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蛋半跪在李小虎的墓地前,每隔几分钟烧一张纸,送一张纸钱,一簪常明灯的火苗在跳动着,因为怕被山风吹灭,常明灯的外面套着一个马灯罩,除了回家吃饭,李铁蛋时时刻刻都守在这里,晚上困了就靠在墓地前的大树下眯一会。
支书李贵怕把李铁蛋熬坏了,在大树下铺了一大捆麦草,劝他回去,他不回去,说一定要过了二七,不过二七他回去了对不住李彩霞对他的爱情,也对不住李队长对他的赏识,这样纯洁的爱情,这样的孝心,恐怕就是十几年的夫妻,自己亲生的父母也很难做到,催人泪下,感人之深。
当谭山友和支书李贵说了要他抽点时间和他一起去李小虎的墓地一趟时李贵问道:还有什么事要去墓地?是这样,我们还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李铁蛋。
这样可能不大好吧,你说人家在守孝,这心情你也能理解,再去打搅不大合适吧。
再说了,你们上次不是也去过他家了,没有发现什么疑点。
支书李贵被李铁蛋的孝心和感情所感染,不想让人打搅李铁蛋。
可是这和破案有关,不能不办。
田局长不是吩咐过了,这几天的重点是找到埋狗的工具,只要找到了埋狗的工具了,这案子也就有眉目了,再说这守孝也就是七天,七天过了你怎么问都可以,我想这点道理你们比我明白。
七天时间太长了,我们是要限期破案的,这你也知道,再说了早一天破案对大家都有好处。
话是这么说,可是也不急于这一时,要不这样,我等会要去东坡的,去看看赵大妈,顺便我去问问李铁蛋看他是什么态度。
这个倒是不用,其实我们也就再想看看李铁蛋的家,早上我们去了,李铁蛋的父亲不再家也就没有进门。
要是这样,那好办,我顺路给问一下,看李铁蛋今天回来吃下午饭不,要是回来吃饭,你们可以去了解一下,这样比你们直接去墓地要好,不是我不让你们去,请你不要多心,你们公安身上的杀气太重,去了墓地会惊动死者的灵魂的,你说是吗?没想到李支书也这样迷信?不是我迷信,李家坪的大部分人都这样说,我不过是把大家的意见和看法给你说一下而已。
既然李支书这样说了,那我就在大队部等你的消息。
李支书的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谭山友也只能是让一步了。
晚上李铁蛋没有回来吃饭,倒是让支书李贵带来了他家的钥匙,而且是家里所有的钥匙:李铁蛋不再家,我们去他们家开门,这样不合适吧?这话我说过了,李铁蛋说这有什么,不信别人,难道还信不过公安,你说我还能说什么,再说了他的父亲也在家,没事,我和你们一起去。
那也只好是这样了。
谭山友说道。
吃过晚饭,在支书李贵的带领下,谭山友,谢小明来到了李铁蛋家,李铁蛋的父亲李懵娃看见支书李贵和谭山友,谢小明来了,说道:我就知道你们还会回来的。
你怎么知道我们会回来?谭山友问道。
我知道,我就是知道,但我不告诉你。
李懵娃傻呼呼的说。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我不告诉别人。
支书李贵问道。
来我告诉你。
李懵娃拉着支书李贵走到离谭山友和谢小明十几步远的距离笑笑,说道:他们和李队长一样看上我老婆根娣了,红颜祸水啊。
简直就是胡说,再胡说我就批判你,给你戴高帽子游村。
支书李贵没好气的一边说,一边走到谭山友的身边。
他给你说什么了?谭山友好奇的问。
没什么正经的话,都是混话,走我们打开门看看,不用理他这个疯子。
支书李贵说着话走到了李铁蛋家的门前。
门打开了,和他们上次来时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李铁蛋的屋子里上次没有认真的查看,这次没有了李铁蛋在场,也就没有了顾虑。
谢小明仔细的看了每一处和上次的记忆是一样的,满间大坑,炕上铺的是一个芦苇席,光溜溜的,中间铺了一个双人褥子和床单,一般家庭是没有褥子和床单的,就睡在芦苇席上。
李铁蛋家和其他人家一样,用白土粉刷的墙,炕的右墙边是一个炕柜,炕柜的门没有上锁,炕柜上的一张照片特别的显眼,就是上次谢小明看见的那张照片,眉目清秀,双眼皮大眼睛,高挺的鼻梁,棱角分明的嘴唇,脸上的笑容能让你有一股甜蜜,眼中发射出来的光芒,能让你久久的看着她,激起你的邪念,不要说男人看了会动心起邪念,就是女人看了也会羡慕和妒忌的。
谭山友拿起照片问支书李贵道:这是李铁蛋母亲的照片吗?你说什么?支书李贵看见照片在发愣,没有听清楚谭山友的问话。
我是问你这是李铁蛋母亲的照片吗?哦,是的,是的。
支书李贵连连答道。
真的是一个美人啊!谭山友也发出了感叹。
这可是我们李家坪四个小队里最美的一个了,可惜她跟人跑了。
说着支书李贵也发出了叹息。
难怪李铁蛋的父亲守不住她老婆,这样的美人,没有一点本事的男人是很难守住的。
说的是,说的是,还是你们城里人见识多。
支书李贵讨好的说;你没有看见年轻时的李根娣,那时才叫好看呢,要是让她看上一眼,你不乱想才怪呢。
谭山友没有理会支书李贵的话,他在认真的看着这张照片,照片是装在镜框里面的,正面什么也没有,背面也没什么都没有,一块木板用四个小铁钉,钉在一起。
小谢你看有没有螺丝刀或钳子什么的?有,这里有一把。
说着谢小明把一把钳子递给了谭山友。
谭山友熟练的拆开了镜框,取出了照片,只见照片的左下角写着一行小数字:07-07-21,字是照相馆加工上去的,显然这是照相的日期。
相片的后面也有一行小子,是用钢笔写上去的:07-07-25,这行字的意思无法理解,谭山友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来是什么意思。
07-07-25,照片上有日期,为什么在后面还会有日期,这两个日期又不相同,是什么意思?谭山友在做了纪录以后喃喃地说。
会不会是送什么人的纪念日?谢小明说道。
一般送人的话会有这种现象的,可是这张照片没有送人,是放在她儿子李铁蛋的炕头的。
会不会是送了人,后来李铁蛋又要了回来?不大可能,这样的照片要是送人的话,也不会告诉李铁蛋的,这是不光彩的事,再说了李铁蛋也不一定会知道。
谭山友若有所思的问:李支书,你们这照相的人多吗?我们这的人很少照相的,再说了照相馆只有县城里有,价钱又高,只有结婚时照几张,一般不会照的。
从这张照片上的日期看是零七年七月二十一日照的,那个时候,李根娣是三十五岁,三十五岁的女人在县城里找了一张照片,是专门去的,还是…?谭山友再推敲着,思索着。
想起来了,就是那一年的七月李小虎开三干会,李根娣和他一起去的,也就是回来不久李根娣就失踪了。
支书李贵突然想起来了。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张照片就是李根娣走时留给李铁蛋的,上面的日期十有八九就是李根娣出走日期,背面的字也应该是李铁蛋写的。
这是李铁蛋的工分本,对比一下就知道这背面的子是不是李铁蛋的了。
谢小明拿出了李铁蛋的工分本。
谭山友经过再三的对比,发现照片背面的字和李铁蛋的笔记一模一样,可以断定,这行字就是李铁蛋亲手写的。
谭山友熟练的把照片装回了镜框对谢小明说道:再看看其他的地方,还有什么发现没有?主要是看看有没有其他什么鞋。
该看的都看了,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坑柜里除了换洗衣服外就是几本书,鞋子还是我上次看到的那几双,好像没有动过。
几本什么书?谭山友问。
一本水浒,一本三国演义,还有一本金瓶梅。
谢小明说道。
拿来我看看。
谭山友接过这三本小说,仔细的一一翻看。
这小说有什么好看的,除了金瓶梅以外其他两本我想你背都背会了。
支书李贵说道。
不是这样的,看小说有看小说的用处。
谭山友说道。
这小说里能有什么问题?谢小明不解的问道。
小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和动机。
谭山友指着水浒传里武松杀西门庆的章节说道:你看这一部分应该是看了好多次,还有这一部分就是杀潘巧云的这一部分,也看过很多次,书的这两部分重点处还用红笔做了划线。
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只能是读者喜欢这一部分而已。
支书李贵说道:年轻人喜欢看这一部分也很正常,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这一部分,有点黄色的东西吗。
一个人和一个人的观点和出发点是不一样的,看书的目的也不一样。
谭山友说道。
谭科长你是不是太过敏了,这两部书是中国的名著,几乎家家都有。
支书李贵不解的说道。
这个以后再给你说,现在说了你也不会相信的。
谭山友说道:小谢你再看,三国演义也是有特别之处,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章节也是看了无数次,而且也用红笔做了划线,这里面一定有什么意思?我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谢小明说道。
好啦,你把书放回原位,这样我们再去看看对面的那两间屋子。
好的。
那两间屋子的钥匙在李懵娃的手里。
支书李贵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上次我们不是看过了,什么也没有。
不过我还是想看看,李支书你去找李懵娃要一下钥匙怎么样?那我去试试。
谭山友来到中间屋子,也就是进门的堂屋,左右两间屋子的炕眼门就在这里,谭山友对着炕眼门看了许久,拿出一块事先准备好的白布,一扯两块,用笔写了铁蛋,懵娃两字,然后用白布垫在手上,在炕眼门的门洞的上方,擦了一下,放在鼻子上闻了闻。
谭科长你这是…?谢小明不解的问。
谭山友摇了摇头示意不要开口,谭山友发现李铁蛋和李懵娃炕眼门里的灰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李懵娃坐在自家的院子里,看见支书李贵说道:又要看根娣的屋子?是要再看一看,你快把门打开。
我就知道你们要看的。
说着李懵娃起身去开了对面屋子的门,一股霉腥味直冲鼻子。
谭山友,谢小明也来了,又一次查看了这间屋子,屋子什么样子都没有变化,一切和他们上次来时一样。
谭山友问李懵娃道:我们上次看过后又怎么人进去过?你说什么?李懵娃问道。
谭科长问你,他们前几天来过后,有没有人进去过这间屋子?支书李贵大声对这李懵娃说。
没有,没有,这里面预备大球,没有人进去。
李懵娃依然是装疯卖傻的说。
你儿子也没有进去?谭山友又大声的问道。
没有,没有,钥匙在我这他进不去。
他自己没有钥匙?没有。
谭山友又看了看这间屋子的窗户,窗户是在土炕的方向,因为屋子小,土炕也不大,也就比双人床大不了多少。
如果有人站在外面的屋檐下可以听到屋子里面人说话的声音,即便是说话的声音不大外面也能听见。
看到这里谭山友沉思了很久说道:好啦,我们回去吧。
李懵娃见李支书他们要走了,急忙锁上了屋子的锁,一个人又傻乎乎的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