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中医 > 第二十章 初建天医堂(2)

第二十章 初建天医堂(2)

2025-03-30 06:27:51

行!宋浩高兴地点头应道,乐得落个一身轻松。

贵人不劳心,算你命好!唐雨笑道。

钱和证件都在你那里,下午的交易你也来执行罢,我还真是要有点事去办。

宋浩望了一眼远方的万松岭说道。

得寸进尺啊!拿我当劳力啊!唐雨嗔怪道。

宋大哥是让唐雨姐姐做主事的老板娘哩!伍长一旁憨憨地笑道。

小伍,你也学会贫嘴了!不理你们了。

唐雨故作生气地朝楼里走去,心中却是欢喜无限。

伍长挠了挠头,跟了上去。

宋浩笑了笑,转身一人离去。

先是买了些纸钱香炷和供品,然后朝那万松岭走去。

他要去拜奠一下太爷爷宋景纯的墓地,还有那个宋刚的坟墓。

万松岭上群松翠掩,不泛几百年以上的古松,是故得名。

且山高林密,因气候适宜,更是一座天然的中草药宝库,那里生长着几千种可以入药的植物和几百种的昆虫类。

当年随爷爷宋子和采药万松岭,是宋浩最为惬意的事。

一座山坡上,耸立着两座长满了野草的土坟,在里面长眠着宋家的祖孙二人。

宋浩清理去了一些杂草,在宋景纯的坟墓前深深地跪拜下去。

太爷爷宋景纯富有传奇的一生,也自激励着宋浩欲做那种医侠式的人物。

太爷爷,我如今要在这里创办天医堂,济世行医,振兴中医医道,您老人家在天有灵,请保佑我一帆风顺罢。

宋浩心中默念道。

在宋刚的坟墓前,那种愧疚甚至于负罪感令宋浩痛哭流泣。

宋浩始终是认为因自己之故,才导致了宋刚英年早逝,惨死于天医门齐家策划的一场阴谋之中。

对不起,宋刚叔,我虽然不能为你去报仇,但是绝不让齐家人的计划得逞。

我永远是宋家的子孙,我会照顾好爷爷的,你就放心罢。

对于宋浩来说,他现在所成就的医道,实际上并不属于某一家某一人,而是属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

原有的那种朦胧的意识,在师父肖伯然的教导下,令宋浩明白了自己是在肩负着一种使命感。

有了这种特殊的使命感,已是令宋浩更有决心和毅力去完成这种使命,虽然他也明白任重道远,但也会勇往直前。

人生的意义,或在于此了。

宋浩拜奠完,又在那里默默地站了一会。

转身想离去的时候,他忽然发现一旁的树林中有一名蓬头垢面,衣衫褴缕的老年乞丐在偷窥着这边。

宋浩不由一怔,因为在七八年前他也曾在宋家的坟地旁边发现过这名乞丐的踪迹。

那是在一次清明时和爷爷来上坟的时候看到的。

当时这名乞丐在太爷爷宋景纯的坟墓旁边转悠,见到宋浩和宋子和过来后,也就去了,祖孙二人当时也未在意,以为是野外闲逛的乞丐,在坟前找人家祭奠后的供品寻吃食的。

没想到七八年后这名乞丐竟然又意外地在这里出现了。

那名老年乞丐发现宋浩注意到了他,茫然而又浑浊的双眼中露出了一种惊怪的神色,随即转身在树林中隐去了。

宋浩摇了摇头,也未在意,在坟前摆放的几种水果供品,一会随他拾去便了。

长空万里,清风拂面。

群鸟飞天,雾腾烟起。

飘渺之间,万物融一。

宋浩站在万松岭上,望着远处群山掩映下的白河镇和游带如练的白水河,心中不胜感慨。

自己一生所追求的真正的事业终于可以开始了。

医行天下,就从天医堂起步罢。

山脚下的公路上驰过来一辆黑色的轿车,接着在路边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两个人,朝山上张望着。

宋浩见了,识出是可能是马吉和刘天两个人,知道是来接自己的。

忙从山上下了来。

就知道你会来这里!上坟去了罢。

见到宋浩,刘天笑道。

宋浩,我刚从外地回来,听说你要大干一场了。

好吗!我们当年卫校的四个死党又可以在一起了!马吉笑道。

这次回来的感受真是不错!谢谢你们了!宋浩笑道。

你胆子也够大的,这几年生态环境保护得好,万松岭上都出现狼了,竟敢还一个人来。

马吉笑道。

哦!宋浩闻之微讶,回头朝深遂的万松岭上望了望,此时想的倒不是什么狼,而是那个在太爷爷宋景纯坟墓旁边又出现的那名乞丐。

回到了白河镇,已近中午了,会着了张宝伦,唤上了唐雨和伍长,六个人坐到了一家饭店里用餐。

听说那处楼址已谈好了价钱下午就可以进行交易被宋浩买下,刘天和马吉很是高兴,都表示全力相助,以令天医堂早日开业。

你那天医堂的营业手续三天后会有人送来,法人代表用了你名字。

人家一听说是你们祖孙二人回来重新开办中医院,二话没说,甚至都不用我的面子,就答应给办了。

说来还是你爷爷的面子大,县里先前想请都请不回来呢,如今主动回来,一切事情自会全力支持的。

刘天说道。

当年要是你和爷爷不走,这医院也早就干起来了。

马吉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出去了这几年也是令我明白了许多的东西。

今日创办天医堂,不为谋生,而是为了中医事业。

宋浩感慨道。

下午会着了那房主,一番交易完毕,宋浩、唐雨、伍长三人正式进驻,随即筹备起了天医堂日后的工作。

有马吉、刘天、张宝伦那三人相助,各方面顺利进行。

这天晚上,唐雨说起日后天医堂的人员安排,有宋浩和爷爷宋子和,还有那个已答应过来的林凤义,加上唐雨,天医堂已是高手会聚,具备了高层次的人力资源。

宋浩此时忽然想起了一个人来,说道:若是能将那位冰火神针吴启光请来,尤是能增天医堂实力的。

我虽习得此术,但不及吴老师的功力深厚。

我看这里暂时不需要我做什么,不如去他那里走上一回,请他日后来天医堂坐诊。

唐雨闻之,惊喜道:我也听说过冰火神针之名,能将他请来,真是再好不过了。

有你二人的针灸术,林凤义的脉法,我和爷爷的方药,天医堂足以应天下之病。

那好,我明天就去请他。

让小伍帮你在这里筹备天医堂。

宋浩欣然道。

还是让小伍陪你去罢,有他在你身边我也放心。

我这边有刘天他们相助,权作个监工是了。

唐雨说道。

自是担心宋浩的安全。

宋浩歉意地道:留下你一个人在这里,实在是……未及宋浩说完,唐雨笑道:没关系了,为了天医堂早日开业,我们各方面都要着手进行的。

你就去罢。

另外我又从唐家调来了50万资金,加上手中的,足以应付到天医堂开业了。

我们创办的是中医药馆,不需要添置那些医疗设备的,先期的开销不是很大。

马吉的医药公司答应提供一批中成药,主要的中药饮片方面,我也联系好了以前唐家的中药材供货商,他们倒是答应先赊一批中药过来。

所以目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了。

宋浩听了,感激地道:你想得真是周全!没有你,我是没个头绪,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唐雨欣然一笑道:不要忘了,我有过在唐氏医院管理上的经验,你这座天医堂目前还是小事一桩,不足为虑。

第二天一早,宋浩带了伍长,去拜会那冰火神针吴启光了。

宋浩和伍长先是来到了一座城市里,吴启光的诊所在距此地不远的镇子上,明天再去寻他。

想着又要见到这位神奇的人物了,宋浩心中尤自兴奋。

此时宋浩又想起了一事,应该还是要给那个窦海芹打个电话的。

对方留下的电话他虽打过两次,虽不是她本人所接,也是一个女子,应该也是窦家的人了。

现在事情有些过去了,可以与她联系了。

毕竟那是窦家家传之物,自己不方便长久保存的。

窦海芹如此信任于自己,自己也应该对她有个交待的。

天医堂即将成立,天圣针灸铜人的保存已经成了一个问题,是暗中转移到白河镇,还是交还给窦家,必需要有个计划了,总之是不能再藏在蓬莱的老宅中了。

为了防止意外,宋浩没有用身上的手机,而是来到了公共电话厅。

将那组记在心中的电话号码拔了出去。

电话通了,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杂带着一种犹豫道:你好,请问找谁?这是一种宋浩曾经熟悉的声音,宋浩一阵激动,这么长的时间终于和窦海芹联系上了,忙惊喜道:是窦阿姨吗?我是宋浩。

第二卷 中医天下之天医堂 第二十一章 叶氏正骨(1)以手摸之,自悉其情。

摸者,用手细细摸其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强,筋柔,筋正,筋断,筋走。

——《医宗金鉴*正骨心要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浩!电话那边的窦海芹也自呈惊喜道:你还好吗?我还好,窦阿姨,你现在在哪里啊?宋浩问道。

你现在方便吗?窦海芹还是谨慎地问道。

放心罢窦阿姨,我现在这里很安全。

宋浩忙应道。

那好,宋浩,我说个地址你记下,我们可约个时间在那里见面。

窦海芹说道。

随即她说了一个地方。

宋浩闻之惊喜道:窦阿姨,我就在你说的这座城市里,我们现在就可以见面了。

好罢,一个小时后我们在那个地点会面。

窦海芹也自高兴地道。

意外地和窦海芹通上了话,令宋浩惊喜不已。

随后和伍长来到了窦海芹所说的见面地点。

这是一座寺院,名为永宁寺。

时近傍晚,少了游人,寺内仅见几名僧人在走动。

宋浩如约来到了永宁寺后面的一座古塔前。

小伍,我要到塔上去见一位重要的人,你在这里守着,不要让外人进去,除了一位中年阿姨。

宋浩说道。

知道了。

伍长应了一声,然后象一名忠诚的士兵站在了古塔的门前。

宋浩进了古塔,延了阶梯朝上走去。

此时不知道窦海芹是否到了,先去顶层候了再说。

七层古塔,宋浩一走上去,便看到昔日的窦海芹已等候在那里了。

一件黄色的风衣,一脸的憔悴,但却是一脸感激的笑意。

窦阿姨!宋浩激动地叫了一声。

宋浩!窦海芹张开双臂,忍不住上前拥抱了一下宋浩,已是热泪盈眶。

窦阿姨!终于见到你了。

宋浩兴奋地说道。

好孩子!我也想早日见到你,这一段时间实在是太难为你了。

窦海芹感激地道。

望着宋浩,泪水仍是忍不住流下。

窦阿姨,你托我保管的那件东西,现在仍完好无损。

宋浩说道。

我知道,谢谢你宋浩,你不仅仅是为了天下医门,更为了国家和民族保护住了一件中华瑰宝!这是天意,当年要不是遇到了你,此物当会在我的手中失去,窦家也会成为千古罪人。

宋浩,真的是谢谢你!窦海芹说着,朝宋浩深深的鞠了一躬。

其实真正保护住这件国宝的人是你们窦家,因为是你们窦家人的努力,才令这件传说的医中至宝流传至令,也自令我有幸目睹了这件国宝的正品真形。

宋浩说道。

窦阿姨,这段时间您去了哪里啊?我试着用那个电话号码联您,可是虽然打通了,却非您本人,故而没有冒然相告。

宋浩又问道。

一言难尽!窦海芹叹息了一声,说道:自那次在火车上与你意外相遇,凭感觉就知道你是一个可信之人,也是当时事情危急,所以迫不得已暗里请你将那东西及时运走代为保管。

后来我虽然摆脱了一些江湖上的势力追杀,但始终处于危险之中。

所幸的是你将那东西及时地转移了,才没有落入他人之手。

你后来的经历我也听说了一些,看来你当时还是暴露了行踪。

不过那东西终究没有再出现江湖,说明你冒着生命危险将它保存了下来,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你曾经用那个电话联系了我两次,接电话的是我的侄女窦微,那时我还没有告诉她实情,也自她感到些莫名其妙。

宋浩,对不起,是我将你牵涉进了这场是非之中。

窦海芹最后歉意地说道。

没什么窦阿姨,我也是医道中人,更是一个中国人,保护国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并且通过这次意外的事件,也令我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和碰上了一些机遇。

总的说来却是有惊无险,尤其是改变了我的人生。

所以,我还要谢谢窦阿姨呢!宋浩笑道。

真是个好孩子!窦海芹不由赞叹道。

由于我在这其间认识并拜了一位道家师父,师父已为我将此事平息,这场风波应该算是过去了。

宋浩说道。

当时我也以为是真的,遗憾和痛惜万分,因为确实有人看到了一具针灸铜人被装上了一艘货船,接着便在海上出了事故。

后来经高人点破,这才知道了你是得到了高人相助,在施计平息此事。

窦海芹说道。

窦阿姨,现在那尊宋天圣针灸铜人安然无恙,就请定个时间和地点转交还你们金针门窦家罢。

也算是我完成了窦阿姨交给我的任务。

宋浩说道。

窦海芹听了,摇头道:我窦家现在已经没有力量再去保护这件国宝的安全了,否则仍旧再会掀起江湖上的一波抢夺风潮。

事实证明你有能力保护它,你应该成为这件国宝的真正主人。

今天约你来此的目的,就是想告诉你,窦家已经决定将那尊天圣针灸铜人正式的赠送给你,由你来继续这尊针灸铜人的命运。

当今天下,只有你才符合保管那件国宝的真正条件。

窦阿姨,这不合适罢。

宋浩闻之,惊讶道。

宋浩,请你不要推却,为了这尊医中至宝的安全,日后仍旧由你来保管它罢。

并且你也是医道中人,尤精针法,或是天意使然,在这场变故意中令你得到了它。

在你的手上,应该能真正的发挥出天圣针灸铜人的功用来,这样才是这件国宝的真正意义所在,也不枉费王唯一铸造此铜人的良苦用心。

顺承天意,不可违之,否则再度易人,定当另起变故。

窦海芹殷切地说道。

这样罢,窦阿姨,此物贵重,我不敢受。

既然是为了安全着想,我再保管一段时间罢,待此事完全平息后,再归还金针门。

宋浩意外之余,说道。

傻孩子!你就放心地接受它罢。

因为它已经找到了真正的主人。

阿姨相信,你一定会保管好的。

窦海芹笑道。

我怕我担不起这个责任的。

宋浩为难地挠了挠头。

你能担得起,并且已经担负起了这个特殊的责任。

窦海芹笑道。

好罢,窦阿姨既如此看重我,我一定会努力的保管好它的。

宋浩最终点头道。

知道此时不能再随便易手的,否则会再起风云。

对了窦阿姨,窦家针法,传承近千年,已是得针法精髓。

我现在正筹建天医堂,济世行医,以振兴中医一道,想请金针门助我一臂之力。

宋浩接着恳求道。

我果然没有看错你,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人。

好罢,日后我可选派门中精干弟子去你的天医堂。

窦海芹说道。

谢谢窦阿姨了!宋浩闻之惊喜不已。

窦海芹此时望向塔外,感叹一声道:经此一劫,金针门已元气大伤,难复昔日之象。

我现在要去找一个人,为窦家讨一个公道,更为了我的那个痴情的侄女。

要问问那个人,为什么要出卖我们窦家。

宋浩闻之惊讶道:窦阿姨可是要去找那个李贺吗?怎么,你知道他?窦海芹讶道。

这个李贺是魔针门洛家的弟子,当年潜入金针门是应该去偷艺的。

宋浩说道。

这些我已经知道了。

窦海芹叹息了一声道。

可是现在窦阿姨找到此人也已经问不出什么了,因为此人已将洛氏魔针中的反针术习到了极至,在神智错乱之下练就成了一种可缓夺人性命的绝命针。

被施了此术的病人我曾经接诊过,实是难医。

宋浩说道。

什么!李贺疯了,并将洛氏魔针中的反针术习成了绝命针?窦海芹惊讶道。

不错,这是我通过洛家的人证实的。

宋浩说道。

上天怎么会给他这种报应!窦海芹摇头一叹。

宋浩,有件事情事关医道,你日后要注意一下。

窦海芹语气随之一肃道:江湖上继天圣针灸铜人之后,又出现了一件蹊跷事,那就是流传于众医门的一个神秘的传说,无药神方有可能出世了。

无药神方!宋浩闻之一怔。

不错,无药成方,不药而治,这个在医门中流传了几千年的传说如今变成真实的了。

窦海芹说道:据传,无药神方是破译了中医本质的一种神秘的密码,得之者自可无药而愈人身诸病。

此事起于鬼医门和医门纪家。

纪家的纪玄曾在鬼医门中窃取了无药神方的方义,以至于付出了双腿被打残的代价。

但是前不久,传出了纪玄破译了这个医中的大秘,先将自己瘫痪的双腿治愈,又以此无药神方治好了几例疑难杂症,一时惊动众医门。

那纪玄以无药神方治病的方法尤为奇特,是以一碗经他处置过的清水让病人喝了而已,竟在短时间内顽症立愈。

有病人偷留了部分水样拿去化验,也仅仅是普通的清水而已,并无异物。

但是那些病人确实是因为喝了这种再普通不过的清水而治愈了他们的顽疾。

于是江湖再起波澜,有人前去抢夺无药神方,纪玄苦守秘密不吐口被人杀死。

只有他那个掌握了这种医中大秘的孙子纪冬阳逃走,至今不知所踪。

竟有这种奇事!宋浩闻之惊讶道:岂不似道家的那种可以治病的符水!窦海芹道:道家那种符水治病的作用是否存在,现在还未可知。

不过日常所见多是道士用以这种宗教的方法愚人罢了,不足为信。

而无药神方的确是一种破译了医道大秘的密码,至于是什么原理现在除了那个纪冬阳还无人知道,但是效果确实是存在的,这已是得到过验证的。

这也说明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医中的确还有我们现代人所无法知道和了解的东西。

古老,是接近了事物的本质,神秘是有很多我们目前还不能了解的秘密。

医道高深若此,由此可见一斑了。

天下间果真有此无药神方存在,那当是造福人类的神方,做为医道中人,不可不查的。

宋浩想起昔日曾与那纪氏祖孙二人接触过,没想到在他们身上竟然发生了这种不思议的奇迹,虽然此时自己还未能定其真假,心中也自不胜感慨。

此事你日后留意一下便是了,不必过于执着的去追求。

此事过于特殊,搞不好便会陷入那种迷信的范畴,中医一道现在本已遭人垢病够多的了,此事一出,不知道还要遭受到多少所谓‘反中医斗士’的围攻。

但是要记住,真实存在的东西,就是合理的。

至于科学于否,科学本身是什么还没有个完整的定义呢!窦海芹颇显无奈地说道。

我明白!宋浩点了一下头。

好了宋浩,认识你真的是好高兴!希望日后我们有机会再聊罢,我还有事,先走一步了。

窦海芹笑道。

二人随后出了古塔,会着了伍长。

宋浩将窦海芹送出了永宁寺,窦海芹挥手别去了。

宋浩和伍长回到了宾馆,一个人坐在床上发愣,令宋浩没有想到的是窦海芹竟然将天圣针灸铜人赠送给了自己,虽然此时来说好象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事,但还是令宋浩感到了意外。

宋大哥!伍长这时说道:我们这次是为天医堂来请那个针灸高人的罢。

宋浩应道:不错,为天医堂日后计,必需要请到几位医道中的高手坐诊,否则不足以立世扬名。

伍长道:有一个人,不知宋大哥可感兴趣,我也是到了这里才想起来的。

当年在师门学艺时,有一位师兄练功不慎摔断了腿,便是善于接骨的师父也无法医治。

师父说‘骨断八节世难医,唯某城叶氏可治,否则便瘫痪’,于是师父连夜雇了一辆车拉了那位师兄,在我们几个师兄弟的陪同下来到了这里,找到了一位叫叶成顺的人。

此人果是厉害,先是以手法复位。

连捏带按的,也知道怎么搞的,一会的功夫便说是接好了。

随即以木板缠纱布夹住腿部固定,又出一包‘接骨丹’,说是以黄酒为引,连服一月可愈。

后如其言。

宋浩闻之,惊讶道:既有如此接骨奇人,不可不访,此人现在哪家医院?伍长道:这位叶成顺虽持此术,但却不以医名世,故而少人知。

家居城南,开一小货店,贩酒为生。

且性情古怪,不愿为人接骨,极是难以请到,要不是师父与他有旧,亲自出面,他也不会出手相救的。

宋浩听了,疑惑道:有此绝技,却不应世,是为何故?伍长摇头道:这个我也不知。

师父当年说过,叶氏接骨术,天下第一,但却少医外人,日后门中弟子便是再有骨伤难医者,若是没有师父亲自出面,最好不要去找此人,因为去了也是无济于事。

我说起这个人来,是想告诉宋大哥这里有一位接骨高人就是了,未必能请得到的。

宋浩道:有大本事的人都是有脾气的,不足为怪。

有时候技不显世是在坐待时机,否则空学一身本事何用。

再不就是另有隐情,令他不愿露此绝技于人前,还有就是性情孤僻,拥奇自居,扮个高深莫测的样子。

却不知这个叶成顺属于哪一类。

伍长道:当年师父也是在屋子里与他商量了半天,这个叶成顺才肯出手救治的。

此人性子沉稳,倒也不像那般高傲的人。

应该是属于那种另有隐情的罢。

宋浩点头道:必是遭受过什么刺激,才不愿以此术救人的。

这些先不管他了,明天一早先去会会此人,果有你说的那般接骨的奇术,天医堂当为此人备一个位子。

对了,鲁延平师父交游甚广,应该还能识得一些医中的高人,你知道的都于我说说。

宋浩接着说道。

没有了,我知道的就这一个人,还是难请的一个人物。

要不日后你去问我师父罢。

不过他老人家行踪不定,云游四海,我们这些弟子都找不到他。

伍长挠了挠头,嘿嘿一笑道。

宋浩闻之笑道:能见到的时候,自然也就见到了。

当年机缘得遇,授我霹雳针法。

而今又遇到了一位他的弟子,应该还是有机会再见面的。

第二卷 中医天下之天医堂 第二十二章 叶氏正骨(2)第二天一早,宋浩在伍长的引领下,来到了近郊区的一处居民区,这里多是平房,临街的也都是一些小店铺,非那繁华所在。

在一家批发白酒的店面前,伍长停下了脚步,说道:这是这里了。

此店铺很是简陋,门外放置了几口装着白酒的大缸,屋子里也是,一走一过都能令人闻到一股酒的溢香。

生意也自冷清,店里面只有一名中年妇女趴在桌子上打着嗑睡。

宋浩咳嗽了一声,走了进去。

那妇女闻有人来,直了身子,问道:打酒啊!请问,叶成顺先生在吗?宋浩问道。

听说找人,本要站起来的妇女又坐下了,打了个哈气道:出门了,找他有事啊?哦!宋浩闻之,颇感失望,说道:不知叶先生什么时候能回来?我找他是有件事情商量的。

谁知道呢!走了半个月了。

有事等他回来再说罢。

那妇女显得不甚耐烦。

是这样!宋浩无奈之下,朝伍长一摊手,随后走了出去。

来的不是时候,以后再说罢。

宋浩摇了摇头道。

伍长感到歉意道:让宋大哥白走一趟了。

宋浩笑道:没事,要想请到这种高人,不三顾茅庐,人家会感到没面子的。

也是!伍长听了,不由笑道。

二人刚走到街口,伍长忽然指了前面一人,惊喜道:宋大哥,他就是叶成顺!宋浩抬头看时,见有一人,五十多岁,中等身材,胖瘦均匀,虽是红光满面,却略呈些忧郁,显是平日里不拘言笑。

左手拎了一兜青菜,哪里象个出门的样子,明明是去菜市场买菜去了。

宋浩听伍长一说,知道是被那叶成顺的家人骗了,惊喜之余,忙迎上前恭敬地道:请问,是叶成顺先生吗?啊!是我,有事?那叶成顺先是一怔。

你好叶先生,我叫宋浩,可否借一步说话。

宋浩指了指对面的一家饭店,说道。

叶成顺上下打量了宋浩一番,又望了一眼旁边的伍长,显是没有认出伍长来,摇了一下头,说道:对不起,我不认识你们。

是这样的叶先生,听说您擅长接骨……未等宋浩说完,那叶成顺退后一步,大是不悦道:你听谁说的,我哪里会什么接骨,要是有那本事,还在这里住着吗。

你认错人了。

说着,让过宋浩就走。

叶先生请等一下。

宋浩忙上前拦了道:请叶先生不要有什么误会,我是真心诚意来请先生出山的。

闻叶氏接骨术天下第一,却不闻于世,叶先生就不感到可惜吗。

是谁告诉你的?叶成顺脸色微呈怒意道。

是我!伍长一旁说道:我是鲁门弟子,当年曾随师父来过这里给一位师兄治腿来着,叶先生不认识了我了?鲁门!叶成顺冷哼了一声道:胡说八道,我不认识什么鲁门的人,你记错了,我也不曾见过你的。

你这人咋这样!当年我可是亲眼看到你给我的一位师兄接骨的,我师父还让我给你留了一千元钱呢。

伍长也上了倔劲,说道。

哼!那叶成顺冷笑了一声道:那就叫你师父来见我,否则我不会和鲁门弟子讲话的。

说完,转身就走。

宋浩没有再追上去,摇了一下头道:这人怪得可以啊!伍长也自生气地道:明明认识鲁门的人,却装做不认识。

给他机会不要,这种不识好歹的人,不请他也罢。

宋浩笑道:知道了有这个人,知道了他住的地方,暂时就可以了,此事急不来的,先放一放,日后再说。

伍长道:我就不应该领宋大哥来找这个人,瞧他那劲,象是欠了他多少钱似的。

有大本事又能怎么样,施展不出来不也是和那没本事的人一样。

宋浩望了望叶成顺远去的背影,说道:此人不以医骨术显世,当是别有原因,待查清楚了再做计较罢。

随后宋浩和伍长乘了客车来到了吴启光所在的那座镇子上,找到了吴启光的诊所,远远看到患者盈门,一派繁忙景象。

挤进人群进了诊室,看到吴启光、吴松父子正在给病人诊治。

宋浩!吴松无意中一抬头望见了宋浩,不由惊喜道:你怎么来了?宋浩笑道:来看看吴老师和你。

是宋浩啊!累的话先到后院休息休息,不累就帮我们忙活忙活。

吴启光那边已然瞧见,抬手打了声招呼道。

病人太多,未及相迎。

好啊!宋浩闻之一喜,知道那吴启光已是拿自己不当外人了,于是坐到桌子旁边,如那第一次来此地一般,诊起病来。

病人是一位老者,听到吴启光让宋浩帮忙诊病,以为是吴启光的弟子,也是候诊的人太多,一时半会的挨不到他,便先过来让宋浩诊治。

宋浩搭手按脉,细诊之下,问道:大爷,您老可是做过胃切除手术?那老者闻之一怔,惊讶道:是啊!两年前做的,切去了三分之一呢!这个也能从脉上瞧出来?宋浩笑道:不仅如此,您老的右脚也受过外伤罢,脉呈不全之象,可是有了残疾?哎呀!小大夫,你会透视啊!怎么能看得这样明白!几年前因为采石头,不小心被砸去了三根脚趾,这也能看得出来!老者诧异道。

那边的吴启光闻之愕然,未想到宋浩的脉法竟达到了如此精确的境界,士别三日,当是刮目相看。

大爷,您老现在的主要症状是大便干燥罢,那是因为下焦火盛之故,我给您开三剂中药,回去水煎服,日三次,服完后就没什么问题了,平日里也要配合多吃些水果。

宋浩说道。

是呀!现在去次茅房苦着呢!两三个小时都下不来,能憋死人呢!老者皱着眉头道。

宋浩笑道:回去服了药就会改善的,保你顺畅。

那敢情好!老者高兴地道。

结果宋浩刚给那老者开完方药,即有半屋子的病人围了过来。

皆是被宋浩神奇的脉法折服。

吴启光坐在那边朝宋浩竖起了大拇指,此人性情豁达,并无责怪宋浩有喧宾夺主之意。

吴松见宋浩竟有这般高超的医术,索性坐在旁边观看,也自懒得去诊治病人了。

宋浩深得林凤义脉法真传,不但诊断精确,而且快速,两个小时之内,几十号病人被他诊治了大半,皆自欢喜而去。

另一部分也自被吴启光诊治完毕。

那伍长站在一边看得啧啧称奇,暗里惊叹道:原来宋大哥竟有这么大的本事,怪不得要开办天医堂呢!待病人走尽了,吴启光走过来,哈哈一笑道:多时不见,没想到你的医术竟能突飞猛进!后生可畏啊!不佩服真是不行了!吴松也自惊喜地道:宋浩,你竟有如此神脉!比那医疗仪器诊断得还要准!宋浩笑道:这也是得了机缘,得遇高人授以脉法,否则哪里能有这般手段。

说完,宋浩介绍了伍长与吴氏父子相识。

吴启光随即叫吴松守了诊所,引了宋浩、伍长后院屋中说话。

吴老师,我此番前来是想请您日后出山助我共创天医堂。

宋浩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

天医堂!吴启光闻之,先是一怔。

顺天之道,以医济世!创此天医堂的本意是在民间发扬振兴中医一道,召集民间医道高手,汇聚一堂,保持传统的中医特色,继往开来,将真正的中医医道呈现世人。

宋浩说道。

你能有此志向,并付诸实施,当真不易。

就冲你这份对中医的热忱,我也要帮你的不是。

吴启光点头应道。

那真是谢谢吴老师了!有吴老师加盟,天医堂半壁可稳。

宋浩兴奋地道:只是吴老师现在的诊所繁忙,恐有所耽搁。

吴启光道:不妨,有吴松支撑就行了,也是要让他自己独立行医锻炼一下。

其实到了我这个年纪,生意已经不重要了,是到了为中医的发展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也谢谢你给了我这个发挥余热的机会。

做为医道中人,我们应该正视中医的发展了,不能再为了一己之利,为财而忙碌了。

虽然现在也有一些机构在研究中医,但多是名存实亡,有的甚至于在一开始就偏离了中医发展的轨道。

你的想法很好,虽然我不知道你的天医堂日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我愿意帮你去试一下,你这份激情感染了我。

宋浩高兴地道:不仅仅是吴老师加盟天医堂,传授我脉法的师父林凤义老师也答应去了。

是吗!那我更应该去了,见识一下这位脉法奇人。

吴启光笑道。

对了吴老师,城里有一位叫叶成顺的人您可否认识?宋浩问道。

叶成顺!吴启光闻之讶道:你怎么知道他的,这位接骨高手从不显世的。

宋浩道:我也是听伍长说的,他以前见识到了叶成顺的接骨奇术。

所以我也有意请他出山加盟天医堂。

但是遭到了他的拒绝。

令我不明白的是,既有如此高绝的奇术,为何不济世救人,否则习之何益?唉!你倒是问对了人,这个叶成顺我认识他的,并且也多少知道些他为什么不愿意为人接骨疗伤的原因。

吴启光说道。

真的!宋浩闻之惊喜道:难道其中令有隐情?吴启光道:不错!叶氏正骨术明清之际就已闻名天下,位属医门九门之例的正骨门。

民国时由于战乱的原因开始末落,但是正骨奇术还是由叶氏的后人继承了下来,没有失传,只是隐居民间,不再以医名世。

这其中有一个传说,叶成顺的祖父曾救治了一位军阀,但是那军阀却忘恩负义,强迫叶氏族人效力军中。

后来那军阀倒台,叶氏族人也多死于乱军之中。

余下的一支避走民间,隐姓埋名,不敢以正骨术显世以免人知。

后来全国解放,叶氏的正骨术这才又渐渐的显露出来。

那是在叶成顺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救下了村里的一位因翻了车砸断了双腿的村支书。

开始时那村支书倒还感恩戴德。

可是那一场人所共知的运动到来后,因叶氏先人为以前的军阀效过命,于是叶氏一家被打成了反革命,领头的竟然是那个村支书。

叶成顺的父亲因此遭到迫害致死。

叶成顺于是发誓,日后叶家正骨术,宁可救条狗也不会再救人了。

从此以后,除了亲朋好友中有伤了骨的,迫不得已之下才出手救治外,叶成顺不在理会任何外人了,也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叶氏正骨术的嫡传之人了。

这是家族遭到了打击之后,令他心态改变才不愿再医人的。

你要是能令他出山,让叶氏正骨从发光芒,当是大功德一件!原来如此!我说吗!是受到了刺激。

不过看他的态度,有拒人千里之外之势,倒是很难请动的。

吴老师有法子吗?宋浩为难地道。

吴启光笑道:我和他是同学,所以才知道的这些。

以前也曾劝过他,时代不同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了,耿耿于怀,只能误了叶氏的正骨奇术。

可是叶成顺不听,宁可医狗也不医人。

我是没法子了,劝了几十年也没起作用,就看你有没有本事请得动他了。

宋浩笑道:那就三顾茅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不能令正骨门的传人出山,当是天医堂的一大憾事。

第二卷 中医天下之天医堂 第二十三章 叶氏正骨(3)这天晚上,宋浩和伍长就住在了吴家,宋浩向吴氏父子讲解了一番脉理,和自己拜师习脉的经历,尤令吴氏父子敬佩不已。

随后宋浩示范了冰火神针,已是冷热可出,自令吴启光惊喜万分,激动道:此术有传人矣!对宋浩又是敬重了几分。

第二天一早,宋浩又要去城里寻那叶成顺。

吴启光笑道:这是尊不开面的石佛,你要是请得动他,我请你吃三天酒。

宋浩笑道:那就暂且记下,我终有法子令这石佛出世的。

宋浩和伍长到了城里,又自朝那叶成顺的家走去。

伍长道:宋大哥,这个叶成顺倔得很,怕是又不给我们面子。

要不我找到我师父,让他老人家出面请罢。

宋浩道:几时能找到鲁老前辈?伍长道:我联系几位师兄弟找找看,不过也要一年半载的才能有师父的消息。

宋浩摇头道:一年太久,只争朝夕。

我们先努力一下罢,实在不行,还真得请鲁老前辈出马。

这时,宋浩发现前方的路边卧着一条流浪狗,当是被街上的车辆碰断了后腿,趴在那里低声哀叫。

宋浩见了,心中一动,对伍长说道:这条狗的腿断了,我们将它带到叶家请那叶成顺医治一下如何。

此人有医狗之志,无医人之心,也算是有一个去见他的由头。

伍长笑道:好法子,这样他不会立即赶我们走了。

说着,上前将那条伤狗抱起。

碎成几断了,都粘糊了,应该是被汽车轮子轧的,怕是接不上了。

伍长摸了摸那条狗的后腿,摇头说道。

宋浩见了,挠了挠头,苦笑了一下道:这倒是有些难为那个叶成顺了,不管了,抱去再说。

到了叶家的那酒铺,看到叶成顺夫妇二人正在里面闲坐。

叶先生打扰了,有条狗的腿断了,还请您给医治一下。

宋浩一走进来,便笑嘻嘻地道。

伍长将那残狗抱上前,示了断腿道:怕是废了,你给瞧瞧罢。

叶成顺见是昨天的两个年轻人竟抱了条狗来,不由得脸呈愠色,继而冷哼了一声道:何人告诉你们我会医狗的?宋浩笑道:医者仁心,泽及万物,也算是爱护小动物罢。

伍长一旁打趣道:是啊!多可怜的小家伙!狗比人强,看家护院,更不会恩将仇报,随我到后面罢。

叶成顺说着,起身朝后院走去。

宋浩见了,与伍长相视一笑,跟了过去。

叶成顺的老婆坐在那里摇了摇头。

出了后角门,到了一处院子里。

叶成顺示意伍长将那条伤狗放在地上按住,然后上前蹲下,两手持了狗的断腿摸循捋顺。

碎成六块了,是被汽车轧的。

叶成顺摸骨断定。

伤得太重,怕是要残了。

宋浩摇头道。

还可治。

便是残了也无妨,到屠羊的人家去寻一条新宰杀的羊后腿接上就是了。

叶成顺淡淡地道。

怎么!叶先生还能施断肢再植术吗?宋浩闻之一惊。

叶成顺未应声,那条狗腿摸来按去捋顺完了,起身去寻了一包药粉,用酒兑了,搅拌成糊状,于狗腿上涂了。

接着找了几支木板条来,量了长短折断,将狗腿固定,外面再用布裹了。

行了,过个七八天就能着地走动了,狗骨比人骨愈合得快。

叶成顺说完,一摆手,意思是抱走罢。

宋浩此时暗里吃了一惊,这般严重的伤势,在常人看来只能是残废了,而这个叶成顺仅仅是不经意的捋了捋,涂了些药,就能肯定地说七八天可愈,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

是这样的叶先生,这是条流浪狗,我们也是在街边拾来的,不如先放在这里养好伤再放它走罢。

宋浩说道。

随你们便。

叶成顺应了一声。

这时,叶成顺的老婆走了过来,阴沉个脸道:老王又来了。

叶成顺听了,眉头皱了皱,朝前面的酒铺走去。

店铺里坐了一位中年汉子,吸着根烟,表情严肃,见了进来的叶成顺未吱声。

是他王叔!叶成顺满面歉意道:实在是对不住,你看能不能再容我一段时间,眼下手头实在是没钱还你。

显然人家是来讨账的。

我家里也急着用钱,要不街坊邻居的住着我也不意思来烦你。

那个汉子不甚耐烦地冷声道。

唉!叶成顺叹息了一声,无奈地道:要不你看看我这间铺子值多少钱,抵给你算了。

这才值几个钱的玩意,要是将前后的房子都算上还差不多。

老叶,不是我逼你,这笔钱欠了我好几年了,再不还我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再给你三天的时间,到时候再不还不上,我只也好来收房子了。

那汉子说完,冷冷地抛下一句,起身去了。

走进了了街对面的一家商店内。

叶成顺坐在那里,低着头,愁眉不展。

宋浩见此时再呆下去不是个事,说道:叶先生,我们就不打扰了,那狗条多您先养着,过几天我们再来接它。

说完,递给伍长一个眼色,二人便退了出去。

叶成顺也未起身相送,由了他们去了。

出了叶家酒铺,宋浩感慨道:如此一位正骨高手,生活却陷入了这般窘况,真是难以想象!伍长道:那也愿不得别人,他藏了本事不使,谁又有什么办法。

走,我们先给他解去这个燃眉之急。

宋浩说着,朝那家商店走去。

宋大哥,你要替他还钱?听他们话里的意思不是个小数目。

伍长惊讶道。

先去问问再说,我身上带的银行卡里还有几万,不够打电话让唐雨给我汇来。

宋浩说着,走进了那家商店。

宋大哥!伍长一脸的崇敬,宋浩此举实是令他感动不已。

那位王姓汉子正闷闷不乐地坐在柜台里吸烟,见了宋浩、伍长进来,以为是买东西的顾客,忙起身招呼。

这位大叔,我是叶先生的朋友,刚才在他那里见过你。

我想问一下,叶先生欠你多少钱?宋浩开门见山道。

那汉子听了,想起刚才果然是在叶家的酒铺见过这两个人,复又坐下,叹息了一声道:三万五,要不是两年前他的两个儿子一齐考上了大学,因为没有学费去念书,他来向我借,我一时激动,也是为他们感到高兴才借了他,也不至于到现在都还不上我。

说完,那汉子显得颇为懊悔。

是这样!宋浩听了,点了一下头,说道:这位大叔,这笔钱我来替他还了,但是不要告诉他是我还的。

你……那汉子闻之惊愕。

我们再在就去银行,将这笔钱提出来给你,算上利息,给你四万罢。

宋浩说道。

真……真的啊?那汉子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宋浩笑道:当然,不过要将当年的你们之间的借据给我。

有有有!那汉子惊喜之余,忙不迭地在一旁的箱子里翻出了一张叶成顺签名的借条。

那就走罢。

宋浩看了一眼借条,转身走出。

你是老叶家的亲戚啊?那汉子忙跟了出来,生怕宋浩走掉了。

到了银行,宋浩从卡里提出了四万元钱给了那汉子,收回借条随手撕毁了。

你真是个好人啊!竟然为老叶还上这笔钱。

那汉子复将那笔钱存进了银行,回头对宋浩感激加感慨地道。

你也是个好人!所以不能再令你为难了。

这件事就算完了,叶家不问,你也不要提了。

宋浩笑道。

行行行!那汉子感激之余,应声去了。

宋大哥,你真仗义!我伍长算是没有跟错人!伍长佩服道。

小事一桩!总不能逼得人家去收他的房子罢。

宋浩笑道。

现在债主换了人了,我看这次不用再去请他,他也会出山了。

伍长高兴地道。

宋浩摇头道:我们虽然帮助了他,但不能以此做为请他出山的条件,还是想法子说服他,不强人所难为好。

回来见到了吴启光,宋浩将二访叶成顺的事说了一遍。

你做得很对,莫说四万,就是为他还上四十万也值。

吴启光对宋浩此举大为赞赏。

接着摇头道:这个叶成顺,家里有困难为什么不和我说,可是又怕我借此事劝他出山。

宋浩,这笔钱还是由我来还罢。

说着,吴启光要去找他的存折。

宋浩忙上前拦了道:吴老师不要和我客气为好,能帮助一下叶先生,也算是我们之间的缘份。

吴启光听了,点头道:也好!那就让叶成顺欠你这份人情。

他不是固执吗,我们不妨借这个机会来逼他出山,叶氏正骨术不能因他再尘封下去了,否则真是太可惜了。

过几天再去见他,我看他还有何理由拒绝你。

宋浩道:我帮他还钱,只是想解他燃眉之急而已,并未做他它想。

我看还是说动他,自愿出山为好。

吴启光道:我知道你心地善良,是真心帮他,不想以此事来要挟他。

不过不借这个机会逼他,他还是不愿意令叶氏正骨术复出的。

有时候君子要做,小人也要做,只要把握个适度就可以了。

否则被人讨了便宜去,人家还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呢。

宋浩笑道:三顾茅庐不成,我就十顾,时间久了,怎么也能混成一家人的模样了,我就不信将这尊石佛请不出庙来。

好宋浩!天医堂有你主持,不愁不发展壮大。

跟着你做事业也令人痛快!吴启光哈哈一笑道。

对了,宋浩,过几天先由我去见叶成顺,探一下他的口风,重要的是向他介绍一下你和你的天医堂。

其实有本事的人也都想找到一个能令他尽性发挥的地方,否则学来何用!叶氏正骨奇术隐埋民间几十年不为人知,也是没有遇到令它重新发光的人和机会。

知道吗!这个叶成顺在年轻时,就能令猪马牛羊易腿而走了,堪称神奇!只因家族几遭变故,才令他心恢意冷。

你一定要重新燃起他的热情,他能出山,足以能造就一系列的奇迹出来。

中医中独特的正骨奇术,简便捷效,在诸多方面那是现代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吴启光随又说道。

招集各科奇才,共兴医道,这是天医堂的一个宗旨。

宋浩说道。

吴启光点头道:专攻一术者,火候到了,足可通神!一技之长,骄狂天下,百技之长,踏遍诸家!便是如此了。

宋浩和伍长在吴启光处住了下来,白天帮忙诊治病人,晚上则是和吴启光谈医论道。

过了几日,吴启光便起身去了城里,先行拜会那叶成顺去了。

午后,诊所内的病人被宋浩和吴松诊治得空了,二人这才休息了一下。

吴松对宋浩愈来愈佩服起来,不但针药全能,脉法精绝,而且竟然习成了其父的冰火神针。

论及医道,每出妙语,令人感悟非常,有那般一代宗师巨匠的意味了。

电话响起,吴松接过,点了点头,随后摞下电话,对宋浩笑道:那叶成顺要和爸一同回来谢你呢!宋浩闻之喜道:叶先生可是被吴老师说动了!吴松摇头笑道:那到没有,不过我爸话里的意思,是要借他到家的机会,你二人全力再劝请一番,务必说动他出山。

宋浩坚决道:好!请不出此人我不会离开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