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5-03-30 06:19:02

《致命之旅》作者:宁航一内容简介二十年前,兰成教授在一次航海旅行中遭遇海难,他和他的同伴被困在一个孤岛中,他们只能依靠吃一种柠檬似的果实和蜥蜴肉存活,在所有人都濒临绝望的时候,兰成教授提议每天晚上由一个人讲述他一生中经历过,或者听说过的最古怪离奇的故事,以此来满足一些精神上的需求,然而,这些人在讲完故事之后没过多久便一个个死去,最后只剩下三个人,兰成教授便是其中一个。

那么,那次海难真的是一场意外吗?讲完故事的人为何会离奇死去?二十年前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往事?作者简介宁航一,从1999年至今一直从事悬疑、恐怖类小说创作,被誉为中国第一悬疑小说作家、中国的希区柯克。

长篇小说《四人夜话》参加新浪网举办的第四届推理原创大赛获得特别奖。

主要作品有《幽冥怪谈之夜话》、《幽冥怪谈之死亡约定》。

编辑推荐南派三叔倾情推荐,网络人气超越蔡骏,中国新锐悬疑小说家最新力作。

当我听到岛上那些人所讲的十一个故事之后,便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会聚集在一条船上,又汇集到那个岛上了.我们的身边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讲得出这种故事来的…一其中有一些必然是他们亲身犯下的罪恶或经历的噩梦。

刚才他在309号房间的卫生间里打扫,放了些水在浴缸中,却无意间发现水中除了自己的倒影外,还有另一个女人的倒影!那女人穿着一身红色的旗袍,满身是血,正直勾勾地盯着他看把他吓得魂都没了。

后来在酒店里工作了十几年的老服务员说,很多年前,那个房间里真的死过人,一个年轻女人在那里自杀过!杜丽后背一凉,啊地惊叫一声,丢掉盒子,然后拼命地甩动手臂,想把那蜥蜴甩下来。

但那蜥蜴却像涂了强力胶般,死死地贴在杜丽手臂上。

并且,它张开嘴,露出尖利的毒牙,一口咬破杜丽的手腕,钻到杜丽的皮肉中去……序言感谢我的朋友向我推荐了这一本出色的小说,蒙他们所托,为这本小说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我深感荣幸。

老实说,作为一个相同类型的文字工作者,在长期高强度创作下,我早已经忘记了那种全身心投入到文字情节中的乐趣,所以接到委托之后,我对自己还有一份担忧:自己的职业病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判断,不能公正的来评价这一本小说。

现在看来,我显然是多虑,因为这本小说,竟然可以让我重拾起了那种的阅读快感,忘记了我自己也是一个写手,忘记了推敲别人的结构和文字,真正如当年刚开始写作时一样,作为一个单纯的读者,在悬念和惊悚中痛快淋漓了一把。

多年来,已经很少有一本小说,能够如此吸引我。

非常遗憾的是,我和作者尚不熟悉,不过通过他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和对悬念的那种令人惊艳的理解,我可以想象出,这本书的作者,必然是一个非常善于讲故事,相当善于驾御读者心理而且有十足想象力的人。

因为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犹如进入了迷宫之中摸不到一点头绪,而又没出息的,快乐又忐忑不安的等待着最后一页揭示的谜题。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小说,都能给别人带来这样的乐趣,那中国的山版界何愁没有畅销书,何愁没有读者?引 子在各位看到以下内容之前,我想有必要做一个解释和说明――我为什么会在现在才把二十年前发生的这件事记录下来呢?原因有两点:第一,二十年前我们一群人所作的那个死亡约定在几天前才刚刚生效――至于这个约定是什么,你会在下面的内容中看到;第二,这件事的阴暗、恐怖和残忍是我不愿去回忆和面对的。

但基于对自己良心的告慰和对那些逝去灵魂的祭奠,以及我一生以来一贯对承诺的遵守――我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件黑暗的往事记叙下来,将它公诸于众。

让那躲藏在我心灵的黑暗深处、几乎已经沉淀发霉的秘密往事再一次重现于阳光之下。

我叫兰成,今年四十七岁,以下是我在二十年前所经历的事。

那一年,我刚好读完漫长的大学和研究生,因为成绩的优异而幸运地留在学校当一名心理讲师。

跟年纪和我相仿的学生们探讨、研究心理学是我乐此不疲的趣事。

而令我意料不到的是,另一件充满惊喜的乐事(现在看来正好相反)也在此时接踵而来。

我的父母在知道我刚毕业便顺利地留在大学任教后,高兴得难以形容。

我们家资颇丰,父母一高兴,当即就决定给我汇一笔为数不小的钱过来,作为对我的犒劳和奖励。

我本来以为到了自力更生的年龄,父母不会再支援我什么了――所以这笔钱对我来说真是个意外收获。

我拿到钱之后,心中充满欣喜。

我知道这对于27岁、正好精力充沛的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当时几乎没什么别的爱好,只对旅游充满热衷。

而旅游的地点,我更是想都没想便确定在我向往以久的地中海群岛上。

当时正值暑假,我拥有充足的时间、金钱和旺盛的精力。

我一分钟都不想再耽搁了,找出一本旅游手册翻阅了几分钟后,便将旅游的目的地锁定在了地中海的克里特岛上,那里具有一切吸引我前往的因素――充满爱琴文化的海岛风光、神秘的地下迷宫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萨马利亚峡谷――克里特岛完全符合了我对于观光和探险的双重乐趣。

我立刻兴奋地打电话到旅行社询问。

在了解了行程之后,我认为随团旅行无法满足我的某些特别要求,便决定独自前往,以便将旅行的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受人左右。

旅游的行程不是我要讲述的重点。

总之,我花了五天的时间乘坐多种交通工具到达塞浦路斯,在那里登上了前往克里特岛的海轮。

出于对旅行经费的节省,我没有乘坐巨型豪华游轮――因为那会花掉我几乎一半的钱。

我认为只要能到克里特岛,坐什么船去并不重要,所以便踏上了那艘名叫绿色法皇号的小型海轮。

事后我才意识到,这是我所犯的若干错误中最严重的一个。

不管怎么说,在轮船开始起程的时候,我站在甲板上,面对着一望无边的蔚蓝色大海,感觉整个人真的飞了起来。

我张开双臂,闭上眼睛,在海风的吹拂下,我变成了一只快乐翱翔的海鸥。

但遗憾的是,快乐的时光只持续了一天多便被噩梦所取代。

现在回想起来,我仍然无法判断海难是怎么发生的。

我只知道,那是在船上的第二个午后,我坐在甲板的躺椅上喝着红茶,惬意地享受着地中海温暖的阳光浴。

突然,船像是撞到了什么东西,剧烈地震动了一下。

我和甲板上的所有人一样,重重地摔倒在地,无法控制身体的翻滚。

当我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看到很多人惊慌失措地从船舱跑到甲板上来。

跑在最前面那个人用英语喊道:船触礁了!其实我当时不用听他说也能猜到发生了什么事。

那些惊慌失措的人只不过是证实了我心中的可怕想法而已。

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的人很难描绘和想象在这种情形中的人是怎样的惊恐万状,我很快就成了那些惊慌失措的人中的一份子。

我们一起大声惊叫着,充满恐惧地感受着船正在迅速地往下沉。

我起初还保留着一些天真和乐观的想法,认为船就算要沉下去也得花上一个小时左右。

现在我才知道这个想法有多么可笑――我当时已经完全丧失冷静的判断力了――把自己所坐的船想成了泰坦尼克号。

这个时候,从船长室冲出来一个船员,他手中拿着一把刀,快速地冲到船尾,用刀子割断拴着救生艇的绳子。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船在这时开始向左侧倾斜,他刚刚割开那些绳子,所有的救生艇便一骨碌地滚到了海里,眼看着便被随波漂走了。

船上的人全都惊呆了。

被海浪冲走的除了救生艇外还有他们求生的希望。

一个希腊妇女抱住头尖叫道:不!所有人都瞪着绝望、恐惧的双眼,我想我也跟他们一样。

几秒钟后,几个德国人最先反应过来,他们开始在甲板上寻找救生衣。

这时船已经倾斜得越来越厉害了,没有人敢再回到船舱中去――那等于是找死。

人们都必须抓住一些东西才能站稳。

而且开始拼命地寻找甲板上一些仅存的救生衣和救生圈。

船长室里又跑出来两个船员,他们分别抱着一大堆救生衣,把它们分发给众人。

我因为离他们很近,幸运地分到了一件,赶紧把它套在身上。

那两个船员在发了一阵后,显然意识到救生衣的数量和人数是不成正比的,所以改为只发跟妇女、小孩和老人――但这一点儿数量可怜的救生衣连发跟老弱妇孺都远远不够。

这时很多人都朝海中跳了下去――我立刻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因为船身已经斜侧到45度了。

我估计再过最多两分钟,整个船就会彻底翻转过来,从而将呆在船上的人全都盖在水下,和它一起沉入海底,成为绿色法皇的殉葬品。

很明显,意识到这一点的不止我一个人。

此时,船上所有的人不管穿没穿救生衣都在朝海里跳。

我本来就因为船身的倾斜而滑到了船舷边上,所以用不着跳,只是稍稍翻了下身,便掉落到了海里。

落水之后,我开始感谢我乘坐的不是泰坦尼克号了,因为我掉到的是地中海温暖的海水中,而不是冰冷彻骨的北大西洋――起码我不用担心会被冻死这个问题。

船真的在几分钟之后完全翻转过来,然后迅速地沉了下去。

我大致数了一下――现在漂在海面上的人连船上总人数的一半都不到。

我该怎么描述我当时的心情呢?我第一次航海旅行,就遇到了轮船触礁这样的事;但我又无比幸运地分到了一件救生衣――不管怎么样,我还活着,这就够让人欣慰的了。

我猜现在漂在海上的这些人多半想法都跟我差不多。

我们好歹还能泡在这温暖的海水里等待救援,这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在海上漂流了约一个小时之后,我在大家的眼光中看到了惶恐的神色――我明白他们所想和我是一样的了――船难发生得太快了,天知道那些船员们有没有把求救信号发出去。

如果他们还没来得及把求救信号发出去船就已经沉了的话――我光是想到这点就已经毛骨悚然了。

这意味着,我们不知道要在海上漂流多久!老天啊!这里可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不是某个公交汽车站,就算十几天或者一个月没有船只路过都是很正常的事。

况且,我又想到――在这种温暖舒适的季节里,想出来散散心的显然除了人类之外还有鲨鱼。

另外,海上的天气可是说不准的,现在还是阳光明媚,顷刻之间就可能狂风骤起。

要是遇到了海上暴风雨,我看我们这些人没有一个会指望自己能活下去。

――当然,现在想起来,我所担心的这些情况都没有出现。

我们既没有遇到鲨鱼的袭击,也没有遇到暴风雨――但这并不表示我的情况很好。

我和其他人一起随波逐流地在海上漂流了两天两夜,体力透支、筋疲力尽,而且没有喝过一滴水,身体严重脱水。

我们连个轮船的影子都没看到。

我当时知道,我们撑不了多久了。

漂流到第三天时,我终于因为饥饿和脱水而昏了过去――之后发生了些什么,我一点儿都不知道了。

我的记忆是从我再一次睁开眼睛开始延续的。

我现在回想起我当时睁开眼睛的时候,曾一度以为我已经来到了天堂,我已经抛弃肉身而灵魂升华了。

但几秒钟后,身体的强烈不适和腹中的饥饿、口中的干燥又提醒我天堂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挣扎着站了起来,环顾四周,终于明白我是被海浪冲到了一个小岛上。

至于我之前以昏迷状态在海上漂了多久,我又是怎样被海浪冲到岸上来的――至今都是个谜。

我当时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里肯定不是克里特岛。

我之前的经历和目前的状况使我拿不准到底是该诅咒命运还是感谢命运。

这个问题就跟我现在的情况一样矛盾――我还活着,但我又快要死了。

我意识到我如果再不想办法弄到点儿淡水和食物的话,我就连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的力气都没有了。

于是,我用最后一丝力气拖动自己的双腿,漫无目的地沿着海滩走去。

我艰难地挪动脚步,同时向四处观望――我在这片海岸附近没有发现任何具有人类文化特征和人类生活痕迹的东西――这使我的心凉了半截。

而更令我惶恐的是,我走了十多分钟,周围的景致一点变化都没有,仍然是茫茫无际的大海、天空和岛上一望无边的森林――我开始意识到,再接着走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那只是将我最后的一点生命能量耗光而已,而我的体力严重透支,已经不允许我去探索岛上的密林了。

我知道上天跟我的恩赐到此结束了。

我绝望地倒了下来,再一次昏厥过去――我当时真的以为这次闭上眼睛之后,便不会再醒得来了。

但令我意外的是,我居然又再次睁开眼睛,醒了过来――而且周围的场景全变了,换成了一个山洞。

当时那种不可思议的感受带给我一种奇妙的幻想,我尝试着再次闭上眼睛,期待又一次睁开的时候,我已经躺在了自己家中温暖的小床上――但事实是,这回睁开眼看到的是一张陌生的外国女人的脸。

这个从上往下俯视着我的女人看起来三十多岁,有着典型的西班牙人特征,她用西班牙语跟我说着一些话。

我晃了晃脑袋,表示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她便换成英语跟我说了一遍,这回我听懂了。

她是在问:你终于醒过来了,感觉好些了吗?我点了点头,也用英语问道:这是什么地方?西班牙女人无奈地耸了耸肩膀:你记得你乘坐的那艘船发生了海难吗?我们都是那艘船上的游客,被海浪冲到了这个荒岛上――你在海滩上昏迷了,我们发现了你,把你抬到这个山洞中来,坚持喂你一些水,你才醒过来。

我听到她说我们,便将身体撑起来,这才发现山洞中聚集了近二十个人,什么国家的人都有,显然都是从世界各地来这里旅游的。

让我感到亲切的是,其中还有三个中国人――后来我得知,他们是一个香港旅行团中仅存的三个人。

三个中国同胞见我醒来后,都走过来围在我的身边。

他们把我从地上扶起来坐好。

我们互相通报了姓名。

我得知他们三人分别叫做赖文辉、谢瑜和方忠。

方忠说:你已经在这山洞中昏迷一天多了,如果不是阿莱西娅一直给你喂一些果汁的话,你怕是挺不过来了。

我望着身边的西班牙女人,这才知道她叫阿莱西娅,原来是她在照顾我,才令我活了过来。

我感激地对她说了声:谢谢。

阿莱西娅对我淡淡地笑了笑。

我坐了一会儿,问道:我们为什么全都呆在这个山洞里?怎么不到海边去?说不定能发现过往的船只,让它带我们离开这里。

赖文辉说:这个山洞是我们目前寻找到的最适合的栖息地。

我们在这里躲避风雨和毒蛇猛兽的袭击。

在你昏迷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二十几个幸存者已经约好,每天轮流由三个人出去摘果实回来,再由三个人去海边燃烧树枝发求救信号。

剩下的人都呆在山洞里,储备体力,等待救援。

储备体力?我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方忠知道我显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望着我,严肃地说:兰成,这个荒岛上没有淡水和食物!唯一能让我们活下去的,就只有这个东西。

他从地上抓起一个橙黄色的水果,看起来既像柑橘,又像柠檬。

方忠说:这是一种亚热带水果,它的皮和肉都不能吃,只有挤出来的果汁能让我们当淡水喝。

但这种水果一个也只能挤出大概二十毫升的果汁而已!他低下头,沉重地叹了口气:我们这里有二十多个人,但是……岛上的这种野生水果并不多,如果不节省的话,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摘光的。

方忠的这番话让我的心中被压上一块沉重的石头。

我望着这种橙黄色的果子,难以相信这样一种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水果竟然是维系我们生命的唯一资源。

阿莱西娅似乎是个乐观的人,她说:不要紧,我们已经摘好几十个果子储备在这里了,节省一点的话,还是能撑一段时间的。

我叹息道:可是……只有淡水,没有食物的话,那也不行呀。

所以才要储备体力。

谢瑜说,没轮到我们出去的时候,我们最好就呆在这里,少活动,也少说话――尽量多坚持一段时间,撑到有人来救援我们。

这时,洞穴中传出一阵低沉的呻吟,我随声望去,发现在洞穴另一端还躺着一个昏迷的老人。

阿莱西娅听到他痛苦的呻吟后,走到他的身边去,问守在老人身边的一个美国人:他怎么样?美国人摸了摸老人的额头,摇头道:起码有四十度的高烧,情况很不好。

阿莱西娅说:得想办法让他退烧才行,不然他会死的。

美国人叹着气说:恐怕我们无能为力。

这里没有退烧药,也没有冰袋――没有任何能让他退烧的措施。

阿莱西娅担忧地说:那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病死吗?只有祈求他自己能挺过这一关了――我们别无他法。

阿莱西娅没有再说话,悲哀地望着那老人。

靠着洞壁而坐的一个土耳其人也凝望着那个老人,他脸部的肌肉不停地发生着抽搐,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

傍晚的时候,三个在海边负责点火发信号的德国人回来了。

谁都没有问他们结果如何――因为答案已经写在了他们沮丧的脸上。

三个德国人默不做声地用他们从海边带回来的一根点着火的树枝在山洞中生起一堆火。

两个英国人负责轮流往火里添一些干树枝,使火堆持续燃烧。

其他人――包括我在内,便沉沉地睡去了。

第二天,由两个希腊人、一个美国人到海边去发求救信号。

而我的三个中国朋友则去树林里采摘果子。

阿莱西娅和那个叫诺曼的美国医生一直照料着那个发烧的老人。

终于,到了下午的时候,老人不再呻吟了,因为他停止了呼吸――说实话,我能感受到每个人都松了口气――谁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死亡对他来说是最人道的礼物。

但有一个人除外,就是那个土耳其人。

他在老人的尸体被抬出山洞后,突然发疯般地嘶吼了一声,然后从地上爬起来,冲到山洞外――之后就没有回来。

傍晚,那两个希腊人和美国人从海边回来的时候,在山洞旁发现了他的尸体。

他用随身携带的一把土耳其弯刀自杀了。

没有人问他自杀的原因。

因为那些原因都存在于我们心中――饥饿、疾病、绝望、痛苦――任何一样都能让一个人陷于崩溃,何况是几种加在一起呢?说句实话,我当时还真有些羡慕那个老人和土耳其人――不管怎么说,他们总算是解脱了。

而我还在噩梦般的劣境中苦苦煎熬。

别的不说,我已经饿得两眼昏花了,我甚至把那种水果的果肉都吞了下去,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咽被榨干了水的甘蔗,我被那东西噎得差点儿回不过气来。

晚上,一个德国人从火堆边上站起来,走到洞外去。

大概半个小时后,他竟然提着两块血淋淋的肉回来。

洞内的人讶异而骇然地望着他。

他解释道:我在洞外发现了一种大蜥蜴,我将它打死,再把肉割了回来。

大蜥蜴?诺曼医生皱起眉问,我们以前怎么没发现过?可能是夜间才出来活动的蜥蜴。

德国人说。

一个希腊妇女颤抖着指着那两块肉说:蜥蜴的肉……是这种……颜色的吗?德国人说:我用刀把它的皮剥下来,里面的肉就是这种颜色。

希腊妇人捂住嘴,跑到洞口,狂呕起来。

但她肚子里什么都没有,吐出来的也只有胃里的酸水。

德国人没有理睬她。

他用一把长匕首将肉串起来,伸到火堆里烧烤。

不一会儿,肉香便弥漫到洞穴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久违的香味仿佛把洞穴里的一些人变成了狼,他们睁着贪婪而饥渴的绿眼睛,大脑在那一刻只剩下动物原始的本能。

德国人察觉到了这一点,他把烤好的肉用刀割成若干小块,说道:要吃的人到这里来拿。

然后,他抓起一块肉,用牙齿撕咬、再大口咀嚼,像一只捕获了猎物的猛兽般大快朵颐。

一个希腊人最先忍不住了,他走到火堆旁,抓起一大块肉,像德国人一样野蛮地吃起来。

接着,两个美国人和一个比利时人也走了过去,抓起肉塞到嘴里。

赖文辉和方忠吞咽了几下口水,也走过去抓了几块肉过来,递了一块给我,又分别递了一块给谢瑜和阿莱西娅。

但阿莱西娅摆着手,说什么也不要。

她捂着嘴跑到了洞口。

我看着手中那块油滋滋的、被烤至焦黄发黑的肉,突然觉得这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它能让我摆脱饥饿的折磨,就算是毒药我也不在乎。

我不再犹豫,一口咬了下去。

那种肉的滋味,我现在不愿意去回想。

我只知道我在半分钟内便把一大块肉一点儿不剩地吞进了肚里――而最终的结果是,山洞里除了阿莱西娅和那个希腊妇人没有吃这种蜥蜴肉之外,所有的人都吃了。

吃了东西之后,山洞里一扫以往的沉闷气氛,大家都因为补充了食物而恢复了一些体力和生气,开始互相攀谈起来――洞穴里像是开了一个国际茶话会。

而英语在这时发挥了国际通用语的魅力,大家都是使用英语交谈。

我觉得这些人比我起初想象的要乐观多了。

因为我听到一个英国人说:如果我们能在夜晚捕获到这种大蜥蜴,吃它们的肉;又可以用果汁当作淡水――那我们就可以撑上很长一段时间,足以等待救援的到来。

大家的信心都增加了。

比利时人也说:我们有了食物和淡水,起码生命就有了保障。

只要大家活着,就总能想到办法离开这里。

诺曼医生提醒道:别忘了,还有一样是我们无法战胜的――疾病。

要是在这荒岛上生了病的话,可是没有任何方法来进行医治的。

那我们就尽量不要生病。

另一个美国人说,不过,最好的方法还是快点儿让外界知道我们在这儿――我可不想在这鬼地方呆太久。

山洞里的人都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我听他们说了很久,发现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咳了两声,说道:各位,如果我们想要在这个岛上多坚持一段时间的话,就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这是人活下去的必须因素。

大家都望向我,英国人问道:食物和淡水?不。

我摇头道,是物质和精神。

英国人饶有兴趣地望着我:你是做什么的?我答道:一所大学的心理学教师。

说下去。

他说。

我清了清嗓子,说:物质和精神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要求。

我们就算解决了食物和淡水的问题,那也只是满足了物质这一方面而已。

如果我们在精神上处于极度空虚、匮乏的状态,一样会引起很多心理或生理上的疾病,甚至会丧失活下去的信念……我顿了顿,说:那个自杀的土耳其人就是个例子。

你说得对。

诺曼医生赞许道,在医学上,很多疾病就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这个问题我们是得重视。

怎么重视?英国人说,这个荒岛上有报刊、书籍吗?有电影、音乐吗?我们怎么满足精神需求?是没有这些,但我们有嘴啊。

有嘴就可以讲故事出来听――那也是一种获取精神需求的方式。

我说。

讲故事?英国人眼睛一亮,太好了!我呆在这个山洞里无聊得都快发疯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互相讲故事来消磨时光。

我也赞成,这是个好主意。

诺曼医生说。

大家似乎都被我的提议所振奋,纷纷表示赞同。

那个比利时人又建议道:如果大家都没意见的话,那我们就每天晚上轮流由一个人讲故事――这个故事必须非常精彩,能让我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英国人问我:心理学教授,什么类型的故事是最让人感兴趣的?我想了想,说:这样吧,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肯定都经历过或者是听说过一些离奇古怪的事情,我们就把它当作故事讲出来,一定会很吸引人的。

好!就这么办!英国人兴奋地说,我们都好好想想,明天晚上就开始讲!大家沉思了一阵,一个美国人说:不用想了,我现在就能讲一个离奇的故事给你们听――是我从朋友那里听来的,好像是件真实的事。

太好了,那就开始讲吧!英国人说。

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于是,大家围坐到火堆旁,听那美国人讲了一个叫做迪奥的世界的故事。

这个故事果然符合我们之前的要求――诡异、离奇,充满神秘感。

以至于我们在听完之后都还沉溺在各自的遐想和沉思之中。

毫无疑问,这个故事使我们获得了一个精神充实的夜晚。

就这样,山洞中的二十几个人形成了一种固定生活模式――白天发信号求救、采摘果子;晚上则由那几个德国人去外面猎杀蜥蜴,回来烤熟给大家吃。

那三个德国人在猎杀蜥蜴这件事上拒绝了由大家轮流去做这个提议,他们似乎不希望其他人参与这件事,心甘情愿地每天为大家服务。

而阿莱西娅和希腊妇人最终还是受不了了――她们闭着眼睛把蜥蜴肉咬下去的样子至今都令我历历在目。

吃完东西,便是每晚固定的讲故事时间。

我以讲故事为记数单位,大致统计了一下:第一天晚上,是美国人讲的迪奥的世界;第二天晚上,一个法国女人讲了一个叫噩梦的故事;第三天晚上,赖文辉讲了一个叫黑色秘密的故事;第四天晚上,我有些记不清了,好像是一个泰国学生还是马来西亚学生讲的,故事名字我倒是记得清楚,叫恐怖电影;第五天晚上,一个韩国男人讲了一个故事,但他讲的故事没有名字,后来我给取了一个名字,叫七月十三;第六天晚上,英国人讲了一个叫吠犬的故事①。

每个晚上的故事都很精彩。

讲故事的人运用各自的技巧点燃了我们的想象力。

我惊叹于他们所讲的这些故事是不是都源于他们的亲身经历,否则他们怎么能讲得如此逼真、投入,让人如临其境。

当然,我们谁都没有深究这个问题――只要我们的精神能得到享受和满足,那便足够了。

我本来以为,按照我们的人数,我起码能听到二十个以上的故事。

但事实是我错了,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料的――尽管我们解决了物质和精神的问题,但几乎每天都还是有人会死。

一开始,大家都要努力弄清死亡的原因,想知道那个人是死于疾病、自杀或是别的什么原因。

但到了后来,也许是大家对于死亡的恐惧感已经麻木了,当再有人死去的时候,没多少人还关心那个人为什么会死。

甚至有人出去走一趟,便再没有回来,也没有人会过问他(她)的去向――我们只知道一件事――蜥蜴肉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弄到手了。

那三个德国人甚至将剩余的蜥蜴肉熏制成肉干储存起来。

我们的食物暂时不成问题了。

很快,我们发现一个怪异的规律――死亡与讲故事之间存在着一些微妙的联系。

确切地说,我们发现,当一个人讲完他(她)的故事后,便极有可能在之后的一、两天内死去,并且原因不明;而那些还没有讲故事的人,死亡的概率便远远低于前者。

这个现象使后面的人对于讲故事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

但即便如此,讲故事这个每晚的固定节目仍然没有终止,因为习惯和模式已经形成了,而且前面的人都讲了,后面的人便没有理由不讲。

第七天晚上,轮到谢瑜讲故事了。

他在讲之前说:你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通过燃烧树枝来发求救信号已经这么多天了,根本就没有人发现我们――如果一直都是这种状况的话,我们在这岛上撑不了多久的!美国人用树枝拨弄着火堆说:这个故事不是我们想听的。

希腊人说:那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办?像鲁滨逊一样扎个木筏尝试离开荒岛?我可是知道这片海有多大――当我们漂流出去,情况会比现在更糟。

谢瑜低声说道:照现在这样下去,我们全都会死光的。

够了!美国人喝斥道,如果你没有好故事讲给我们听,就闭嘴,别说这些丧气的废话!谢瑜沉默了一阵,抬起头来说道:我可以讲一个比以往都要精彩的故事给你们听,但在那之前,我希望我们大家能做一个约定。

所有的人都望着他。

谢瑜说:我不知道我们之中最后能有几个人获救。

所以我想,如果我们当中有一个人最后能听完所有人讲的故事,并且能活着离开这个荒岛的话,就要把在岛上发生的所有事情,以及每个人讲的这些故事全都公诸于众――你们接受我这个提议吗?诺曼医生望着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谢瑜神情悲哀地说:我不希望我们这些命运多舛的人不明不白地死在这个荒岛上后,不但尸骨无存,连一丝活过的痕迹都无法保存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能把荒岛发生过的事,以及我们所讲的故事记录下来,好歹也算是对死者的一种纪念和告慰。

大家都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诺曼医生带头说:好的,我同意这个约定。

如果我能活着出去,一定把所有的一切都记录下来。

阿莱西娅说:我也同意。

我也表态,同意谢瑜的这个提议。

在我们的带动下,最后所有人都表示同意。

那好。

谢瑜说,我们剩下的这十四个人便在此约定好,无论谁都不准食言。

谢瑜说完这句话,便开始讲他的那个故事。

接下来,我便将第七天晚上、第八天晚上、第九天晚上和第十天晚上听到的四个故事详细地讲述出来。

这四个故事我认为是所有故事中最离奇和精彩的,并且这些故事和讲述者的命运息息相关。

我听完他们这些故事之后,便在最后一个晚上讲出了自己的故事。

第七天晚上的故事―― 死神的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