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105

2025-03-25 10:33:00

但凡休沐日,陆府几房都会聚到宁安堂用饭,由陆斩、朱氏各领男女单坐一桌。

陆明玉的大伯父从荆州调回来了,男桌那边多了一位,女桌这边,陆筠、陆锦玉都已出嫁,三姑娘陆嫣在为她姨娘守孝没有过来,一下子少了三个,冷清不少。

朱氏见丈夫那边大大小小地坐着有点挤,便把小孙子年哥儿叫了过来,坐她旁边吃。

陆斩武将出身,向来不重那些表面上的规矩,因此陆家没有食不言的忌讳。

朱氏更是喜欢饭桌上热热闹闹的,故萧氏三个儿媳妇嫁进来,慢慢地也习惯了在饭桌上说话。

其实私底下自家人用饭,怎么可能不聊两句?很多时候,规矩都是守给外人看的。

阿暖你是不是没睡好?眼睛下面都黑了。

陆怀玉坐在妹妹旁边,她今早睡懒觉了,来得晚,落座后才注意到妹妹的不对劲儿。

陆明玉心虚地搅了搅碗里的豆腐脑,扯谎道:昨晚睡觉前看了一本鬼怪志异,夜里做恶梦了。

都怪楚行,提前告诉她他今日要来提亲,弄得她心慌慌的,特别是昨晚,翻来覆去,快三更天才睡着,一早天没亮又紧张醒了。

胆子那么小还非要看妖魔鬼怪,自己找罪受。

陆怀玉十分鄙夷地道。

陆明玉小声嗔她:吃你的吧,不用你管我。

姐妹俩打打闹闹的,大夫人看在眼里,不由想起了自己出嫁半年的女儿,半是打趣半是感慨地道:阿暖好好珍惜吧,再过两个月你二姐姐也要出嫁了,那时候你想听你二姐姐唠叨,都轻易听不到了。

陆明玉乖乖点头,桃花眼揶揄地看着姐姐,嗯,大伯母说得对,以后二姐姐管我什么我都听。

陆怀玉涨红了脸,嘟嘴朝大夫人抱怨,大伯母就会偏心阿暖欺负我。

朱氏笑眯眯地接话道:这可不是欺负,你大伯母说的是实话。

陆怀玉哼了哼。

年哥儿一直乖乖地听着,这会儿仰起头问祖母:祖母,二姐姐出嫁那天,我可以放鞭炮吗?隔壁桌恒哥儿、崇哥儿眼睛都亮了起来。

让祖父带你们去放。

朱氏笑着看向那边的丈夫。

陆斩面无表情,算是默认。

三个小家伙见了,继续高兴地吃饭。

一家人都在为女儿的婚事雀跃,二夫人一边品粥一边看了女儿一眼,心情有些微妙。

得知丈夫铁了心要把女儿嫁给庶兄的儿子贺裕,二夫人是一万个不满意,恨不得搬回娘家不跟丈夫过了,但很快亲侄子贺礼就出事了,摔成痴儿,到现在也没好。

一个傻了一个英武非凡前途光明,二夫人看贺裕就慢慢地顺眼了起来。

但贺裕再好,终究没有爵位,侄子人傻了,同房还是可以的,嫂子正在努力给侄子娶个身份还算上得了台面的儿媳妇,一旦生了孙子,便是世孙,武康侯府的爵位与贺裕半点关系都没有。

女儿不在乎,二夫人……她暗暗扫向女儿旁边的侄女。

两个侄女,大侄女陆锦玉嫁的是兵部侍郎徐大人家的二公子徐承锐,与贺裕同在金吾卫当差,但贺裕官职比徐承锐高,背后又有武康侯府的名头,谈论起来谁都要说女儿嫁得比姐姐好。

二夫人自诩世家嫡女的身份,一直都觉得她女儿应该是陆家姑娘中嫁的最好的,但……二夫人可还记得,去年楚国公楚行来家里提亲过,求娶侄女陆明玉。

这么好的婚事,不知道三房夫妻俩怎么想的,竟然给拒绝了。

二夫人猜不透里面的缘由,可她挺庆幸的,否则侄女真嫁给楚行,她的女婿还往哪里摆?饭后男人们走了,女眷们照旧要聊聊家常。

弟妹,阿暖又过了一次生辰,越长越漂亮,才名远播,这半年提亲的人越多越多,弟妹有满意的人选了吗?听婆母聊到女儿的婚事,二夫人趁机询问弟妹。

萧氏浅笑:不急,阿暖才十四,今年我跟她爹再好好挑挑。

二夫人点点头,假意夸赞道:是啊,阿暖是咱们陆家除她姑姑外最好看的姑娘,这女婿人选必须千挑万选,可不能轻率。

说话时朝婆母笑了笑,她是瞧不起婆母,但偶尔也会说点甜言蜜语哄婆母开心,更何况夸陆筠比侄女漂亮,还能稍微给萧氏心里添点堵。

萧氏丝毫不介意,别说女儿容貌、气度都要比小姑子高出一筹,便是比不上,都是一家人,她也不会为这种小事疏远小姑子。

朱氏没听出二儿媳话里挑拨的意味,但她是个喜欢实话实说的,笑着摇摇头:胡说,阿暖可比她姑姑好看。

一个是亲女儿,一个是亲孙女,朱氏哪个都喜欢,反正最美的都是她们家人,眼下孙女就在那边坐着,朱氏当然要哄孙女高兴。

整天就会说这些,就盼着我们都嫁出去是不是?陆明玉装羞嘀咕道,撒娇地瞪长辈们一眼,叫上二姐姐陆怀玉走了。

小孙女娇滴滴的,朱氏嘴上笑着,心里很是舍不得,都十四了,再千挑万选,最多两年,孙女也会出嫁,届时娇养的花朵都被别人家摘走了,只剩一点都不会哄人的孙子们在眼前晃来晃去,没事淘气一下,惹人头疼。

弟妹,我其实一直都不明白,去年楚国公提亲,你们怎么没同意?二夫人转转眼睛,单纯好奇般问萧氏,这次楚国公又立了大功,尚未而立便当上了从二品的大员,高官厚禄爵位在身,多配阿暖啊,别说我,连她二伯父都觉得可惜呢。

心里却幸灾乐祸,叫三房拒婚,这下楚行又升官了,三房再千挑万选,也绝对找不到比楚行更出众的女婿人选。

朱氏闻言,眼里也露出遗憾,看着儿媳妇,想听儿媳妇怎么说。

萧氏自然不能说男方家里的坏话,不然被二夫人传出去,落到楚国公府众人耳中,人家该不高兴了,便颇为遗憾地道:楚国公仪表堂堂年少有为,我们夫妻是挑不出半分错的,可惜他与阿暖年纪差的大了点,阿暖一直把他当长辈敬重……又不是正经八百的亲戚。

二夫人不以为然地道,京城这些人家,随便拎出来一家都能攀上点亲戚了,就说宋氏灯铺的东家宋殊,皇上至今都希望他出山的状元郎,据说他与宋夫人的母亲曾经以姐弟相称,真论起来宋夫人也得喊他一声舅舅,但人家不也嫁了?她就是要当事后诸葛,打消萧氏的顾忌,再让萧氏为错过一个好女婿后悔。

然而萧氏拒绝楚行另有原因,听二夫人好心开解,萧氏便如她所愿,懊恼地皱了皱眉。

二夫人看在眼里,顿觉神清气爽。

就在此时,一个小丫鬟兴奋地跑了过来,三夫人,三夫人,刚刚三爷派人来传话,说楚国公来提亲了!请您去前院呢!萧氏错愕地盯着那丫鬟,以为自己听错了,楚国公?小丫鬟捣蒜般点头,就是刚刚击退倭寇的那个楚国公!这些丫鬟们,忙完主子吩咐的差事后,喜欢聚在一起聊各种京城趣闻,楚国公英武神勇屡立战功,又是京城有名的美男子,见过他的贵女、丫鬟们怕他,但那些没见过的,则是把楚国公当成大英雄般的人物,打心底里敬佩,如今楚国公来陆家提亲,陆家的丫鬟们也与有荣焉。

朱氏最先反应过来,激动地撵儿媳妇:还不快去看看,这次可不能再错过了!亲眼目睹楚行骑马去救孙女,亲眼目睹楚行孤零零站在冷飕飕的走廊里守着孙女,朱氏对楚行是一万个满意,奈何去年楚行先后两次提亲都被儿子冷拒,朱氏又遗憾又担心,担心楚行这个好苗子成为别人家的女婿,没想到楚行打仗回来才几天啊,就又来提亲了!三次提亲,就凭楚行对孙女这份痴情,朱氏也要想尽办法促成这门婚事!萧氏虽然震惊,但人都来了,她朝婆母等人点点头,先去了前院。

看来国公爷是认准咱们阿暖,非阿暖不娶了。

大夫人笑着道。

朱氏笑得合不拢嘴。

二夫人强颜欢笑,袖子里一双手攥紧了帕子,那个楚国公怎么这么卑躬屈膝?堂堂国公爷,被人拒了竟然又来了,陆明玉除了脸蛋美除了肚子里装了点墨水,哪里比她的女儿好了?想到萧氏得了楚国公这个高门女婿后的得意嘴脸,二夫人再也坐不下去了,寻个借口领着丫鬟回了二房。

~楚行来提亲,说得无非还是那番话,喜欢陆明玉,因此求娶,只不过态度更恳切了而已。

陆斩还是不赞成,理由依然是楚行的年纪,陆嵘夫妻认定女儿对楚行无心,亦没有改变态度,但三人都懂待客之道,寻常男子不满意可以直接回绝,但楚行是一等国公爵位,平时彼此也都有来往,因此与去年一样,称要考虑考虑,有决定了再知会楚行。

楚行走后,陆斩才肃容对儿子、儿媳表达了立场。

陆嵘跟父亲是一条心,萧氏却想到了那天楚盈、楚湘来自家找女儿,按理说,如果女儿真的冷冷拒绝了楚行,楚行便是不死心,以他沉稳行事的作风,也会想办法先求得女儿同意,而非上杆子来自取其辱,难道……第二天女儿可是趁她不在家出门了的!我去看看阿暖。

联想女儿这几天常常魂不守舍的样子,萧氏越发笃定了自己的猜测,气楚行背着她糊弄女儿,恼女儿瞒着她偷偷摸摸去见外男,萧氏话里不免带了几分火气。

陆嵘并不知那日楚行的两个妹妹来过,听妻子语气不对,他诧异地拦住妻子,生气了?萧氏摇摇头,推开丈夫,径自去找女儿。

梅苑,陆明玉刚送走闻讯来打趣她的二姐姐,听说母亲来了,陆明玉慌得六神无主,抓起一本闲书假装坐在桌前看,桃花眼盯着近在眼前的书,却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萧氏进屋第一件事,把丫鬟们都打发出去了。

娘……陆明玉放下书,软软地唤了一声,眼带哀求。

不是不想装,但陆明玉可不敢把母亲当傻子糊弄。

那日楚行约她,她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出门同时又不惹母亲起疑,赶巧母亲次日要去做客,陆明玉就自己溜出去了,回来母亲怀疑过,陆明玉死不承认,糊弄了过去。

现在楚行来提亲,母亲肯定想到了。

萧氏刚得知女儿私会楚行时确实有点生气,但看到女儿怕挨训斥的怯怯眼神,萧氏突然又不忍心说重话,尤其是她知道,女儿之前一直把楚行当大伯子看,既然女儿决定去见楚行,肯定有女儿的道理。

阿暖,你跟娘说实话,你与楚行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真的不喜欢他?把女儿叫到床边,萧氏低声问,神色严肃。

陆明玉低下头,脸蛋慢慢地红了,是羞涩,也是尴尬难为情。

她喜欢楚行,姐姐们问她,陆明玉可以扭捏又坦然地承认,但父母知道她与楚行曾经是大伯子与弟妹的关系,在父母面前,陆明玉有种明知故犯的感觉,怕母亲指责她……罔顾人伦,尽管她清楚,母亲疼她如命,绝不对这样说她。

自己的女儿,萧氏怎么会有那种念头?看出女儿是真的喜欢楚行了,萧氏疑惑比震惊多,握住女儿手问:阿暖何时动心的?她真是一点都没看出来。

陆明玉低着脑袋,细若蚊呐地道:他是女儿眼里最威武的英雄,女儿一直都敬他,这辈子,我最先认识的是他,对楚随死心后,他机缘巧合救了我,当时我便有点……他不知道我是重生的,他喜欢我,对我好,我既喜欢,又放不下过去。

去年在马场,他们兄弟一起冲过来救我,我,我心里难受,怕他们兄弟因我反目成仇,所以不肯答应他。

这是陆明玉想到的最妥当的借口,真话是绝不能说的,否则父母知道楚行曾经在她性命攸关的时候还想着成全楚随,绝不会把她嫁给楚行。

其实陆明玉心底依然有点介意那件事,但她喜欢楚行,第一次这么喜欢。

祖父犯过错,父亲犯过错,现在两对儿夫妻过得不是挺好的?只要不是无法挽回的错,陆明玉愿意原谅楚行,更何况楚行当时不知道她的心。

那他说了什么,让你想通了?沉默半晌,萧氏继续问。

以楚行的人品,女儿动心并不难以理解。

陆明玉慢慢靠到母亲怀里,悠悠道:因为我试过了,我放不下他。

他去登州肃清倭寇,我明知他会凯旋,还是担心他。

娘,他给我写信,约我见面,想问个清楚,我去了,本想再劝他放弃,可我真的不忍心……娘,我明知他是我大伯子,还,是不是不知羞耻?脑袋抵着母亲手臂,陆明玉声音哽咽。

与楚行在一起的时候,陆明玉真心愿嫁,但夜深人静,她良心难安,她庆幸她是重生的,利用前世经历改变了家人命运,但陆明玉贪心,她希望老天爷能抽走她嫁进楚国公府后的那部分记忆,这样她与楚行就是最正常不过的夫妻了。

萧氏一听女儿哭,心就疼了,轻轻地拧女儿右边脸颊,胡说,上辈子是上辈子,这辈子是这辈子,这辈子你是娘一手养大的好女儿,是水灵灵的黄花大姑娘,既未成亲,哪来的大伯子?不许阿暖再轻贱自己,要怪就怪楚行,骗走了我女儿的心。

母亲护短,陆明玉破涕为笑,眨眨眼睛,她咬咬唇,小声问:娘,爹爹,会不会因为这个,坚持不许我嫁给楚行?不会,你爹爹其实早就相中楚行了,当初楚行奋不顾身跳水救你,你爹爹就有这心思了。

萧氏笑着安慰女儿道。

别说丈夫确实如此说过,便是没有,萧氏也会劝丈夫答应婚事。

女儿总记着前世,认为自己喜欢楚行是不知廉耻,她与丈夫都同意婚事,就会给女儿底气,一旦有人反对,女儿岂不会越发羞愧?罔顾人伦可是大罪,又被父亲知晓了,女儿脸皮薄,钻牛角尖儿做傻事怎么办?为了女儿着想,萧氏也必须站在女儿这边。

陆明玉窃喜地抱紧母亲,高兴婚事有了希望,也高兴自己遇到了这么开明的父母。

萧氏却忽然想到一事,皱皱眉,她低头问女儿,阿暖,娘记得你说过,前世你嫁给楚随那年,楚行在战场出了事?陆明玉知道母亲的意思,她抬起头,脸上带着羞红,桃花眼却坚定地望着母亲,道:娘,我不怕,我能治好他的眼睛,能帮他保住手臂,就也能保住他的命。

她不想告诉楚行她的秘密,怕楚行知悉后心中有刺嫌弃她,怕楚行鄙夷她一嫁弟弟二嫁兄长,但为了让楚行避过那道生死劫,真若别无他法,陆明玉愿意说出来。

傻女儿,万一呢?萧氏怜惜地拨开女儿耳边一缕碎发,刀枪无眼,战场的事,谁能说得准?萧氏不想女儿做寡妇。

陆明玉想象那情形,楚行一动不动地躺在血泊里,胸口插着毒箭,她眼里慢慢涌出泪水,但陆明玉笑了,笑容凄婉却坚决,靠回母亲怀里道:万一真改不了他命,那我更要早点嫁给他,努力给他,留个后……楚行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是保家卫国的铁马将军,陆明玉敬他爱他,能与楚行做夫妻便是三生有幸,如果能过一辈子,夫妻白首,陆明玉自然欢喜,可哪怕只能做几天做几个月的夫妻,陆明玉也不会后悔嫁给他。

话没说完,被萧氏一把捂住嘴,不许胡说!知道母亲同意了,陆明玉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

~萧氏陪女儿说完心里话,去正院找丈夫。

陆嵘爱女更甚妻子,得知女儿居然担心她喜欢楚行会被他斥责不守妇道,陆嵘顿时急了,我怎么会那样想我的女儿?你跟阿暖解释了没?真急了,急得额头出了汗,当父亲就是这点不好,很多事情都无法随心所欲与女儿交谈。

说了,阿暖半信不信的。

难得见丈夫失态,萧氏故意叹口气,眉眼含愁。

女儿不信他?陆嵘僵住,心里特别的委屈,但他又不能冲到女儿面前亲口解释,半晌才沉声道:你去告诉阿暖,就说我同意了。

萧氏早有预料,却奇怪问:你怎么不自己去说?答应提亲又不是什么父女忌讳谈的私事。

陆嵘抿抿唇,眼底掠过一道忐忑,我,我先去回父亲。

萧氏闻言,转身端茶,飞快掩饰了嘴角的笑,只是她到底心疼丈夫,不忍丈夫被公爹训斥,在陆嵘走到门前时及时喊住他:你等等!陆嵘心情沉重地转身,用目光询问妻子。

萧氏朝他招手,示意他过来。

陆嵘疑惑地走到妻子面前。

萧氏扫眼门口,犹豫片刻站了起来,微微红着脸抱住丈夫脖子,踮起脚在他耳边轻轻吹了口气。

夫妻多年,什么样的甜蜜没有,但陆嵘此时丝毫没有准备,被妻子一吹,他脑袋还懵着,双手却自作主张地抱住了妻子的小蛮腰。

萧氏呸了他一口,扯开他手嗔道:枕边风,非要我说出来你才懂吗?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谁闲得没事要勾他?陆嵘恍然大悟,紧跟着如释重负,抓回妻子用力亲,等我回来!说完松开妻子,大步流星地去寻母亲,来回来去路上算着,没用上两刻钟就回来了,冲进内室便搂着聪慧妩媚的妻子胡闹起来。

这边小两口恩爱非常,那边朱氏得知儿子儿媳妇都同意了,她心花怒放,喜滋滋地去前院书房找丈夫。

不行,楚行年纪太大了,阿暖嫁给他,现在还好,将来肯定要吃苦。

面对被儿子利用而不自知还一脸欢喜的妻子,陆斩一口拒绝,默默把对儿子的火气压了下去,留着回头再去教训耍滑头的老三。

吃什么苦啊?朱氏坐到丈夫旁边,皱着眉头问,嘴唇微嘟,明显对丈夫的反应感到不满。

陆斩拉住她手,安抚地拍了拍,你想想,等阿暖到你这样的年纪,楚行都快六十了,可能走路都困难,且他多次出征,身上肯定有伤,会老得更快,能否活到六十……闭嘴!朱氏不爱听,轻轻打了他一下。

没理才动手,陆斩笑了笑,不跟妻子计较。

朱氏犹不死心,觑着他道:你也快六十了,不好好的?我五十五,只大你八岁。

陆斩皱眉提醒她。

四、五岁能有什么区别?朱氏继续反驳,难道你六十的时候,会比现在差很多?陆斩脸色登时难看起来。

硬话说完了,也成功把丈夫堵得无话可说,朱氏连忙换成一副温柔神色,靠到男人怀里说软话:我真觉得世谨挺好的,难得阿暖喜欢他,世谨又痴情,老三他们两口子都答应了,你当祖父的,就别搀和了,小心阿暖怨你。

陆斩沉着脸看她,虎眸里风起云涌。

朱氏有点慌了,逃避般缩到他怀里,小声抱怨:你不答应就不答应,跟我生什么气……最怕丈夫摆臭脸。

我现在很差?陆斩却一把将人按到书桌上,大手一挥,就要掀妻子裙摆。

朱氏愣了会儿才意识到丈夫为何发疯,急得拦他,我不是那个意思……陆斩可不管,是人都会老,但没人愿意承认自己老了。

朱氏眼看躲不过,心思一动,躺在那儿跟丈夫讨价还价,那,那你先答应婚事……陆斩虎眸一抬,难以置信地看着她。

朱氏脸早红了,对上丈夫喜怒不辨的眼睛,她有点胆怯,但想到楚行黑暗里痴等孙女的挺拔身影,朱氏咬咬牙,硬着头皮道:反正,你继续动手就是答应!陆斩眸光一沉。

朱氏咬唇扭头,正惴惴不安呢,裙子突然被一股大风吹了起来。

半个多时辰后,陆斩将睡过去的妻子抱回后院,回来时,一脸寒霜吩咐赵武:叫三爷过来。

赵武心头一颤,慌不迭地去了。

到了黄昏,年哥儿紧张兮兮地跑到姐姐跟前通风报信,姐姐,祖父骂爹爹了……陆明玉吓了一跳,怎么回事?年哥儿摇摇头,茫然道:我没听见,就看到爹爹跪在那儿,祖父肯定在训他。

陆明玉以为祖父、父亲是在为她的婚事争吵,又急又乱,正要去问问母亲,萧氏先来了。

同时给她带来一个好消息:祖父也同意了楚行的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