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到了星期六,张超开着车,和陈蓉一起来到天目山路上的山水人家小区。
陈蓉早已通过同学网,把陈德茂家住几幢几单元打探清楚了。
两人到了门口,敲了敲门。
门开了,是个五十来岁的戴眼睛女人开的门,一见他们俩,疑道:两位是?陈蓉笑眯眯道:阿姨,请问陈老师,是住这里吗?啊,对,你们是?阿姨问道。
陈蓉笑道:我们是陈老师的学生,来找陈老师问些问题。
原来是老陈的学生,请进,快请进。
阿姨张开门,打量了一下他们,忙欢迎两人进来。
两人进来后,发现这小区虽然是在黄金路段,但里面装修倒显得很简单,想必是以前房价低时,他们买的。
家具基本上都是些老房子里搬过来的木质家具,墙上也是简单刷了一下而已,地上也只铺了很简单的瓷砖。
张超很有礼貌地问道:阿姨,我们有些古汉语的问题,想找陈老师解答一下,下周我们就要考试了嘛。
对了,陈老师呢?阿姨对他们的话丝毫没有怀疑,道:老陈早上出去买东西了,对了,你们直接打他手机吧。
张超和陈蓉相视一眼,心下都在说着,真是粗心大意,居然忘了把手机号记下。
陈蓉只好道:上次陈老师告诉同学的手机号,我弄丢了。
张超忙道:我忘带手机了,哎,粗心大意啊。
阿姨居然没有去想两个人不知道手机号码,怎么还会记得家庭住址的。
只是道:那你们两位小朋友先坐,我给你们倒茶,再打老陈电话。
阿姨,不用麻烦了。
陈蓉道。
要的,要的。
阿姨很热情,强行把陈蓉按回椅子里坐下,随后去厨房倒茶。
张超和陈蓉两人坐着,也没事,只能四处张望下。
张超用手悄悄指了指墙上,墙上,挂着一幅字,里面写的,正是Z大的校歌。
陈蓉轻声笑道:看来这陈老师,还真爱校啊,家里都挂校歌,呵呵。
张超也道:以后我家也要挂校歌,这校歌全文言文的,味道很好,别人看了,一定说我品位高。
陈蓉不屑地皱嘴笑笑。
过了一会儿,阿姨走回客厅,手里捧了两杯茶,笑道:刚才我跟老陈说了,他现在正在超市,估计要过个半小时才能回来。
要不,你们先看看电视?陈蓉眼珠一转,笑道:不用了,阿姨,我们就先坐着等吧。
对了,陈老师的书房我们可以看看吗,我们就看看陈老师藏了哪些书,也许对我们有用,不会乱动的。
阿姨笑道:那有什么关系,老陈又不像其他做学问的人,书房不让人进的,你们来看好了,要是想看哪本书,直接拿,老陈很愿意把书借给学生的呢。
陈蓉笑起来:真的啊,陈老师知道这么多,我一直在奇怪,陈老师怎么会懂这么多的,看的是哪些书,要是有一天,我们能像陈老师知道那么多,那我们也可以当人文的讲师了呢。
阿姨道:你们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呐?陈蓉道:我们都是研究生,希望以后能到陈老师门下读博士。
但听说陈老师已经退休了,不能当导师。
不过能多听听陈老师的教导,也挺好的呢。
阿姨听她嘴这么甜,更加开心了,道:老陈对学生啊,比对谁都好。
来来,带你们去他书房看看。
说着,就带着他们来到书房。
书房很大,有近20个平方,三个大书架上,书都放满了,还有一张大写字台,上面还有许多稿纸。
陈蓉惊叹道:陈老师居然有这么多书啊!真是大开眼界了!阿姨笑道:那你们留这里看,我去烧菜,中午一起吃吧。
陈蓉客气了几句,阿姨走出书房,留下他和张超两人。
张超盯着她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偷偷笑了出来:你演技也太好了吧。
对了,你故意引阿姨带我们到书房,该不会……你想搜一下书房?陈蓉轻声道:既然这陈老师肯定知道一些事,那么说不定他会在书房里留下些什么,读书人一般有什么秘密,都会放书房的。
张超赞道:聪明。
那我们偷偷看一下。
陈蓉点点头:动静小一些,注意点哦。
张超点点头,就来到一个书架前,看了起来。
但满目都是什么古汉语,文学类的,看得他头都大了。
正当他在书架前找了半天,没发现任何古怪东西。
旁边陈蓉叫了一声:你过来看。
张超走过去,只见陈蓉翻开了写字台上一本有些年月的日记本,上面的扉页上,赫然写着求是会会歌,接下去的内容,与黑衣女生那笔记本上,竟然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