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林小神探 > 第 一 章 无极天罡

第 一 章 无极天罡

2025-03-30 07:14:24

据唐史记载:波斯国,在京师一万五千里,东与吐火罗、康国接,北邻突厥之可萨部,正西及南俱,临大海,户数十万,其王居有二城,复有大城十余,犹中国之离宫……隋业大末,西突厥叶护可汗频击破其国,波斯王库萨和为西突厥所杀,其子施利立,立一年卒,乃立库萨和之女为王,西突厥又杀之……施利之及单羯方奔拂林,于是国人迎而立之,是为尹怛支,在位两年而卒。

兄子伊嗣候立,伊嗣候懦弱,为大首领所逐,遂奔吐火罗,未至,为大食兵所杀,其子卑路斯又奔吐火罗叶护,获免……龙朔元年,卑路斯奏言频被大食侵扰,请兵救援,诏遣陇州南由县令五名远西域,分置州县,因列其地疾陵城为波斯都督府,授卑路斯为都督,是后数遣使贡献……咸亨中,卑路斯自来人朝,高宗甚加恩赐,拜右武卫将军,仪凤三年,令史部侍郎裴行俭将兵册送卑路斯为波斯王,行俭以其路远,至安西碎叶而还,卑斯路独返,不得入其国,为大食兵所杀……以上几段历史,清楚地说明了波斯国的地理位置以及该国与突厥、大食和中国的关系。

卑路斯的父亲被大食军队杀死,他逃到吐火罗,但吐火罗但赦免了他,并无力量与大食抗衡,于是他便寻找大唐做靠山。

唐高宗很看得起卑路斯,授封他为波斯都督,在他入朝时又更加恩赐,拜他为右武卫将军,并令吏部侍郎裴行俭带着兵册护送他回国,正式任命他为波斯王。

只可惜裴行俭坏了事。

须知当时中国兵力强盛,领土广大,与大食接壤,西域各地都有大唐军队驻扎,裴行俭手有兵册,就能调动沿途的军队保护卑路斯,但他嫌波斯国太远,怕苦怕累,只护送到西域的碎叶城就调头回京,致使卑路斯得不到唐牢的保护,不但没做成波斯王,还在大食军队手上丢掉了性命。

中波两国就这样在无形之中结下了恩怨,数百年后。

竟引发了一场武林大拼斗。

那场大拚斗极为壮烈,可说是史无前例,中原三大绝顶高手堪堪险胜一着,但胜得艰难异常,其艰难之程度几乎难以想象,俱都受到了极重的内伤和外伤。

故事就由这场大拚斗开始了。

晨曦初露,天子山笼罩在云雾之间,朦朦胧胧的云气中,在山脚下隐约可见一间破旧的小竹屋,屋前有一块空旷的平地。

一阵怪异的呻吟和叫声忽然响起。

这声音象是男人跟女人在……只不过声音模模糊糊,不太象是人,而且时间非常之常,竟继继续续持续了两个多时辰,直到烈日中天,呻吟和颤叫还在回荡。

这时,一个头上扎着两个羊角髻,粗眉、凤眼、悬胆鼻,脸带慧黠的小孩从小竹屋溜了出来,顺着呻吟和颤叫声走去,心中十分好奇。

进入一片树林,终于看清楚了,原来竟是一头壮大的公猴在与母猴交尾。

那小孩不禁瞪大了眼睛。

奇怪,不过是猴子在做爱,他瞪什么眼睛呢?说出来不怕吓死你,那只壮大的公猴并不只是与一只母猴交尾,而是跟数十头母猴在交尾!不但如此,而且交尾之地二十余丈外,还站立着兰四十头公猴,它们只有瞪着眼睛干看而没有交尾的份!所以,它们的眼睛里都流露出浓浓的妒意和恨意!乖乖隆个咚,莫非那壮大公猴是猴王啊?但就算是猴主,也只能是挑选一个年轻、漂亮的母猴做王后,至多是再找几个嫔妃,它能霸占所有的母猴吗?就算能霸占,又吃得消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那小孩并不懂事,却模模糊糊知道一只公猴不可能同时跟数只母猴做爱。

这只壮大的公猴这般威武,一定是有什么特别原因。

小鬼!小鬼!小鬼……蓦地,一阵苍老的叫声从小竹屋门口传来。

是一个老人站在门口叫喊,相貌清癯,年约五旬,身着葛布长衫,但脸上似乎略带菜色。

小孩闻声,蹦蹦跳跳地跑回去,挨到老人身边。

老人朝小孩问道:小鬼,你今年几岁了?小孩疑惑的道:老鬼,你不是说我已八岁了吗?老人喃喃自语:已经过了八年,十年之期将届,玄玉仙丹尚未得知落于何处,八年来苦心寻觅,未见踪迹,唉!难道上天注定老夫该遭此劫……不!这是最后的机会,万万不能放弃……半响之后,又听老人说道:小鬼,老夫有重要的事情要办,明天就要离开这里,迟则二年,快则一年,再回来,你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吗?小鬼听到老人要离去,心中一乐,立即忙道:安啦!一切没问题。

说完接着又关心地问道:老鬼,你的身体不舒服,为什么又要出远门呢?老人脸色沉重的道:小孩子知道啥!老夫要去寻找玄玉仙丹,老夫的内伤就要靠这块玄玉仙丹哩!说着陡听到咳咳连声,只见老人躬着腰,菜色的脸上更为灰白,使急忙从衣袋里拿出一个小玉瓶服下一小口。

服完之后,老人的脸色渐渐由灰白恢复红润,但红色异常浓郁,显为药力所致。

小玉瓶里装的是攻心救命丸,功能去毒护心,阻止内伤恶化,但是却饮鸩止渴,久服之下,身体会造成不良后果,所而反而叫攻心。

小孩姓郭名必克,从小就住在天子山山脚下的小竹屋里,和老人相依为命。

老人平时叫小孩小鬼,而小孩也老鬼,老鬼的叫,日久就习以为常了。

虽然小孩常常沒大没小的叫老人为老鬼,但是他对老人却是出自内心的关怀,老人平时对小孩的慧黠聪明,也非常喜爱,时常流露出来,喜形于色。

可是辰武晚读,老人却从不马虎,动辄喝骂,真是爰之深,真之切。

因此别看小孩年仅八岁,内外功夫却也得颇为结实哩!翌日清晨,老人殷殷告诫小孩用心读书练武,好好看家,山上凶险异常,切勿上去玩。

说着,从身上拿出一块龙骨交给小孩,说这块龙骨功能避毒,若遇到危险,只要含在嘴里就能避毒。

    说完,立即朝右方小径疾掠而去。

小孩眼看老人疾驰而去,身影迅速消失在小径的一端,立即张口哇操一声,只见他眉开眶笑好不兴奋,喊道:我终于放假自由了!一点儿也不伤心……这时,小竹屋里传来阵阵歌声——大老虎离开山,小猴子称霸王,东西南北任逍遥,开开心心真欢畅……嗯?歌声忽然一停。

小孩想起了昨天那壮大公猴与数十只母猴交尾的事,立即窜出房来,奔到林子里。

谁知所有的猴子都不在了,唯独草树东倒西歪,一片狼藉。

小孩想起来真好笑,于是背着小包袱,一边走着一边唱着,兴冲冲的往山上疾掠而去。

老人原本认为小孩慧黠聪明。

必能照顾自己才放心离去,且谆谆訓诫山上的凶险。

但他却忽略小孩从小到大,都天生具有浓厚的好奇心,再加上现在失去了管头,以至于老者前脚一走,小孩后脚也跟着开溜。

这是老人事先预料不到的事情。

这两年来,老人偶然带着小孩在天子山附近奔驰着,藉以锻练脚力和练习轻功,但是从未深入山中……此时只见小孩疾掠向天子山的高处,一路上举目远眺,山势绵延,愈向深处,愈见松柏密阴,奇石怪沟,削壁危岩处处可见,林中烟气缭绕,寄景天成,沐浴在大自然怀抱里。

小孩怀着一颗兴奋莫名的心,愈走愈深入山中,老人的耳提面命早巳忘得于干净净。

山上处处可见奇禽异兽,古木参天,清风徐徐吹,好不自在。

渐渐的小孩放缓脚步,欣赏着天然奇景,并兴致勃勃地边走边哼——大老虎离开山,小猴子称霸王,东西南北任逍遥, 开开心心真欢暢……清朗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行行重行行,小孩在山中,渴饮山泉,夜宿荒洞,倒也平安无事,他迷迷糊糊的走着,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翻过多少山头……这天晌午时分,小孩走得双脚起泡,便在一株双人合抱的大树下休息,肚子里却咕噜咕噜直唱反调,可是包袱里的干粮也已吃完。

他手捂着肚皮,苦着一张脸,这时……陡听砰!砰厂二声,左边林中似有重物坠地。

小孩心中一好奇,立即蹑手蹑脚走向林中,拨开树叶,探头一看,不由用手捂着嘴,差点笑出声来。

原来林中正有两只醉眼惺忪的猴子,躺在地上,眦牙裂嘴,那表情真滑稽!小孩立刻认出是一公一母,其中那只公猴正是昨天与数十头母猴交尾的那一只。

想必它们刚才在树上交尾;一不小心就跌了下来。

  两只猴子半晌爬不起来,然后,只听见吱吱喳喳声音,它们似乎在沟通哩!只见这两只醉猴,手搭着手,摇头晃脑,脚步歪歪斜斜的向前走去。

小孩见状,忙暗地跟踪着,他想也许能发现什么好处也不一定。

因为那只壮大公猴实在太威武了,很可能吃了什么十全大补的神物。

足足过了一盏茶时间,只见那两只醉猴互相挽扶着走到一面山壁前停下,山壁前长满着密麻野藤,小孩心中暗暗诧异,难道这两只猴子醉得脑筋已经糊涂,在树上交尾掉下,来这偏僻的地方干啥?莫非在树上没过足瘾,想在此接着再干?这时却见两只醉眼惺松的猴子手拨着野藤过了半晌,才双双进入山壁内,小孩不由好奇的跟随进去……小孩进入山壁内,才发现另有涧天,山洞上方嵌着一颗夜明珠,射出柔和的光芒,洞内石桌、石椅、石床清晰可见,以前似乎有人居住过哩!两猴进入石洞内后,往角落一躺,立即鼻息咻咻,酣睡不醒。

此时,小孩见状,便毫无顾忌的在洞内打量着,突然瞥见洞内似乎有一道石门痕迹,忙查看四周,发现壁上有一个突出的圆形小石头,往上一按,嘎嗄一声中,石门缓缓移开,小孩立刻一闪而人……陡闻一阵阵香气四溢,迎面扑来,小孩连忙揿动鼻子,深深吸了一口气,立觉头脑清新,精神振奋,忙往石室一瞥,不由叫道:哇操!想不到竟然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呢!只见石室的角落凹槽,长着一株小树,高约三尺,生有九叶,树上结了一颗红艳艳的果实,散发出醉人清香。

这时,小孩看得嘴馋心也馋,肚子又咕噜叫着,便想……陡听嘶嘶声响,小孩忙低头一瞧,失声叫道:哎哟!我的妈呀!吓得连退数步。

在小树旁,正有一条四尺余长的五步蛇,浑身布满黑鳞,七寸之处生有一环白圈,蛇信吞吐,嘶嘶作声,狰狞的双目,以欲攫人而噬,好象不太欢迎突然闯入石室的小孩。

果然,五步蛇马上摆开了架式,严加防范小孩,一方面又眼巴巴的不时看着渐惭成熟的果实。

小孩眼看果实近在咫尺,却吃不到,心中咒骂这畜牲的祖宗十八代,并暗忖道:这家伙黑呼呼的,恐怕有毒哩!不可不防!于是掏出龙骨含在嘴里。

五步蛇眼看果实即将成熟,这小子却像六月的鸭子,不知死活,碍手碍眼,立时吐出一口雾气喷向小孩身上,随后便静静的蜷伏在一旁期待着。

小孩只觉得一股腥臭难闻的气味,往脸上扑来,连忙闪身一避,但是还是吸人了少许的臭气。

五步蛇心中默数一、二、三,倒地!倒地!但是却见小孩人模人样的屹立着,连个屁事也没有,五步蛇的双眼瞪得更大了,一付无法置信的模样。

根据以往的经验,凡是被五步蛇喷到雾气的,不论人畜,走不出五步立即弊命,从无例外,这也是五步蛇名称的来历。

此时,只见五步蛇疾速弹身射向小孩,小孩虽小脑筋可不笨,立即向左一闪身,右臂疾伸,五指箕张,抓向五步蛇的七寸白圈处……五步蛇全身为黑色密鳞覆盖,卧逾钢铁,不畏刀枪,但是七寸白圈处,却柔软无鳞,是它唯一的脆弱地方,也是致命所在。

此时,眼看小孩要抓着七寸,五步蛇心中一急,蛇身贴着小孩慢慢缠紧,蛇尾巴也顺势扫向他,突然听到哎哟!一声,小孩屁股被击中,差一点眼泪就掉下来了。

小孩恨极五步蛇,心道:你这畜牲真够可恶!你不想让我活,我也不会让你舒服!怒叱一声;操你娘!立即不顾一切,咬牙切齿用左手从口中拿出那块龙骨,低头便往五步蛇的七寸白圈处咬下去……奶奶的,真够臭,会不会有毒?管他的,要死也要找个垫底的!小孩继续吸吮着,再臭也不松口。

五步蛇怒火冲天,蛇身一阵剧烈紧缩,无奈要害被制住,一股股的鲜血往处流出,蛇身一阵顫动,终于寂然不动了。

小孩吸吮着五步蛇的血,一股股浓腥的鲜血,直往他的口中灌着,半晌,蛇血已被小孩吸于,蛇身软巴巴的,再也动弹不得了。

此时,小孩脸色通红,口干舌燥,体内似乎有一团火在燃烧着,蛇血穿经走脉,使血脉贲张,似欲裂肤而出。

小孩苦着一张脸,忍住体内的煎熬,想找水解渴,环顾石室四周,竟找不到一滴水。

陡然想起石室角落那颗香馥馥、红艳艳的桌实,心想或许能解渴也不一定。

连忙张目一望,那颗果实似欲离枝掉落,小孩急忙掠上前,手一抓口一张,果实立即化作津液,滑落肚里,刹那间,一团阴冷的气流,沿着经脉,穿校着……这时小孩体内蕴藏着一冷一热二团气流,正在撕拚着。

身体一边热得通红,汗流不止,一边却又冷得簌簌颤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流正在交冲著,交冲不已……小孩被这一冷一热的气流搞得狼狈不堪,痛苦的在地上打着滚,半晌之后,突然觉得浑身一震,有如触电一般,便昏死过去了。

小孩体内为何会产生冷、热二团气流呢?原来,那条五步蛇乃是百年难见的五步蛇,其道行恐怕已有千余年了,生性凶恶,擅吐雾气腥毒,人畜遇上,绝无幸存,其性属火,终年盘居在天子山另一旁的黄龙涧中,乃天生之至阳之物,今日却命犯克星,死在小孩手中。

石室中的果实,乃是天芝仙果,性属阴,秉天地之至阴,实乃此处地下有一道寒玉灵泉,方能培育出这株天地珍宝哩!如此也可解释出那只壮大公猴何以威武神勇的原因了,因为它常年居住在外面的石室,能嗅到千年五步色的气体和天芝仙果的芳香,一至阳,一能阴,久而久之就使它神勇天降,威武凛凛,大异常猴了。

但小孩一下子就吸干子蛇血,吃掉了仙果,力道太猛,自然受不了,竟昏死过去。

过了三天三夜,小孩仍然昏迷不醒的躺在石室一角,旁边还有一条软巴巴的蛇尸,这期间小孩的身高、体型不断在改变着,睡了三天,长高十余公分,脸上萦绕着彩玉般的霞光。

陡然一阵裂帛声响,小孩身上穿的精布短衣,在身体的急速变化之下,全给撑破了。

小兄弟也晃呀晃的露出来凉快凉快了。

这时的小孩已经脱胎换骨,阴阳相济,贯通生死玄关的真气由九宫丹田运行到十二重楼,畅通无阻,达到武林人物梦寐以求的境界。

当小孩苏醒之后,看到破裂的衣服,骇了一跳,遂喃喃自语道:哇操!我怎么投嗝屁?衣衫又怎么破裂不堪……小孩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是什么原因!他带着满脑的困惑走到前洞室,那只壮大公猴已带着母猴外出风流快活去了。

小孩用双手拨开野藤,走出山壁石洞。

抬头看天色,大约晌午时分,肚子也不觉得饿。

此时小孩感到全身似有用不完的劲,于是施展无极天罡神功中的陆地飞腾术向前奔去,迅捷如闪电般,今日的他已非昔日吴下阿蒙了!小孩施展轻功之下,一路上只见奇石嶙岣,危穴张口,怪木偃斜,松柏滴翠,……一幕幕美妙的景色,疾速向后倒退,小孩这时任督两脉已通,内力特强不已,轻功更觉轻灵曼妙,好像脚底下踩着一片云垫一般,此时如被樵夫瞧见,不疑为神仙才怪哩!小孩人小胆大,在天子山深处东闯西荡,翻山越涧一点也不感到危险。

看他身上的衣服,成了洞洞装,紧紧包裹住身体,好象一个小叫化。

三个月后的一天,小孩终于到达天子山的最东端,这一带景象特殊,约有三里方圆光秃秃,寸草不生,景象甚为荒凉,一靠近这片地带顿觉火热异常,迥非外缘林阴凉可比。

小孩见状,心中好奇,立即想—探究竟,于是一翻身往前直奔,当他接近这地面—里方圆内就感到全身闷热不已,再往前只见在中间地带凸出一个三丈方圆和小洞口,阵阵热浪,从洞口里迎面吹来陡见一双野鸟,低掠那洞口处,立即发生怪事——只见它拚命煽动双翅,可是却再也飞不动了,慢慢的被吸向洞口处。

小孩看了连呼怪事,喃喃说道:哇操!这个小洞口一定有古怪哩!不但能发出热浪,又能把野鸟吸人洞口中。

小孩凛然生戒,立即运起无极天罡神功,刹时,阵阵热浪已不似先前那么火热难耐,当他缓缓地走近洞口时,好似处在火焰山一般,轰轰声响,不绝于耳,而且略带吸力。

小孩忙运起内功调息,并伫立在洞口前,默默与热流相对抗,可只是半盏茶功夫已经热得他汗水直流,忍受不了,只好暂时退回外缘林中。

小孩发觉洞口内的吸力,对自己并沒有多大作用,只是洞口内的炽热却让他难以忍受。

虽然他任督两脉俱通,内功已是不凡,却也禁受不了多久的时间。

  因此小孩心中很不服气,决心要留下来问问它,看谁赢谁輸!从这一天开始,他更日日伫立在洞口前,忍受那酷热的考验……原来这个洞就是黄龙洞,乃是千年五步蛇的巢穴所在。

千年五步蛇的血液中,含有抗吸力的作用。

小孩恰巧吸干了千年五步蛇的血液,因此他并不惧怕那洞口的致命吸引力,但是黄龙洞乃是经过地壳变动,所产生的裂隙,温度颇高,难怪以小孩此时的功力,仍然会忍受不了。

小孩天天和黄龙洞所发出的热浪相抗衡,刚开始的确使他吃了不少苦头,但是日复一日,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度过难关,一年后,他只要运起内力,热浪再也不能威胁他,无形中他的功力更为凝实,并练成元罡,只要他一运功,体外自然产生一种无形的气罡,保护身体今后小孩只要努力不懈的用功,元罡大成,即使是一片小小叶子,也能够杀敌于十丈之远。

小孩福厚缘奇,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成就着,假以时日,武林中,又将出现一朵奇葩,除魔卫道,任重道远。

小孩稍一计量,自进人天子山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心中老是挂着老人,便想立即赶回小竹屋……心想着,便迫不急待的沿着天子山的外圈,施展绝妙的轻功,如电石火的飞腾着。

还好,天子山外围仍未开发,大都是荒郊野外,才不至于驚世骇俗。

行行重行行,小孩马不停蹄的赶回小竹屋。

去时半个月后,回来仅短短的一天,足见小孩的轻功与过去相比已是天壤之别了。

小孩蹑手蹑脚慢慢的接近小竹屋,探头向门内一看,到处可见蜘蛛网遍布着,床上、旧椅上布满厚厚的一屋灰土,一派荒败的样子。

小孩伸伸舌头喃喃自语:好险!老鬼还没回来!小孩一看室内的脏乱,马上来个大扫除,右臂一伸拍出一股掌风,只见室内扬起一层灰雾,左掌遥空一扬,蜘蛛网立即残残破破,惊得蜘蛛到处闪躲,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小孩双掌连环出手,东一掌西一掌,待尘埃落定之后,小竹屋马上恢复昔日的原貌。

自小孩回到小竹屋之后,早上练功,晚上读书,等待老人归来。

三个月之后,小孩发现室内的数百册书籍,已被他看完,下午没事做,只好到天子山山上溜达,顺便练习轻功,以此消磨时间。

小孩自从打通生死玄关,灵智大开,看书更是一目十行,以至于在短短三个月之中,就把屋内数百册书籍看完,真乃神童也。

这天下午,天子山的山道上有一条人影,朝山上急掠着,盏茶时间后,只见小孩站在一处林中,林中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树木,他朝树木看了一眼,自言自语道:这些树木,倒挺适合练习掌力哩!说着,立即右手一推,拍出一股急劲的掌风,只听砰一声,一株碗口粗的树木,应声倒下,林中的小鸟纷纷拍翅惊飞!在小孩的叱喝声中,一株株树木,东倒西歪,半晌,林中似象遭到龙卷风扫过一般,没有一株树木是完好的,好不凄凉!小孩左一掌右一掌,玩得好不开心,良久,一看林中满目疮夷的景象,才嚇了一大跳,暗道:哇操!我这不是破坏自然风光吗?小孩立即放下屠刀,改采较温和的方式,只见他右手一伸,五指齐弹,五缕指风,疾射三丈外的一株双人合抱大树。

立听啪啪连声,树干上立即布满五个洞穴,而且前后对穿而过!这比武林中的梅花弹指神功毫不逊色。

小孩看着自己的双手发呆,喃喃道:哇操!莫不成这株大树是豆腐做的吗?说完,果真去摸摸树干,说道:真的也,想不到我的功夫这么厉害!小孩福缘深厚,奇遇连连,任督两脉已通,身具一申子功夫,假以时日,纵然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境界,也可能练成!无怪乎,举手投足,功夫惊人!自此以后,夫子山附近的树木处处布满坑洞,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自然生成的,是这里特有的景象呢!日复一日,再二个月就是二年了。

小孩日日眺望右旁的小径,现在他的心中期望老人能早点回来,年纪渐大心智渐开,他已能体会到老人对他的关爱,老人已是他唯一的亲人。

数日后的一个早上,小孩独自在竹屋前空地上,拳打脚踢,藉以活动筋骨……忽然,右边小径,有一个淡色的黑点疾速掠来小孩立时警觉,抬头塑去,那人尚在远处,但他却看得一清二楚,立即长啸一声,声如龙吟,十里外都能听见,然后天马行空般,急掠而去……老人听见啸声,连忙停足望向远处空中,以为来了什么高手……陡听一人叫道:老鬼,你回来了!声音中带着莫名的激动。

声未歇,人影一晃,只见一个少年人,脸上五官很像小孩,但是身高却比小孩高出三个头,老人不禁疑惑的看着他问道:小哥你是谁?小孩看了看身后,指着自己的鼻子,疑惑的道:你说我吗?接着又说道:你不是老鬼吗!我是小鬼,你连我都不认识了!老人好象在看怪物般,左瞧右瞧,一摇头道:小鬼没你这么高呀!这是怎么回事?小孩裂嘴一笑道:老鬼!一言难尽,有话回去再说吧!老人点点头说道:好吧!说着立即施展轻功身法,疾掠而去。

半晌,身后不闻声息,老人担心小孩跟不上,忙转头一看,身后小孩如行云流水般,不急不徐的跟在自己左侧后面,脸不红,气不喘,根本是一付从容不迫的模样,老人更加疑惑了。

盏茶功夫,老人和小孩赶到小竹屋前,老人进屋一看,纤尘不染,暗赞一声,随即放下手中包袱,坐在椅子上。

小孩也跟着坐下。

这时老人朝小孩问道:小鬼!这一年多来,你怎会变这么高呢?小孩忙道:老鬼!自从你离开之后,我无聊极了,就往山上溜达去了,无意之中,见到两只醉猴,其中一只公猴特别壮,甚是古怪,我就跟踪它们,然后发现了山壁石洞,别有洞天……老人静静听小孩惊险绝伦的述说,脸上表情阴晴不定,时而蹙眉,时而微笑,时而低头沉思……足足过了一盏茶功夫,小孩才述说完毕,老人也由沉思中醒来,问道:小鬼,你说的那条全身乌鳞密布,七寸处生了一环白圈,口吐浓腥雾气的怪蛇好象是传闻中百年难得一见的异种千年五步蛇,性屑至阳,四尺余长,其道行可能有千余年,你福大命大,吸于了它的血液,否则此畜必危害附近的人畜,你诛除此蛇,也算是一件功德哩!稍一顿,接着又道:至于那株高约三尺,生有九叶,又透着清香的果实,可能是‘天芝仙果’,性必至阴,是天地之间的无价珍宝哩!你吸干了千年五步蛇的血液,又吃了天芝仙果,一阴一阳,龙虎相济,才使你伐毛洗髓,脱胎换骨,打通任督两脉,增添了一甲子功夫哩!说着,瞅了小孩一眼又道:天子山东边和那个洞口,会发出炽热及吸力,武林中人称之为死亡陷井又名黄龙洞,互相告诫不敢靠近,你福缘深厚,恰巧先吸千千年五步蛇的血液,其血液中含有抗吸力的作用,而黄龙洞也是它的巢穴所在哩!你在黄龙洞中伫立了一年,怕是已元罡初成……说到这里,老人立即右臂一伸,食指疾速朝小孩点去……小孩静听老人述说,突然话声中惭,抬头一看,老人的食指已近左肩井穴,连忙运功,身体处自然布了一层金钟罩,老人的食指接近他的身子一寸处,再也前进不得。

老人一阵惊愕,立即哈哈大笑数声,撤回右臂食指……小孩右手摸着脑袋,一付莫宰羊模样,疑惑的问道:老鬼,怎么说的好好的,伸出右臂吓唬我?我人小,可经不起吓,到时候死翘翘你就没人相陪啦!老人又哈哈大笑数声,指着小孩的脑袋说道:傻小子!你的元罡初成,即可防身又可御敌,只要你勤加苦练,以后的成就无限量,妙妙!哈哈……小孩憨憨一笑道:怎么会这样啊!老人呵呵一笑说道:小鬼,你的内功已到如此境界,只要再学会‘无极天罡神功’的九大绝招,天下大可去得,哼!狂龙客又将再度重振武林的雄风,指日可待矣!哈哈……小孩看着老人笑个不停,偏头傻傻问道:老鬼,你是不是走了狗屎运或桃花运了,那么高兴!老人眯着眼看着小孩道:也可以这么说啦!总之心里非常爽就是了!小孩可弄不懂老人为什么会那么乐,莫非真得重奖了,于是忙道:老鬼,你是不是发财了?才会那么兴奋,说来我听听嘛!老人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你说我发财了,的确不错,但是我高兴的是你的一番成就哩!小孩哦了一声,笑嘻嘻的问道:你发了什么财?怎么发的?老人却笑而不语,似乎要吊足小孩的瘾,看一看天色,时已近午,老人大模大样的闭着眼睛调息着,却叫小孩弄些饭菜来。

小孩苦着一张脸,好象人家欠他钱不还一般,站起来就去张罗吃的……他推开厨房的小竹门,拔了些野菜,喋啦喋啦炒起菜来,又拿着昨天吃剩下的大野鸟,放在火上烤着,一阵香味直往老人鼻中飘来,馋得老人直催促小孩快点。

半晌,才看见小孩端着黑焦的菜,左手拿着一支缺了双脚的大野鸟,同时身上吊着一个小坛子,老人二话不说的拿起大野鸟,撕开胸脯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突然,老人双目一睁,又蹙着眉头说道:怎么酸酸的,又硬硬的……小孩嘻嘻一笑道:这是昨天我吃剩下的……话未说完,拍!一声,小孩头上就多了一顆爆米花。

小孩躲闪不及,吓了一大跳,人便往后倒。

只听砰!一声酒香四溢,弥漫整个屋内,小坛子破碎,猴酒巳点滴不剩。

老人暗呼可惜不已,忙问小孩道:这些酒是哪里来的?小孩神秘一笑道:这是猴酒,有一次我在天子山上练习指力,看见一群猴子在‘吱吱喳喳’叫着玩耍,我就跟去偷偷一瞧,只见石窟里有几只猴子,正用双脚踩着石槽里的果子,酿着酒,我就伺机偷它一点儿,想要回来孝敬您老,哪知刚才却打破了,唉!老人一付可惜的模样,小孩看得心中暗笑,于是向老人说道:老鬼,咱们明天再去偷它几坛酒,你看怎么呢?老人眯着双眼笑道:由我策划。

你来执行吧!说着,老少二人草草用过午膳,小孩便迫不及待的问道:老鬼,你是怎么发财的?说出来听听吧!老人从桌上拿起包袱解开之后,一阵宝光从包袱里闪射出来,百十颗龙眼大的滚亮精圆的明珠,光彩耀目,一颗已是价值不菲,数百颗岂不是轿值连城子吗?哇操!这不是成了亿万富翁了吗?连走起路来都有风哩!小孩想到这里,忍不住吃吃而笑了。

老人瞅了他一眼,右拳一敲。

砰!一声,小孩抱着头直叫痛,暗道:真衰!暗爽都不行!老人指着闪闪发光的明珠笑道: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又何必这么兴奋呢!接着又说道:不过,有了钱财,善加利用,济贫扶弱,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小孩受到刚才的教训示,只得目不斜视,正经八百的问道:这些明珠,你是从哪里得到的?老人回忆似的说出一番话来:说话一年多前,老夫为了寻找玄玉仙丹,离开天子山的小竹屋,足迹踏遍于黑山白水、滇藏、岭南、西域,不知穿破了多少鞋,仍然风尘仆仆打探着玄玉仙丹的下落……有一天的大黄昏,老夫行脚云贵,经过一个叫‘跳虎峡’的绝地,无意中走进了一座古洞中,竞在里面发现了一大批宝藏,真是怪事!当天晚上月亮半露,似乎不愿意遮住古洞中珠宝的光彩!-------------------------------------------qxhcixi 扫描  fuchenw OCR  武侠屋与双鱼合作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