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帝国墓葬 > 第87节:第十七章生死两重天

第87节:第十七章生死两重天

2025-03-30 06:24:16

朱棣到底有没有理解姚广孝的潜台词谁也不知道,但他看完书信立即释放了傅洽。

了却心事后姚广孝的生命进入倒计时,神智不清,竟然认不出找上门的建文帝。

幸好席常贵在场,巧妙化解窘境,并安排建文帝再次藏入穹窿山——其时此山被朱棣封为姚广孝修行的佛门禁地,即便地方官也不得擅入。

过了两个月,84岁的姚广孝溘然而逝,朱棣惋惜之余给予极高的政治待遇,下令厚葬之,并亲自为他撰写了神道碑碑文。

姚广孝死后,姚家对穹窿山的控制力日益削弱,很快便被胡濙查到踪迹……前妻笑着说:上次穆林说过,胡濙是位有恒心的特工,为调查建文帝在外面奔波了十六年。

珊瑚点点头,继续讲述牛皮上记载的内容。

胡濙入宫禀报朱棣那天夜里,席常贵在第一时间获得消息——这时他已升任太子宾客,长侍于东宫,当机立断连夜纵马出城,火速赶回穹窿山,命心腹将建文帝转移到白云山,因为那边主政的地方官金镛才是姚广孝的得意门生,是能以性命相托的君子。

安置好建文帝,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

虽然朱棣宣布不再追治建文奸党,还调整了相关政策,如放还田产、退回抄去的财物等措施,但圣心难测,他脑子里到底想的什么很难说,而且他能容忍建文帝存在,不代表对朱文奎网开一面,斩草除根向来是政治家的常用手段,何况还有一笔惊人财富。

思来想去,正好郑和结束第五次出使返航,两人论及此事,均认为不能操之过急,等一切安定下来再说。

1423年郑和第六次出使西洋,途中又跑了一趟孤岛,告诉朱文奎建文帝已安然无恙,但目前局势尚不明朗,还得再等些日子。

朱文奎有妻儿为伴,回国一事倒也不着急了,还赠送了六尊金罗汉给他,说世事无常,下次我们未必能相见,不妨以金罗汉为信物,一旦有可靠消息凭它通知我或家人,好让我们与父亲团聚。

郑和慨然应允,也以宝船上象征指挥大权的锚形石钥相赠。

接下来大明皇室动荡连连,朱棣驾崩,仁宗继位后一年不到因病去世,然后是宣宗继位,一连串变故令朝廷大小官员忙得昏头转向,身处权力斗争漩涡中心的席常贵身不由己卷在里面折腾,几起几落,最后被排挤到南京任了个无足轻重的闲职。

这时郑和的日子也不好过,两个失意人凑在一起一合计,现在政局混乱,官僚们忙得争权夺利,岂非是朱文奎回国的大好时机?两人偷偷乘船前往孤岛,想带朱文奎一家直接从广州登岸,从那边去白云山路途较近。

谁知喜孜孜上岛一看,朱文奎不在,他的妻子、儿子也没了踪影,两人慌了,把弹丸大小的孤岛搜了几遍仍然找不到。

席常贵非常懊恼,郑和到底经过大风大浪,意志坚定,不轻易泄气,遂驾船在周围岛屿慢慢搜寻,最终在一个叫喀什般的小岛上遇见一名当地土著,自称是朱文奎妻子的表哥,说一家人离岛时留下一封信指定交给持有金罗汉的人。

席常贵忙出示信物把信换到手,拆开一看,里面居然是张藏宝图,详细标出那笔巨额宝藏所在的具体方位以及进入的线路,除此之外没有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