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天晚上,田岛搭上开往盛冈的列车,搭的正是昌子在时刻表上用红笔圈起的那一班,二十二时十八分由上野开往盛冈的北星号快车。
通过剪票口时,由于乘客中有一群扛着滑雪设备的年轻人,所以田岛有点担心车厢内会嘈杂不堪,所幸那群年轻人坐上了另一节车厢。
在安静的车厢内,田岛得以独自沉思。
在多摩疗育园所受到的震惊仍然残留在田岛心底,此刻他必须冷静地思考。
年轻的护士用TIKARA这个名字称呼那男童,田岛不知道这名字的汉字该怎么写,可能是力,也可能是主税,但这不重要。
症结就在于TIKABR这个名字,若采用罗马拼音,则写成TIKARA,但已届中年的久松以前学的应该是黑本式罗马拼音法,所以会将TIKARA写成CHIKARA,如此一来,起首字母便是C。
蓝色信封上所写的A.B.C.显然是代表那个可爱的大眼睛男童。
那男童的面貌与昌子酷似,但不会是昌子的孩子,因为除了田岛之外,昌子显然未交过其他男友,如此一来,田岛只能想到一个人,那便是昌子住在岩手的姊姊。
田岛虽未曾与昌子的姊姊谋面,但既是姊妹,容貌想必十分相像,所以姊姊的孩子与昌子面貌酷似也就不足为奇了。
田岛取出照片,他认为照片中的和服女子必定是昌子的姊姊。
昌子的姊姊应该是三十多岁,年龄方面也刚好吻合,何况既然嫁给了东北地方的富农,那么穿和服的机会必然很多,所以给人一种惯穿和服的感觉也是很自然的。
田岛觉得自己正隐隐约约地接近这次事件的真相,然而,田岛无法肯定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唯一的求证方法便是前往岩手去见昌子的姊姊。
列车过了黑矶之后,车窗外的景色变成了一片银白世界。
眺望着在黑暗中往后倒退的雪地,田岛想到今天是十二月一日,自己的休假仅剩一天,而从事件发生当天算起,日子也已经过了半个月。
田岛在盛冈换车,当他在山田线的K站下车时,已是翌日的早上十点四十分。
雪已停歇,天空也露出难得的碧蓝,但车站的屋顶、周围的稻田及杂木林皆是清一色的雪白,积雪将近二十公分,田岛暗自庆幸自己有备无患地穿了一双长筒橡胶鞋。
向车站人员问过路之后,田岛便徒步前往K村。
路上的积雪已经凝固,除了较易滑倒之外,并不特别难走。
在途中,田岛跟拉着货车的农夫擦肩而过,货车上坐着一名小孩,小孩身上的毛衣往上卷起,露出了肚脐,不知道那小孩会不会觉得冷?田岛瞧见了右手边的村公所。
他踏进那栋灰暗的建筑物中。
一名背着婴儿的农妇摊开一大张表格,问女职员:这该怎么填写?大概是什么申请表格之类的吧,女职员用浊音浓重的东北腔调予以答覆。
有两个年轻男人一边在火炉旁烤手,一边大声交谈。
我要当亲郎了。
其中一人说道。
你这种家伙哪能当亲郎?哼啦、哼啦,像你这种家伙才当不成亲郎呢。
乍听之下,田岛不懂亲郎是什么意思,再听下去才知道原来是新郎。
那两人就像一般年轻人一样在谈论结婚之事。
田岛喊了声对不起,两人受惊似地瞪大眼睛望了过来。
田岛递上报社的名片,两人钦佩似地发出哦的声音。
请问来此有何贵事?个子较高的那个男人问道,腔调跟刚才完全不一样,虽然还是带有些口音,但却是标准的日语。
这种语音变化让田岛颇感惊讶,两人就连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正经起来。
山崎昌子的姊姊是住这附近吗?田岛问道。
男人点点头。
她的名字叫时枝,嫁给地主沼泽先生,这是五年前的事了。
沼泽夫妇有小孩吗?有,有一个可爱的小孩。
现在在家吗?应该在,因为我昨天还看见阿婆抱着孩子。
男孩吗?不,是女孩,应该有两岁了吧。
不是另外还有一个男孩吗?四岁的男孩,或许现在不在家里。
另一个男孩?年轻人歪着脑袋想了一下子,然后笑着说:那是你误会了。
误会?四年前的确生了一个孩子,不过是死胎,因为流产――死了?田岛的脸色转为凝重,难道在多摩疗育园看到的男孩不是昌子姊姊的儿子?当真死了吗?真的,还开了证明书。
证明书是医师开的吗?本地没有医师,是由保健护土开立死亡证明书,然后再由村公所发出埋葬许可证,按规定就是这样――确认过是流产吗?当然,连死亡证明书都开出来了嘛,而且一切符合规定。
年轻人用悠闲的口气答道。
办理死亡的手续竟然如此简单吗?原先田岛一直认为乡镇公所的手续烦琐,所以颇感意外。
从什么符合规定的说明来判断,只要有任何医师开立死亡证明书,似乎就能轻易申请到埋葬许可证。
死亡根本未经确认。
(如果那张死亡证明书是伪造的――)这应该足以成为勒索的把柄,久松是用这个把柄来勒索的吗?(然而,根据中村副警部的说法,久松并未来过K村,因为他曾拿久松的照片给村公所的人过目,所得到的回答是不曾见过。
)身在东京的久松,又如何能掌握住勒索的把柄呢?田岛感到不解,但是想一想,其实关于孩童的出生或死亡,大可不必特地跑一起,只要来函询问就够了。
先前有没有东京寄来的询问函,查询沼泽家的事?田岛问道,年轻人马上点点头。
说起来是有过一次,那封信要求我们提供有关沼泽夫妇子女的详情。
寄信人呢?好像是叫做什么周刊的一家杂志社。
真实周刊社?没错,就是那家杂志社。
原来如此。
田岛颔首道。
果然是久松,因为他使用了真实周刊社的名称,难怪中村副警部来到此地问起久松的名字也向不出个所以然。
既然久松能利用那张照片来勒索,意味着四年前的那张死亡证明书必有可疑之处。
田岛问清楚保健护士的住址,向两人道谢过后便径直离去,而两人也立即回到他们原来的世界。
你这家伙不是买了一台豪华电视机吗?若是只有我家没买,那就会惹闲话了。
2田岛一面朝位于神社旁的保健护士家走去,一面回想村公所那两名年轻人刚才的态度。
他们之所以突然改变说话腔调,是想对田岛表示亲切吗?或是对外地人的戒心使然呢?不论是前者或后者,田岛感到自己已被视为外来的不速之客。
神社很容易就找到了。
鸟居(注:神社入口的门,呈开字状。
)虽华丽,但神社本身却是一间稻草屋顶的小屋,鸟居与神社的屋顶皆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保健护土的家就在神社后方。
跟普通农家的格局相同,房檐既深又长。
田岛在幽暗的玄关前停下脚步,只见门柱上挂着一块写着战死者之家的木牌,他不曾在东京见过这类的门牌。
田岛开口叫门,立即有一位四十五、六岁的女人出来应门,她的脸上皱纹纵横,被太阳晒得相当黝黑。
听到田岛是东京来客,她惊讶地微张着嘴,然后说了声:请进。
她请田岛进入客厅。
田岛不清楚保健护士在这种山间部落里究竟位居何种地位,或许应该算是知识阶级之一吧。
保健护士颇为健谈,滔滔说起保健的工作,但当田岛一提到沼泽家,她立刻三城其口。
之后,不论田岛问什么,她都不愿回答,原本和蔼的面孔,突然像戴上面具一般,看不出任何表情。
我只想知道一件事,就是四年前沼泽时枝的流产是真是假?田岛接着又说:我绝对无意责难她或向警方报案,纯粹是基于个人原因而想知道。
然而,保健护士的表情依然纹风不动,对田岛的话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默不吭声。
在这种凝重的沉默气氛下,田岛率先举起白旗。
田岛默默地离开保健护士的家。
他感到难以释怀,而且他心里明白,去见昌子的姊姊只会让这种感觉倍增,但此刻已经来不及回头了。
沼泽家是一栋用山毛榉围起来的巨宅,不愧是富农之家。
田岛一进入庭院,便瞧见一名女人站在回廊前哄小孩。
那是个身穿和服、约三十岁左右的女人,田岛望着她的背影暗自点头,果然是照片中的女人。
田岛一走过去,绑在庭院角落的那只狗便吠了起来,吠声让女人转过头来。
她的容貌与昌子肖似,与被称作TIKARA’的那男童当然更是酷似。
我姓田岛。
田岛将递到一半的名片收回,说道。
是昌子小姐在东京的朋友。
昌子的朋友――?女人像鹦鹉学舌般反问了一句,然后还出畏怯的表情,身子也变得僵硬起来。
抱在她怀中的女娃突然哭了起来,她慌张地边哄小孩边小声对田岛说:请进。
田岛被引进后头的房间,房内虽华丽但光线暗淡。
面对面坐下时,田岛注意到她的左手有两根指头十分短小。
你是时枝小姐吧?田岛再度问道,见对方点头后又接着说:今天来访是为了令妹之事。
时枝的脸色霎时转为苍白,但没有吭声。
田岛继续说道:昌子小姐涉嫌杀害久松实而遭到警方逮捕,你当然已经知道此事。
她自称是为了了结与久松的关系才下手,但那是谎言。
我很清楚昌子小姐不是那种女人,所以做了调查,后来我拿到这张照片。
田岛将带来的照片放在时枝面前,她瞧了一眼,随即挪开了视线。
照片中的女人是你吧?田岛问道,但时枝仍默不作声,田岛逐渐焦躁起来。
那就是你。
田岛用强硬的语气接着说:你在四年前产下一个男婴,但发现婴儿是阿尔多林儿后,便请保健护士开出死亡证明书,谎称是流产,然后将直称已经夭折的小孩寄养在多摩疗育园。
将小孩带到东京去的人,大概就是昌子小姐吧,我至今才明白她突然上京的理由。
然而,身为母亲的你为孩子感到担忧,所以悄悄地到东京探视小孩,不幸却被久松拍了照,就是这张照片,对吧?久松知悉秘密后向你勒索,昌子小组得知此事便想帮助你,对吧?我曾听昌子小姐说过,她的命是姊姊救回来的,看到你左手的指后,我想我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
大概是在遭到熊或什么猛兽袭击之际,你救了令妹的性命。
――所以这次换昌子小姐想救你。
她代替你交付了二十万元给久松,在上野汇完钱之后,我想她又去了久松的公寓,目的是要讨回这张照片的底片。
然而,食髓知味的久松却不肯答应,因为只要握有底片,想加洗多少张都不成问题,也就可以持续勒索下去。
最恶劣的是,可能他对昌子小姐还提出了某种要求,所以她才杀了久松。
她这么做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你。
3昌子小姐显然曾经多次前往多摩疗有园探视,或许是因为你要求令妹将孩子的近况转告你,所以她对多摩疗育园附近的三角山知之甚详,而因为该地靠近疗育园,所以久松显然是掉以轻心而被诱了过去。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昌子小姐为了你而犯下杀人罪。
田岛说到此处,停下来望着时枝。
时枝垂着头,令田岛摸不清她此刻在想什么。
时枝一言不发,像哑巴般保持缄默。
你说话啊。
田岛说道。
但没有回音,跟在保健护士家里碰到的情况一样,只有凝重的沉默。
你说话啊。
田岛又重复了一句。
昌子小姐庇护了你,如果她就此接受判刑,或许你的秘密便不至于曝光,沼泽这个家族也可能安然不受伤害,但是昌子小姐的下场呢?这样下去,她必然会获判重刑,因为这成了一桩无法酌情减刑的案件,但如果法庭知道真相,或许就会斟酌情形而从轻量刑。
为什么保持沉默呢?田岛按捺不住情绪,他像是要一股脑儿将焦躁宣泄出来般怒声说道:为什么不答话呢?这个事件是因你而起。
当初产下阿尔多林儿时,如果你有勇气亲自养育,也不至于酿成大错,因为你的怯懦,导致昌子小姐杀死了两个人,而你现在又袖手旁观――得到的回应依然只是沉默。
田岛逐渐变得难以忍受。
为何一直沉默呢?如果自己的话令人不快(恐怕是吧),那么对方大可叫他滚蛋,这样田岛倒也有个计较,至少容易决定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态度,然而,一个劲儿的沉默简直让他难以忍受。
时枝静静地不哼声,田岛很想知道这女人究竟在想什么。
但是时枝低着头,甚至让他无法观察脸色。
她以为只要保持沉默便能解决问题吗?抑或是对于昌子牺牲自己以保守自家人的秘密感到无关痛痒?你说话啊。
田岛又说道,然而,他的话仿佛被吸进了弥漫在房里的凝重沉默中。
田岛越来越难以忍受,倘若是一触即发之前的沉默,那倒还可以接受,但呈现在田岛面前的沉默却不同,一种既凝重又无可奈何的沉默,就算他一把揪住时枝,连推带拉地猛摇,恐怕也无法打破这种沉默。
田岛终于忍不住站起身来,但时枝仍然坐着不动,田岛自行拉开纸门走到走廊上,他撞见一名老人蹲在走廊的角落。
那是一名小个子的老妇人,她显然是站在外面偷听田岛刚才的谈话,然而,被阳光晒得黝黑且满布皱纹的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田岛走到土间(注:未铺地皮的泥地房间),空中依然一片静寂,田岛像是要逃离这种死寂寂默似地奔到庭院中。
积雪的庭院依然洒满了冬日,从幽暗大宅中出来的田岛因积雪反射的强光而猛眨眼。
就在此时,背后传来男人的声音叫住了田岛。
4那是个瘦高的男人。
男人用几乎没什么口音的腔调说道:在下是沼泽。
田岛这才感觉到沉默终于被打破了。
我听到你说的话。
沼泽说道。
关于此事,我有些话要说,你愿意听吗?当然愿意听。
田岛答道。
我正是为此而来。
请这边走。
沼泽低声说道,然后走到前面带路。
男人的背影看起来完全不像农民,那张脸也没有丝毫乡土味。
沼泽带田岛走到约百公尺之外的神社旁,但不是保健护土家旁边的那间神社,看来这村落里的神社还真不少。
在这里就不怕被人听见了。
沼泽开口道。
田岛默默地掏出香烟点燃。
我觉得很对不起昌子。
沼泽望着北边的山峦说道,田岛斜睨着对方的脸。
既然如此,为何不说出事实真相来帮助昌子小姐呢?就算事实得到澄清,那又如何呢?那又如何?田岛提高了嗓门。
难道你打算装作不知情,让昌子小姐担负全部的责任吗?――归根究抵,这次的事件是因为你和时枝小姐采取姑息的手段而引起的,不是吗?倘若你有勇气抚育阿尔多林儿,那么就不会酿出这次的事件,不是吗?光用嘴说当然很简单。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你并非事件的当事人,身为旁观者,当然什么话都能说。
旁观者?田岛的脸色转为苍白,在这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是事件的旁观者,他一直相信自己是事件的当事人,自已被卷入事件中,所以他才会感到痛苦烦恼,所以才会大老远跑来岩手。
你说我是旁观者?从我的立场来看,我只能认为你是旁观者。
请说出理由。
田岛用犀利的眼神望着沼泽。
从我知道昌子小姐跟这个事件有关的那一瞬间起,我就觉得自已被卷入了事件中,尽管我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但根本就做不到。
我从来不曾认为自己是旁观者,而你竟然说我是个旁观者。
我知道你爱昌子。
在感情上,你说自己不是旁观者,我相信这并非谎言,然而,就算你受到伤害,那也只是伤害到你的感情而已,但对我、时枝及沼泽家族而言,却是与生活攸关的大事。
不单单只是伤害到我、时枝与家母的感情,而是整个生活都会崩溃,因为倘若事实暴了光,那么我们家族便无法在这个村子立足了。
所以你认为牺牲昌子小姐是情有可原?我并未说是情有可原,但事到如今,必须有人牺牲以保护沼泽家族,昌子自己也是这样认为,所以才来说出真相吧。
为了家族而牺牲个人,简直是――过气。
庸俗的悲剧,是吗?沼泽露出阴郁的笑容。
我也这么认为。
既然如此,那又为什么这样做呢?请等一下。
沼泽阴沉着一张脸,轻声清了一下喉咙。
我想对你说明一件事。
什么事?这件事的背景和你所不知道的本地风土。
风土?这跟这次的事件有关吗?有的。
沼泽答道。
所以才要请你听我说明。
5由于我的家庭比较富裕,所以才能供我上大学,我在此地是所谓的知识份子,在我回乡之初,曾不自量力地试图打破村子里的封建制度,所以召集了村里的年轻人,不仅谈论政治,也倡导节育的必要性,还畅谈家庭的合理化。
既然能聚集那么多人听我说话,所以我便试着做问卷调查,结果得到的全是令我满意的答案。
我欣喜地认为农村的民主化及现代化一定能够很快地达成,然而,这竟是天大的误解。
村人之所以来参加集会,只不过是因为我生于地主之家,他们认为在情理上不来参加未免过意不去,而问卷调查上的回答也不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农民根本不愿意将真心话告诉不属于自己集团的外人,而我却在不知不觉间用外来者的想法和语言对他们说话,所以他们也不肯告诉我真正的心声。
这跟这次的事件有何关系?你正在用跟我当初一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
为什么个人必须为家庭牺牲呢?为什么没有勇气抚育阿尔多林儿呢?为什么没有勇气说出事实呢?这是你提出的问题。
你的话的确没有错,就像我当初所说的那些话一样正确。
然而在此地,这些却是空话,虽然正确,但人们不为所动。
在这一带,人们将婴儿放在一种叫做‘卫士子’的竹编笼子里养育,由于笼子置于阴暗之处,所以据说这是造成佝偻病的主因。
我曾试图阻止这种育儿方式,在我这个大学生的眼中,将婴儿置于‘卫士子’笼中的育儿方式简直就是农民无知的表征,但我错了。
此地没有托儿所,当母亲下田工作时,婴儿该怎么办呢?如果将婴儿放在木板地上睡觉,那么可能会因四处爬动而从回廊上滚落受伤,也或许会因而着凉。
为了避免这些危险,只有将婴儿置于‘卫士子’笼中,在此地,这才是最佳的生活手段。
倘若不了解这一点,那么无论多么正确的话……‘卫士子’笼的话我听够了。
田岛一边感到焦躁,一边出言打断对方的话。
他之所以来此,并非为了讨论农村的封建制度,亦非为了听有关卫士子笼的解说。
请说出跟这次事件有关的事,具体地。
沼泽低头凝视自己的脚尖。
太阳躲过乌云后,风势变强了。
五年前,我跟时枝结了婚。
沼泽视线平视前方说道。
婚后六个月,时枝企图自杀。
6此地至今仍严守门第之别,嫡系、旁系的区别也如往昔般都保留了下来。
在我眼中,这些全是荒唐的时代错误,根本是无稽之谈。
再加上刚才说过的,我以为农村的民主化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所以有意要娶门第不同的时枝。
然而,这个举动立刻引起强烈的反对声浪。
村人的观念仍保守如昔,分系的亲戚群起反对,有的以时枝短缺两指为由,甚至有人在背地里说没必要娶残障的媳妇。
时枝受不了那些闲话,因而企图自杀,她吞下安眠药……‘阿尔多林’吗?是的,时枝吃了二十粒,但却没死,因为那不是适合自杀的药物。
我松了一口气,但时枝当时已经怀有身孕。
所以产下阿尔多林儿?是的。
当第一眼看见抱在保健护士怀中的新生儿时,我感到眼前一阵黑,但我仍打算抚育婴儿,可是时枝坚决反对。
时枝小姐吗?是的,就是亲生母亲时枝。
或许你认为她是个残忍的母亲,然而,时枝明了在农村生活、在本地生活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我想亲自抚育的念头很正确,但就本地的风土而言,那只不过是一种天真而不切实际的情怀,光凭理想或正义是无法养育子女的。
在本地,无法耕作的孩童既没有资格存活,也存活不下去,因为在此地,孩童也是劳动力,身体残障的孩童没有劳动力,所以没有资格存活。
没有资格存活?我知道这种说法很残酷,但这是现实,造成这种思想的便是这块土地。
不仅是孩童,连老人也一样,无法下田的老人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老人自己也这么认为。
这或许是源于农村的贫困或田间工作的吃重,也或许是根植于淘汰者意识或什么的。
所以你就假装婴儿死了吗?另外还有一个理由。
我与时枝结婚时并未受到祝福,在婴儿出生当天根本没有人来帮忙,再加上产下一个畸形儿,会有什么结果呢?人们一定会说,看啊,那是天谴。
他们或许还会说,娶了残障的女人当然会生下残障的子女。
就算我能忍受,时枝也必然无法忍受,所以我才同意时枝及家母的意见。
但产下阿尔多林畸形儿并非你们的责任,而是药物的责任,不是吗?理论上是这样,但人们相信的不是理论,而是感情。
何况那孩子出生时,阿尔多林的问题尚未浮出台面,根本无法确定是药物造成的,所以最好的方法便是不让周围的人瞧见那孩子。
保健护士也自愿为我们开立死亡证明书,她是战争寡妇,一个女人能独自活到今天,忍受了诸多中伤及无聊的谣言。
这种事我很清楚,甚至到了今天,人们还要求她家挂上‘战死者之家’的木牌,要她过着与寡妇身分相符的生活,这就是本地的风土。
正因如此,她才甘愿冒往遭到惩罚的危险为我们开立死亡证明书。
因为我们都知道,若要在此地生活,这才是最聪明的作法。
你怎么知道这是最聪明的作法呢?因为我就是这样生活过来的。
若无旁人提供帮助,那就只能在自己的周围筑起一层硬壳,独自生活在壳里,任何超越规范的行为,就算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也不能去做。
你说你为时枝的沉默感到愤怒,但就算她说了话,又能如何?根本于事无补啊,所以时枝才一直保持沉默。
但为什么只有昌子必须牺牲呢?为了防止家庭崩溃,总必须要有人牺牲,我和时枝也愿意牺牲,若非有昌子,我一样会动手杀死久松,在那种情况下,我也绝不会吐露秘密。
这种想法是错的。
或许是,但是却没有其他方法。
要在此地生活……但你还是错的。
田岛重复同一说词。
他没得到回答,也找不出其他话好说,只能默然。
沼泽说了许多事,然而对田岛而言,这跟他从时枝及保健护士那儿所得到的沉重沉默并无两样。
7田岛怀着失望与愤怒搭上当晚的列车。
田岛觉得,返回东京后无论如何要见昌子一面,他想知道昌子的真正感受。
就田岛所知,昌子是个聪明的女孩,是个不肯认同古老因循陋习及封建思想的人。
隔着铁丝网所见到的昌子,虽然脸色苍白,但并未失去镇静。
昌子见到他,露出一个微笑。
田岛飞快地说出所有地事,包括他去岩手见时枝及沼泽,也包括访问多摩疗育园的事。
我了解这次事件的真相。
田岛说道。
你没有必要为了保守家族的秘密而牺牲自己,你必须将一切全说出来,这样你才会获判轻刑。
久松之事可以算一种正当防卫。
至于管理员之事,要证明你并无杀意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你知道姐姐服用‘阿尔多林’自杀之事,所以知道‘阿尔多林’不是一种适合用来杀人的安眠药。
换言之,你只是想威胁她而已,并灭有杀死她的意图,你只要实话实说就可以了。
――你让田熊金服用‘阿尔多林’,只是为了抗议那些对你穷追不舍的人吧?既然如此,你就该坚持本意,不是吗?在受审时,堂堂正正地说出事实……田岛将说了一半的话硬生生地吞了回去。
因为眼前的昌子跟他所知道的昌子截然不同,不是那个开朗、具有都市风格的昌子。
田岛感到惊慌,在他面前的是和在岩手雪地里见到的时枝及保健护士相同的,那种戴着面具的女人,不是在柔软棉被中长大的女孩,而是在卫士子笼里长大的女孩。
田岛所知道的昌子究竟消失到何方了?昌子静默无语。
田岛越发感到惊慌,难道为昌子烦恼、与她一起受苦的想法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你是旁观者。
)沼泽的话掠过他的脑海,在昌子的眼中,难道他也只是个外人吗?你说话啊。
田岛大声说道,然而昌子没有开口。
昌子究竟在想些什么?是陶醉在自我牺牲之中吗?你错了。
田岛用干涩的声音说道。
你还有你姊姊及姊夫都以为只要沉默便可无事,但是你们都错了,沉默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8田岛感到极度疲惫,难道真的无法打破那道沉默之墙吗?如果在报纸上刊出真相会如何呢?毫无疑问的,一定是条独家新闻,然而,如此一来,恐怕只会将昌子等人逼入更为沉默的处境。
得让昌子等人心甘情愿他说出事实才行,然而,这有可能这次的事件始于沼泽夫妇让保健护士开出伪造的死亡证明书。
沼泽说过,那是最佳的方法,就当地的风土而言,再无其他方法,时枝及昌子对此也予以肯定。
风土及社会果真如他们所说的,不容许他们堂堂正正地抚养阿尔多林地吗?倘若真是如此,那么在这次事件中该受到裁判的并非山崎昌子,而是包括田岛在内的整个社会,不是吗?秉持此一看法难道只是新闻记者的偏执吗?田岛陷入阴郁的想像中。
他想起在多摩疗育园中的那个叫做TIKARA的小男孩。
那个小男孩今年四岁,不久便会长大成人,在头脑方面毫无缺陷的他,大概和一般人一样能够读书、思考吧。
或许他也知道自己是阿尔多林畸形儿,所以才遭到父母的遗弃。
在某个国家,有母亲杀了自己的阿尔多林儿,结果却获判无罪,只因那孩子是阿尔多林儿,所以杀人犯便没有罪,或许那个小孩也会知道这件事。
如果他知道了这些事实,因而憎恨周围的社会,又由于憎恨而扣下手枪的扳机,那会如何呢?为了防范十几年后可能发生的事件,有必要将这次事件的真相公布出来。
他生下来是个阿尔多林畸形儿,这不是他的错,也不是他母亲的错,一切责任应该归于发明、贩售并允许贩售行为的整个社会。
若能在法庭上澄清此事,或许能防范十几年后的事件于未然,然而,目前此路仍行不通。
当田岛从阴郁的想像中回过神来,一个写着纸鹤展的招牌映入他的眼帘,主办单位是天使守护会,田岛的心被这几个字吸引住。
9展示会在M百货的五楼举行。
狭窄的展示场里吊挂着一串串纸鹤,贴在墙上的纸条写着:这些纸鹤是家有阿尔多林儿的母亲为祈求儿女的幸福而折的。
隔壁的特卖场人满为患,而纸鹤展示场却是门可罗雀。
三名妇女坐在贴有接待纸条的桌子后,她们都是阿尔多林儿的母亲。
我们想为那些孩子盖一间医院。
其中一名妇人对田岛说。
那些孩子已经四岁,必须尽早盖间医院开始为他们进行机能训练,不仅是为了阿尔多林儿,也为了其他残障儿童,实在有必要兴建一所医院。
这得花很多钱吧?是的,所以除了向政府请愿外,我们也期盼各位的协助,所以请求各位签名支持。
她拿出旁边的签名簿,上面有不少人的签名。
装模作样的字、客气拘谨的字、大字、小字等,各式各样的签名琳琅满目。
我认为那些孩子的问题是社会全体的问题。
另一位母亲说道。
我认为光凭母亲们单打独斗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倘若社会大众不肯鼎力相助,那么问题便解决不了。
我也这么认为。
田岛点头道。
昌子等人试图凭一己之力解决问题,所以唯一能想到的便是那种姑息、灰暗的方法。
其实一开始就应该采取这种态度,将它视为整个社会的问题,有一些母亲便是抱持着这种看法。
田岛感觉自己的心情稍微开朗了起来。
能让我见见你的孩子吗?田岛说道。
我想拍些照片。
拍照――?田岛对面的那位母亲脸色立刻变得苍白,她责备似地望着田岛。
你想拍我孩子的照片吗?是的,我想拍你的孩子跟你一块玩耍的照片,我想拿这些照片给一些人看,鼓起他们的勇气,另外我也想登在报纸上。
我拒绝。
为什么?你问为什么吗?那位母亲提高了声音。
为什么要拍我孩子的照片呢?你不明白我有多痛苦吗?你拍照是打算让我的孩子惹人嘲笑吗?不是。
你刚才说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既然如此,你为何害怕面对摄影机呢?因为我不想去触痛伤口。
她脸色苍白地答道。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受人嘲笑。
尽管没见过我的孩子,可是仍有几百人、几千人赞成我们的想法,为什么非拍照不可呢?你错了。
田岛说道。
他对沼泽及昌子都说过同样的话,但那时他不晓得他们错在何处,此刻他却觉得自己清楚地看出错误所在。
你们说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我也认为如此,然而,若一味地沉默及隐我,你们认为这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吗?为什么你们不把孩子带来这里介绍给大家,让大家拍照呢?如此才能让它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不是吗?如果没有这种勇气,这哪会成为社会的问题?充其量也只是你们个人的问题,不是吗?你能了解我这个做母亲的心情吗?或许我不了解,大概我也无法了解。
但是身为母亲的你们,不是有义务设法让我跟这个社会了解吗?因为羞于见人,所以遮住伤口,但却又希望别人能了解这种痛楚,这想法难道是对的吗?难道不应该拿出勇气叫别人正眼看待自己的孩子吗?难道你们对自己孩子的外表感到羞耻吗?田岛环视几位母亲的脸孔,没有人答话。
在一阵凝重的沉默之后,终于有一位母亲抬眼和田岛四目相视。
我从不以我的孩子为耻。
既然如此,那又是为什么呢?两个多月前,我的孩子过生日,某家杂志社的人来拍了照,但是结果照片却没有登在杂志上。
为什么?因为有人说媒体不能刊出我孩子的照片。
究竟是谁说这种混蛋话?是公家机关的人。
这我就不明白了。
听说这样违反儿童福利法。
法律上规定不准将残障畸形的儿童供大众观览――岂有此理!田岛将嘴角往下扯。
一板一眼地遵守法令有什么用?孩子们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你们认为把孩子藏起来会让孩子幸福吗?你们认为让孩子与世隔绝会比较好吗?没有这回事。
你们希望社会变得能接纳阿尔多林儿当总理大臣或大企业家,对吧?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挺身而战呢?如果有官员反对,你们更应该拿出子女的照片给众人看,争取大家的理解,不是吗?没有回答。
田岛继续等待,然而,沉默越来越凝重。
田岛发觉,这种沉默跟自己以前所遭遇的情况相似。
难道在这里也是相同的结果吗?沼泽说过若想在这村子生活下去……其实他根本无须强调地域,东京又有什么不同呢?在这里也有相同的厚墙,阻止社会性的问题发展成为社会全体的责任。
当局者误以为隔离及隐瞒便是解决之道,误以为视而不见是一种心灵的慈悲,至于当事人自己,则谦卑地认为自己应该承担起悲伤、愤怒及不公平,甚至误以为这是一种美德。
这个展示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田岛用黯然的眼神望着签名簿,签名应该是宣示要将这问题当成是自己的问题,但签名的人了解这一点吗?签名反倒让签名老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签名是让他们从问题中脱身的一道免罪符,不是吗?然后,在这些错觉的累积之下,终于铸成了这次的事件。
田岛走到走廊上。
特卖场的喧嚣清晰可闻。
谁能保证不会再发生第二起阿尔多林事件呢?不,一定还会发生。
到那时候,相同的错觉又会再度产生,而像昌子那样的女孩又会出现了吧?当田岛拖着疲累的双脚步下楼梯之际,有一个声音喊住了他。
田岛停下脚步转过头去,一名脸色苍白的母亲站在那儿。
请你替我的孩子拍照。
那母亲说道。
为了我孩子的将来――尾声田岛陷入空想。
他想象,凝重的沉默厚墙终于被打破,社会终于接纳这个问题成为社会全体的问题。
他大概会原谅我们吧?他知道我们全部为此思虑、烦恼并且努力过,他必然会为自己生而有知一事感到喜悦吧。
田岛空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