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温瑞安 群龙之首 > 第十九章 天行健

第十九章 天行健

2025-03-30 07:39:57

1.君子自强不息群雄本来就要散去,但杨无邪却要找三枯大师请教一事的来龙去脉。

三枯却留住了正若有所思的戚少商,她也有话要找他。

我要说的事,我希望你能知道,并在知道了以后,能做一些事。

戚少商道:王小石快回来了,他才是风雨楼的领袖,他才能做事,不是我。

三枯不以为然:你这就分了彼此。

更何况,今歇他著真能回来,也不一定能当、会当、肯当旧职。

杨无邪不解:为什么!?戚少商也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三枯大师道:这都暂且不提,很快你们便可知分晓。

我要说的是关七的事,还有小白姑娘的下落。

杨无邪恳切的道:这件情事,影响江湖重大,早已渴闻其详。

三枯叹了一口气,道:其实个中情节,也不复杂,惟涉及了两代情仇,三世恩怨,比较难解。

两代情仇?三世恩怨?戚少商和杨无邪都惑然。

其实,问题都出在:小白姑娘是个多情女子一因上。

杨无邪颔道:这个想当然耳。

小白姑娘若不美丽多情,战神关七也不至为她倒如许痴狂了!三姑娓娓道来:小白姑娘原是淮阴张侯的爱徒。

师父只收了两个半的徒弟,一个是我,一个是小白,半个——从来没有身份的——是米有桥。

但他老人家最疼的当然是小白。

师父息影之后,小白因缘际会,到了治阳,认识了温老字号的掌权人物、武林中重若泰山的人物温晚。

所谓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情深。

他们俩自是一对璧人,恩爱逾恒,卿卿我我……杨无邪沉吟道:可是,当时温嵩阳不是已有爱妻了么?三姑叹道:问题就出在这里。

小白何等心高气傲,岂可忍二女共事一夫之事,所以,她愤然离去,伤尽温晚的心,只身来到京师。

杨无邪道:如此佳人,一旦入京,更加是纸粉动江湖了。

三姑道:这个自然了。

她很快就结识了当时号令京师的第一高手、景掌‘迷天盟’的一代宗主关七。

关七对她入迷,她也慕关七之才情,二人便成了江湖上的鸳鸯剑侣,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神仙生活。

戚少商听到这里,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一定会有变化:幸福盘得大满了,一定会有漏线,在似难免。

他曾经跟息大娘也过着欢快的岁月,到底还是各分西东。

问题出在:小白追寻的是永远热情的热恋岁月,而不知真正的爱情是否是一个负责任的承诺。

她是一个用一生去追求定是情感的女子,故自不久可任何东西冷却下去了,她也不知道,世上最弥足珍贵的事物是深沉的爱,而不是一时的激情。

平常就是最高,过高人愈妒,过激人无情。

关七毕竟是一盟之主,他有许多事务需要料理;他又是武痴,正苦练‘失天破体无形剑气’前人未有之境界,这一来,对小白就缺乏了照顾,使她埋怨不平起来,无奈关七又不能分心分神——事实上,他跟小白姑娘在一起的时候,因为着实太爱她之故,已把盟里的事摆在一边,以致盟里其他圣主有机可趁,大事夺权作乱;而他时还苦练玄功,一旦心神二分,很容易便会走火人魔。

戚少商叹息道:可惜小白不明白男人的心事。

三姑白了他一眼:男人又何尝明白女人的心思,小白怕的是关七已对他生厌,如是,她不如趁早离开的好。

她要的是完美无暇的爱情她因关七热情渐沉,专注武功,以为他不再爱她了,于是心生一计,故意跟六分半堂的雷损交往日频,有意使关七生妒……杨无邪跌足道:孰不知这样一来,只会分了关七的心——便是。

关七分心,走火入魔,人也变得半痴半疯了。

戚少商也扼腕叹息,这样岂不遂了雷损的意!不过!雷损也是真心爱慕小白的。

他对小白,跟对他以前所玩过的所有女子都不一样。

小白来投奔他的时候,跟关七实已珠胎暗结,惟关七仍一直不知此事。

小白就在六分半堂内分娩,产下一女。

小白对雷损一直不假辞色,雷损也始终没有侵犯小白。

不过,小白在娠好期心理较软弱时,央雷损派人通知关七,她的人就在六分半堂内等他,但雷损并没有这么做,反而让人告诉关七:小白己跟他在一起……杨无邪道:雷损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他没对小白硬来,已属奇迹。

小白姑娘不算慧眼识人。

戚少商问:也就是说,关七其实并不知道小白怀了他的孩子?不知道。

关七不是深爱着小白的吗?他完全没出来找过小白?有。

但他没料到小白就在城内,而且就在他的敌对阵营里。

他曾到淮阴找过小白,不获:又去洛阳寻过小白,无获,还重创了无辜的温晚。

那么,这误会又不小了。

那时候,关七正面临两个生死关头:一个是事业上的,他的迷天盟的从极盛到遇上顽抗、挑战,形成了众叛亲离、内外交煎的局面,只一则是他的武功已到顶峰。

要再进一步,就得有险崖身死不顾一切的决心,才能突破,飞越。

杨无邪感慨的道:然而却在此际,小白却离开了他。

戚少商喟然道:对关七而言,不管武功、事业,反而都不及小白重要。

三枯道:但他却偏偏失去了小白,只好把精力心神勉强集中于一处:杨无邪道:那是:武功——他以为练好了绝世武功,就不怕叛变、敌手了。

戚少商道:就算他智能天纵,在这时候刻意求进,到头来也得走火入魔。

三姑道:他是入了魔。

分娩过后的小白,以为郎心何太忍,就决定抛却负累,将孩子交于雷损抚养,她自己就只身回去,要为情身殉。

杨无邪握拳道:这样看来,小白在那段时候强息不死,为的是要产下孩子了?三姑道:便是。

父母爱子女之天性,自古皆然。

由于雷损在小白面前表现得千依百顺,深情良善,小白对此人也不虞有他,故尔放心把孩子暂交于雷损,一心求死。

同时,她因太受雷损宠护,而受雷损发妻关昭弟之妒,为只报仇泻忿对小白下了剧毒!戚少商暗然间:小白死了?——这个问题很重要:是小白死了,关七的心,也就死了:要是没有,关七就算负了重伤,人也不知道了何处,但他的心却仍活着。

死不成。

三枯大师道,小白姑娘求死之际,正遏上了一代奇侠、鸳鸯剑侠客,他们谆谆劝导和苦心治疗,并且动用——老字号温家的温嵩阳,为小白治毒疗病,让她活了过来,并且改变了她的想法。

杨无邪皱了川字眉,道:以当时小白姑娘的能耐、辈份,在当世还能劝阻、感化她的成名侠侣,只怕,只有…戚少商眼前一亮:方歌吟和桑小娥!三枯道:所以,她们三人,相交莫逆,一起把臂同游岁月江山.不过,小白的毒根,并未痊愈、她也因而不敢再见关七。

她也是不世女子,一旦得悉关七可能因她而废弃大业,走火入魔,即行隐退,不愿成为心上人的负累。

她却不知这种想法更连累了关七!由于方应看是方歌吟的义子,是以,他也必然曾见过小白姑娘,并掌握了她的行踪与讯息。

杨无邪心细如发、巨细无遗,他抓住了一支几乎遗落在记忆背后的重要的针:那么,小白姑娘和关七战神的结晶:他们的孩子呢?还在六分半堂内。

男还是女的?女的。

三枯道:她就是雷纯。

一时间,杨无邪和戚少商都恍然大悟,两人相互推测了起来。

所以,雷损得悉关昭弟曾对小白下毒,一怒之下,重创关昭弟,从此关昭弟亦失了影踪,成了武林大疑案。

因而雷媚等人的势力,才渐能在六分半堂茁壮。

难怪雷纯长得那么像小白了。

无怪乎当日雷损便以雷纯作饵,这遗孤也成了他的利器:一方面,他让雷纯与金风细雨楼的苏梦枕订下婚期:一方面,刻意安排让关七遇上雷纯,让他与苏梦枕为敌,以期关七不至于只针对他的六分半堂作对,并有意造成关七父女乱伦,将他进一步彻底迫疯之外,还粉碎他的斗志。

这也怪不得雷损一直不让雷纯好好的习武之故了。

小白信错了雷损,使得关七一辈子饱受折磨。

不过,雷损却一直是雷纯的好父亲,而雷纯也是雷损晚年的唯一好女儿。

三枯感喟地道,除了雷损,雷纯的确没有受过小白和关七的照顾,如果说有,反而是洛阳温晚千方百计对她表达了关心。

戚少商倒吸了一口气,道:谢谢你告诉我这些,可是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原因很简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枯漫声道,你是京师里的群龙之首,杨兄则是你的军师,能掌握住这机密,对金风细雨楼的大业有一定的助力,雷纯是可怜人物,也是飘零女子,她有这样的身世,在必要时协助她、引导她,说不定她就能带动六分半堂,弃暗投明,转化成正义的力量,跟金风细雨楼并肩作战,那时若风雨楼、象鼻塔、发梦二党和六分半堂联成一气。

如虎添翼,哪怕大事不成!何况,这事前后曲折,我都分晓,但却从未有机会向关七或小白任问一人分说明白。

谁能了解个其中内情,万一关七或小白任何一人复出,那对她就有利多了。

所以王小石特别要我向你们两位说明这事。

这也是他的一番心意。

而我又不能久留京师。

戚少商道:我明白了。

听了这来龙去脉之后,我想,我还是不曾听到会更好一些。

三枯奇道,这话怎么说?戚少商道:在江湖上风霜云异的恶毒斗争里,越把悲悯、同情和爱摆在一边,对自己就越有利。

我一生饱受挫折,仿似为挫折而生,曾经风云际会,不敢风云再起,只想笑看风云,看多了风云色变,到底风仍是风,云还是云。

三枯听了嫣然,一双妙目望定了戚少商,问。

可是,你还不能够置身事外,是吗?戚少商长叹一声:我只是没有到家。

却听一人喊道:军师,人到手了。

说话的人是孙鱼。

他曾在那一场世所无双的剧战中失踪了一段时候。

杨无邪知道他去做什么,也明白他说的人是谁。

他不待戚少商提问,就扬声道:张盛还没有死?孙鱼道:我在瓦砾中找到他了,他还有呼吸。

他问出关七疯癫的情节,这也是重要关键。

三枯看着杨无邪,道:你算无遗策,忙得精细,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军师。

杨无邪哈哈笑道:你光风霁月,忙里偷闲,又不忘江湖儿女事,更是一位了不得的大师。

三枯笑着望向戚少商:我不算什么。

我只是假的神仙,真的闲人。

戚大侠则是人中龙凤,乘时而起。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哪阻野云飞!戚少商听了,就笑道:我?我现在小名大侠,其实是大号色魔。

他的新相知孙青霞在旁听了,心有戚戚,与之抚掌大笑不已,只笑得刚才发生那一场旷古绝今、空前绝后的那一场大战之所在,残存的屋宇瓦面一阵簌簌,将倾未倾,欲倒未倒,在这皇城天明未明、破晓未晓的晨夕里。

群龙之首后记到了千年又觉陈温瑞安终于写完了群龙之首,我很开心。

这是说英雄·谁是英雄系例的第6部,故事转笔,舍王小石而叙戚少商。

我在22年前(74年)刚到台湾念大学一年级时,系四大名捕会京师中第三个名捕铁手的故事中,就出现了戚少商这人物。

那时候我在马来西亚成立了当地第一大的诗社天狼星,旋又在台初创神州文社,意兴方豪。

然后又在11年前(85年)再写戚少商于逆冰寒一书中,那时正值我在台蒙受冤狱,逃亡天下,连根拨起,寄居香江,重新振作草创朋友工作室之际。

而今又写戚少商(95-96年)——我对他,他对我,都似特别有感情有因缘。

写完群龙之首,舒了一口气,俚有两件憾事,不能不提。

一是去年年中,宁夏人民出版社报出了四大名捕斗将军系列的少年无情。

此书打定旗号,用了我温瑞安著的名义。

但我还没有写完少年无情,写完的部份也绝对没有支出去。

书中内容完全是用我作品里的创造的人物:例如冷血、追命、铁手、无情、惊怖大将军乃至诸葛先生等人交构而咸的,但跟我这原创者毫无关系。

这除了是盗用名义外,还涉及到窃创念的范围,并造成了市场的混淆,同时对读者的消费权益和作者的名誉造成损失。

由于心急的读者在少年冷血、少年追命、少年铁手(其实这第三部份亦未写完,故完全不可能情节立即便进入少年无情去)之后,等待少年无情已久,一旦闻诙或发现此书已面市,不分青红皂白(其实根本也分不清,不能怪责,因中国大陆盗版、冒名、假书、伪作之猖獗,己到了无孔不入、无所不为的地步了).就买了回去。

读罢有不少读友忿忿不平,分别投书写信,交出版社转给我,我手上现有的就有超过四百封信,批评我的书写得不尽心、不尽力的,有的忍不住斥怪我粗制滥造,交了仿货加上原来应交予的出版社负责人亦向我抗议,乃至施加压力,使我也只好认真澄清这件,不美丽的误会。

我的书一向翻版很多。

有很多版本,我压根儿没见过。

乃至新马、韩国都有。

只不过中国大陆特别厉害。

我并没有特别——收集我的滥版假书,中国大陆那么广阔,要完全收集齐全也不可能、但手上所收集的假、伪、冒版书,已超过一百三十二种,有的还不敢太明目张胆,用的是字形类似的草书印作者名字,于是成了汤瑞安、温端安、湿瑞安、温一安、温瑞汝。

这是比较客气的,有的明写是温瑞安新著,有的大概以为我常年不入神州,有的索性写在封面上大刺刺的注明:本社获温瑞安大使荣誉授权、温瑞安先生特别独家授权本社……诸如此类的号称和宣传。

这都是比较客气的。

对于这些翻版、滥印,很多朋友,很多读友,很多时候,都力劝我依法追究到底——甚至不管是否依法,因为依法而言,他本就是不该盗版、翻印。

可是,由于我在过去合在大马、台湾、香港,办过超过大家出版社和杂志社的经验和感情,非常能体谅作为出版社经营之不易,以及愿意把这种不法盗印(毕竟是从事文化传播事业)解释为雅盗——就体谅本书店、图书馆里偷书的贼多少都说跟窃夺别人财物的不太一样,似也不该全一对待。

况且,为读者利益着想,如果能比较廉宜的价格买到我的书,让他们负担得起,作为作者的我,当然愿意我所写的书能传播更广,更多人看我的书。

而且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回为我的书而养活了更多有关相关的人,我是极乐意的。

当然,这种想法只是我个人容忍的极限,而且对合法取得版权但因大多翻版、假书而减少收益蒙受损失,是十分不公平的。

对于我个人在稿子上辛勤笔耕。

创作意念而言,也更加不公道。

但我一直不想迫人以绝,况且,往积极面想:别人翻印你的书,也是一种看得起你的表达方式,我只好/正好以此解嘲/自嘲。

不过,有些假书、伪作,所作所为,已经超越了我容忍的极限。

他们张冠李戴,把一些不是我写的书,也归我名下,不容气说,其中有好些是相当允聊,乃至无耻的作品,充斥了黄色、灰色、黑色意识,只怕予青少年读者相当负面的影响,另外也有名家如古龙先生的作品,居然变成我的作品,伶越之外,挥笔之处,惶恐之余,更对不起已经仙逝的前辈。

以我名义毒化人心,滥交滥杀,是我不能忍受的。

我写武侠,写侠写情写人性,写那些为寻求公理、公义、公道而打抱不平的侠者,乱打乱杀,非女人即酒鬼赌徒,非瑞安之志也,我就算写打、杀、性、情,都有我的用心、用意,宁缺毋滥。

只不过,这一次更严重。

少年无情除了盗用我的名义出版之外,还割盗所创的书名和人物、情节种种创意。

读者不知,真以为少年四大名捕之第四部:少年无情推出了,据查悉,正版至少销出了三十万册以上,而翻版这种假冒作品一样有不法书商翻印他们的假书,这叫翻盔人者人恒盗之,也卖了二十五万册以上(我手头上就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版本),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尽管,翻版我的作品一向销量都不差,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甘冒法办之危来从事这种不法活动了。

听说,我首赴上海文庙书市的前一个礼拜,貌有一个留胡子的温瑞安,在兜销温瑞安的新书。

之前又有一位姓陈的经销商,说我已授权他推销我的版权云云。

害得我在文庙书市因让同行浅露仍藏后,有朋友还翻查我书后相片核对我的尊容,以辨真伪。

而且,据确实消息,有人还孜孜开夜车写我有了书名但未成书的作品,例如:破阵惊梦震关东、战天王,还包括这本群龙之首,有的是一个人独立执笔,有的三五人为一组合,实行闹制群议——读者们买书得当心了。

是以,这风气造成了笑该,我的几个出版人,都怀疑我身边的兄弟和理事或亲近的人中有卧底。

有些书名,我才刚拟定,已给传了开去,有人已在为我胡凄的题目开工苦写。

有一次、在北京,我方提到说英雄,谁是英雄的第六部群龙之首后,至少还有一部,才到大结局天敲刚谈了部新书名字、在场友好,莫不脸色大变,且作鸟兽散,都谈:这次糟了,我们都脱不了嫌疑了.在上海,我也正要提及说英雄故事系列的第七部书名,结果,周清霖脸色一整,马上阻止:我们不能听,你要写就写,谁听了就惹麻烦。

笑得我。

其实是啼笑皆非。

也无所谓,反正,我这无数名字在87年已拟订了,对外一公布,在香港,马上有我的小说、连环图什么的,用了一次又一次,一直到今年还用个不体,乐此不疲。

以前,在电影里常发现自己的情节:例如91神雕侠侣里郭富诚所用穿透人身的绝技跟我笔下游侠纳兰里白小痴的神秘武功(89年作品)是一样的。

黄飞鸿男儿当自强乃至龙城歼霸都有白莲教、海盗、张保仔拿自己封神的挤段,跟我写大侠萧秋水里九鲫神尼的情节(87车作品)没啥两样。

这一次,自外面回到香港,刚好遇上春节当期,找几部电影一看,哗,什么大内密探零零发,把我写孙青霞的兵器是机关枪的雏型(95年己在香港报刊公开发表,在群龙之首和风流二文内均有述及),甚至连机器的名称(我称之为:腾腾腾,戏内改为拂拂拂),隔山打牛,隔牛打山上的功失(80年作品)神州奇侠时期的燕狂徒用过,89年作品少年四大名捕也用过),全都占据了,连冒险王的李连杰以笔作为武器(91年六人帮)系列陈剑谁的秘技也派上用场,实在林林总总不胜枚举,只好谈句:如有雷同,实属抄我。

这样,实在是一种变化的恭维:太有成就感了。

不过,难道除了抄袭、模仿之外,大家不能稍为用心创作、或略为尊重原创者的版权吗?当然类似像少年无情的假版书,从出版人到冒写人姓甚名谁和他们的资料运作,我们都己掌握住了,但仍为存厚道、匿其名。

至于要不要循法律途径或其他方式讨公道(例如:我每年初稿都有买保险,若遭人冒充、抄袭、滥印,千万经济上的损失,可经由保险公司追索赔偿……),我和我自成一派的朋友,仍在细议、斟的中。

只要不太得寸进丈,我们也不想迫人于绝——只要对方不要再写、追逼。

当年我一度身陷囹圄,迫离台湾,台不法商人居然把温瑞安三字在中央标准局作下注册,成了商标,反而我这真温瑞安还不如假温瑞安来得合法,当真是奇谈。

后来,我透过朋友安排,开了记者会,发布了这申明,舆论马上注意此事,作了检讨,不久就收到该出版社负责人的致歉,保证不再类犯此事。

以后果然假温瑞安为之杜绝。

对盗版假书,台湾有舆论平衡,香港则报海关后十天内将一切假书尽数充公,中国大陆呢?难道非诉诸法律就不敢制裁吗?若真的要用到法制程序,又愤何以堪呢?是否除此之外,就是无法无天,别无他法吗?本来创作是: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可是到底是自己的孩子,谁忍心他给人凌辱、假充、践踏、糟贱?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香江四十八年来最寒冷的一个春节刚刚过去,我还是返回我的不屑远虑,谢绝建忧,无喜无忧,物莫能伤的感情世界去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