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她柳眉倒竖,脸上杀气腾腾,我习惯性地向后一缩,防止她猝然出手。
擒拿格斗本是我的强项,但在前妻面前却每每处于下风,最后大败而逃。
究其原因是她出手不合武学常规,正常情况下进攻别人必攻脸、胸、下阴等要害,可她偏不,每次都直取耳朵,这就有点棘手了。
查遍古今中外武术秘籍,从来没有防护耳朵的招术,所以结果常常是被她揪住耳朵扭三圈。
穆林赶紧为我解围,问珊瑚道:你跟克里斯蒂有一段时间了,可知道八百金罗汉与郑和到底存在什么关系?这也是我没闹明白的问题,光知道有八百金罗汉,其中六尊在几名苏州名医手中,但是为什么有八百罗汉,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一直没静下心好好想一想。
珊瑚看看张志诚:其实张老板对此有很深的研究,对不对?张志诚道:还是谈小姐说吧,你专门研究明史,讲解得比我透彻。
珊瑚遣退服务员,关上包厢门,然后将一段历史娓娓道来。
最初纯粹是一个学术论题——朱棣造反杀进南京城后建文帝的生死之谜。
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太多太多,理论界大致分成自焚派和逃亡派两种,而克里斯蒂则是坚定支持后者,他有两张照片,一是1978年期间南京太平门内侧钢锉厂建新楼时挖出一条地道的场景,高约2米,宽2.5米,地道位置正处于明皇宫边缘;二是1985年清凉山旁边国防园里面一个明涵洞的照片,位置处于原明皇宫城墙外,据考证它的作用主要是排水,但不下雨时则是旱洞,几个人、十几个人通行完全没问题。
两张照片相结合就是建文帝的出逃路线,从地道离开皇宫,从涵洞离开宫城,恰好应了清代一位诗人的怀感:正是围城四面攻,如何地道远能通。
不知飞燕来何事,却说潜龙去此中。
穆林插嘴道:这些我都听说过,跟金罗汉有什么关系?前妻听得入神,嗔道:有点耐心好不好?珊瑚淡淡一笑,接着说下去。
后人附会朱元璋担心孙子掌不住大局,提前准备了袈裟、剃头刀和僧人的度牒,指点他从地道逃跑。
其实明皇宫早在朱元璋选接班人之前就建好了,地道先于建文帝被确定为继承人之前而存在,再说朱元璋若预见有谁对孙子的皇位构成威胁,以他的杀性还不是有一个杀一双?因此合理的解释是,朱元璋深知自己的江山是靠武力打下来的,不排除将来出现更猛的人把自己打下去,出于忧患心理,地道和度牒是朱元璋为自己而留,他原来就当过和尚,就算江山没了,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权当做了场梦。
不过由于他手段狠毒,统治严酷,大明江山在他手中坚如磐石,这条后路一直没用上,就顺便留给了建文帝。
朱元璋的逃生之路,这个说法蛮有道理。
穆林道。
我不以为然道:堂堂开国皇帝给自己留的后路是做和尚,嘿,也太小看朱元璋了。
这个质疑是对的,但和尚身份只是掩护他脱身,逃出南京城又是一条好汉,珊瑚道,克里斯蒂搜集了朱元璋建国后历年财政收支情况,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他遣散军队和修建皇宫的费用竟然从当年财政中支出……前妻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本来就应该嘛。
张志诚解释道:一般来说靠造反做皇帝的多少有些浮财,尤其朱元璋的几个对手,像张士诚、陈友谅都是有钱的主,通过战争能搜刮掠夺大量财物,这些钱不能算小金库,而是做皇帝的本钱,专门用于安抚民心和启动经济,因此按惯例遣散费和修建皇宫的费用要从这里面出,建国初期应该减轻民税民赋,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