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种可能实在是太渺茫了。
一旦有战争,就很难没有伤亡。
即便再骁勇的士兵,也有受伤和死亡的时候。
所以,他的心情真的很沉重。
很快,让他更沉重的事情发生了。
怎么回事?贺路安看到时不时有几个士兵捂住肚子跑到远处,他终于忍不住拉住一个士兵问道。
那士兵被贺路安叫住,脸上都是隐忍的神情:回,回大人,闹肚子!说完也顾不上礼节了,直接小跑走了,他怕再不走就忍不住拉裤子了,到时候可比直接走更不尊重贺路安啊!贺路安皱着眉头,等了一会儿看到有人扶着腰回来,结果不到一会儿又捂着肚子跑远,他直接指着身旁的士兵吩咐道:你,去问问到底咋回事儿!那士兵接令后赶紧跑过去,过了一会儿他才捂着鼻子跑来,快要跑到贺路安身旁时,他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猛地刹车,离贺路安几米远的地方开始汇报:回贺大人,他们大多都是忍不住吃雪解渴,所以才闹肚子……贺路安皱着眉头听完,这才点了点头:去找找行李里那些药,看看有没有治腹泻的!是!等一干闹肚子的士兵吃了药,总算不那么频繁地出恭了,贺路安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但是并不代表他完全不担心了。
为了尽早地赶路,他们带的行李并不多,像是柴火这些有重量的更不多,所以他们这一路上,只怕这些士兵还会面临一些身体上的疾病…思及此,贺路安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待会儿出发都别只顾着赶路,注意一下四周,看看能不能补给一些干粮、木柴之类的。
随身跟着贺路安的士兵有些着急:贺大人,咱们必须得快些赶路了,三皇子还有赵大将军都等着我们呢!还有临安城那些百……我知道,我心里算着时间呢,放心,肯定来得及!那士兵见贺路安如此坚定,动了动嘴皮他终于还是没继续劝说。
根据他跟着贺路安这段日子,早已摸清了贺路安的脾气,但凡贺路安决定的,谁都劝不动!…此时,王馨兰已经和王李氏提着篮子到了王留家。
王留家虽然说是盖的木头房,但是王留在世的时候特意加厚了墙体,所以之前那场狂风并没有殃及他们家。
王留家的!王李氏上前拍门喊道。
没过一会儿,就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应当是王留的媳妇儿正在往门口走。
打开门,果然看到是王留的媳妇儿,只是…哎哟!这咋了,怎么一大早就哭上了?王李氏有些心疼地将篮子换到另一只手上,然后空出一只手从怀里扯出一方干净的帕子要给王留媳妇儿拭泪。
王留的媳妇儿也就是囡囡的娘,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拦住了王李氏要给她拭泪的动作:没事儿,快进来吧...虽然不知道为啥王李氏突然造访,但是作为王老三的媳妇儿,她直觉这王李氏应当不是来找茬或者讥讽她的。
不是她多想,人都或多或少有点劣根性,别看昨天那么多人都在同情、怜悯她,但是她绝对相信,等过一段时间村里那些老妇都会在背地里乱嚼舌根,什么难听的话都能说出口。
王李氏与王馨兰跟着进屋,只见小姑娘囡囡正躺在被窝,听到声音她才从被窝里露出一个小脑瓜,一双大大的眼睛有些怯怯地看着王李氏母女俩。
哎哟,这是囡囡吧?快躺进去,被窝外凉的很!王李氏看到囡囡就忍不住心下一软,她对小孩子都没有免疫力的!囡囡闻言很乖巧地又缩回了被窝,只是没过几秒就又露出脑袋小声冲她娘说道:……怎么了?是要起来吗?要不说母女连心呢,囡囡闻言狠狠点了点头。
好,那什么,嫂子你们先坐下歇歇,我先给囡囡穿衣……哎!你该忙就忙吧,需要我帮忙吗?囡囡娘看着王李氏期待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不用不用,就穿个衣……这王李氏也太热情了,她有点吃不消呢!等给囡囡穿好衣裳,王李氏赶紧将篮子提到眼前:囡囡刚起指定饿了吧?婶婶给你带了好吃的,快来吃!囡囡娘闻言就要拦住:这可咋行,来就来了,咋还带东西?快收起来……啥时候了,怎么好意思吃人家的粮食呢?!这在她眼里可不只是粮食了,这是救命的药!别推辞了,我这带都带了,再弄回去都要凉了,赶紧趁热吃吧!就算你不吃,囡囡不饿吗?就算再没心情也得吃饭啊,你想想囡囡,可要好好注意身子呢!似乎是被王李氏这番话打动了,囡囡娘终于松口了:那谢谢嫂子了,囡囡先洗洗手再吃。
王馨兰闻言倒是有些讶异地看了囡囡娘一眼,毕竟乡下人其实很少注重这些餐前吸收的习惯,大多都是秉承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观念。
给囡囡洗了手,王李氏赶紧将王馨兰炒的的蛋炒饭端给囡囡和囡囡娘:都快吃吧,还热乎着呢!说到这个,王李氏还有些纳闷,她刚打开篮子,竟然发现还有热气!就跟刚放进去似的!囡囡娘没再客气,给囡囡挽好袖子后就没再管囡囡,让她自己吃。
她自己倒是没舍得吃,尤其是看到里面的鸡蛋后,眼里有些酸涩:嫂子,你看你这又是大米又是鸡蛋的,这可让……让她如何报答啊!这有啥,不过就是一两个鸡蛋、一点大米罢了,昨天太辛苦了,今天吃点好的补一补!不够吃,这还有些果脯和肉干。
没错,出发之前王李氏还带了一些果脯与肉干,她相公都说了要好好照看人家,那她肯定听王老三的,更何况看到这么乖巧、可爱的囡囡,她整颗心都化了!囡囡娘闻言赶紧将碗凑到嘴边,借着碗来遮住她的眼泪。
她想过相公死了之后王里正不会不管她们娘俩,但是她没想到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竟然可以对她们娘俩这么好,简……直比她娘家人都要好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