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记得。
我一直在那儿当编辑部主任,直到上个月才调到这个新的杂志社。
不过,我现在要说的事儿和我的工作可没有什么关系。
板垣苦笑着继续说道,《老人生活》怎么说也算不上是个成功的杂志,它的销售量连《萨布里娜》的一半儿都没有,停刊是早晚的事儿。
滋子沉默地看着板垣的脸,板垣被滋子的目光注视得直眨巴眼睛。
他不好意思地说道:对不起,扯远了。
我是想说,在那个《老人生活》杂志里,有一个与防范犯罪有关的专集。
是专门介绍一些保安公司的服务内容和在社区范围内为独立的防范犯罪活动而组织的自治团体什么的。
是面向老年人家庭的吧?滋子问道。
是啊。
起初是因为阪神大地震,独立生活的老年人受灾、受困的特别多。
所以,那年春季的特刊,主要是以老年人家庭怎样应付地震啦、火灾、水灾啦等内容为主的。
因为那一期卖得特别好,所以杂志社考虑再出第二期。
就在这个时候,连着发生了几件使人震惊的事儿,也就是去年秋天发生的。
一件是在埼玉县境内,一对相当有钱的夫妻被强盗枪杀的事件。
因为罪犯使用的是枪,引起媒体的大量报道,另一件是在那个事件的余波未平的时候,东京都内又有一个独立生活的老年妇女被强盗洗劫了贵重物品并被放火烧死。
板垣接着说道:这恰巧是编辑部在筹备出第二期特刊的时候。
这样,特刊的内容就不仅限于对天灾的防范,还要有对人为犯罪的防范了。
就在收集有关资料的时候,又发生了第三件案子。
就是千叶县佐和市的教师一家人被杀害的事件。
是一件很残酷的案件,滋子,你不记得吗?滋子一时想不起来,去年秋天……是十月中旬的事儿。
罪犯很快就被抓住了,虽然这个案子里死的人多,可它的确又是个很愚蠢的事件。
是不是那一家父母和上中学的女孩儿被杀的事件?滋子问道。
对,对。
就是那个说起来都让人生气的事件。
滋子想起来了,那时她和昭二结婚不久,有一天她听昭二在念叨:真是可怕的事件啊,一家子都被杀了。
滋子记得昭二讲过那个事件的大致情况:被杀害的教师是个四口之家,住在市内的公寓住宅里。
夫妻两人都在市内的私立中学工作。
家里有两个孩子,男孩儿是高中生,女孩儿是初中生。
不过,女孩儿不是在父母任教的学校读书,而是在当地的公立学校上学。
事件发生在去年十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是星期五的晚上。
当时,夫妻两人还没有下班,家里只有上中学的女孩儿一个人在家。
一个穿着整齐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点心盒子,来敲她家的门。
那个人对女孩儿说,他是来找她母亲谈事情的,并解释说,她的母亲是他儿子的班主任,因为有要紧的事儿,一定得见见她的母亲。
听了他的解释,女孩儿就把他让进家中。
因为想到母亲很快就会回来,那人的态度似乎很谦和,看上去好像真是个为了儿子的事儿很头痛的父亲。
总之,一点儿也没引起女孩儿的怀疑。
当这个中年人进门之后,态度马上就变了。
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把菜刀,威胁女孩儿,说她要是不老实就杀了她。
中年人把女孩儿按在地上,不知给什么人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儿,又来了两个年轻人。
看样子他们是一伙的,刚才大概是在附近望风。
这几个人手里都拿着刀,为了防止女孩儿给还没有回家的父母和哥哥报信,他们用刀抵住女孩儿的脖子,女孩儿顿时吓得失去了知觉,然后他们一起藏进里间的卧室里。
母亲回家后,因为知道女儿已经成为人质,她似乎没有做任何抵抗就被这伙人绑了起来。
三十分钟以后,父亲回来也同样被绑了起来。
那三个人并没有马上行动,他们还在等着那个高中生回家。
直到将近晚上八点了,还不见他回来。
他们威逼做母亲的说出儿子的行踪,恐吓她,如果不说就杀了她的女儿。
母亲就告诉他们说儿子今晚去朋友家玩儿,说好了今晚就住在那儿,明天才回来。
其实并不是这样。
朋友家是开饭馆儿的,实际上,她的儿子不是去玩儿而是去打工的,预计要晚上十点才回家。
母亲这样说也许是为了让儿子能逃过这一劫难。
这也是三个强盗没有预料到的。
三个强盗在翻出了存折、印章和一些值钱的东西之后,就杀了这一家三口。
这伙人本来是计划一家四口都杀掉的,在夜深人静无人发觉的时候离开,星期一银行一开门就去取钱。
等周围的人发觉教师一家有什么不正常时,也已经是星期一上午了,那时他们的计划早已得逞了,所以他们选择了周末作案。
板垣对滋子说。
如果按这个计划,那个男孩子无论是星期五晚上回家还是星期六早上回家都没有关系,因为教师家居住在大型公寓里,邻里间很少来往,而且户与户之间的隔音效果也很好。
你是说,谁都不会注意到发生了什么事儿吗?那男孩子回家时是乘车回家的吧?滋子想这个计划可是漏洞百出的啊。
这伙强盗只想着把一家人绑起来,杀害了,然后离去,在周末谁都不会发现。
可是,这当中也许会有亲戚朋友来访呢?更有可能会有人来电话呢?如果没有人回答,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吧?在这两天时间里一旦被发觉,他们就无法实现他们的取钱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