密室之中,到底是何人所为,密室又是如何制造的?《第四十六号密室》是有栖川有栖的火村英生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小说里出现的是一对类似福尔摩斯和华生的搭档,即作为名侦探的火村英生和作为华生式助手人物的有栖川有栖(不仅与作者同名同姓,而且也是一位推理小说作家)。

虽然这部作品是包含两个密室的密室杀人小说,但是,从推理小说角度来看,成就并不是很高,主要是密室诡计不具有很高的独创性,导致之前对于两个密室的期待有所落空。

不过,对于入门级别的推理小说读者来说,这部书仍然值得推荐,因为它具有典型性。

不仅因为人物设置、案件发展、名探出场、案件调查、最后解答等秉承黄金时代解谜小说的传统,而且密室手法也具有典型意义(涉及谜底,无法展开分析),其中涉及的密室、失落的环等诡计手法也是推理小说中的常客。

火村英生系列是坚守传统本格路线,只是将黄金时代的背景设置移植到现代,诸如有限的嫌疑人、读者和侦探的公平竞争等都能在这个系列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而且,此系列有意模仿埃勒里·奎因,除了会出现带有国名的书名(比如《英国庭院之谜》),在分析推理上也具有埃勒里·奎因式的风格,比如小说中对于恶作剧以及脚印的推理,体现了奎因数学式的分析理念。

另一方面,作为主角的火村英生具有文雅、博学的儒探气质,人物刻画较为饱满,与绫辻行人的岛田洁相比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加上层层深入的推理分析,以及让初读者容易理解的杀人手法,这个系列更加适合推理小说的入门读者。

往事回忆火苗在一阵西风的猛烈煽动下忽地一下子窜了起来,一眨眼便将整幢五层大楼包围了起来。

火光映红了四周漆黑的夜空。

消防车怎么还不来啊?火警报了都有五分钟了吧?从看热闹的人群中不时地传出一阵阵焦虑的声音,火灾现场浅间旅馆那边飘过来的火星纷纷落在人们的头顶上。

站在最前面的那些人是刚从火海中脱险的旅馆职工和住宿的客人,此刻他们正惊魂未定地仰着头看着眼前的熊熊大火束手无策。

里面还有人呢!还有没有逃出来的人呢!快想办法救救他们吧!快想办法?已经没有办法可想了。

里面可是火海啊!难道老大爷的亲人还没有逃出来吗?那倒不是。

我是实在看不下去啊!话是这么说……火苗像生风似的不断地朝四周蔓延,大火还在显着淫威发出轰轰的巨响,听上去像是有什么笨重的东西在倒塌。

总之,火海中的旅馆内外是一片绝望的哀鸣。

快看!随着一声叫喊,人们纷纷抬起头朝五楼的窗口望去。

从窗玻璃上映出了一个人影,好像是一个男人,正摇摇晃晃地朝窗口靠过来。

突然那个身影又看不见了,大概是被一阵浓烟熏倒了。

就在人们痛苦地面对着一个濒临死亡的人而感到无可奈何的时候,终于听到消防车的警笛声。

不一会,消防车和救护车穿过看热闹的人群来到火灾现场,身穿银色消防服的消防队员们没等车子停稳就跳下车,拉着水管朝消防龙头奔去。

喂!五楼上还有人!话音刚落,消防车上的云梯便噌噌地朝着五楼窗口伸了过去,一名消防队员毫不畏惧地顺着梯子爬了上去。

下面的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这惊险的一幕。

那位戴着防毒面具的消防队员爬到窗口用一把太平斧头砸开了窗玻璃,顿时从里面喷出了一股黑色的浓烟。

只见那位队员勇敢地将脚朝窗台上一搭飞身跃了进去。

紧接着,又有一位队员登上了梯子。

楼下围观的群众不由得为他们捏起了一把汗。

大约十秒钟后,黑烟中露出了一顶银色头盔,是一位消防队员扶着一个青年男子出现在五楼窗口。

见到有人得救,人群中发出了一阵为之庆幸的欢呼声。

这时,两台消防车接好水管开始放水,水柱朝着火势最猛的四楼窗口喷了过去。

从五楼窗口救出的男子虽然显得精疲力竭,但当等在梯子下面的消防队员准备去扶住他时候,他还是挣扎着用自己的双脚站稳了。

那位将他救出的消防队员见状,对下面的同伴竖起一个手指,一转身又消失在浓烟中。

他的手势大概是想告诉人们还有一个人没有救出来吧?人们情不自禁地为这位消防队员的敬业精神而感动。

那位得救的男子抓着消防队员的肩膀慢慢地下了消防车。

他看上去四十刚出头,身上浴衣的前襟大敞着,正在不停地咳嗽。

抬着担架的消防队员头顶着漫天飞舞的火星跑到这位男子的身边。

真壁先生他……躺在担架上的男子轻声叫着一个人的名字。

这位真壁先生可能是跟他一起的吧?放心吧。

马上就会得救的。

戴着头盔的消防队员俯身在男子的耳边轻声安慰着。

尽管,这样他还是仰起头不安地望着自己住过的房间。

这时,戴着防毒面具的消防队员的身影又在五楼窗口出现。

这回得救的又是一位男于,身上的浴衣跟刚才的那位男子一样,看上去比那位要衰弱得多。

是两位消防队员扶着这位得救的男子出来的,其中的一位消防队员好像听见了什么动静,一转身又冲进了黑色的浓烟中。

里面一定还有人没有救出来。

肯定还有女人在里面,刚才我听见了女人的哀鸣。

听到人群中有人这么一喊,众人的眼睛就像钉子一样钉在了五楼的窗口上。

消防队员将第二位男子救到了地面以后,便又戴上防毒面具再一次爬上了消防云梯。

他紧跟着战友的身后冲进了五楼的窗口。

这时又有三台消防车赶到了现场加入了救火行动。

火势丝毫没有减弱,眼看着就要爬过五楼的窗口。

又有一位消防队员爬上梯子冲进了浓烟。

几乎就在这时从四楼传来了一阵巨响。

人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消防队员们的身影再一次在窗口出现。

在等待中度过了漫长的几分钟后,一对父女模样的男女被两位消防队员抱着从地狱中逃了出来。

都得救了!都得救了!消防队员们互相转告着这个值得庆幸的消息。

不过,无论是现场的群众还是消防队员们都知道有一位消防队员还没有离开大楼。

因此,两位消防队员将那一对男女安全救到地面以后,又转身爬上梯子去营救自己的伙伴。

位于浅间山麓的旅馆火灾终于在凌晨一点零五分被扑灭了。

旅馆职工和客人中共有轻重伤员九名,没有出现死者。

一名只有三十五岁的年轻的消防队员因公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