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性不好,老爱忘事。
偏偏挖参又有忒多问题需要注意,于是我只能在山民居所拼命耳听心记,感觉快要忘时便跑回家里口述,让小二记在纸上。
结果这几个月里,药房钱没赚到多少,小二的书法倒是长进了。
还有五天就要进山,我夜夜掌着灯火,一遍一遍翻看着宝典,生怕因为一丁点疏忽而错失了暴富良机。
为配合理论,我还特地在老药农们那里借了好多不同品相的人参,放在一起比较。
和我同住的小二看了觉得很新鲜,便问道:公子,这参,当真能卖到连城的价值?我正愁苦学了一月的知识没处炫耀,哪能放过这免费的听众,顺势打开话匣子。
首先我问:小二,你能看出,炕上的这一堆人参中,哪棵品相最好么?,小二用目光把所有人参从头到尾扫了一遍,然后拿起最大的一棵,摩挲了摩挲,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又放下。
对我说:公子一定以为小的愚钝,会选这棵最大的吧,小的虽然没读过四书五经,但在为您记载的几天里,也记下不少诀窍,这最大的,未必就是最好的。
我闻听此言,大笑道:真乃‘强将手下无弱兵’!不愧跟了我多年,够鬼的你,小二听了,鼻子差点气歪了,笑言道:公子,你还强将呢?不是小的为您抄写,恐怕您早把这些东西忘到九霄云外了吧,您要真那么厉害,就把个中奥秘给小的说了听听。
我一听来了精神,把宝典交予小二,道:宝典中所有记载的问题你都可以考我,答不上来一条,月底我给你加十文老钱。
小二本是脱了长衫,准备躺下和我扯淡。
闻听有老钱可挣,立刻又来了精神,披上外衣,如同佛爷入定一般端坐在炕沿上,首先,公子您说说,这辨别极品野山参的方法是什么。
我略加思索,答道:品参如品人,不能只看一个方面。
辨别一颗参是好是坏,至少要观以下四点,即:‘根、须、皮、纹’。
其中根茎的讲究最大,也称地下茎,即主根顶端细长部分,俗称‘芦头’。
每年秋季,地上部分脱落,春季再复生,所以在根茎上留下一个茎痕,俗称‘芦碗’,由于生长缓慢,芦碗数量随参龄增加而增加。
根据根茎形态不同,可将根茎分为‘马牙芦、堆花芦、圆芦、线芦、竹节芦、二节芦、三节芦和雁脖芦几种’几种。
马牙芦多在根茎的最上段,稀疏而大,形如马牙,故得其名;堆花芦则多在根茎的中段或上段,因为茎痕排列紧密,形如堆花,故称为‘堆花芦’;圆芦则指根茎的下段茎痕,因表面比较光滑,形如圆柱,故名圆芦;根茎细长而较圆滑者称为线芦,较粗长而不太圆滑者则称为草芦;至于竹节芦就更好识别了,茎的中下部,在一定间隔处呈环节状突起,形如竹节而已;最后说说这雁脖芦:它的根茎一般是直立的,因生长受阻等原因,从某部位弯曲,形似雁脖,称为‘雁脖芦’,也称‘回脖芦’。
我前面这些说的,都是某个部位的特征,如果你的参想卖个好价钱,则必须要具备以上多个特点。
比如上端形态是马牙芦,下段是圆芦或竹节芦者称为‘二节芦’、同一个根茎上具有马牙芦、堆花芦、圆芦(或竹节芦)者,称为‘三节芦’。
上品的野山参至少要具有三节芦,而且以‘雁脖形三节芦’为佳,这是极品野山参的重要特征。
说完,我朝小二挤了挤眼,问道:怎么样?你家公子还不像你想的这么饭桶吧~ 我看你的十文钱是得不到喽。
小二仔细对照了宝典,发现并无错误,但仍对十文老钱情有独钟,问道:公子所言即是,不过貌似公子只答对了一部分,主根、支根、须、皮和纹您还没说呢,我就不信,您能一点不漏的全说出来。
看见小二较真的模样我哈哈大笑:小二莫慌,听公子慢慢道来。
野山参的主根被称为体,根据其形状可分为灵体、横体、顺体、笨体和疙瘩参几种体形:灵体体态小巧玲珑,支根(即参的腿)匀称,明显可分,多为两条,分裆自然,体短粗而质坚,支根短粗,须根细长。
根形呈菱角形、元宝形或跨海形,称为灵体 ;横体主根短粗,两条支根分裆角度大,或有一条向横向伸展者,称为横体;顺体的主根较长,圆柱形,支根顺直生长者,称之顺体。
如为一条支根者,俗称赶山鞭;笨体和它的名字很像,它的主根较长,支根两条以上,粗细不匀,主根和支根极不相称,体形蠢笨,称之为笨体。
小二你刚才拿起那条最大的,就是笨体;至于疙瘩参嘛,它主根短粗,近似圆球状,支根两条以上,长短不匀称,明显细于主根者,谓之疙瘩体。
除了主根之外,还有其他很多讲究:主根上长出的支根又叫不定根,又俗称艼(音dǐng)。
其形状为中间粗,两端细,呈枣核状,俗称枣核艼。
根茎基部生的不定根,称为护脖艼;两个不定根对生于根茎两侧,称为掐脖艼;不定根(艼)和根茎(芦)统称为艼帽。
一般生长年限久远的野山参上多生有参艼一至三根,这是野山参艼的特点。
至于须就更好理解了,就是野山参支根上生长的细根,也有山民称之为须根。
生长久远的老山参须根上具有小疣状物,俗称珍珠疙瘩。
须根可分为皮条须和水须两种。
皮条须即山参的须根粗细较均匀,细长,清晰而不乱,柔韧而不脆,似皮条样,中下部缀有明显的珍珠疙瘩;水须在须根上生长的细小的吸收根,俗称水须,白色,细嫩而脆,多数在植株枯萎后而脱落,少数变为次生须根而继续生长。
说完,我摸了摸小二的下巴尚未长硬的甬毛,调侃道:这棵参的须,就叫‘秃毛须’,很不值钱的。
说完我放声大笑起来。
虽然我们有主仆关系,但小二毕竟也是年轻气盛之人,况且我和小二从小就在一起,也没有什么礼数的约束。
所以他受了调侃,总要想办法弥补。
他略加思索,转过头指着我的下巴,道:如果我的是须‘秃毛须’,那公子的须则是‘皮条’须。
我听了顿时来了兴趣,接道:此话怎讲?,小二道:整天想着四爷家的静玉小姐,不是一副皮条客的模样么?。
我一听这话急了,道:你这个狗嘴吐不出象牙的家伙,休要把公子的美事,用此等下三滥的词语形容。
静玉小姐,她必将是你家公子明媒正娶的正室。
至于‘皮条’嘛,如果以后静玉夫人随身带个丫鬟,我倒可以帮你拉拉……,小二毕竟是个没太见过市面的孩子,一听说女人,脸通一下就红了。
为了给他圆场,我接着说:别发愣了,十文老钱你不要啦?,借着钱的诱惑,小二鼓足了劲,继续听我白话。
我接着说:野山参主根的外层表皮称为皮。
皮的色泽,老嫩程度与生长年限、地势、坡向、土壤、水分等条件有关,常见的皮分为老皮、嫩皮、紧皮和锦皮四种:老皮,指参表皮粗糙,黄褐色,无光泽;嫩皮,指表皮鲜嫩而细腻,黄白色而有光泽;紧皮,这个是松紧的紧,指表皮细腻,老嫩程度适中,外皮丰满,内在充实,黄色而无光泽;而最后一种,锦皮,是锦缎的锦,指皮肉质地坚实,皮紧细腻,黄白色或金黄色,外皮似锦缎,故称锦皮。
说了半天,我也说的口干舌燥,就想收收尾。
于是说:总而言之,如果你想挖到品相好的参,就必须得像我一样,苦苦钻研。
为了安抚你失去十个老钱的心情,我最后送你一首无价的挖参秘诀,只要你掌握它,日后必将发达。
小二此时,显然已经被我的一顿白话给弄懵了,还真的拿出笔墨来记载,我念道:芦碗紧密相互应,圆膀圆芦枣核艼。
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
珍珠点点缀须下,得此一棵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