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模仿犯(第一部) > 《模仿犯》第3章(5)

《模仿犯》第3章(5)

2025-03-30 06:19:40

传单上叫赖子的女性照片是穿着和服的,也许是当招待时穿的服装。

照片是颗粒很粗的黑白照片,看不太清楚,但可以看出是一张露出前齿的笑脸。

虽然算不上漂亮,但很有女人的韵味。

滋子猜想是因为丈夫的原因才离家出走的吧。

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这个传单看上去已经相当旧了,但怎么也不会是两年前写的吧。

也许是家中的丈夫不断地做,不断地张贴的 传单吧。

在愉快的旅途中,滋子本不愿看到这样的东西。

她把传单团成一团,可那纸片儿却又顽强地张开了。

看着传单上的笔迹,想到那个拼命把这些字写上去的人,滋子心中不由得产生了同情心。

没办法,滋子还是把它拣起来,扔到了候船室的垃圾箱里。

滋子!要开船了。

快点儿!昭二在招呼她,滋子跑过了栈桥。

是两艘海豚形状的粉红色游览船。

长假很快就结束了,滋子因为旅行杂志的工作去了川越。

川越是一个有小江户之称的小镇。

水路和水运在江户时代都很发达,它与江户中心部分直接相连,即使是在首都圈扩大的今天,仍旧保留着浓郁的江户时代的风情。

在现代的街面中夹杂着古式的瓦顶板心的泥墙和钟楼,就这些能让人找到江户时代影子的街道,吸引着许多观光游客。

滋子的工作也是与川越一日游有关的,是采访川越的记事报道。

在JR地铁站的周边,和市中心一样,高楼、修缮完备的道路和人流,让人怀疑哪里还有什么小江户。

不过滋子在这方面是很有经验的,旅行杂志的编辑和摄影师也都很精干,她们顺利地完成了采访。

在太阳落山之前完成了所有的行程,返回车站。

这时的首要目标就是找一个喝茶的地方,她们边走边找,公共汽车站的终点站内布告板上张贴的传单突然引起了滋子的注意。

又是一张寻人启事。

是官方机构发出的,所以不是手写的,也不是复印件,完全是印刷品。

正当滋子在读着上面的内容时,同行的编辑走近她身边问道:看什么呢?……啊,是搜索离家出走人员的申请吧?这张寻人启事上寻找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年龄二十岁,学生,名叫岸田明美。

这让滋子忽然想起了在下田湾看见的那张寻人启事。

我在去下田湾旅行的时候也看见过这样的寻人启事。

那张是手写的,我想可能是失踪人家自己写的吧。

多得很呢。

怎么会有这种事呢。

你想说什么?怎么会失踪啊?突然就没了,这些人,是怎么回事?编辑交叉着双手:不管怎么说,最近这类事件好像很多。

而且是年轻的女性居多呢。

不过起因弄不太清楚,是不是泡沫经济的后果,还是什么别原因,总之是不可思议。

滋子又看了看启事上的照片。

岸田明美的长发梳理得很整齐,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儿。

看上去妆化得有点过浓,不过,那也许是照片洗印的效果不好吧?从整体上,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位青春靓丽的女性。

啊, 现在好像不用 ‘蒸发’ 这个词了。

编辑说道, 这是过去十年——不过去二十年前的流行语。

如今,对于这样一下子就消失了的人,谁也不会说这人‘蒸发了’这样的话。

没有人把这种事作为社会现象来采访。

失踪似乎是很平常的事。

为什么就失踪了呢?滋子自言自语着。

哎,原因当然很多了。

如果我就这样蒸发了,有谁会来找我呢?……昭二会来找的吧。

滋子想到这说了出来。

编辑听了笑起来。

我会去找啊。

在截稿时间之前。

原来如此。

两人笑着离开了布告板。

从此,对寻人启事中的女性照片的印象就深深地留在了滋子的心里。

下田的田中赖子,川越的岸田明美。

消失了的人——失踪了的人。

这类事件终于成为滋子关注的一个小焦点。

从电视啦、收音机的新闻里能获得的信息很有限,滋子想到了打电话。

办公桌上有一台老式拨号电话,她拿起话筒却找不到她要的那张名片,她着急地又翻了一遍,才想起坂木没有给过她名片。

他的联系地址一定在采访本里。

滋子急忙取出采访本。

在她的记者同行当中,使用电脑来整理资料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滋子却还是延用老方式把工作的内容记录在采访本里,她总是用ABCD来分栏整理她的采访内容。

翻了几页,找到了。

在最后一页的电话号码一览表的倒数第三行上写着坂木达夫 东中野警察署几个字。

滋子连忙拿起电话。

坂木不在警察署。

接电话的是一位署员,他告诉滋子说,坂木今天有急事从自己家直接去现场了。

滋子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什么急事,该不是大川公园的事吧?果然,那位署员说坂木是去了大川公园,并留了话,如果滋子打电话来就请转告她。

滋子挂断了电话。

虽然没找到坂木,但那个电话却让滋子很兴奋。

她急忙翻着采访本,翻着翻着想起两三个人来,于是,她又拿起了电话。

这次是市外长途,电话号码写在本子的最上面一行,地址是伊豆的下田湾。

滋子要找的人就是下田警察署风纪科的冰室佐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