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子书2009W.com网 更新时间:2008-8-11 14:53:11 本章字数:2222听了对方不耐烦的话,唐局长心里立即升起一团怒火,大声道:我是唐康!你叫什么名字?你什么服务态度?嗯……唐康——,什么?是唐……唐……唐局长?对方立即哑火,哭音也传了过来,唐局长,对……对不起。
唐康现在自然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跟她计较这些,而是快速而坚定地命令道:马上找到李副局长,让他带维护中心的人立即租车赶往河背镇,带好备品备件和所有可能用到的仪器仪表。
必须确保东边一带的通信万无一失。
通知全县所有机房所有电信员工从现在起24小时值班。
由你们班不定期抽查,有支局长缺席的你们给我好好地记下来。
听明白了吗?听……听明白了!对方停止了哭泣,认真答道,不过还是很心虚。
把大意复述一遍!唐局长严厉地说道。
什……什么?对面的女孩一紧张又糊涂了。
把我刚才说的复述一遍。
唐局长的口气稍微缓和了一点。
是!我马上去找李副局长,请他带维护中心的人立即乘车赶往河背镇,带好……带好……,对……对不起,是不是带仪表和备件,唐……唐局长,我这里来……来不及记清楚。
对方又要哭了。
接着讲!是!带仪表和备件,必须确保东边一带的通信万无一失。
通知全县所有机房全体人员24小时值班。
我们支局长抽查不定期。
班长支局长缺席记下来,好好地记下来。
就这些吗?我再说一遍,你可记好了。
记录了一会之后,那女孩的心情才慢慢放松下来。
她一字不漏地把唐局长的话记了下来,唐局长要她复述的时候不再自作主张地改变称呼和语气,这让唐局长的心情稍微好了些。
唐局长挂完电话后,县局机房记录命令的那个女孩才发觉背上全是冷汗。
这边的易红桃直到唐局长走出机房带上门才嘘了一口气。
……当薛华鼎坐着唐局长的车在晚上十点半赶到与县城相反方向的河背镇邮电局的时候,县邮电局的李副局长带着维护中心的一个技术员已经从另一条远路赶到了。
来的这个维护中心技术员是负责交换设备维护的,姓毛名海东。
一到机房,毛海东就与机房值班员一起按照维护规程进行设备维护,测试有关党政机关的重要电话,清扫载波机、配线架、整流器电源、交换机……。
军人转业来的机线员吴向东也整装待发,将检修需要用的电话机、皮线、接线籽、单车等一一准备到位,一旦外线出现问题能立即出发。
被外行朱副县长指名要来的薛华鼎从未进行过真正的相关岗位培训,他只能站在旁边看他们做。
或者时不时地拿起维护规程和维护手册来阅读。
当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代替值班员回答县局机房的查岗。
第一次参与这种行动,心里很激动,即使是凌晨三四点也感觉不到疲劳和瞌睡。
直到快天明了,机房里的人才轻松下来,相互小声说笑着。
薛华鼎也慢慢溶入到他们的谈话中。
通过整整一夜的实习,薛华鼎才明白邮电职工并非传说中的那么工作轻松、工资收入奇高。
这些人心里的怨气还不少。
当晚一切都在平安无事中过去了,有点想在唐局长、李副局长面前露一手的薛华鼎却没有逮着什么出手的机会。
这多少使他有点失望。
但当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薛华鼎却一时难以接受,并差点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天亮以后,天气一下变得糟糕起来,刚停歇了二天的大雨突然而至。
薛华鼎和其他值了整整一夜夜班的职工一边吃着邮电职工食堂特意做的鸡蛋面,一边看着室外倾盆大雨。
雨水在屋前沙石地上形成了一条条小溪流,汩汩地向地势低的地方聚积,很快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浑水池塘,几片漂浮在水面的树叶在微风和雨点的驱动下在那小池塘里乘风破浪。
正吃着的时候,等待交班的女值班员惊慌失措地跑来急切地说道:断了,到镇政府方向的电话全断了!啊——!河背镇的支局长蒋力一下脸色变得苍白,面条从张大的嘴巴里倒流出来,掉在碗里和桌上:真是担心什么,上天就来什么!同样惊慌的机线员吴向东连忙问道:什么时候断的?刚才,莲花乡乡长正在跟镇长打电话的时候就断了。
他们还没有说完呢,我试了好几台电话都不行。
女值班员口齿伶俐地说道,也许见到了这么多人在这里,心里的紧张情绪稍减。
蒋力支局长从凳子上站起来,对机线员吴向东道:你马上去查,我先向唐局长汇报后马上就来。
好的!吴向东丢下碗筷马上去穿雨衣找工具。
我也去!有雨衣吗?薛华鼎昨晚在机房与值班的吴向东聊了不少,彼此虽然达不到朋友的程度但也算是熟人了,现在有事帮帮忙也是应该的。
最主要是薛华鼎想见识一下电话外线的情况,了解一下电话到底是怎样延伸到用户家的,当然内心那个图表现的龌龊心思就不要明说了。
从与唐局长的交谈中,薛华鼎肯定唐局长、朱副县长都有意把自己招进邮电局来,罗敏进邮电局当临时工那只是他们给他的一个额外的奖励,并没有影响他们改变将自己纳入进去的想法。
薛华鼎知道邮电肯定将是有大发展的行业,现在这些邮电局还在用第一代人工交换机,而第三代数字程控交换机早已经成熟并在大城市逐步普及,交换机将在短时间内更新换代;BP机已经在大城市大量出现,大哥大在大城市也不少,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势必将改变邮电系统现在的面貌。
第一卷 迷茫中求索 第014章 【抢修线路】手机电子书2009W.com网 更新时间:2008-8-11 14:53:21 本章字数:2348至于邮电系统今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薛华鼎不知道,但独家经营这些产品的邮电系统的前途绝对是光明的。
就如一个工厂已经开发了几个好的产品,而其他企业无法生产,只要不出意外,这个厂想不发财都难。
其实,不说是多少了解一些信息的薛华鼎,就是山沟里的普通老百姓也知道邮电局是一个旱涝保收的好单位。
至于这些职工发牢骚有怨气,只是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罢了。
设备的更新换代势必带来人才的稀缺。
通过交谈,薛华鼎知道长益县邮电局还没有一个大学生,学历最高的还是几个初中毕业后读湘湖邮电学校的中专生,他们都成了长益县邮电局的技术中坚力量。
其他县基本情况也差不多,就是安华市(地区级)电信局也没有几名大学生。
而邮电系统吸取了其他行业的教训,现在是紧把职工进口关,一般外系统的人很难进入,现在自己有了这个机会自然不会放弃。
年轻人有的是力气,用完了休息一下马上就精力充沛了,所以他决心不吝啬自己的体力和热情,自己走出一条新的路来。
这些想法在昨天就有了,今天只是一晃而过,当吴向东起身的时候,他也放下了面碗向蒋支局长要雨衣。
蒋支局长高兴地说:好,你去找件雨衣来。
后面的话是对值班员说的,说完就找唐局长汇报去了。
唐局长他们昨晚没有跟他们在一起值班,只在晚上十二点的时候来了机房值班现场,鼓励了值班的人几句,又亲自向各支局和县局打了一通查岗的电话就退场了。
穿上透明的薄膜雨衣后与吴向东一起一人骑着一辆笨重的绿色邮电单车朝镇政府所在的方向驶去。
为微波传递电话信号的方便,河背镇邮电局位于一座山上。
他们二人下了并不陡的山坡,然后绕过一小段山路,很快就进入了镇子的街道。
再往前行就是一座水泥桥,桥下水流很急,浑浊的河水夹带着一些枯枝烂叶或者死鼠死猫朝北面而去,而他们的路也是顺着河流婉转而向前延伸。
过桥不到五十米转过一个弯就发现前面不少人或举伞或穿雨衣冒雨聚集在那里。
杨老倌,前面什么回事?吴向东一边下车一边向车前的熟人问道。
吴师傅来了啊,前面山滑坡!被称为杨老倌的一老头把头上的伞往后偏了一下。
吴师傅,你是来抢修电话的吧?你们的电杆被冲到河里去了。
哈哈……一个中年人闻声转过头来说道,最后的语气不知是幸灾乐祸还是仅仅感到前面的场景有点好笑。
吴向东暗叫一声:糟了!快速支好车,对薛华鼎道:你帮我看着,我去看一下就来。
说完拨开人群朝前面挤去,嘴里喊着:请让一让!没有多久,吴向东就转了回来,焦急地说道:山坡垮了,至少倒了四根杆。
薛华鼎没有在邮电局工作过,自然不知道倒了四根杆将带来多大的工作量,所以听了也就听了,只用询问怎么办的目光看着一脸焦急的吴向东。
按薛华鼎的想法四根杆也就是二百米的长度,拖皮线两卷就能解决问题,如果用电缆的话还用不了一盘,问题不难解决。
这时,蒋力支局长也骑车赶到。
他还未问,吴向东就说道:真***背,至少四根杆!二根埋到泥巴里去了。
局长,是抢通一部还是重点的全抢通?这,……全抢通。
蒋支局长犹豫了一下,最后定了下来。
那你去雇人抬电缆过来,我和小薛去查情况。
吴向东说道。
在一个支局支局长权力并不大,一个邮电支局也就几个人,所以没有什么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平时事情也是商量着办,想目前这种情况大主意(抢通哪些电话)由支局长拿,具体怎么做就要看哪个能力水平高或哪个专业强了,安排的和被安排的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蒋力听了吴向东的话,果然自然地回答道:好的,你要抓紧点,那里有副县长,还有一些领导,听说还带了几个警卫员。
说完,他就掉转车头冒雨而去。
吴向东和薛华鼎二人锁好单车,一人抓着一卷皮线穿过看热闹的人群来到了出事现场。
现场真是一片狼籍:沙石路已经被倒下的树木和泥土完全覆盖,再往前面一点就只看见山坡上冲下来的泥土从山腰一直铺到了下面的河面,就象斜铺着一块巨大的黄褐色的布。
本来有的树木、水泥杆都不见了,只在离他们几步远的地方有一根已经断成几截的水泥杆倒在路边,上面的钢架线和线缆断在那里。
就是外行也知道,要接通电话必修将这个断口的线连接到对面的断口去。
由于雨大,一股股溪流从上而下,带着一块块的泥土。
褐布的上头还时不时崩掉一块,滚动几下就成了一滩稀泥,或留或随雨水而流淌。
薛华鼎紧张地看着,心里有了一先害怕,不由自主地转头看了看身边长满树木的山坡,担心这里也会发生滑坡,把自己等人埋进泥土。
一位老年人似乎知道薛华鼎内心的恐惧,他笑着道:前面是土坡,所以垮了。
这里没事,山不高,坡又缓,都是一整块的大石头,炸都炸不下来。
薛华鼎闻言再次打量着右边的山坡和左边的河流,心里稍安。
这时,沉思了一会的吴向东下定决心般对薛华鼎问道:我们一定要过去。
小薛有没有胆量跟我一起去?看着前面污水不断流刷的坡面,薛华鼎实在有点胆怯。
但听吴向东他问自己有没有胆量,年轻人的血性一下被激发起来,毫不犹豫地说道:去就去!旁边一位中年人看着他们道:太危险,还不知道前面还滑不滑坡呢。
雨这么不停的话,只怕还有滑坡。
不知是吴向东血气方刚真的不怕,还是因为感到任务重容不得自己犹豫。
军人出身的他把雨靴和袜子一脱,赤脚走在沙石路上,边挽裤腿边说道:哪有那么多滑的,上面已经没有多少土了,再滑也滑不了多少,再多摔几次。
又对薛华鼎道:你如果怕就呆在这,负责给我放皮线,等蒋局长他们到了后你就把皮线绑在线缆上,我在那边拖。
第一卷 迷茫中求索 第015章 【死里逃生】手机电子书2009W.com网 更新时间:2008-8-11 14:53:32 本章字数:2696老职工都这么做,我一个想进来的人岂敢落后?薛华鼎心里想。
他来不及考虑吴向东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蛮干,就立即说道:我跟着你!说着也开始脱雨靴和袜子。
哈哈,是条汉子。
比我过去手下的兵不差。
吴向东笑道,看来他在部队当过班长还是排长之类的小官。
得!吴向东的这句话可断绝了薛华鼎的后退之路,如果退,薛华鼎不就成了一个不是汉子的人?虽然薛华鼎还未想到退。
那个中年人劝道:我看你们还不如从这里下去,游过这条河再到下游游上来保险些。
吴向东想都不想,说道:那样的话时间太久,不行。
薛华鼎在心里也否决了这个人的提议:开玩笑,河水又脏又冷,谁敢下?吴向东交给薛华鼎一卷未开封的皮线,说道:你拿这个,等下我的那卷放完了你放。
又对身边刚才说话的中年人道,张麻……,请你帮我放这卷皮线,不让它打结就行。
等下蒋局长来了你让他把电缆捆在这皮线上,我们在那边拖。
对,你不用做什么,蒋局长知道怎么做。
那个平时被人称为张麻子的中年人并不计较吴向东的称谓,反而很自豪很高兴地点头,嘴里不停地说道:包给我,你放心!薛华鼎光脚踩在沙石上,脚底传来一阵阵的痛。
可以说从来没有光着脚走路的他实在不习惯这么做。
正在皱眉头时,吴向东已经撕开皮线的塑料包装牵着线头出发了,脚在杂石、泥块、树木的空隙中前进着。
张麻子小心的捧着皮线,还向外扯着,让皮线抽出的更快。
他有点夸张地抓着线挥动着,让皮线躺在更平的地方,尽心尽力地帮助吴向东,脸上全是兴奋,似乎能帮邮电局的人做这点事给了他莫大的荣幸,嘴里不时对周围看热闹的人吆喝道:让开!让开!别挡着我们装电话!薛华鼎听了轻轻笑了一下,然后咬牙跟上吴向东。
污泥中的石头、树枝让薛华鼎的脚更是苦不堪言。
薛华鼎没有预料到的是仅仅脚板痛还是好的,走到泥土覆盖的地方更麻烦了,因为你不知道泥土下面是什么,你选的地方一脚踩下去也许是一根树干,那么泥土的深度可能只到小腿处。
如果一脚没有踩到树干,泥土的深度可能就到大腿,每次拨腿都要付出很多的体力,折断的树枝刮破了腿上的皮。
开始还不觉怎么样,忍一忍就行了。
但走了几米就感到难受极了:除了脚板痛、腿痛,还有裤子全是泥巴,粘在腿上说不出的讨厌,披在身上的薄膜也因为粘了泥和水而沉重不堪。
不说从没有受过这种苦的薛华鼎痛苦难受,就是军人出身的吴向东此时也气喘嘘嘘,嘴里也喃喃地说道:这鬼天气,嘘,脚板差点戳穿了,嘘,……走了几十米,就在二人上接不接下气的时候,后面的人突然喊了起来:小心!又滑下来了!快躲开!……二人正小心翼翼地探着路,没有抬头看右边的山坡,当听到别人的喊声而转头发现不妙时,任何动作已经来不及了,一股泥浆扑面而来,带着从上而下的冲力将两人连脚拔起卷裹着朝下面冲去……二人一下什么都来不及想了,脑子一片空白,只是随着泥浆无法自主地滚动着,抛摔着。
紧接着扑通一声落入了河水中。
身后的人群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呼喊:啊——!接着就乱七八糟地喊开了:落水啦!邮电局的人被泥巴冲到河里去啦!二人被泥巴埋掉啦!死人啦!……被冲入河底的人自然听不到岸上人的喊声。
二人并没有死,也没有晕,毕竟滚落的高度不很大,泥土也是稀的,里面并没有大的石头撞击他们,所以也没有受伤。
只是无可避免地喝了几大口泥巴水,嘴里鼻子里耳朵里甚至眼睛里都有泥巴。
身上的衣服更是分不清到底是衣服还是碎枝烂叶。
滚到河里的他们刚浮出水面,仅仅来得及叫声哎呀,又有一股夹带大量泥沙的污水铺天盖地而来,砸在他们身上。
刚喘了一口气的二人立即被这股冲下来的泥浆水压到了河底。
埋在水底淤泥中的薛华鼎很快就回过神来,手脚并用地朝外爬去。
虽然河水使人失去了可以呼吸的空气,但水的阻拦也泄出了泥浆的冲力,让薛华鼎有了能控制自己行动的力量。
从小在河沟里学会了游泳的他一脱离泥浆的束缚就行动自如地游开了,几下就游到了对岸,伸出头来大口地呼了几口气,一边喘气一边张着煞白的脸四下打望着,头上的杂草垃圾也来不及除去。
高处的泥浆还在冲下,河面不断地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这时岸上有人看到了他,但他只露出了布满杂草垃圾的脑袋,所以不知道他是谁。
不过看到他的脑袋在转动知道他还活着。
一个人大声喊道:出来一个了,出来一个了。
有一人则大喊:快救小薛!他还在水底下!不少的人在一边脱衣一边朝河边冲下来,准备救人。
更多的人则是大声呼叫。
头脑已经清醒的薛华鼎听出大喊的人是支局长蒋力。
估计他以为出来的是吴向东。
薛华鼎这才想到吴向东没有出来,眼睛连忙四周搜寻,可除了冲入河里的泥浆和瓢泼的大雨产生的浪花和涟漪外,没有看见其他东西。
刚开始还以为身边几米处的一个黑呼呼的东西是人的脑袋,结果仔细一瞧,却是一只黑色的死猫。
看着不断冲下的泥浆,喘着粗气的薛华鼎胆怯了、畏缩了,他不敢再冒险冲入对岸的泥浆底去救人。
身体也颤抖起来,嘴唇上下抖动着,牙齿磕碰的声音传出好远。
身体颤抖不仅仅是因为害怕和犹豫,主要还是水里的寒冷。
虽然这里是南方,但阳历五月初的河水里还是很冷的,特别是在下雨刮风的早晨。
想到吴向东的样子,又想起昨晚和今天与他的交谈,薛华鼎决定还是试一次。
如果试一次不行,那自己就上岸回家,什么工作不工作就让它见鬼去吧,最好的工作也值不自己去拿命换,有什么比命更重要的呢?薛华鼎想到这里几下就甩掉头上的杂草垃圾,脱掉碍事的薄膜雨衣,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水底。
小心避让着滚下的泥浆。
凭自己模糊的记忆手脚并用在水底下探寻着。
但找了好一会儿还是一无所获,胸口越来越闷,他自己还几次被泥浆带起的水流冲到河底,不是他水性好只怕也就此沉底不起了。
无可奈何的薛华鼎只得再次潜到对岸露出水面,大口地呼了几口气。
按原来的想法准备就此上岸,但想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就此变为一具尸体,薛华鼎又犹豫了,心一横又一个猛子扎了下去……结果再次无功而返。
喘几口气再次潜入水底……第一卷 迷茫中求索 第016章 【静候佳音】手机电子书2009W.com网 更新时间:2008-8-11 14:54:19 本章字数:2462薛华鼎自己都不知下潜了几次,才在精疲力尽下决心放弃让别人来救的时候,他的手无意中捞到了一块塑料布,心里一喜,用尽力气扯着这块布就往外拖。
果真是吴向东!被薛华鼎托出水面的脑袋全是泥土,没有了呼吸更没有动作,身体在水中静静地躺着。
想把吴向东抱上岸的薛华鼎实在没有一点力气,只能托着他的后脑勺胡乱洗着他的脸上的泥土等待着别人的救援。
很快不少人就或游或跑地过来了,有的是本身住在河对岸的,而蒋力等人则是游水过来的。
几个人七手八脚才把他们两人搬上岸,令蒋力想不到的是救人的是薛华鼎,而吴向东反而成了被救者。
水乡人对抢救落水的人倒是熟门熟路,只挤下了几下胸口,吴向东就开始了呕吐和咳嗽。
没有一会儿就脸色苍白地睁开了眼睛。
既然人没有死,那抢修线路的事情还得继续做。
除了薛华鼎手里拿着的那卷皮线弄失了以外,没有其他东西丢失,吴向东身上背的工具袋在搬他上岸的时候还在身上,只是那部检修用的电话机因为进水而没法用了。
当然再没有人傻乎乎地冒险走他们刚才二人走过的路,既然都已经湿透,线路干脆穿过河就走河这边,然后在河的下游穿过去上岸。
现在是临时抢通,一切从权,十对线缆全用接线子连接。
他们这里的动静惊动了住在镇政府的朱副县长,甚至惊动了那位不知名不知职位的领导。
那位领导得知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人不要命地保住电话畅通无阻后非常感动。
想起朱副县长昨天闲谈中谈到薛华鼎的事就夸奖了朱副县长几句,说他慧眼识人才,并罕见地透露出朱副县长到京城出差时可以到他家里去坐坐。
这让朱副县长受宠若惊,心里更把薛华鼎当成自己的福星。
在河背镇招待所修养了三天,唐局长就派车将薛华鼎送到了舅舅家,并给了他不少的加班费和名义上的受伤补偿费。
舅舅一家自然不知道发生在薛华鼎身上的事,只知道自己的这个外甥有本事,能够让邮电局用车迎来送去的,确实了不起。
薛华鼎在舅舅家呆了一天,就把罗敏将要到邮电局当临时工的事告诉了舅舅和罗敏。
舅舅一家先是绝对不信,罗敏更是骂薛华鼎是想甩掉她这个大笨蛋学生而使的诡计。
当薛华鼎再三说明是真的并要罗敏准备行李物品后,这才半信半疑。
当罗敏因怀疑而到邮电局找马支局长询问并得到肯定答复后,舅舅一家才真正相信上天掉了一个馅饼被他们接住了,一家人自然大喜过望。
最高兴的还是舅妈,一直舍不得杀掉的一只正在生蛋的鸡婆被她毫不犹豫地抓住割断了喉管,烫毛蒸熟。
第二天上午,薛华鼎帮罗敏提着行李搭车赶到了黄矛镇,并陪同她到黄矛镇邮电所报到。
所里安排她下周就上班。
先在机房实习,跟老值班员——一个部队军官的家属——学习一段时间,然后正式轮班。
罗敏分配到黄矛也是薛华鼎要求的,一则她轮班休息的话可以在他家吃点好的。
二则听唐局长将这黄矛镇邮电所被规划到了京汉广一级干线光传输站,马上就要建140兆的光传输设备。
在这里工作的话可以比在其他邮电局(所)更快地见识到新设备新技术,也能更快享受相应的新技术培训。
只要有了技术在邮电局就有了立足之地,这点小算盘薛华鼎还是会打的。
对于表哥的安排,罗敏是百分之二百地接受。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罗敏对薛华鼎不仅仅是崇拜和感激,还有了一层爱慕的情感,如果是以前是好玩和朦胧,那么现在是真实和清晰了。
只是因为有着血缘关系,知道想嫁给他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并不阻碍她对薛华鼎的好,更不阻碍她跟他撒娇。
倒是薛华鼎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具体的信息。
在河背镇的时候,唐康局长找他单独谈了一次,把朱副县长的话告诉了他。
同时说了将他调入邮电局当正式职工的难处,请他谅解一下。
之后是请他在家等候,有了消息就会马上通知他。
不过唐局长也说他不敢打百分之百的包票。
这么多环节,特别是要经过省邮电管理局的有关部门,有很多因素不确定。
当然,唐康局长最后安慰薛华鼎道:就算不当邮电局的正式职工,临时工是绝对有的。
你就放心地等上一段时间。
薛华鼎的父亲和母亲对罗敏被招进邮电局感到很高兴的同时也感到很奇怪。
罗敏自己也说不出一二三来,只是对他们说是薛华鼎帮忙修邮电局的机器让邮电局领导高兴,奖励了一个临时工指标。
但薛华鼎的父母总不相信,薛华鼎也不想解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说实在的,他现在还没有打定主意是留下来还是到南方去。
如果邮电局最终让他当正式职工,他肯定会留下来。
如果只是让他当一个每个月一二百元的临时工,他还是宁愿到南方去。
他之所以不把这些告诉父亲和母亲,他是担心母亲听到自己能够有机会在邮电局当临时工而劝他留下来,从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罗敏也私下劝过薛华鼎,要他买点礼物去拜访唐局长和朱副县长。
先当一个临时工也行,等将来有机会再慢慢转正就是。
薛华鼎却担心送礼会给领导留下坏印象而迟迟不敢行动。
接下来的时间他或者在家看书或者到罗敏的机房瞧瞧,或者帮邻居修一修电器。
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原样。
这天下午他走在街道上闲逛,突然一个妇女在身后喊道:薛华鼎!薛华鼎鄂然回头,发现喊他的那个矮胖妇女自己并不认识,就问道:你喊我?是呀。
你不认识我?我就是那家‘治德汽修厂’对面的,我男人叫彭国樟,就是你们经常喊的樟古佬。
记起来了吗?妇女客气地说道。
哦,哦,哦他哦到第三个哦的时候确实记起来了,他们家以前把下面的门面租给一个开布店的,她那个叫彭冬梅的女儿还在布店里当营业员,因为生意不好过年前就关闭了。
为了表示真的记起来了,薛华鼎随口问道:那布店老板还来不?早走了。
今天请你帮一个忙。
那妇女见他记起来了就单刀直入地说道。
说吧,只要我能帮忙绝对不推辞。
薛华鼎心想现在反正没事,做点事打发时光也好。
第一卷 迷茫中求索 第017章 【可笑的人】手机电子书2009W.com网 更新时间:2008-8-11 14:54:29 本章字数:2281我家的电视机坏了,请你帮我修一修。
听汽修厂的小秦讲你手艺高,不但会修汽车还会修电视机。
那妇女道。
好的。
可我现在什么工具都没有,要不先给你看看,等明天从家里带工具过来。
薛华鼎道。
你就是好。
我刚才到那电视机修理店去了,他们开口就要十元的什么开机费,还要我把电视机送过去。
我男人到外地去了,我一个女人家怎么扛得动那电视机。
就是扛得动也怕在路上打烂了,真是的。
妇女夸奖着薛华鼎,同时高兴地在前面带路。
刚进门,那妇女就对屋里喊道:冬梅,来稀客了。
你快泡一杯茶给薛师傅。
屋里没有人应声,但没有多久就从旁边一间房子里出来一个女子,双手捧着一杯茶小心翼翼地递给薛华鼎:薛师傅,请喝茶!这姑娘薛华鼎认识,就是那妇女的女儿,她叫彭冬梅。
他以前的同事小秦想追她,但她家的父母不同意。
而且她自己也不怎么跟小秦来电,虽然跟小秦到过汽修厂玩过几次。
不久,二人的恋情也就烟消云散了:小秦还是单身一人,她也还是待守闺中。
薛华鼎双手接过茶杯,正好口干,可惜太烫没法下口,就把茶放在角落的桌上,对那笑容满面的妇女道:电视机在哪里?先看看。
妇女嘴里说不急不急等喝了茶再说,但还是打开另一间房门道:在这里!插上电源,按下开关,黑白电视上只有一些不规则的雪花点,声音也嘶哑不清晰。
冬梅她爸说什么在机壳上拍几下就会好,以前还真的拍几下就能看到图像。
现在不行,手拍痛了它也不出影子了。
妇女笑着道。
彭冬梅站在旁边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薛华鼎按这按那,神情有点害羞也有点激动。
你们家有螺丝刀吗?薛华鼎看着妇女问。
嘿嘿,没有。
妇女尴尬地说道。
那你们等一下,我到汽修厂去借。
电视机你们先别动。
薛华鼎道。
汽修厂的黄治德听薛华鼎来借螺丝刀、万用表、电烙铁,连忙说你需要哪样就拿哪样,反正现在也没有多少事做。
他心里对把薛华鼎赶走还是有点内疚也感到有点可惜。
薛华鼎谢了一声就把他认为需要的东西借了出来。
现在黑白电视机对于薛华鼎来讲几乎没有多少挑战性,只有有备件什么问题都能修好,有些故障甚至不要备件也能修。
他打开机壳不久就在调制解调电路那里找到了一颗因为虚焊而松动了的电阻,这是一颗调节取样电压的电阻,以前松动的时候因为灰尘不多只要碰着电路板电路能导通所以能勉强工作,不工作的时候拍一拍机壳就能顶替一段时间。
当电路板的灰尘多了以后电阻脚碰到电路板即使能导电也因为阻值太大,取样电压远低于元件所需的标准电压,它就无法工作了。
妇女在旁边看着,一边与薛华鼎闲聊:薛师傅怎么不在汽修厂做了?厂里现在工作不多,所以就把我开除了。
你手艺这么好,为什么不开除别人单开除你?哈哈,这我就不知道了。
我想是因为他老婆……这时彭冬梅在后面喊道:妈——,就你嘴巴多。
阻止她继续说下去。
嘿嘿,薛师傅又不是别人,说着玩怎么啦。
那李桂香嫌贫爱富谁不知道?妇女看了一下女儿,笑着道。
哼!你还不是一样!女儿白了母亲一样。
你这死丫头,你自己不喜欢人家小秦怪我什么事。
再说,那也怪他小秦家太穷了吧,现在这个时候他们家连黑白电视都没有一台,有什么资格娶媳妇?妇女说道。
薛华鼎心里笑了一下:你只怕比那个老板娘还要嫌贫爱富!想到自己家的情况,薛华鼎叹了一口气。
听了薛华鼎的叹气,彭冬梅的妈妈以为电视的问题很严重,着急地问道:薛师傅,是不是电视机修不好。
你要修不好就赶紧停下来,我还是搬到那个修理店去。
你可不要把我的电视机修坏……薛华鼎还没有说话,彭冬梅就急了,红着脸道:妈——,你怎么这么说话呢?薛师傅是你请来的。
真是的,要是我干脆不给你修了。
对不起,薛师傅,你别跟我们女人家一般见识。
彭冬梅的妈妈被女儿说得一脸的尴尬,连忙说道,但考虑到一部电视机要几百元才能买到,要是坏了就糟了。
她转过脸假装训斥女儿道,死丫头,你不知道一部电视机几百元,我也是着急了才这么说的,你以为薛师傅会象你一样斤斤计较女人的话……得,什么都给她说完了。
薛华鼎只好不计较这个女人的话,一边焊电阻一边笑着道:放心吧,马上就好了。
彭冬梅车转身子狠狠地哼了一声走出了这个房间。
听了薛华鼎的话,彭冬梅的妈妈自嘲地笑道:嘿嘿,这死丫头。
焊完电阻,薛华鼎重新开了机,立即清晰的画面和清晰的声音出来了。
妇女高兴地说道:薛师傅,你是厉害。
这么快就修好了。
图象比原来还清晰。
能不清晰吗?真是谢谢你,你看人比人真是不能比。
你一分钱不要就修好了,他们开口就要十块的开机费。
妇女高兴得手舞足蹈,似乎捡了一个金元宝。
薛华鼎再次用被打败的眼光扫了眼前这妇女一眼,心里想:好象我没有说过不收一分钱吧?一边摇头一边无可奈何地关上并固定机匣后壳、收拾工具。
彭冬梅听到电视机清晰的声音又跑了进来,看着清晰的画面,眼里更是崇拜。
她对她母亲说道:妈妈,你快点给薛师傅工钱啊。
第一卷 迷茫中求索 第018章 【第一个示爱的少女】手机电子书2009W.com网 更新时间:2008-8-11 14:54:57 本章字数:2228冬梅,薛师傅是好人,不收工钱的,你不知道。
我们周围哪个请薛师傅帮忙他收了钱的?彭冬梅的妈妈说到这里,又说道,反正也没有换什么东西,薛师傅也不会贴自己的钱。
是不?薛师傅。
这下薛华鼎是彻底被打败了,只好点点头:不会贴钱,不会贴钱。
彭冬梅恨铁不成钢地看了母亲一样,连忙出了房间,不一会就把那杯凉了许多的茶捧给薛华鼎:薛师傅,请喝茶。
辛苦你了。
薛华鼎双手接过彭冬梅手里的茶,稍微打量一下这姑娘:两个长长的黑的长辫,花色罩衣深色长裤,黑色皮鞋,典型当地人打扮。
见薛华鼎打量她,吓得连忙低下了头,她脸上立即涌起两块晕红。
双手不自在地捏着衣角。
薛华鼎见她受窘连忙转过脸看着电视机上的图像。
彭冬梅见薛华鼎不再看她,心里稍稍有点失落,偷偷地从侧面打量着身材高大的薛华鼎,越看心里越喜,脸色也越红。
彭冬梅的妈妈没有看见女儿的异样,看着电视机屏幕对薛华鼎道:今天幸亏我看见你,晚上就可以看电视连续剧了。
薛师傅,这下没有问题了吧?没有了。
如果能把里面的灰尘清扫一下就更好。
里面的灰太多了,估计是以前这里做布店的时候,扯布时扬起的那些线尘落进去了。
薛师傅,你说的真对。
我早就不喜欢那开布店的了。
天天把布一块块地撕开,能不把灰带进来吗?妇女气愤地说道,就是他们,他们还欠我女儿二个月工资没有给呢。
哼,真是乡下人,没有本事也没有本钱做什么生意?妈——,你不要胡说八道好不好?彭冬梅又急了。
彭冬梅妈妈才想起薛华鼎也是乡下的,连忙尴尬地说道:薛师傅,我不是说你,是说开布店的,你别生气。
没事,乡下有乡下的好,城里有城里的好。
薛华鼎放下茶杯转头对彭冬梅道,谢谢你,再见!彭冬梅妈妈连忙说道:不坐坐?不了。
再见!彭冬梅和妈妈二人送薛华鼎出门,亲热地说着客气话。
等薛华鼎走远了,彭冬梅妈妈小声对女儿道:你刚才怎么不要这傻小子帮我们把电视机里灰尘清一清?他走了我们没有螺丝刀,也不敢开机壳。
彭冬梅头痛地白了妈妈一眼,气的说不出话来,转身先进了屋。
电视也不看躺在床上想她的心事去了。
几天过后的一天下午,正在家里的菜地里帮忙的薛华鼎被母亲喊回了家。
原来是彭冬梅找到了他家,说是为了感谢他为她家修好的电视机,趁今天她爸爸从外地回家请薛华鼎吃一餐饭。
薛华鼎笑着道:算了,小事一桩。
彭冬梅显然早就预计到了薛华鼎会这么说,就算道:是看不起我们家还是对我妈妈有意见?你是男子汉不会这么小气吧?哈哈,我哪敢看不起……,说到这,薛华鼎转过话题道,是你的主意吧?嘻嘻……,我就知道你肚子里有气。
这也是我妈妈的意思。
你帮了我们的忙,不感谢一下我们心里不安。
彭冬梅笑道。
薛华鼎的母亲看着本地姑娘打扮的彭冬梅心里就有几分喜欢,就帮忙说道:反正在家也烦,走一走也好。
去吧,难得她家这么请你,人家都上门来了。
薛华鼎洗了手换了一件衬衣就跟着彭冬梅出了家门。
华鼎哥,这段时间没有出去?她鼓起勇气,喊了一个特殊的称呼,心里有点发虚,偷偷扫了薛华鼎一眼。
正好这几天菜地要翻一遍,所以准备等几天。
薛华鼎没有注意到她称呼的这个细节,看着前面说道。
你也会种菜?彭冬梅见他没有注意,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有什么会不会的,从小光屁股的时候就在菜地里滚。
嘻嘻……,说话真逗。
那天的事真是对不起。
我妈那人就……真的没事。
你爸爸是干什么的?他呀,说不清,表面上是镇上电缆厂的推销员。
实际上是安华氮肥厂的推销员。
彭冬梅笑着道。
我来骑车吧。
薛华鼎伸手要过自行车骑了上去。
彭冬梅连忙小跑几步,跳了自行车的后衣架,手从他右面伸过去挽住他的腰。
她的脸变得通红,不过随着时间的延长,她的身子离他的背越来越近,最后干脆靠在他背上了,对薛华鼎的话有一句没一句地答着,心里只想他骑慢点骑慢点。
彭冬梅的父亲跟彭冬梅的爸爸在体形上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彭冬梅的父亲是高而瘦,彭冬梅的妈妈是矮而胖。
幸亏彭冬梅继承了二人的优点不高不矮不胖不瘦。
彭冬梅的父亲可能在外推销练惯嘴巴了,话说热情又到位,说的薛华鼎很高兴,二人碰着杯喝了不少酒。
在吃晚饭前二人还利用从邻居家借来螺丝、毛刷、打气筒,把电视机里那些厚厚的灰尘出掉了不少。
里面还有一层陈灰出不了,因没有汽油来清洗也就只能这样了。
自此,彭冬梅经常来薛华鼎的家。
她来以后也不是粘着薛华鼎不放,薛华鼎看书修电器她就在旁边看着或帮点小忙。
大部分时间都是帮母亲做点事:扫地、烧火、擦凳、洗碗……。
薛华鼎不在家的时候她还跟母亲一起到菜地里去帮忙种菜、收菜。
薛华鼎的母亲自然知道这闺女的心思,当然高兴得咧着嘴,不时在薛华鼎耳边说彭冬梅的好。
让薛华鼎苦笑不得。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炎热的夏天,薛华鼎的工作还没有音信,他开始有点沉不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