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时分,我们借着寥寂的星光来到穹窿山逸仙亭,走到石壁附近均吃了一惊:盘丝洞前藤蔓、树枝等伪装全被拉扯开来,露出光溜溜的洞门,门上还有两个清晰的脚印。
穆林分析说肯定是克里斯蒂那帮王八蛋不甘心,想再进洞看看,不料没找着开洞诀窍,便狠狠踹两脚泄愤。
张志诚沉吟道:这提醒我们一个问题,克里斯蒂也注意到盘丝洞不同寻常,说不定此刻就躲在暗处窥测,大家行动时要保持高度警觉,不能有半点痕迹落到他眼中。
五个人站成半圆将我遮得严严实实,按下玉石龙头后依次进去,在几只强光电筒的照射下,穆林终于找到按钮将石门关上。
除非他娘的搞爆破,否则甭想进来。
穆林松了口气道。
进洞后大家按约定的分工各自在洞壁上寻找,张志诚和我搬开角落里的蹍船和小铡刀,清理掉一堆枯草药,电筒下可以看到洞壁深处有一片区域颜色与周围不同,他伸手一摸即判断出其材质与洞门相似,再往下探,在接近地面处有个龙头,比外面的小得多,隐在一大块凸出的石头阴影里,若非有意寻觅很难看到。
照前法按了玉石龙头四下,石壁在轧轧声中缓慢后移,一个黑黝黝、直冒凉气的洞口呈现在眼前。
穆林在洞边鞠了一躬:欢迎进入六百年前明代古墓,女士优先。
珊瑚和前妻都有些犹豫,我笑骂道:这种危险的事能让女士打头阵吗?我先来。
大家笑着鱼贯而入。
洞口处约两米多宽,越往里走越窄,最窄处仅有一米左右。
洞内寂静异常,耳边尽是嗒嗒的脚步声,连平时细微的呼吸声也清晰可闻。
山洞像一个幽深的隧道,随着山体的变化弯弯曲曲绕着,向远处无限延伸,而且是明显的下坡路,我约摸着已经走到了地平线下,两侧石壁上挂满了小水珠,气温愈发得低,不知不觉间皮肤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拐过一个凸出的山壁斜坡,我忍不住问:确实只有一条道吗?为什么这么远?张志诚道:这是甬道,与地图上描绘的路线一致,你看脚下和洞壁,几乎没有人工开凿的痕迹,说明此墓依托天然石洞而建,虽不如人工墓精巧华丽,自有一种大拙若工的气魄。
珊瑚突然停下来,严肃地说: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居然有人把墓安放在如此潮湿的地方,这根本就违反墓葬常识,穆林,你以为呢?穆林捂着胸喘了几下,道:是不对劲,可从进来起就一条道走下来,我们还有别的选择?不管里面是什么总得进去看看。
两人交谈间张志诚掏出牛皮图纸查看,他一手拿电筒一手拿图甚是不便,前妻便把图接过来展开,几个人在图上比划了一阵,认为前面出现的大石窟将有决定性意义,遂打足精神继续前进。
走了近半小时,隐约听到滴水声,声音越来越大,脚下也变得湿滑难行,不时得扶着山壁行走。
再向前山道弧度格外大,绕了个近三百度的大弯后视线蓦地一宽,我们已置身于一个高大宽敞的石窟中。
石窟高约十多米,呈正方形,面积至少有一百多个平方,石窟正中上方有一眼清泉,泉水顺着裂缝汇流到下面的小泉池里,再溢出去四处流淌,最后从石缝中慢慢渗下去。
出口在东南面。
张志诚沉声道,几只电筒都汇集到那边。
前妻叫道:咦,上面有字!大家赶紧跑过去,穆林仰着脖子边看边念道:无锚形石钥者禁入!念罢他吐吐舌头,好强硬的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