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帝国墓葬 > 第143节:第二十七章大明帝王墓

第143节:第二十七章大明帝王墓

2025-03-30 06:24:16

穆林眼睛一瞥,指着大殿后面侧门道:到殿后看看。

宫殿紧贴着山壁而建,从后门出去,只有一条狭长的通道,破败的院墙杂草丛生荒凉凄冷,虽是万物滋长的季节,却显出荒芜和零乱,墙脚下布满了苔藓和碱痕,苍青色中透着惨白。

有沉甸甸的金罗汉在身,我不想多耽搁时间,转身欲回,穆林拖住我说既然来了,索性探个明明白白,免得留下终生遗憾。

于是顺着乱草通道一直向东,拐进一个石窟,大约二十多平米,正中央有座孤零零的古墓,走近一看,墓碑上写着:大明朝列大夫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钟公之墓这竟是害得我们历经劫难、九死一生的钟仁约的坟墓!然而此时此刻我们对他已没有恨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敬佩和说不出的情感。

这位建文帝当政期间的旧臣,以他的品秩和官位未见得能承君恩宠,却在多年之后毅然抛弃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追随旧主来到这荒山野岭,耗尽毕生心血修建层层防御,为建文帝颠沛流离的一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你可以不屑于他的愚忠,可以不认同他的政治理念,但不能不尊重他的执著,这种义无反顾,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执著。

一路上对钟仁约骂骂咧咧的穆林突然下跪,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头,受他的感染,我们也纷纷下拜。

地上有字!由于膝盖擦拭,地面露出依稀字迹,我用手一抹,脚下居然有大段文字,与此同时珊瑚等人也发现地面有异,几个人一齐动手,很快清理出一块方形黑碑,最上面写着六个大字:钟仁约墓志铭。

好一个钟仁约,在生命最后阶段还耍了手花招,将自己的墓志铭平放于墓前,只有下跪拜祭才有机会看到——这也从侧面说明作为建文帝的追随者,他记载的内容相当重要。

碑文以狂草书写,整篇文章龙飞凤舞浑然一体,在我眼里全是弯弯曲曲的弧线,前妻和贡浩也莫名其妙,珊瑚和穆林虽识得几分,辨认起来十分吃力,遂并肩跪在地上,边推敲边讨论。

经过七拼八凑一小时后终于弄清了大概。

按墓志铭的文体标准,碑文分为志和铭两部分,志用散文形式撰写,介绍了钟仁约的字号、籍贯、生平事略;铭则以韵文的形式讲叙了建文帝在七沙山里的情况。

建文帝原打算死后葬在白云山,连墓穴位置都选好了,准备择日动工,一天金镛才身边有个精通风水之术的幕僚到山上探望他,提及此事后四下转了转,掐指一算说此地不宜,白云山呈蛟龙腾飞之势,可惜前面有三条河,在风水上叫三江锁蛟龙的格局。

建文帝一听当即改变主意,因为他自认为是真龙天子,生前已被推下龙座,怎甘心死后还被三江所困?遂决定另寻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