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中国法官王玉农,毕竟还是前所未有的第一人!他所面对的,有法、警、财、洋四大势力。
他的勇气和正义感,给所有作为弱势团体的平民大众,突然带来了司法公正的希望之光……于是乎,这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法官王玉农,顿时成为各个媒体探究和报道的对象。
可无论大小报刊无孔不入的记者们,如何企图在这个陌生的法律界新星的背后,找到什么可谓传奇的素材,似乎都白费了力气——王玉农曾经不过就是个民事诉讼庭普通的小法官而已。
并没有人发现,他还有足以支撑其面对社会权势而无所畏惧的更强大、更神秘的政治或人事靠山。
为此,北平法院的上诉率成倍增加。
那些以往对司法黑暗早已失去了信心的受害者们,点名指姓地要求自己的诉讼,要由那位王玉农法官来进行审理和裁决。
许多经济并不富裕的上诉人,又开始奔走于典当行和法院之间。
他们不惜倾家荡产,把自己从此告别噩梦与冤情的期待,连同血汗身家一并化作了高昂的诉讼费用,一起拜托给了那位平地升起的法界明星,一位充满传奇的北平小包公。
等待二审开庭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十天。
在这期间,被临时拘留在市警署特殊拘禁室的四大公子,虽然还是受到了温饱无忧的特别关照,可一旦失去了自由的幸运儿们,还是尝到了为那一场为所欲为付出代价的滋味。
报纸上说,其中两位被告正担任着国家中、高级公职的父亲——高法钱院长和警署杨副署长,分别接受了有关方面的劝告,一位离职到北戴河海滨别墅休养;一位则因病住进了医院。
这场在社会舆论严密监督下的非常诉讼,甚至连警方原有的监管人员,都不允许随意接触四位被告。
原因当然是,涉嫌有罪的被告之一的,即是警方官员的子女。
世人们得到的印象是:这次社会舆论的压力过大,就连权倾法、警界的两位要人,也不得不为了避嫌,尽量躲开了这场刑事诉讼的漩涡。
这个期间的皇粮胡同,人们又看到了巡警老周走在路上的身影……尽管他努力想对熟悉的老居民们挤出脸上的笑容,人们还是不难发现,老周的步态已经显得老态龙钟,他经常走走停停,有时会盯着某个没有意义的墙犄角发呆。
连胡同里最调皮捣蛋的孩子,也会在遇见他时,乖乖儿地叫一声周伯伯或周大叔。
然而,就在这一片看似平静的空气下面,人们仍然没有因此恢复往昔那平常的心态。
到底皇粮胡同失去了什么?谁也说清楚。
这种气氛,也同样蔓延到了紫姨的小牌室里……一切,从法庭到舆论,似乎都来得太容易了一些。
世人空前高涨的正义即将战胜黑暗与强权的乐观之潮,到底掩盖着怎样一股未被察觉的险恶暗流呢?紫姨的预感并不好,感到十分迷惑不解。
曾佐和严大浦不笑了,孙隆龙也不敢笑了;秋姗不笑了,小町也笑不出来了;连那小点子似乎都不敢蹦蹦跳跳地撒欢取宠了。
他们还是会集聚到紫姨的身边来,却经常是在沉闷的宁静中度过整个晚上……紫姨特地对严大浦询问过:对那位至关重要的目击证人——年轻巡警李小柱的人身保护状况如何?也提示过了受害人周小月的遗体保管情况。
乍看上去,似乎一切也都被安排得无可挑剔了。
那么,法庭和那位一夜之间便美誉直上青天的主审法官王玉农,到底还在等待什么呢?媒体猛热了两、三个星期的话题,因为二审开庭的遥遥无期,也渐渐地消失了原有的慷慨陈词和议论纷纷……漫长的两个半月过去了,二审开庭的通知,终于下达了。
主要日程,还是一审中由被告方代理人提出的相关证据的再调查与再核实:一是目击证人李小柱的出庭作证,二是被害人牙痕与嫌疑人伤口疤痕的验证。
旁听席上虽然仍是座无虚席,法院门口,已经不像一审开庭时那样人满为患了。
人世间的事情总是这样:热得飞快,冷得骤然。
生活中层出不穷的现实忧患,总是会不断地更新着人们的注意力。
三位便衣的法庭官员表情很肃穆。
他们基本没有开口说话,就在警署门口,出示了首席法官王玉农亲笔签署的一纸文件。
正式从原定亲自负责移送重要证人的严大浦副探长手里,接过了李小柱。
按照规定的时间,法庭派来护送目击证人李小柱的专车,从市警署出发了——这是一辆黑色的美国道奇牌轿车。
事后,严大浦承认,自己当时的确产生了瞬间的犹疑……但是,因为车小人多,他只好让李小柱一个人,随同那三位便衣官员,坐进了那辆黑色的道奇。
他永远记住了李小柱在钻进车门之前最后的回眸——他给自己留下的那么紧张不安的一瞥……严大浦乘坐的是警署押送要犯的一辆警车。
无法否认,这是一辆车龄太高也疲劳过度的老车子。
它在过去的服役期间,也不是没有多次发生过不胜其力的故障。
尽管严大浦下死命令,要求自己身边的司机,紧紧尾随着那辆黑色的道奇,务必一起到达法庭。
但警署的这辆老车,还是那样无可救药地偏偏就在西单的闹市街头,抛了锚!那辆黑色的道奇,就像蒸发了一般,从此永远地消失了踪影——连同那位事关重大的目击证人巡警李小柱……这件事情,也许是严大浦有生以来最无法自我开脱的一个疏忽。
法庭上那位铁面无私的王玉农法官,当众把这个无法弥补的失误,归罪为警方有关负责人的严重失职!他当场否认了法庭和自己本人曾经派车前往市警署移送目击证人这一事实。
而且特别声明:本法庭从来无此先例。
毫无疑问,原告方的证人,理所当然是要由原告方自己全权负责送入法庭接受问话的。
再说了……本法院并不拥有这样一辆道奇牌的黑色轿车!接下来的,是一个非常例外的程序:在那间指定医院的停尸间,进行嫌疑人钱胜晓手掌的伤口与被害者门齿齿痕的吻合鉴定。
为了充分体现出司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除了必须在场的原告、被告双方的律师、当时对被害者实施了抢救的肖秋姗大夫,以及法院指定的两位具有法医资格的医生之外,王法官还特别允许了新闻媒体推选出来的五位代表,亲眼旁观了整个检验过程……就在走进那间充斥着强烈福尔马林气味的停尸房的霎那间,秋姗突然醒悟到了,在一审与二审之间,那五十多天漫长等待的全部真实意义——钱胜晓手掌上的伤口,已经完全愈合。
留下的模糊疤痕,不过是两排断断续续的浅色斑点。
包括秋姗自己在内,已经都无法予以确认了。
在秋姗的眼前,小月姑娘的面孔,已经因为这场漫长的诉讼,眼眶深陷、面颊凹下。
加之医院冷藏冰块供应的匮乏,也无可避免地开始了腐烂……她的父亲,那位瘦小而衰弱的原告,在默默地凝视了女儿几分钟之后,当场仰头倒了下去……一场被寄予了莫大期待的法庭二审,一场煞有介事的严肃的司法调查程序,就这样,匆匆地草草地宣告降下了帷幕。
开庭宣判的日子,正如紫姨所预测:五天之后就到来了。
王玉农郑重宣读法庭初审判决书:四名被告因为原告方出具犯罪证据的严重不足,全体被宣判——无罪。
并且,当庭释放!就在新闻媒体和各界关注此案人们的众目睽睽之下,一溜儿三辆汽车,就像早已预知了必然的审判结果一样,堂而皇之地等候在法院的门口。
他们带着与一审时截然不同的傲岸和坦然,脸上挂着对大众民意不加掩饰的蔑视,迎接着凯旋归来的骄子们——杨副署长的宝贝养子,被钱胜晓父亲的专车——一辆黑色的大福特,一起捎回了皇粮胡同;那位银行家的二公子杜志岩,一头钻进由他家亲自前来迎接的一辆茶色别克牌轿车;日本藤永商社社长派来迎接儿子的,也是一辆美国造的道奇轿车,但它并不是黑色的,而是一种非常高雅、漂亮的墨绿色,泛着崭新的光泽……京城所有的报刊,无一遗漏地对这场诉讼的结果,发布了相关的报道和评论。
小町发现,同行们竟没有人写出一篇文章,对那位手法高妙的王玉农法官,提出具有抨击力的谴责。
整个审判的过程,无疑是严格地遵循了全部应有的司法程序。
倒是有人尖刻地质问:为什么警方自己走失了至关重要的目击证人?是不是因为,他们自己一位高级警官的公子,也涉嫌了这场轰动全市的强奸杀人案?严大浦因此在警署受到了停发全薪两个半月、停职反省一个月的惩戒处分。
作为原告的老巡警周常贵,很快就主动提交了自己的辞呈。
他听从秋姗的劝告,因为小月的遗体已经开始腐烂,还是送到火葬场烧成了灰烬……皇粮胡同的人们纷纷传说,判决后没几天,巡警老周不曾与任何人告别,一个人抱着女儿那一小包骨头茬子,回到了自己的乡下老家河北兴隆的周老庄……这一回,皇粮胡同算是彻底消失了那个老巡警熟悉的身影。
二十多年来,胡同里的居民们熟悉了那一身被晒得泛白的黑色警服;屁股边上晃动着一根很少见他握在手上的警棍;脚上一双大头皮鞋,有点像美国好莱坞喜剧电影里那个卓别林一样,总让人觉得挺滑稽……傍晚时分,他总会多管一件闲事,端着从皇粮御膳房后厨房讨来的残汤剩菜,在胡同里一个多年无人居住的荒废小院里,照顾那些大大小小的流浪猫们。
新近派来的一个巡警,是个年富力强的人物,姓葛。
据严大浦说,这也是个挺有经验,人也不错的老巡警。
但皇粮胡同的居民们没有人再敢开玩笑叫他声片儿警老某某啥的,也尽量不用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去劳烦他。
相当长的一个时间,连孩子们远远地看见他,都会自动站在墙角,等他走过去再继续玩耍。
虽然他也是面带笑容,愿意主动跟老人们打招呼的……紫姨的小牌室里,出师败北的曾佐,终于改变了他以往的矜持和冷静。
他到底是沉不住气了。
他再明确不过地醒悟到,自己受到了一场阴谋的摆布和捉弄——那个无名小法官王玉农,使自己最初就多少产生了轻敌的意识。
本来,曾佐相信自己,只要通过当庭质问那几个乳臭未干的被告人,法庭上就有可能迫使他们当众露出马脚。
甚至,有可能诱导他们狗咬狗,彻底地互相咬出对方的罪行。
但是,王玉农根本就没有给他这个原告律师提供当场质询被告的一点时间,自然也就回避了触及被告方最致命的弱点。
王玉农显然是琢磨透了所有律师惯用的杀手锏,从而基本避免了所有让被告开口与原告方律师对话的机会。
他把人们的注意力,统统集中在看似非常重要的犯罪证据的核实这个老套子之中——曾佐事后回想,就连当时王玉农下令对所有犯罪嫌疑人的当场拘禁,都是充满了深思熟虑的所作所为——四名因为年轻浮躁而嘴巴不严的被告人,很难保证不会在诉讼期间,对外人泄露出罪行的真相。
在法院进行宣判之前,法院把他们统统与外界隔绝,实在是一箭双雕的一招高棋——外人无不认为,王法官表现出的是,简直就是大义凛然的铁面无私!而作为真正的帮凶,王玉农在占尽舆论春色的同时,确保杜绝了任何不利于内定审判的风声隐患。
他在几个关键步骤上,甚至在开庭的时间安排上,掌握了一切主动权。
当舆论被突然转移到了因警方不慎而走失了目击证人这个不可弥补的严重过失上面去时,原告方律师对被告人进行当场质询、被告方律师进行必要的辩护等一系列重要的司法程序,就这样被法庭自然而然地忽略不计了。
如此人命关天的一桩案子,稀里糊涂却也是堂堂地结束了它的初审判决。
尽管大多数世人的直觉,依然相信原告方的冤情。
但是,似乎这样的判决结果,对于一位力求主持公正的年轻法官来说,也已是回天无力且不得已而为之了。
好你个王玉农王法官王八蛋法官——真可谓是个当够了婊子也挂起了牌坊的主儿呵!当曾佐层层剥笋地把整个审判在脑子里重新过了一遍,更是发现自己从来也没有被如此的捉弄过。
就像无可奈何地吃了一只苍蝇那么恶心……在整个社会舆论的面前,这居然就是一场法院严格遵循司法程序而进行的裁判!自己全盘皆输——竟输得如此莫名其妙,输得是打落牙齿还不得不和血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