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跟爷爷去捉鬼 > 第八卷 鬼妓 第96章 神树怪树

第八卷 鬼妓 第96章 神树怪树

2025-03-30 06:27:53

大家面面相觑,以为是幻觉,但是大家都听到了,难用幻觉来勉强解释。

妈的。

真撞邪了不成。

洪大刚骂道,大家不要怕,她就是女鬼,她就是邪。

刚才是她来迷惑大家的。

大家不要怕。

说完呸一口痰在手掌,两手搓搓,眼睛色迷迷的看着传香。

其他人也跃跃欲试。

打死这个女鬼!一个同来的妇女怒喝道。

立即,定格的动作重新开始。

传香手中的剪刀被夺下,传香像头母狮子一样吼叫。

住手!喝声又响起。

爷爷这次听清楚了,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门外,窗边,屋顶都传来这声吆喝。

大家再一次惊愕,传香趁机挣脱男人们的手,蹲下嘤嘤的哭泣。

洪大刚仍不害怕,壮着胆子喊道:我们这么多人,怕什么?就是真来一个鬼,我们也能把它摁倒。

说完又要走向蜷缩一团的传香。

你站住!那个声音怒喝。

洪大刚立即停住,移动不得。

他惊恐道:糟了。

我的身体怎么不听使唤了?我怎么走不动了?洪春耕在旁笑道:你不是逗我们玩吧。

它叫你站住你就站住啊。

你闭嘴!那个声音怒喝。

洪春耕一脸不以为意,嘴巴裂开说了一些话。

可是别人听不见他说了什么。

洪春耕这才惊恐起来,用手拍拍嘴巴,两眼瞪得比灯笼还大。

我是香烟寺的和尚,你们不要伤害传香。

有什么问题,明天来香烟寺找我。

南无阿弥陀佛。

那个声音柔和下来。

话说完,洪大刚恢复了行动的能力,洪春耕也能说出话了。

众人你望我,我望你,不知所措。

这时,志军的娘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

她要赶出屋里的其他人:我儿媳妇不是鬼。

你们快给我出去,不要让菩萨犯怒了。

快走快走,就是她真是鬼,也轮不到你们来管。

快出去,出去!她张开双臂,像赶走偷吃她家稻谷的鸡一样赶走屋里的人。

大家被刚才的现象镇住了,不敢再造次,慌忙从屋里撤出。

你老人家怎么又说自己的儿媳妇不是鬼啦?爷爷低头问驼背的老人。

出去,出去。

志军的娘不听,只是努力的把人们往外面推。

几天后,我趁着周末跑到爷爷家,问传香的情况。

爷爷把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详细的告诉我。

我听得云里雾里。

我问道:传香到底是不是鬼妓啊?怎么一会儿他们说是,一会儿又不是了?如果她不是鬼妓,那周围的男人怎么奇怪的死了?洪春耕还是见证人呢,他不是亲身经历了鬼妓害人么?志军的娘不是也承认传香是勾引男人的女鬼么?那个和尚又是怎么回事?如果她是鬼妓,香烟寺的和尚为什么救她?爷爷被我一连串炮弹似的问题轰的晕头转向。

爷爷说:你听我把事情讲完就知道了。

你这么多问题我一句话答不完。

第二天,爷爷和几个人去香烟寺找那个原来答应要来的和尚。

洪春耕和洪大刚没有去。

爷爷觉得平时就算他们俩最积极,今天怎么反而不来呢?爷爷的疑惑一闪而过,没有多在心里逗留。

香烟寺坐落在香烟山上,离洪家段有接近十里路的距离。

这座寺庙不知建于何年何月,爷爷说姥爹的姥爹那时候就有了这个寺庙。

话说这个香烟寺,却有另一段来源不得不说。

这个来源的说法也不知道从何年何月开始传播。

说是在香烟寺还没有建立的时候,这座香烟山上只有一棵非常粗大茂盛的树,山上其他的地方却连根草都长不出来。

附近的农民试着在这座山上开垦,可是种棉花棉花枯死,种土豆土豆干死。

你就是一天浇无数次水,它还是像旱灾的年头一样颗粒无收。

这本来已经很奇怪了。

更奇怪的是,这棵树终年不断的冒烟,像着了火似的。

可是每一片叶子都翠绿欲滴,根本没有半点火星出现。

于是,周围的居民把这棵奇怪的树当作神树来供奉,逢年过节上山来拜。

一时间,山上的香烟不断,名字由此而来。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个年月,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化缘和尚路过这里,看到了这棵树。

他摸了摸这棵树,对祭拜它的百姓说,这是妖树,你们不要祭拜它。

人们不相信。

和尚借了把斧头,砍破了树皮。

树流出的不是树汁,而是红色的血。

人们不但不相信这是妖树,反而以为是神仙显灵,责怪他们伤害了神树。

他们将和尚捆绑在椅子上,关进一个封死了门的屋子里。

他们杀了畜栏里的猪牛,把猪头牛头摆在桌上,抬到神树前面供奉,祈求神树不要怪罪。

忽然,树中飞出一个长须黄面手执拂尘道士打扮的人。

他悬浮在半空。

树下的人急忙都跪下磕头,祈求神灵宽恕。

那人自称树神,要他们把那个和尚杀了。

树神说,那个和尚才是妖孽所化,故意来破坏神树的。

人们立刻下山,打开关押和尚的房子,要把他拉出来立即处死。

可是屋里不见了和尚的踪影,捆在椅子上的变成了一段木头。

众人回到神树旁,却发现和尚正拿一把斧头拼命的砍树。

鲜血溅得和尚满身都是。

半空的树神也不见了。

众人连忙上前阻拦,和尚拼死挣扎。

和尚喊道,再让我砍两斧头,就可以见证我的话了。

可是众人夺去他的斧头,几个人把他抱起,强行迫使他离开。

和尚挣扎不过,跳起来一脚蹬向大树。

那树已被砍开半边,摇摇欲坠。

和尚这一脚蹬过去,树便吱呀一声倒下来。

众人怕被大树压着,慌忙松开和尚,四散跑开。

扑腾一声巨响,枝繁叶茂的树砸在地上,腾起几丈高的黄尘。

众人被灰尘呛得咳嗽不已,眼睛看不清周围的东西。

灰尘好一阵才平息下来。

树里却滚出三个貌美如花的年轻女子,奄奄一息,衣着单薄。

作品相关——生辰八字的推算先说说历史啊: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认为,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

至于十二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在比较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

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可作大胆推测,也许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一些学者从我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

为驳干支外来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

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

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

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年的推算: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345678910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3456789101112在中国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分别用子、丑、寅、卯、……来表示,而在西方则把一昼夜分为两个12小时,即24小时为一天。

半夜0点是子时,中午12点是午时。

将天干和地支配合各按次序排列两两组合起来,就有甲子、乙丑、……直到壬戌、癸亥,一共是不重复的六十组。

我国最早用来记日,后来用来记年,这是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的干支法。

并且一直延用到现在,例如1983年就是癸亥年,而1984年又要从头开始是甲子年了,2003年是癸未年。

这是六十进位制。

六十甲子顺序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月的推算:按照一月到十二月的顺序。

一月:孟春、正月、端月、元春二月:仲春、杏月、花月三月:季春、桃月、桐月四月:孟夏、阴月、梅月五月:仲夏、榴月、毒月、蒲月六月:季夏、荷月、荔月七月:孟秋、兰月、巧月、瓜月八月:仲秋、桂月九月:季秋、菊月十月:孟冬、良月、阳月十一月:仲冬、冬月、葭月十二月:季冬、腊月日的推算:这个简单多了,一到十写:初一,初二……初十。

十一到二十写:十一,十二……二十。

二十一到二十九,三十写:廿一,廿二……廿九,三十。

三十一写:弎一。

最后,时辰的推算:子时23。

00-1。

00丑时1。

00-3。

00寅时3。

00-500卯时5。

00-7。

00辰时7。

00-9。

00巳时9。

00-11。

00午时11。

00-13。

00未时13。

00-15。

00申时15。

00-17。

00酉时17。

00-19。

00戌时19。

00-21。

00亥时21。

00-23。

00其他:十天干的含义天干地支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十二地支的含义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甲子纳音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

又每两组配一纳音五行,到底是什么意思,至今仍是一个谜。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丙寅、丁卯,配炉中火;戊辰、己巳,配大林木;庚午、辛未,配路旁土;壬申、癸酉,配剑锋金;甲戌、乙亥,配山头火;丙子、丁丑,配洞下水;戊寅、己卯,配城墙土;庚辰、辛巳,配白腊金;壬午、癸未,配杨柳木;甲申、乙酉,配泉中水;丙戌、丁亥,配屋上土;戊子、己丑,配霹雷火;庚寅、辛卯,配松柏木;壬辰、癸巳,配常流水;甲午、乙未,配沙中金;丙申、丁酉,配山下火;戊戌、己亥,配平地木;庚子、辛丑,配壁上土;壬寅、癸卯,配金箔金;甲辰、乙巳,配佛灯火;丙午、丁未,配天河水;戊申、己酉,配大驿土;庚戌、辛亥,配钗钏金;壬子、癸丑,配桑松木;甲寅、乙卯,配大溪水;丙辰、丁巳,配沙中土;戊午、己未,配天上火;庚申、辛酉,配石榴荆;壬戌、癸亥,配大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