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由于秦所等人连续三天与后方失去联络,XJ考古文物研究所请求附近团场派职工搜救。
搜救队在进入营盘地区后两天,也与后方失去了联络。
相关部门派出有重大国际项目搜救经验的飞龙大队进行支援,这期间我们考古发掘队也通过谭教授在找关系,希望进入营盘地区。
在我们停留在库尔勒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于燕燕率领的搜救特别行动小组找遍了营盘遗址及其周边五十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区域,一无所获。
我们到达这里时,帐篷内的物资,室外设备都没有被盗抢痕迹,一切如常,可以排除考古队与盗墓分子发生冲突的可能。
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在秦所及团场职工停留在营盘区域内时,本地没有发生重大气象变化,不可能出现毁灭性的沙尘暴。
根据我们对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排查,也基本排除了流沙的可能性。
总之,考古队及团场搜救队的失踪无法解释。
我们已向上级如实汇报,并建议封闭这里,在没有查明真相前不再进行考古发掘。
于燕燕的眼睛看向谭教授,眼神中的意思非常清楚:你们是通过什么关系挤进来的?谭教授微微一笑:小于,之所以会有不可解释的事物,是因为认知的匮乏。
我们来到这里,一是为了考古工作的继续。
前人踩出来的路,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我们就停住脚步。
二也是为了协助你们工作,查明秦所等人失踪真相。
我坚信一切都会有科学的解释,只要我们沿着科学的道路前进,一定会有所收获。
哪怕付出代价也是值得的。
这一番话虽然语气平淡,却说的我们心潮澎湃。
在库尔勒憋了那么久,大家铆足了劲儿,想在营盘挖出点东西带回去交代。
我们的想法很朴素,不像谭教授站在科学理性的角度上高瞻远瞩,但出发点是一样的。
于燕燕似乎轻轻叹了口气,叹息转瞬即逝,不易察觉。
她的神情又明亮起来,带着毋庸置疑的口气道:我知道了。
谭教授,我们特别行动组将尽己所能保护你们的安全,配合你们工作,绝不会发生干涉考古工作的行为发生。
但同样,为了我们工作顺利进行,我想请你们遵守如下规定。
1.任何人不许生病。
2.每个分组,都必须有我的人在。
3.天亮开工,天黑收工,中午、晚上各点名一次。
4.绝对不允许擅自行动。
换句话说,在这个地方,我不允许有任何人单独行动。
李仁熙忽然举手问道:军官,你的规定和谭老师的规定不一样,该听谁的?于燕燕向李仁熙莞尔一笑,转向谭教授道:听我的。
毫无疑问。
谭教授点点头:可以接受。
就这么定了。
明早开工。
她面无表情地站起身来,向帐外走去。
于燕燕跟在她身后,我们只能听到越来越远的零星对话。
我需要秦所和裴研究员留下的工作日记,还在吧?在,我保留着。
还有些其他考古资料,我一并移交给你……李仁熙思考了半天,对我们说:在我们韩国,这么美的女人都当明星去了,不会参军。
我敷衍的哦了一声。
此刻魏大头和李大嘴两人正如沐春风,目不转睛地盯着于燕燕远去的背影。
这是我在沙漠野外夜宿的第一个夜晚。
将器材、设备、文件、记录全部安排好后,我们热腾腾的吃了顿晚饭。
李仁熙抱怨没有肉,换来一顿白眼。
很快他将会知道,以后热饭每天只有一顿,早中饭都是冷馍。
荒漠里最重要的是节约物资,多、快、好、省地干活。
当年我妈听说我上考古系后哭得不是没有道理,从某个角度看,这是我能想到的最脏、最累、报酬与付出最不成正比的职业,现在还要加上一个可能也是最危险的职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