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还是去找马俊南,这事情不问清楚,梗在心口实在难受。
出租车在南浦大学停下去,他心中的纷乱已经消散,寻了间店吃晚饭。
刚进店门,就听到电视里传来的悦耳声音:走过瀞云群山走近马俊南,观众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南浦大学考察团悲壮的巫域之行……马俊南?徐海城惊愕地瞪大眼睛,电视上西装革履的那位不正是马俊南?可是明明记得之前的电视预告里说今晚访谈的是南浦大学人文学院的屠春方院长。
他要了一碗面,边吃看着电视。
马俊南看起来依然瘦得可怕,但正好显露出一位文人的清癯;神情不咸不淡,没有上电视的喜不自禁,也没有面对镜头的怯意。
说起来,马俊南也算是南浦大学考古系的资深教授,但有着雷云山的皓日当空,他一向被影衬得如同秋萤。
无论是人脉与名气,差别都有着十万八千里。
这样重要的一个电视访谈找上他,并且还是插队的,其中的微妙就值得细思了。
马俊南的访谈跟前几期比起来要短,内容也有限,可能是与筹备不足有关,也跟谈话的禁忌有关,因为南浦大学考察团整体覆没,所以这件事情不易弄得人尽皆知。
这个访谈里无法回避地提及队员们的死亡,马俊南说着十分顺溜的谎言,将他们的死亡原因归于复杂的自然环境以及神出鬼没的蟒蛇,只字没有提鬼师、盲蛇蛊、幽灵蛊之类的禁忌话题……他侃侃而谈,时不时泪湿双眸,队员们在他嘴巴里都成为最勇敢的人,南浦大学的考察变成一次追索迁移曼西族足迹的伟大冒队活动,队员们虽死犹生,永垂不朽。
现场观众一个个肃然动容,看着他的眼神里充满敬意。
最后主持人问:马教授,那么曼西族是否还存在呢?马俊南抹去眼眶的泪,说:我们沿途找到不少他们生活留下的痕迹,四方湖,石埙,那些都能证明他们不断地往深山里迁移,虽然时隔已久,但我相信,他们一定生活在二十万平方公里的瀞云深山里,也生活在我们的心中。
掌声如雷,节目就此结束。
徐海城轻轻骂一声靠,马俊南,实在是很能扯。
不管如何,这个访谈应该是很成功的,徐海城甚至想像得到明天报纸上长篇累牍的都是考察团成员的光荣事迹。
也忽然明白马俊南突如其来的访谈是高层授意的,可以平息长期以来民众对于南浦市考察团覆没的猜测,毕竟考察团去寻找曼西族这件事,文化节上肯定会被国内外圈内人提及的。
电视节目结束后,徐海城慢腾腾地往马俊南家里走,一路上看到树丛间假山后都是拥抱的人影,如漆如胶恨不得贴成一人。
他微微感叹,与方离从来不曾有过这样两情相悦、心无隔膜的相处,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弥补这个遗憾。
估计马俊南还没有回来,徐海城坐在楼梯台阶上等他,等到楼下传来汽车停下的声音,又隐隐有人说话,声音听起来还有点熟悉,走到窗边一看,正好看到马俊南挥手,电视台车子绝尘而去。
徐海城肯定有便衣暗中护送马俊南,环顾四周,果然看到有辆车熄了灯滑到马俊南家的这幢楼附近。
马俊南显然没有注意到,脚步轻快地往大门走来,心情不错,对黑暗似乎也不怎么害怕了。
随着他走近,大门的感应灯亮了,照着大门口的方寸之地。
暗影里闪出一个人,拦在他面前:马教授。
声音相当苍老,普通话很生硬。
他逆光而站,徐海城又站在高处看不到的长相,听声音大概已过五十岁。
马俊南吓得后退一步,惊异地看着突然蹿出来的那人。
你是谁……要干吗?马教授,你不认得我了?我可是带你们考察团出无日谷的……马俊南细细打量着他,半晌才说:原来是你。
那人搓着双手一阵嘿嘿,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你,就想着来跟你招呼一声……今天太晚了,我就不请你到我家坐坐,明天中午我请你吃饭吧。
那人嘿嘿笑着,说:马教授,你真是客气。
这个我手头紧,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