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帝国墓葬 > 第十七章生死两重天

第十七章生死两重天

2025-03-30 06:24:16

建文帝为什么不带儿子一起回去?听到这里前妻好奇地问。

珊瑚道:朱文奎七岁即随建文帝逃到海外,在孤岛独居多年,言谈举止、生活习惯与大明子民明显不同,也缺乏与别人打交道的经验和应变能力,跟在后面只会误事,建文帝计划自己先安置好藏身之地,再择机将儿子接过来,但他刚踏上这片曾经统治过的土地,立即感觉到事情与想象的相去甚远……建文帝依照名单秘访了几位遗臣旧老,出乎他的意料,从前那些跪在金銮殿下大气都不敢出、语气稍重一点就吓得瑟瑟发抖的家伙,见了他非但不执君臣之礼,反倒像大祸来临,有的打发叫花子似的塞几两银子就避而不见,有的假装不认识将他轰出家门,更有的竟然说他招摇撞骗要报告官府。

建文帝不由心灰意冷,感叹万里大明江山竟无昔日国君立锥之地,后来打听到姚广孝已从北京回到老家吴江,便跟着来到苏州。

此时八十多高龄的姚广孝病在床上奄奄一息,然而就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他还亲笔写了封信给朱棣,为一个和尚求情。

此人是吴江普济寺主持傅洽,也是建文帝的主录僧。

主录僧是明朝皇室发明的名词,特指服务于朱氏皇族的祭祀人员之一,皇帝、亲王以及其他皇室成员都有自己的主录僧,姚广孝就是以主录僧身份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当年建文帝等人狼狈逃出南京城后,傅洽派人将他们接到普济寺,后来又在穹窿山里藏匿过一段时间……我一拍大腿道:就是这个洞!它的前身不是墓室,而是建文帝的藏身之处,难怪工程如此浩大!珊瑚嗔怪地白了我一眼,道:耐心点,听我把话说完好不好?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建文帝藏在普济寺的消息渐渐传开去,建文帝只得另觅去处,没几天官府闻讯后将傅洽抓入大牢严刑拷打,一关就是十多年。

姚广孝为何在临终前替傅洽求情呢?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姚广孝因为助朱棣抢走侄子的皇位,民间舆论多对他不齿,因此他回到家乡后受到大家的指责和唾骂,甚至连亲姐姐也不肯相认,姚广孝深受刺激。

另一方面请求赦免傅洽有投石问路的意思,暗示朱棣放过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