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霜 铁面如来 > 第四章 从军报国

第四章 从军报国

2025-03-30 07:46:46

日复一日,随着时间的消逝,陪侍的人数已由六人慢慢的减为五人……四人……三人……一个多月之后,众女纷纷中箭落马,全部挂牌休兵无力再战了。

叶飞见状,不禁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

龙千玉见他得意忘形,秀眉一扬道:这有什么好得意的,到现在你都猜不出我们的身分呢。

笑声一停,叶飞像被人点了穴道一般,张口结舌的呆住了。

水玲珑不忍,连忙帮他解围的笑道:飞哥不必太在意,那只是增进闺房情趣的小把戏,又不是要考取功名,就算猜中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叶飞这才释怀笑道:你们会用难题考我,我也会用手段试一试你们,刚才我故意装成难过样,只不过想试你们谁最关心我罢了。

水玲珑见他自找理由下台阶,不禁好笑起来。

龙千玉却一板脸孔,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不关心你?叶飞连忙陪笑道:不敢不敢,夫人请先息怒,小兄不过开开玩笑而已。

龙千玉哼了一声,才待说什么,却又脸色一变,立刻弯腰干呕起来。

水玲珑立刻受她影响,也跟着呕个不停。

只慌得叶飞一下子帮她顺气,一下子又帮另一个服药,忙得人仰马翻。

不久,连住在隔院的四大家族也跟着呕声大作。

叶飞等两女稍微平复之后,才奇怪的道:你们觉不觉得有件事非常奇怪,隔院的江南四大家族男丁只剩下两人存活而已,为什么她们的女儿媳妇这个时候全都怀孕了?这不是有违常理吗?两女大吃一惊,还好水玲珑反应奇快,连忙佯装生气道:好呀,原来你是这么关心她们,那你不会赶快过去示好,还赖在这里做什么。

叶飞心中一惊,连忙小心陪笑道:珑妹别生气,小兄只是好奇问问而已,绝对没有半点私心,你千万不要冤枉好人。

哼,谁知道。

唉!你怎么还不相信呢?你这样子叫我怎么舍得离开你们去从军呢?说起这件事,两女便不敢再闹了,神情不禁黯然道:你真的明天就要走了?嗯,我与刀皇的约定只有三年时间,实在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那娘呢?她已经答应了吗?是的,她叫我不必再向她辞行,只要求我每月一封家书报平安。

……叶飞强笑道:有道是小别胜新婚,你们就安心的在神水宫待产,我一定会尽快消灭番邦,早日回来和你们团聚的。

水玲珑吸口长气,强忍悲伤道:那你还是现在就走吧,免得离情依依难分难舍。

你……走吧,要不然我们就要哭出来了。

叶飞见她们语气坚强,只好忍痛告别而去。

三天后,他终于赶到了京城。

要命郎中连忙将他拉至一旁,道:你要从军的事,我已经帮你打点好了,只是鹰王也反过来拜托我帮他办一件事,所以我要找你商量。

什么事?小郡主和云儿之间的畸恋你是清楚的,云儿怀孕这段期间,她们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变本加厉,这段期间小郡主坚持陪侍在云儿身边,就连寸步也不肯稍离,逼得鹰王没有办法,只好答应她留下来。

咦!小郡主一直留在云儿房间照顾她吗?这怎么可以?岳父难道不怕云妹受她影响,又变得和以前一样不正常。

唉!我怎会不担心?可是我又不能赶她走,所以我才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

岳父请说。

你干脆将她也娶过来,这样不但可以称了她的心愿,永远留在云儿身边,别人也不会再有闲言闲语,可说是名正言顺的办法。

这……这怎么可以?怎么不可以?鹰王都已经答应了,你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可是她是个郡主耶,照宫中的规定不是要经过皇上的赐婚才行吗?我不过是一个平民百姓,实在无法匹配啦。

你的顾虑没错,所以我才先找你商量,只要你点头答应,鹰王立刻会奏请皇上赐婚,这样一来对你要从军的事便有很大的帮助。

这有什么关联吗?当然有了,一旦成婚之后,你便是郡主的额驸了,至少也可以混到一个先锋官的职位,这样你要累积战功就会快了许多。

叶飞听了,有点反感的皱眉道:这种靠关系取得的官位,小婿实在无法接受。

哎呀,你别傻了,每个人还不是这样升官发财的?不!小婿绝对不能接受这种安排。

要命郎中不禁傻了眼,道:你可要想清楚了,一旦你拒绝这门亲事,便等于打了鹰王一耳光,得罪了权贵的后果,对你的从军之路将会有不小的影响,甚至影响你杀敌报国的一片忠心。

岳父误会了,小婿并非反对这门婚事,相反的,小婿对小郡主的一片痴心非常同情,只是不想让人说闲话,说我是靠关系取得的官职。

要命郎中这才放心道:这样我就放心了,那你的意思是怎样?目前军队出发在即,已经没有时间安排婚事了,小婿以为先订婚,等我凯旋归来再成亲,这样别人不会有闲话,我也不必靠关系取得任何官职,一切和别人公平竞争,从基层的小兵干起。

哈哈,这一点你恐怕要失望了,老夫的一个外甥武功不如你,都能当上一个小队长了,你的条件优厚他太多,如果光靠实力的话,最起码也可以混到总兵之流。

不料,经过一连串激烈的比试之后,他只取得一个统率三十名兵勇的小队长。

这自然大出他的意料之外,因为许多被他击败的人,都能混到统率百人的校尉。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他曾经得罪过兵部尚书之子张国华的事,终于东窗事发了。

也因为这样,他才被排挤,只得一个小队长之职,鹰王更因此向兵部尚书抗议,两人几乎为此翻脸成仇。

兵部尚书这才知道原来他也有这么硬的后台,不得已又将他升任为校尉之职。

尽管叶飞不愿意领这份情,但准岳父的一片好意,他又不好拒绝,最后只好默默接受下来。

更何况形势比人强,一个小小的队长实在无法让他有所发挥,他还另有一份责任与负担。

那就是他早期在齐天堡一手训练起来的百名杀手,由于得不到天雷门的信任;甚至受到排挤,常常派他们担任前锋当炮灰,简直是大材小用,至今已经折损近半之数,令他们既不平又无奈。

这消息被疯丐得知,立刻将叶飞从军报国的事告知,果然促成他们的叛逃,成群结队的来投效叶飞。

为了容纳他们这五十六人,叶飞只好接受校尉之职。

他这才明白,原来宦海中的勾心斗角结群营党之严重,并不输给武林中的帮派。

事件发展到这种地步,使他对朝政既失望又担心,内有刀皇作乱,外有强藩犯境,如果朝中尽是这种假公济私的佞臣把持朝纲,后果将十分严重。

就像鹰王说的,大家都只是平凡人,难免有七情六欲,无法以高标准的圣人视之。

叶飞接受了鹰王的说法,对于身为人民父母官的官吏,不再像以前一样盲目的敬重,重新界定古人所说的民为重、君为轻的教条学说。

因此,三十万大军出发前夕的校阅大礼上,他特别注意鹰王所说的先锋官蔡中雄,因为他是兵部尚书的女婿,张国华的姊夫。

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蔡中雄看着他的眼神果然不友善。

可是负责指挥的部将一见他的脸,居然是一脸的错愕与不信。

叶飞当然知道原因。

因为部将就是南京的镇南大将军黄天豹,而叶飞就是借用他已过世长女的脸皮易容的,这自然引起他的惊疑,几疑女儿借尸还魂又复活了。

叶飞佯装不认识他,对他也没有特别注意,倒是有一个人引起了他的好奇。

那个人就是——皇上。

阅兵台上的皇上似乎更苍老了,显然健康已大不如前,难道是因为他越俎代庖,取代皇上成为桃花帐的主人所造成?这个问题他永远无法得到答案了,因为主帅已经下令军队开拔,三十万大军便在皇上御驾亲征的统领下,缓缓离开北京。

行行复行行,经过了十天之后,叶飞发现一处山头上出现了一群天雷门高手。

当刀皇发现他之后,仅向他点头一笑,并以传音入密说:别忘了三年之约。

说完这句话他就走了。

由于半路得知边境告急,皇上立刻下令急赶,终于在半月之后到达边境,可是触目所及尽是屋毁人亡的惨况,显然边关已经不保。

后来根据探子报告,蒙兵已经闻风而逃。

皇上大怒,立刻下诏宣布阿鲁台的十大罪状,并呼吁蒙兵投降者一律从宽发落。

接下来的几天,仅有寥寥可数的几个小队蒙兵投诚。

皇上立刻下令先锋官追击。

先锋官领旨出征,便带着叶飞等两万大军追赶,没多久便遭遇蒙兵的顽强抵抗。

叶校尉攻右翼,陈校尉攻左翼,其他的人跟着我攻取中锋。

喝声中,先锋官立刻放马急追,两军立刻杀成一团。

战场决胜的关键,首重以力取胜,不像武林人物的单打独斗、惑人耳目的花巧招式,在两军对阵的混战中,完全无法发挥所长,反而有自暴其短的危机。

所以叶飞手握精光闪闪的紫电宝剑,所用的却是雷霆刀法,剑使刀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人体不断的崩裂飞出,鲜血四处喷溅。

闪烁不定的剑虹,不停的畅饮蒙兵的鲜血,只杀得蒙军脸色如土,你推我挤的队形大乱。

叶飞百忙中看见先锋官的战况不利,立刻率领他的精锐部队攻向敌阵中军而去。

兄弟们,杀呀。

一呼百应,他们立刻一鼓作气的杀出,只见他们所到之处,有如破瓜切菜一般,一下子就被他们杀得人仰马翻,几乎溃不成军。

蒙将见了这情形,只好放弃追杀先锋官,断然下令退兵。

先锋官得到喘息机会,趁机赶回阵营,脸上早已吓得面无血色,暗下决心再也不敢一马当先的做傻瓜了。

叶飞快速赶到身边,道:长官无碍吧?先锋官脸色一变,立刻骂道:混蛋,是谁要你来邀功的,你还不快点追击。

叶飞料不到他会翻脸不认人,只好淡然一笑重新领兵追击。

行进间,齐天堡的子弟兵纷纷为叶飞打抱不平,却被他劝阻,因为军中首重纪律,一旦有不服管教的人,都难逃军令如山的处罚,而且是唯一死刑。

所以,大家只好忍气吞声的不再抗议。

前方溃逃的蒙军突然转入树丛茂密之地不见。

叶飞见状脸色一变,突然喝道:停。

正当众人不明所以之际,先锋官已追了上来。

叶飞,你究竟在搞什么鬼,为什么不乘胜追击,难道你想抗命退缩。

启禀先锋官,这里积水不退,牧草长度及肩,可能有伏兵藏身其间。

你不要为自己的抗命辩解,如果让他们逃走的话,你就等着领受军罚吧。

叶飞脸色一变,立刻转身喝道:你们分成两翼缓缓前进,本官先前往一探。

话落,立刻耸飞而起直扑草丛深处。

说时迟那时快,齐天堡的子弟兵分成两队,才走不到几步,林中突然射出一排箭雨。

事出突然,立刻有多人中箭倒地。

叶飞才两个起落便遇上第一波箭雨攻击,叱喝一声,剑光暴闪如电,人便冲入林中。

一时间,惨叫声源源不断传出,接着像被戳破的蚁窝一般,一大准蒙兵大呼小叫的冲出。

先锋官脸色大变,立刻下令迎击,他自己却留在后面观战。

由于地形湿润泥泞不良于行,两军立刻陷入混战,死伤随之扩大。

叶飞见状,立刻夺取蒙军弓箭,如射死靶一般,远攻近取的轻取蒙军,没多久蒙军便死伤大半。

剩下不到一半的蒙军,一见蒙将被他一箭穿心射死,慌得想逃跑,只可惜这是一个绝地,一旦偷袭无功,便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所以,敌人不久便被叶飞射杀一空,一个也没能逃脱。

众兵立刻为叶飞的英勇表现喝采不已。

先锋官见状,脸色更加难看的怒喝道:住口,你们还有没有一点军纪?再乱叫就罚你们三个月的薪俸。

众兵立刻一脸没趣的住口。

回营。

众兵神采飞扬的凯旋而归。

皇上得知他们旗开得胜,不禁龙心大悦,不久便下诏论功行赏。

结果,先锋官被记一个大功,其他的人也有不等的小功,唯独叶飞得到一支嘉奖。

这道圣旨才一宣布,立刻引起众兵大哗,人人议论纷纷,个个愤愤不平。

尽管先锋官的狐党不断的怒叱喝止,但齐天堡的人不加理会,反而趁机起哄扩大规模,简直就要闹兵变了。

先锋官赶了上来,怒喝道:来人呀,将这些闹事的人统统捉起来。

齐天堡的人料不到他竟敢这么做,武林中人的本性立刻爆发,不再理会叶飞的阻止,抽出佩刀立刻和对方杀了起来。

先锋官见他们竟敢反抗,更是怒不可遏的下令道:大胆,反抗的人杀无赦,你们还不束手就缚?齐天堡的人不理会他,才一会儿工夫,已杀得众兵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镇南大将军已经闻变赶来,见到这状况怒喝道:统统给我住手,你们闹成这样成何体统?不久,喧哗吵闹渐息。

说!你们究竟为了什么事闹成这样?于是众人七嘴八舌的抢着解释。

镇南大将军好不容易终于明白前因后果,只见他看了叶飞好一眼,道:你就是校尉官叶飞?下官正是叶飞。

先锋官一脸尴尬的道:黄公,您……镇南大将军脸色一沉道:别说了,这件事已经惊动圣驾,你有什么话就留着向皇上解释吧。

接着又向叶飞道:你也跟本官一起面圣吧。

叶飞连忙答应。

先锋官立刻脸色如土的颤抖着,直到有人提醒,他才举步维艰的跟去。

吾皇万岁万万岁。

皇上一脸不悦的道:究竟为了什么事如此喧哗?镇南大将军连忙据实详述事件经过。

皇上一听,立刻脸色铁青道:蔡中雄,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先锋官脸色如土的下跪求饶,道:请皇上恕罪,这都是微臣一时疏忽所致,绝不敢有任何欺君瞒上之意,请皇上明监。

大胆!皇上大为震怒,道:你不但临阵退缩,而且还争功诿过,简直罪该万死,来人呀,将他拖出去斩了。

皇上恕罪,皇上请饶命。

先锋官不停的叩地求饶,棚外的卫兵已将他拖了出去。

部将张辅连忙求情,道:启禀皇上,请皇上念在兵部尚书张大人的面子上,饶过蔡员一命,让他有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他不说倒好,这一说皇上更怒。

砰!一声,皇上怒拍桌子,道:他更该死。

他身为朝廷命官,领朝廷俸禄,竟不知为国举才的重要责任,不但内举毫不避亲,搪塞一大堆如蔡中雄之流的庸才,反而排挤像叶飞这样的将才,他简直罪该万死。

棚外传来一阵惨叫声,不久卫兵回来缴令。

张辅见蔡中雄已死,皇上又是怒不可遏,便不敢再多言。

来人呀,火速传朕旨意,兵部尚书立刻降为兵部侍郎,遗缺等朕凯旋回宫之后,再论功行赏替补。

卫兵立刻领旨而去。

皇上这才对叶飞笑道:叶卿对朕的处置,可有什么意见?叶飞连忙叩头谢恩,道:皇上英明果断,微臣心服口服。

朕想不到立此大功之人,竟是长得英俊不凡的青年,听说你独自一人尽歼大半敌军,而且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地,果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气势。

不敢。

微臣以为将领用兵必须有身先士卒的气魄,才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其势必然锐不可当。

但战局瞬息万变,身为将领如能冷静运筹帷幄,必将如虎添翼大破敌军,得到最后的胜利。

这番话只听得众将眼中异采连闪不已。

说得好。

光看你只身诱敌,避免大军中伏的表现看来,便可知道你果然是个智勇双全的将才,朕岂能坐失辅国将才?叶卿,从此刻起你便是先锋官了。

叶飞大喜道:谢皇上。

众部将忙向两人恭喜不已。

由于阿鲁台事先已经闻风而逃,而且行踪不明无从查起,包括叶飞在内的众部将,以当地土人为向导,兵分多路深入敌境搜寻,却不见敌人踪迹,往往无功而返,仅有少数逃散的小队蒙军顽强抵抗,最后始终不敌明军的人多势众而被消灭。

众部将不忍皇上跟大家一起空等,几次建议皇上先行班师返朝,都被皇上所拒绝。

原因是阿鲁台多次投降朝廷,却又多次反悔叛乱,皇上对他的反覆无常感到深恶痛绝,这一次下定决心要将他彻底消灭。

可是日子飞逝,众部将穷搜内蒙山谷三百余里,仍不见任何马迹人踪。

皇上无奈只好宣布班师返国,当大军行至漠北清水源时,还特地命叶飞以紫电宝剑刻石以铭志。

由于漠北气候酷热,而且早晚日夜温差极大,皇上原本感染了风寒,虽然一直有随行的御医诊疗,不料,大军入关之后,行至开平城西北方附近时,病情突然急转直下,已经由轻微的风寒转为急性肺炎。

等叶飞警觉不妙时,已经病入膏盲无药可医了。

皇上脸色苍白道:叶卿认为朕的病况还有救吗?叶飞黯然摇头道:请皇上恕罪,微臣实在无能为力了。

唉!如果早知道叶卿是医药双仙的弟子,而且又是京城赫赫有名的名医‘要命郎中’的女婿的话,也许朕这条命还有救也说不定。

跪在一旁的老御医连忙叩头道:都怪老臣无能以致拖延了病情,请皇上赐罪。

不关你的事。

你已经事先一再警告朕要多休养,是朕没有听你的劝告,坚持日夜兼程赶路所致,这一点朕心申明白,又怎会迁怒于你呢。

叶飞皱眉道:皇上确实不宜在龙体欠佳的情况下,披星戴月的急赶,以致造成今日的遗憾。

唉,朕所以这么急于赶路,还不是因为汉王高煦趁朕不在之际,竟敢阴谋篡位。

如今朝中可以一战的虎将,都被朕带在身边,留在宫中的武力,绝对无法抵御汉王的攻击,你叫朕怎能不心急如焚。

事到如今,不知皇上可有因应之策?叶卿似乎已经胸有成竹,朕想先听你的看法。

微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分成两方面同时进行。

一方面班师大军立刻转向讨伐汉王,另一方面宫中不可一日无主,皇上应该派员急返京城传位于东宫殿下。

很好很好,叶卿的看法和朕不谋而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既然如此,讨伐汉王的重责大任,就由叶卿全权负责。

微臣遵命。

好了,除了黄卿留下之外,你们全都出去吧。

叶飞等人立刻领命退出房外。

因为他知道皇上是要交代传位大事,自然不准有太多人知道,以免事机不密泄漏出去,反而引起不必要的意外。

而且他也知道西宫娘娘与皇上的秘密承诺,并非属意目前的东宫殿下继承,所以,对于皇上究竟做何决定,他更是好奇。

因此,他运起窥天窃地的功夫,偷听房中的谈话。

黄卿对于高炽的个性为人有何看法?皇上的意思是……唉!高炽的学识待人都没有话说,而且事母至孝,只是皇后专横跋扈,朕担心高炽无法摆脱皇后的控制,成为独立自主的明君,反而有唐室武后之危。

可能吗?殿下绝对不会公私不分才对,更何况吾朝自太祖以来,便明文禁止后宫掌权,应该不会发生这种事才对。

朕对他们母子很了解,种种迹象都难逃朕的法眼,所以朕也早就安排了补救的措施。

请皇上明示。

依照祖先立下的规章,除非事先废掉高炽另立储君,否则朕就必须传位给他,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可是朕真正属意的人选是瞻基,所以,朕另有一道密旨给黄卿,如果一年之内高炽仍无法亲政的话,朕要黄卿废掉高炽,改扶瞻基继承帝位。

这……这……这一点黄卿务必确实达成朕的重托,朕也明白皇后的娘家势力极大,对黄卿而言将造成不小的困扰。

所以,朕除了托付密诏之外,另外下旨由黄卿接替兵部尚书之职,以便随时调动兵马。

微臣叩谢皇上提拔,微臣必定全力达成使命,不负皇上重托,只是鹰王势力雄厚,单凭微臣手中的兵力,恐怕不足以成事。

这一点朕也明白。

所以朕决定让叶卿接任宫中侍卫统领之职,以便配合黄卿的行动,到时候里应外合必能水到渠成。

叶先锋忠心耿耿,果然是最佳的人选。

只是接连换掉张尚书和李统领二人,皇后恐怕会心生警觉。

关于这一点黄卿不必担心,张员犯错在先,是他自己罪有应得,皇后绝不会引起疑心。

至于李员被贬一事,可以叶卿屡建战功获此奖赏作为交代,加上高炽继承帝位的喜悦,皇后城府不深必会引开注意,如此一来便没有这层顾虑了。

皇上英明,微臣绝不负皇上托付。

很好,黄卿也早点休息吧。

微臣告退。

叶飞听到这里不禁心中狂跳。

想不到皇上这么精明,任何风吹草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就连死后的可能变化,他都事先料到,并且预作防堵措施。

这种人未免太可怕了。

他不禁暗中庆幸着,忖道:还好皇上不知道我玩过西宫娘娘的事,否则我的脑袋恐怕不保了。

隔天一早,正当大军出发前夕,皇上果然大封功臣。

除了黄天豹接任兵部尚书及叶飞接替禁军统领之外,其他的部将也都有封赏,可谓皆大欢喜,丝毫没有令人感到突兀之处。

就这样,叶飞终于独当一面的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往山东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