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晶晶的声音是如此的接近,又是如此的渺远。
晶晶!浓浓爱意,伴着深情呼唤,把她的心,完全融化了。
哥,我是你的,我只是你的。
声音甜得发腻。
我是你的,只是你的。
这是蓝煜星的承诺,庄重的承诺,谈晶晶不知道,蓝煜星却是清楚,如果说,他还曾经动摇过,曾经徘徊过,曾经左顾右盼过,那么,从现在开始,他只属于晶晶一个人。
毕竟,应该过去的都过去了,终将过去;应该开始的,也必将开始。
新欢与旧爱,他只能权力选择一个,此时,他已经作出了他新生以后的最重要的一次选择。
不,他早就作出了选择,只不过,现在是把这种选择永久地固化了而已。
一夜无眠,激情之后的人儿,疲倦的身体,而不是精神;劳累的是体力,而不是爱意。
这一夜,两个人一直在喃喃私语,直到天亮,不停地诉说着,但又都不知道究竟说了些什么,他们只想把心底最深处的语言表达给对方,表达得如此顺畅,根本不需要思索,便可以娓娓道来,但是,究竟言语能否表达出他们对对方的爱,两个人都不清楚,也不需要清楚。
东方已白,外面有了动静。
一日之际在于晨,勤劳的农民,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新生活。
父亲在打水,母亲在做饭。
农村人就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这就是生活。
谈晶晶起床了。
这一刻,却让她的脸再一次红了起来。
长这么大,她还从来没有在一个男人面前穿过衣服,尽管,这是她深深爱着的男人,但她依然不适应,只在背对着他,一件一件地把衣服穿好。
祼露在蓝煜星眼前的那一段优美的曲线,让蓝煜星不由自主地又冲动了起来。
但是,他只有克制,这是一朵刚刚被采摘的鲜花,她需要的,更多的呵护,而不是征伐。
可是,让谈晶晶最难应付的局面终于出现了。
等两个人都穿好衣服,叠好被子,谈晶晶惊恐地发现,床单上,印上了一朵灿烂的桃花,是那么的绚丽,那么的灿烂,可是,谈晶晶根本就无心欣赏,因为,她们很快要离开了,留下来的,只能是无比的尴尬,无比的难堪。
他们家,以后还是要来的,那下次怎么有脸见人嘛?谈晶晶不知所措了。
她把怒怒冲冲的目光投向了蓝煜星,显然是在质问:都是你干的好事,怎么办?昨晚,可爱而又狡诈的蓝母,为他们准备的是一条大红色的被面,铺的却是一张浅色的接近纯白的床单。
两个办法,要么把它带走,要不就这么留着。
蓝煜星没有最好的办法,只好提供更好的办法。
带走?那不是此地无银?可是,留在这儿……都不是办法,谈晶晶着急了,开始耍无赖:我不管,你想办法,总之,不能让他们看到,也不能让他们知道。
该知道的早就知道了。
蓝煜星的笑和她母亲的小伎俩一样,可爱而狡诈:做女人,总是要经历的。
这是谈晶晶昨天晚上的话,正好拿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那也不成。
谈晶晶声音里已经带着哭腔了。
可不是嘛,根本是两回事,知道是一回事,看到是另一回事,在他面前是一回事,在他家人那里是另一回事。
谈晶晶无法接受。
晶晶,其实没什么的。
蓝煜星还在柔声地劝慰:母亲知道了,以后只有更疼你,更爱你,更喜欢你,更尊重你。
你不知道,在农村,新媳妇过门的时候,特意在床上铺上白绫子,第二天早晨,有的人家还把床单拿出来晾呢,说明自己的媳妇是冰清玉洁的。
当然,我们家这里没这个风俗,我绝对不会让家里人这么做的。
你敢!谈晶晶杏眼圆睁,心下却已经被说服了。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自己爱的见证,纯洁的象征。
算了!由它去吧。
谈晶晶终于作出了妥协。
洗漱完毕,蓝母端出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和两小盏午醋。
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母亲要把象征吉祥和如意的饺子煮熟,看着自已的儿子媳妇吃下去,这样,她才能够放心地让他们离去。
儿子大了,翅膀硬了,终究是要飞出去的,去追求更高更远的天空。
做母亲的,当然不会阻拦,只有在心里默默地为自己的孩子祈福,希望他们平安,幸福。
还有,就是为他们守着这一个家,在他们困了的时候,倦了的时候,或者是思念自己的时候回来,能开开心心、和和美美作一次短暂而惬意的停留,然后,开始新的征程。
六点一刻,两个人吃完,他们要带的东西,蓝家人已经早早地收拾妥当。
这时,极为守时的陈有贵按照谈晶晶的要求,已经把车子停到了蓝煜星家的门口,在一家人的护送下,蓝煜星两人出门,准备离开。
可是,到了门口,他们再一次震惊了。
三爷爷,三奶奶,几个叔叔婶婶,还有本来应该在睡懒觉的孩子,甚至还有一些更远门的家族成员,都来了。
手中,或多或少地都提着一点东西。
晶晶姑娘,这是我昨儿晚上熬了一夜给你们纳的鞋垫,别看老太婆眼花了,可一眼就能看出你是穿三十六号的鞋,小星是四十一号的鞋,我以前给他纳过,但没这次的漂亮,老太婆一辈子的手艺,都攒在这双鞋垫上了。
手工纳的棉鞋垫密实,吸汗,比买得好。
你带着穿吧。
三奶奶两眼通红,不知道是舍不得他们,还是熬夜熬的。
谈晶晶接过鞋垫,这哪里是应该垫在脚下的鞋垫啊,分明是应该挂起来的工艺品。
自己的一双,上面绣得是一对栩栩如生的凤凰,而蓝煜星的那一双,却是两条张牙舞爪的飞龙。
晶晶,这是我们昨天夜里和你姐姐一起给你们做的棉鞋,不好看,但是暖和。
这是四婶五婶。
晶晶也接了过来。
白色麻线纳的鞋底,结结实实,密密麻麻,数不清纳了多少针。
黑色的灯芯绒鞋面,分成两瓣,中间线缝起来,边上用黑色丝绣了两朵暗花,里面揣着柔软厚实的棉花,就连底衬,都是那种长长的丝绒。
这种布棉鞋,谈晶晶以前只在农村见过家里有比较能干的母亲给孩子做过,而她穿的,从来都是买的。
今天,她终于也有了一双这种手工制作的棉布鞋了。
捧着鞋垫和布鞋,谈晶晶感动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打小到现在,她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父亲的职务越来越高,自然少不了一些人情来往。
虽然谈新权不受礼,但正常的人情往来,比如和钱大富这样的莫逆之交,还是要有的。
所以,送到她家里的各种各样的玩具数不胜数,但是,像这样,仅仅有一面之缘,人家就对自己如此用心,连夜给自己赶制出这样精美的礼物,谈晶晶还从来没有感受过。
多么可爱、多么纯朴的农民啊,你只要对他们有一点点的好,他们,就恨不得把心都挖出来给你吃。
一切都还没有完。
农家人渔家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土物产、稀罕物。
晶晶,这是油炸的大鱼鳞,比虾片的味道可地道多了,城里人说这玩艺还补钙,拿回去给你爸尝尝。
咱们喝了他的酒,也应该回报一下不是?这是二叔和二婶。
晶晶,这是炒米。
咱们家的米和你们城里人吃的不一样,是养蟹的稻田里的米,不追化肥,不打农药,要不就把螃蟹给药死了。
现在都被蟹园米厂收去了,起了个名字叫什么绿色大米,明明是白米,怎么能叫绿色大米呢?这不胡扯嘛?不过,比一般的米贵好几倍呢,咱们舍不得吃,大多都卖掉了,只留一点过年,你也带点回去尝尝。
这是三叔和三婶。
晶晶,这是给你炒的花生,小花生,花生米还没黄豆大,可香呢,带着路上吃。
晶晶,本来想请你们去家里吃顿饭的,这非得赶着要走,不留你了。
这是我家老头子今天夜里连夜起来给你烤的山芋,这三九天的山芋,可甜了,呆会上车趁热给吃了啊。
……谈晶晶已经分不清给她带礼物的都是谁和谁了,有的有印象,是昨天来偷偷看过她的;有的没印象,人太多,记不住了。
蓝煜星在她一旁介绍,这是某某奶奶,这是某某婶子,这是某某大娘,这是某某嫂子,蓝煜星介绍一次,谈晶晶叫一声,然后说声谢谢。
临别时的这种场面,给了她太多太多的感动,也给了她太大太大的冲激,让长时间生活在城里,长时间被钢筋和混凝土封闭的她,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真诚,有了一层更深的认识。
这种认识,甚至改变了她往后与人相处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