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仙想了一阵,道:一定要在第七日落之前,赶到此地么?张玉瑶道:许早不许晚。
钱干道:好!老夫告别了。
转身一跃,人已到数丈开外。
但见人影闪了两闪,已隐失不见。
万良道:张姑娘。
张玉瑶已不似适才见面时的刁蛮,微微一笑,道:你是万老前辈了。
万良道:好说,好说,姑娘何以会知道在下?张王瑶道:我已听范大姑娘详细的说清了诸位的姓名、形貌,至于老前辈,我是早已听得父母谈过了。
万良道:令尊何人?张玉瑶道:家父姓张,讳称岚风。
万良哈哈一笑,道:无怪了,姑娘原来是铁胆剑客张岚风的女儿,当真是虎父无犬女。
张玉瑶道:夸奖,夸奖。
万良道:老朽有一件事,百思不解,还得姑娘指教。
张玉瑶道:什么事?只要力能所及。
万良接道:关于那鱼仙钱平的事,他乃武林中出了名难缠人物,姑娘何以竟是能对他呼来喝去,任意遣派。
张万瑶对此事似是十分得意,脸上洋溢起一片欢笑之容道:其实,他肯听我的话,一半是看在家父的面上,另一半才是对我有顾虑。
万良道:顾虑什么?张玉瑶道:唉!如是说穿了,实是一钱不值,我瞧还是不说算了。
突闻得得蹄声,遥遥的传了过来。
只听范雪君道:这一批人马,至少在十骑以上,咱们快些退回阵中。
张玉瑶道:这阵外还有十二个黑衣人,都被那鱼仙钱平点了穴道,可要移入阵中么?范雪君道:来不及了。
刁蛮的张玉瑶,忽然间变的温顺起来,疾快的退入了阵中。
左少白、万良齐齐退回阵中。
范雪君低声说道:除非情势必要,不可出阵拒敌。
左少白凝目望去,只见十几匹快马,疾奔而至。
来人的服色,十分奇怪,分着全黑全白和全红三种。
红的全身如火,白的衣色如雪,黑的漆暗如墨。
左少白暗中数算,四个黑衣的佩刀,四个白衣的佩剑,四个红衣的各背着一对判官铁笔。
十二个人护拥着一个儒巾青衫,面色苍白的文弱书生,直驰阵外。
距阵外尚有四五丈时,停了下来。
只听范雪君低声说道:妹妹,注意那阵外的情势,随时告诉我。
左少白距离阵外最近,也看的最是清楚,只见那面色惨白的书生,伸手从怀中摸出一本纸薄,取出一只彩笔,在本子上画了一阵,然后合起簿子,藏入怀中。
左少白按着范雪君传授之法,悄然移动身躯,行到范雪君的身侧,低声说道:范姑娘,有一位儒巾青衫。
范雪君接道:我都知道了。
左少白道:看样子,他们似是来此探查姑娘的阵势,并无入阵之图。
范雪君道:他们如是不肯入阵,咱们也不出阵拒敌,给他个莫测高深。
左少白口虽未言,心中却在暗想道,那儒巾青衫的书生,看去似是十分重要,如若能够把他擒住,定可逼问出甚多的消息。
但闻蹄声得得,又是一匹快马行来,马上人一身黄衣,留着长须,衬着那高大的身躯,看上去神威凛凛。
那黄衣人纵马奔驰到青衣书生面前,说道:先生可瞧出什么奇异之处么?青衣书生摇头说道:没有,这阵十分奇怪,既非八卦、九宫,又非五行奇门黄衣人对青衣书生,似是十分恭敬,当下微微一笑,道:先生不用焦虑,保重身体要紧,以先生之才,慢慢的必可瞧出其中之隐。
那青衣书生摇摇头,道:当今才人之中,在下实是想不出什么人能够摆出一个竟连在下也认它不出的阵来。
左少白心中暗道:看来这六甲奇阵,尤在九宫、八卦奇阵之上了。
但闻黄衣人道:如是咱们运来千担干柴,四面放火,可否把这座奇阵中之人,一起烧死?青在书生摇摇头,道:这办法,太笨了一些,由且也未必能够成功。
黄衣人心中大为不服,说道:何以见得?青衣儒生道:那人能够摆下这样一座奇阵,岂能虑不及此。
黄衣人怔了一怔,一时又想不出适当措词回答,只好默然不语。
但见那青衣儒生轻轻一带马缰,健马突然转向正南行去。
他已行动,十二个分着黑、白、红三色的劲装大汉,立时随着行动,分布在那青衣儒生的前后左右,保护十分森严。
左少白心中暗道:这青衣儒生不知是何身份,看上去地位不低。
十三骑健马,齐齐掉头而去,丢下那黄衣大汉一个人,站在阵外发呆。
足足过了一盏茶工夫,才听那黄衣大汉自言自语的说道:哼!你只不过仗凭神君宠爱罢了,我倒是不信这区区一座竹阵,竟能挡得住人。
左少白暗自忖道:原来他们的主脑人物,自号神君。
那黄衣大汉自言自语的说过之后,突然呆呆向阵中行来。
左少白虽然听过范雪君谈说此阵变化万端,如是不解变化之人,行入阵中,立时将为阵中幻生的奇象所困,心中一直是有些不信,眼看黄衣人进入阵中,正好一试,是以不肯出手拦住,隐在一处丛草之内,冷眼旁观。
只见那黄衣大汉进入阵中四五尺后,突然向旁侧折转而去。
左少白大为奇怪,暗道;明明他直向阵中而行,何以突然转起弯来、只见那黄衣大汉行了几步,突然又转了一个弯子。
左少白暗道:好啊!你如果自己这般转来转去,那你一辈子也别想转出去了。
那黄衣人起初进虽然左折右转,但还可沉得住气,缓步从容,但转了一阵子之后,心中突感不耐,身子愈转愈快。
不过十柱香的工大,已然是满头大汗滚滚而下。
左少白看他只在一丈方圆之内,疾转如轮,心中既觉时笑,又觉奇怪,暗道:这片竹阵,不过两亩大小,进入阵中如是被迷,直行不变,亦可行出阵去,此人怎的如此笨法。
心中念头转动,耳际间响起了范雪君的声音,道:舍妹告诉我,其人武功高强,气度不凡,最好把他擒住。
左少白心中忖道:这话不知是说给那一个听,目光转处,瞥见张玉瑶缓步向黄衣大汉行去。
这时,那黄衣人,似是已经难冉忍耐,双掌连连拍出,口中大声呼叫。
他拍出的掌力,强猛无比,掌掌带起了一阵呼啸之声。
那翠竹插成的竹阵,被他强猛的掌力,震得东倒西歪。
那范雪君似是早已思虑及此,一个人发狂时,难免乱发掌力,如是被他巴掌震倒几根翠竹,这六甲奇阵的妙的用,即将全部失去。
那黄衣人连发几掌之后,停下手来,似是陡然间发现了什么,望着正西方,呆呆出神。
原来,他这阵发掌猛劈,已经伤到了两根翠竹,使眼前的形势,生出了变化,有如迷向之舟,陡然间,发现了一座灯塔。
这时,张玉瑶已然欺到了黄衣人的身后,伸手一指,点了过去。
黄衣吃了他一指,身子摇了两摇,跌了下去。
范雪仪急急行了过来,扶起被那黄衣震偏的翠竹。
左少白缓缓由草丛中站起身子,心中暗道,那黄衣不知看到了什么,竟然那般疯狂的劈掌。
他年少气盛,好奇之心甚重,心念转动之间,故意的走错了一步,只觉眼前一黑,似是陡然间,由白天走入了黑暗之中,不禁心中大骇,暗道:这翠竹布成之阵,何以如此历害?心中一急,第二步又不自觉的走错。
眼前景物,又是一变,但见一片无边无际的茫茫水域,使人有着寸步难移之感。
正自发愁之间,感觉到一支手伸了过来,抓住了左腕,轻轻向左一带,道:向左转行两步。
左少白依言转了两步,景物立时复元。
只见翠竹依旧,随风飘舞。
范雪君一身青衣,站在他面前尺许左右;右手仍然抓住了他的左腕。
只见她微微一笑,柔声说道:盟主受惊了。
左少白原想称赞几句六甲奇阵的奥妙,但却被那一声盟主叫的脸上一热,呆在当地,半晌开不得口。
那范雪君双目皆盲,也无法瞧出左少白的窘态,淡然一笑,接道:盟主可曾瞧到了什么?左少白道:一片无际的茫茫水域。
范雪君道:那只是一种幻象,并非真的是水。
左少白只觉心中有着许多的疑问要问,但想到自己的盟主身份,又觉说不出口,只好强自忍了下去。
范雪君道:属下已擒住那黄衣人,只是此刻对敌要紧,无暇审问,先点了他的穴道,放在阵中,不知盟主高见如何?左少白道:就依姑娘之见。
范雪君道:属下遵命。
左少白轻轻咳了一声,却不知再说些什么才好。
只听万良的声音传了过来了,道:那书生又回来了。
左少白借故转身,向前行了两步,藏在草丛之中望去。
这次,他小心翼翼,不敢再有丝毫差错。
凝目望去,只见那青衣儒生,带十二个红、白、黑三色衣着护卫,纵骑而来。
马行到原来停身之处,突然一勒马缰,望了那游行在草地的健马一眼,摇头说道:黄龙堂主自负武功,不听我劝,陷落阵中被擒了。
那十二个护卫他的大汉,似对青衣书生,异常敬畏,不敢胡乱接口。
只见那青衣书生凝目望天,思索一阵,突然说道:那黄龙堂主,知道的隐密甚多,如是熬受不住苦刑招供,只怕要泄露了不少机密,看来非得攻下此阵不可。
他身侧虽然环围着一十二人,但却无人敢接他之言,有如在自言自语一般。
左少白悄然移步而行,走到了万良的身侧说道:这青衣书生,在对方地位甚高。
万良点点头,低声应道:不错啊!左少白道:如若咱们能够把他生擒,不但可问出甚多隐密,而且有先声夺人之效。
万良已然知他用心,当下说道:范姑娘没有下令,想是不可檀动。
左少白原想要万良为他助阵,冲出阵去,生擒那青衣书生回来,却不料万良竟是先发制人,不让他有开口的机会,只好把欲想出口之言,重又咽了回去。
只见那青衣书生,伸手从马背上,取过一个小笼,取出新笔纸薄,急书数行,卷成一个小卷,纵笼中取出一只如麻雀的小鸟来,把那纸卷塞入小鸟翼下,一放手,小鸟振翼而去。
万良低声说道:这飞鸟传走之书,定然是招人而来,看样子,他已经决心攻打此阵了。
左少白道:可要通知那范姑娘一声,咱们也得早作准备了。
万良道:用不着通知花姑娘了。
左少白道:为什么?万良道:那范二姑娘,一直站在姐姐身侧,各种变化,她都以最快的速度,告诉了姐姐,用不着咱们再说了。
在少白道:咱们既然知道了他要打此阵,难道就坐以待敌么?万良道:如若要有什么行动,那范姑娘自会告诉咱们了。
谈话之间,瞥见张玉瑶缓步行了过来,低声说道:范姑娘有请盟主和万护法。
左少白、万良和视一眼,缓步向阵中行去。
只见范雪君手扶在妹妹肩头之上,趱着柳眉儿,显然是正在用心思索重要之事。
刁蛮的张玉瑶,不知何故,竟然对那范雪君敬重无比,缓步行到范雪君的身侧,低声说道:他们来了。
范雪君轻轻咳咳了一声,道:盟主可曾看到么?左少白道:看到什么?范雪君道:那青衣儒士,用飞鸟传书,召请高手,准备攻打此阵。
左少白道:这个,在下瞧到了。
范雪君道:盟主准备如何对付?左少白呆了一呆,道:这个,还得姑娘想一个拒敌之策者。
范雪君道:属下就舍妹相告诸般情势判断,那青衣儒士,身份不低,他肯亲身临阵,只带了一十二个护驾的人,不外是已知咱们底细,再不然那十二人都是江湖上一等高手,确能保护那青衣儒士的安全,因此,属下亦定两种对敌之策,要盟主抉择一策。
左少白道:那两个拒敌之策?范雪君道:上上之策,是在他召请援手未到之前,咱们能够一举间把那青衣儒士生擒活捉,那最好不过了。
左少白道:第二策呢?范雪君道:属下立刻讲解此阵变化,各守一方,在六甲阵中拒敌。
左少白道:何不两策并用?范雪君道:盟主之意,可是先出于,对付那青衣儒士,如是擒他不了,再行退入阵中,设法拒敌,是么?左少白道:正是此意。
范雪君道:来不及了,如若出手之后,无能一举擒得那青衣儒士,再行退回阵中,只怕已无时间再学此阵的变化了。
左少白道:姑娘之意呢?范雪君道:属下最好只要陈述利害。
如何抉择,还要盟主作主。
左少白道:只看那青衣儒土的神态,就可知道是一位鬼计多端之人,只怕我无能对付得了。
心念一转,说道:在下授权姑娘,下令拒敌,从在下算起,一律听从姑娘之命。
原来,范雪君已暗中用心,培养左少白的领袖九伦的气慨。
只见范雪君收敛起脸上笑容,肃然说道:时光无多,诸位要留心听我分说此阵变化,强敌既将大举来犯,这一战,事关咱们成败,不可稍有大意之人,不论何人,有亏职守,一律重办不待。
万良道:但请姑娘示下,我等洗耳恭听。
范雪君举起手中竹枝,就地划出阵图,一面讲解阵法妙用,如何施袭,如何诱敌。
群豪果是不敢大意,一个个凝神静听。
那范雪君口齿清晰,言来深入浅出,一座奇奥无伦的阵法,在她说来,竟然能人人听得明白。
万良看看天色道:如是强敌夜晚攻阵,对我利弊如何?范雪君道:那要看各位了。
万良道:姑娘可否说明白些?范雪君道:如若诸位能够熟记变化,临危不乱,天色入夜,视界不清,那是于我有利,但如诸位不能够熟记变化。
幽深夜色中,那反是于我无利了。
语声微微一顿,接道:万护法请守正东方位。
万良应道:老朽领命。
范雪君接道:高光、黄荣,分守正北正西两处方位。
二人应了声,道:属下领命。
范雪君道:张玉瑶守护正南方位,盟主和愚姐妹综理四路接应。
万良、高光、黄荣、张玉瑶齐齐转身而去,各一防护区域之中。
左少白低声说道:范姑娘,阵域辽阔,他们一人守护一方,只怕是不易防守。
范雪君道:盟主还有人派出么?左少白道:这个,这个……范雪君道:所以,属下留下了盟主愚姐妹两路接应,那一方紧急,咱们就驰援那方。
语声微顿,又道:贱妾还有一点准备工作未完,必须在天黑之前办好,盟主请居中主持全阵。
手扶妹妹肩头,缓步而去。
左少白望着她的背影,似觉有无限话说,但却一句也说不出口。
只见范雪君手扶在妹妹的肩头之上,莲步珊珊的走入茅舍之中。
万良、高光、黄荣、张玉瑶,都已各奔守位。
左少白心中暗道:这六甲奇阵,占地两亩大小,地域辽阔,四人之力,如何能够照顾得来呢?忽然间心中一动,暗道:不论攻打此阵的人数多少,但大权却操在那青衣儒士之手,只要监视着他的举动,就可了然分配人手的情形,至少可先了然敌势。
心念一转,急急赶向正东方位。
只见万良正蹲在一处丛草之中,望着阵外出神。
左少白凝目望地去,只见那青衣儒士,已然跃下马背,手中执着一根竹枝,望着六甲奇阵,手中竹杖,不停在地上划来划去。
在那青衣儒士的身后,正站着数十个全身红衣的剑手,每人都背着一柄特制的长剑。
平常的宝剑,大都在三尺上右,那些红衣人身上背的长剑,至少在四尺以上。
万良悄然行到左少白的身前,低声说道:大概是他正在讲解此阵的变化,指示那一队红衣剑手攻阵之法。
左少白道:难道他已解得了六甲奇阵之秘。
万良道:此刻还难预料,不过就所见情形而言,他似乎还未尽解得。
左少白道:老前辈见多识广。
万民急急接道:你现在是盟主之尊,范姑娘深谋远虑,奉你为盟主之尊,必有用心,她称老朽为万护法,盟主以后请直呼老朽之名。
左少白道:这个如何可以。
万良笑道:如果你先不培养一股尊严气慨,日后如何统率千百武林高手,和人争雄于江湖之上。
左少白略一沉吟,道:这个,这个,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万良严肃的说道:世道人伦,就靠这一点尊严维系,范姑娘早已为你借箸代筹了。
左少白仰脸长长吁一口气,道:那些红衣人背的长剑,有些不同。
万良道:不错,那是一种特创的长剑。
左少白道:如其让他们冲入阵来,不如由在下迎出阵去,先试一下他们实力。
万良沉吟了一阵,道:如以盟主的武功而论,先行迎战群寇,那也无可厚非,下过,最好能先对范姑娘说一下才好。
左少白微微一笑,道:我不是盟主么?万良道:是啊!左少白道:那就不用对她说了。
万良道:盟主身份虽然至尊,但最好能和范姑娘……左少白道:我已经决定了。
万良心中大急,道:不可涉险。
横身拦住了左少白去路。
左少白冷冷说道:你如认为我是盟主,那就快快闪避开去。
万良呆了一呆,退避一侧。
左少白道:我如能凭藉武功,胜了他们,自会回阵,万一陷落敌手,那也用不着救我了。
万良道:这个,要得范姑娘作主。
左少白接道:如若范姑娘问起,就说我已作了决定,往何人不得违抗。
也不待万良回答,大步直向阵外行去,万良无法,只好急急奔入阵中茅舍,告诉范雪君。
且说左少白行出阵外,直向那着青衣儒士行去。
但闻一声大喝,两个身着红衣大汉,飞跃而至,双剑齐出,疾向左少白劈了过来。
左少白疾快的拔出长剑,挥手一挡,架开两人长剑,冷冷说道:住手,我要找你首脑讲话。
那青衣儒士抬头望了左少白一眼,道:你们放他过来。
左少白行至那青衣儒士身前四五尺处,突见寒光闪动,六支长剑一齐出鞘,布成了一片剑阵,挡住了左少白。
那青衣儒士淡然一笑,道:什么事?可以说了。
左少白双目中神光一闪,冷冷的望了那青衣儒士一眼,道:你们这般人,大都故作神秘,带着面罩,你能不带面罩,以真面见人,还算有点骨气。
那青衣儒士,望了左少白一眼,毫不动气的说道:你敢孤身一人,出阵见我,那也算得很有胆气的人物了。
这时,三个身着黑衣人的大汉,已绕向左少白的身后,断了他的归路。
左少白目光一转,望了三个黑衣大汉一眼,冷笑一声,道:多承夸奖。
语声微微一顿,又道:在下有几句话想请教阁下。
青衣儒士道:请说。
左少白道:我等和你们无怨无仇,不知何故苦苦追赶我等,一步不放。
青衣儒士道:你是什么人?左少白道:要在下说出姓名不难,不过,在下也有一个条件。
青衣儒士道:当今之世,很少有人对我提过条件两字,听来倒有新奇之感,好!你说吧,什么条件?左少白道:我如说出姓名,你也得说出身份来历。
青衣儒士微微一笑,道:你好像很有信心,能够突出我三色卫队的围攻。
左少白冷冷说道:也许在下侥幸能够突出围困。
青衣儒士两道目光,突然凝注在左少白的脸上,由头到脚的把左少白打量了一遍。
原来,他为人精明无比,才慧过人,听得左少白的口气甚大,心中突然动了怀疑,暗道:有道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此人这点年纪,口气如此夸大,定非寻常的人物。
仔细一看之下,果然发觉了可疑。
只见左少白背了背剑,腰间悬刀,不禁心中奇道;棍里藏刀,拐里套剑,在武林中不足为奇,但却从未见过一个人用剑之外,还要备刀?左少白看那青衣儒士打量了自己一阵之后,突然住口不语,凝目沉思,似在思索着一个十分重大的难题。
目光转动,只见前后左右,都已被人包围,此刻,纵然不再恋战,全身而退,亦是有所不能。
只见那青衣儒士抬起头来,望着左少白微微一笑,道;本座明白了。
左少白心中一跳,暗道;难道他当真猜出了我的身份不成;当下说道:明白什么?青衣儒士道:你可是白鹤门中,唯一余生,渡过那生死桥的左少白么?左少白怔了一怔,暗道:这人果然厉害。
当下一挺胸,道:是又怎样?青衣儒士道:天下武林中人,除了天剑,绝刀之外,绝不会有人带了长剑之外。
还带着一把古形长刀。
左少白道:阁下果然聪明。
突然向后退一尺拔剑一挥,一阵叮叮当当的金铁交鸣之声,那抵在他身前身后的宝剑,尽为左少白长剑震开。
青衣儒士淡然一笑。
道:天剑姬侗的剑法,果然不错。
左少白道:你既然猜到,在下也不用欺瞒你们,不错,在下就是武林中大部份人想杀在下,而后才能安心的左少白。
青衣儒士举手一挥,身后排列数十个佩特制长剑的红衣剑手,分由两路,向六甲奇阵行去,哈哈一笑,道:这四十名红衣剑手,旨在攻打那奇门分阵。
左少白冷冷接道:只留下一十二个三色卫队,只怕无能保护你的安全。
青衣儒士笑道:人手太多,反而害事,由他十二个人保护,在下已经感觉到安全极了。
左少白目光转动,扫掠了环伺四周的强敌,冷冷说道你们要小心保护他了。
突然举剑一挥,直向那青衣儒士刺去。
但见刀光一闪,人影移动,四柄长刀,同时抢出,封住了左少白的长剑。
同时,四个黑衣人也在那青衣书生身前,排成了一排。
四个红衣人八双判官笔,分由正南和西南,两个方位合围而上。
四个白衣人四柄长剑,由正北和西北兜了上来,密密一圈,把左少白围在中间。
左少白心中暗道:今日局势,十分险恶,不可和他们恋战下去。
心念一转,杀机顿起,长剑交到左手,右手反握刀把,冷冷的道:尔等可想见识一下那‘断魂一刀’的威势么?只听青衣儒士急急说道:快些出手,别让他有拔刀的机会。
八双判官笔,四支匕剑,四柄长刀,陡然间一齐发动,笔问寒芒,剑凝青光,刀如雪浪,分攻向左少白全身一十六处方位。
左少白长剑疾起,一招旌云缭绕,剑花重重涌起,护住全身。
但闻一阵金铁交鸣,攻向左少白身上的刀光、剑芒,以及那点点笔影,尽数为长剑震荡开去。
但这十二人,似是极善合围之战,取好方位,凝立不动,刀剑笔影,相互救援,两柄长剑,始终追着左少白的右腕,不让他有机会去握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