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着还在缓缓流动的沙层:谈到着急,我的心情不在你之下,可局势愈是困难愈要冷静……沙层不会无休止地流下去,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它停下来后再过去,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我一直在想天马滚石阵发动后涌出的水到哪儿去了,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是用作制造流沙,真是独具匠心的设计。
制造流沙?我没听懂她的意思。
如果用锚形石钥开门就不会引发洪水,没有洪水这个沙滩就仅仅是沙滩,半点作用都没有,珊瑚耐心解释道,从原理上讲流沙只是被渗入了水的沙子,由于沙粒间摩擦力减小形成的半液态、难以承重的沙水混合物。
当人踩到流沙表面时沙层迅速‘液化’,表层沙子快速向下渗漏从而使人体下沉,但随着下沉深度的增加,从表层掉到底层的沙子和黏土逐渐聚合出厚实的沉积层,使沙子黏性增加,反过来阻止了人体进一步下陷,这就是张小姐停止挣扎后不再下沉的原因。
我恍然道:石窟那边的水流过来渗到沙层底部,人为制造了流沙。
道理虽然简单,但要将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还要精确计算出水量、水速和形成范围,需要数学、工程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综合运用,在那个时代里可以算一件匪夷所思的工程,要知道人类直到1956年才第一次建立流沙模型。
那么……我忍不住道,沙流会把张贞带到哪儿呢?沙滩的范围终究有限,这里地势又不平整,沙子底层的水在不断流失中,缺乏水的支持沙流自然会凝固,她可以按我说的办法脱离困境。
我焦急地说:刚才她只顾着呼救,你的话不知听进去多少。
珊瑚顿了顿,正色道:其实张贞是个很聪明的女孩。
嗯?我的意思是说她的依赖性太强,遇到难题不习惯动脑筋,而是寻求你的帮助,长此以往她将愈发缺乏主见,成为一个很平庸的人。
我并不同意这番见解,尽管从大道理上讲是正确的。
等了两个多小时,沙层停止流动,走到刚才前妻沉下去的地点探了探,沙层已恢复到原有状态。
珊瑚抱着谨慎态度,坚持走一步探一步,十米左右距离竟花了半个小时。
越过这片死亡地带,我急忙冲出石窟,沿着山洞绕了一大圈子来到石窟南面,一眼看到前妻孤零零坐在乱石堆中,头发、衣服上沾满湿沙,仅剩的一只鞋也不知哪去了。
张贞!我叫道。
她立即露出惊喜的样子,小鸟般飞扑到我怀里,受了委屈似的直抽鼻子。
珊瑚站在几步之遥,双手抱肩,不轻不重地干咳两声。
前妻赶紧松开手,捋捋头发道:谢谢谈小姐,你教的办法很有效。
珊瑚淡淡道:无须谢我,这是你依靠自己的力量脱离危险。
前妻一愣,神色间似有所悟。
接下来找了个避风的石窟生起篝火,我乖乖转过身体让她们烘烤衣服,再吃了点东西,休息停当才整装前进。
可能事不过三的缘故,也可能设计者估计即便有盗墓者闯进来,经过天马滚石阵、铁桥和流沙的折腾小命也玩完了,一路上没有再遇上稀奇古怪的机关,沿着蜿蜒直上的石阶一路上行,顺利抵达地图上的终点——棱形石窟。
石窟地面和四周石壁非常平整,很多明显凹陷处都用碎青石填平,一看就是经过精心修砌。
石窟正中有个两米多高的大石门,上面写着一行龙飞凤舞的大字:中奉大夫太子宾客席公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