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

2025-03-30 08:06:41

时序深秋,金风飒飒,黄叶飘零,大地灰蒙肃杀。

北邙山,木落草枯。

夕阳冷清清地照着那些淹没在荒烟蔓草中的陵寝古墓,入目一片凄凉,令人有目断魂消之感。

在断碣残碑之中,有两个老人,相对闭目跌坐,四手前伸,掌心隔三尺凌空相对。

二人中间地上,放着一柄两尺左右的奇形连鞘宝剑,这剑比普通剑短了几近一半,但也不似平常的短剑,比匕首又长了许多,是一柄罕见的兵刃。

两个老人周遭,散布了不少断碑碎石,从现场凌乱的情形看来,此地曾经过一番剧斗的洗礼。

突地,一阵悲壮的歌声,随着料峭的晚风扬起:血泪盈眶,仇恨满腔,忍看衰草斜阳!无限凄凉,无限仓皇,男儿有泪不轻弹!仗太阿,除强梁,恩怨未了复何待,速着征裳!余音袅袅激荡长空。

歌声歇后,出现了一个腰悬长剑的黑衫书生。

这书生长得一表非凡,俊逸潇洒,只是面沉眉结,眸中泛散着令人懔栗的仇恨光芒,似乎他仇视世间每一个人。

黑衫书生一眼发现了那两个老者,身形便窒住了。

此际两老者的身躯不停地颤动,明眼人一看,便知两人是在比拼内力,而且已到了生死决于俄顷的地步。

果然,在两人各发了一声闷哼之后,双双口角溢血,面色渐呈灰败,身躯也抖动得更厉害了。

这两个老者年纪都在七旬以上,为什么死拼呢?一声栗人的凄哼之后,两老者口血狂喷,双双向后栽倒。

其中那着土蓝布衫的,四肢一阵抖动,便寂然了。

另一个着黄葛布长衣的,经过一番挣扎之后,居然又坐了起来,口里发出一阵荷荷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使人分不清是哭还是笑,听来令人心惊。

黑衫书生飘身上前,冷冷地望着那黄衣老人。

黄衣老人缓缓抬起头来,失神的目光在黑衫书生面上一绕,一手抓起面前地上的奇形剑,哈哈一笑道:我得到了,它已属于我,然而,我……也快要死了!黑衫书生一撇嘴,张开了口,声音冷得怕人:两位想是中原道上鼎鼎大名的‘君山二老’何事在此死拼?黄衣老人再望了黑衫书生一眼,喘息着道:娃儿,你是什么人?有声无力,显然已到了油枯灯尽之境。

区区‘长恨生’!称区区而不称晚辈,足见狂傲,接着他又说道:阁下尚未回答区区间话?黄衣老人努力的竖了竖眉毛,道:娃儿,你小小的年纪,这等目无尊长,你现身有何企图?适逢其会而已,什么企图也没有!鬼话!黑衫书生冷冷扫了黄衣老人一眼,转身便走。

黄衣老人面上起了一阵痛苦的抽搐,嘶声叫道:回来!这叫声软弱无力,传不出多远。

但黑衫书生听觉可真灵敏,果然止步回身,又来到老人身前,依然冷若冰霜地道:阁下有什么话要说?娃儿,你……真的不是为了这柄剑而来?剑?区区只是路过,阁下这话恕无从答复。

黄衣老人勉强运起目力,把黑衫书生再次端详了一遍,才颤抖着声音道:娃儿,你资禀不俗,但杀孽太重,老夫……快要死了,这也许是天意……黑衫书生上前俯身,用手在黄衣老人的身上一探,说道:阁下内腑受伤太重,返生乏术了。

黄衣老人双目一张,道:你是‘孤独老人’之徒?说完,紧紧盯住黑衫书生,似乎亟待证实。

阁下怎么知道的?从你探脉的手法知道的。

哦!……黄山‘孤独老人’的手法,可以说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黑衫书生面无表情地道:区区承认了,是的。

黄衣老人闭上双眼,喘息了一阵,又睁眼说道:娃儿,你很有令师之风,你……能答应老夫一件事么?只要区区能力所及,决定办到!老夫死后,请将两具臭皮囊合葬一冢,以免膏馋狼之吻,这……这柄剑……嗳!就……奉赠于你。

说完,又大声地喘息,口中溢出了殷红的血沫。

黑衫书生依旧用那不带丝毫人情味的声音道:善后之事,即使阁下不说,区区碰上了也会自动做,这柄剑区区不拟接受,作为殉葬之物罢吧!黄衣老人努力撑开无神的双目,厉声道:不行,千年仙兵出土,岂能……又归泉下,万一……落入宵小之手,将使……神物蒙垢,天下大乱了!黑衫书生脸皮微微动了动,这大概便表示他心中的惊奇了。

他微微瞟了一眼老人手中握着的奇形剑,沉声说道:阁下且说说这剑的来历,与两位搏命的原因?锵!的一声轻响。

奇形剑落地,老大又合了目。

黑衫书生眼中流露出一丝侧然之色,口里微喟了一声,喃喃地道:这两位被江湖人视为怪物的老者,竟然在此拼得两败俱亡,多半是为了这柄怪剑。

说着,俯身抓起那柄剑,就目一看,只见剑鞘上刻了四个古篆字――石纹神剑。

他茫然地摇了摇头,似乎不知道这石纹神剑为何物,轻轻抽出半尺一看,剑身黯然无光,毫不起眼。

蓦在此刻,一阵极轻的衣袂飘风声传了过来,黑衫书生急忙把石纹神剑插入衣襟之内,徐徐转身。

三名五十上下老者,已品字形把他围住,三人长的完全一副德行,尖脸削腮,鹰鼻鹞眼,颔下无须,年纪上略有分别。

其中那年长的目光朝旁边一扫,栗声说道:不错,是‘君山二老’都死了,那柄剑呢?另一个目注黑衫书生胸前,阴声道:这小子身上不是,咱们来迟了一步,倒被他先得了手。

年长的鹰目一转,嘿嘿一笑道:小子报上名号?你们大约是横行关东道上的‘祝氏三枭’了?嘿嘿!不错,你小子有见识,报个万儿吧!区区‘长恨生’,没听说过吧?祝氏三枭同时面色一变,仍是那年长的发话道:你便是大破章八‘石屋’的‘长恨生’,幸会了!三位有何指教?冷电目芒,打了一个转。

希望你把怀中那柄剑交出来,咱们各走各路。

如果区区说不呢?语冷如冰,令人不寒而栗。

那只好手底下见真章了,兄弟,上!三人一使眼色,各出长剑,上步欺身。

黑衫书生冷笑一声,缓缓拔剑在手,突地,一声震耳的断喝,震耳传来:鼠辈,没你们的份!喝声才了,惨号随起,那年龄较小的老者,栽了下去,场中多了一个额上有一道刀痕的灰衣老者。

他现身杀人,只如一瞬。

祝氏三枭之二,一见老者现身,面色剧变,双双弹了开去,望了一眼老者,却是敢怒而不敢言。

黑衫书生冷眼一扫这老者,冷凄凄地道:三眼魔人,你居然也来了?三眼魔人嘿嘿一声怪笑道:‘长恨生’,乖乖把你怀中那柄剑交出来,上路去吧!告诉你,已有不少人闻风而至,你知道怀璧其罪这句古语吗?黑衫书生不屑地道:阁下即深知此理,应该明哲保身,还是不要沾染的好!话锋一顿,扬了扬手中剑,又道:否则这便是答复。

三眼魔人狞笑一声,伸手便朝黑衫书生胸前抓去,这一抓之势,玄奇诡辣,疾如闪电,令人咋舌。

黑衫书生手中剑斜斜一划,哇地一声惨哼,三眼魔人抽身暴退,右手血渍淋淋,竟已被削去了三个指头。

哈哈哈!好小子,原来你是‘孤独老人’的传人,他那一式‘梅花三弄’竟被你得了神髓!随着话声,一个锦袍蒙面人幽灵般闪现。

三眼魔人惊呼一声:诛心员外!猛可里弹退丈外,满脸俱是骇色。

祝氏三枭的老大老二,也跟着向后疾退,一下子退了两三丈之遥。

黑衫书生那看来永不会起变化的冷面,此刻竟也现出了激动之情,向前跨了一个大步,寒声道:来得好!诛心员外且不理黑衫书生,目光一扫三眼魔人等三人,语如冰珠般的道:你们都与老夫滚!祝氏两兄弟倒有自知之明,互望了一眼,由老大负起老三的尸体,疾掠而去。

三眼魔人却有些犹豫不决,看样子,这魔头对那柄石纹神剑仍不死心。

诛心员外一挪步,道:你大概是想留下?三眼魔人咬了咬牙,道:‘诛心员外’,别太目中无人,咱们走着瞧!这不过是场面话,声落人又飞奔而去。

诛心员外冷笑了一声,这才面对黑衫书生道:‘长恨生’你在开封道上,追踪老夫,老夫适有要事,无暇料理,现在你说说看?此际,夕阳余晖尽敛。

北邙山又笼罩在苍茫暮色之中。

暮色中,四下里人影浮动,有如幢幢鬼影,竟不知来了多少江湖人物,君山二老得到石纹神剑的消息,不知怎样传出江湖的,这风波可闹得不小。

黑衫书生目光四下里一扫,然后才冷冷的开口道:诛心员外’,区区一向不喜欢藏头露尾的人!哈哈!‘长恨生’,你算老几,敢说这种狂妄的话?区区不在乎是第几,总归一句话,区区不喜欢故神其秘的人,君子坦坦荡荡,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你的意思是不惯老夫蒙面?有这么一点,长话短说,阁下现身的目的何在?为了你,也为了剑,明白了吧?为了剑,不必说,今夜到场的朋友,都是风闻神剑出土而来,为了区区……这一点阁下无妨加以说明。

诛心员外两道透过蒙面巾小孔外露的目芒,如电炬般照在黑衫书生面上,沉声道:你叫什么?姓什么?什么出身?家里还有什么人?希望你能坦白说出来。

黑衫书生寒声说道:阁下无权过问,区区也不会告诉阁下,倒是希望阁下能展示真面目。

你认为办得到么?非办到不可!语气坚决,字字如钢。

诛心员外厉声道:‘长恨生’,老夫只有一句话问你,你只有一位母亲,父亲不详,对么?黑衫书生全身一震,目中杀机陡炽,一扬手中剑,向前跨了一个大步,厉声道:你除不除面巾也是一样,我要杀你,我已经知道你是谁了,我要用剑穿透你的胸膛。

话声中,长剑凌厉绝伦地攻了出去。

诛心员外电闪弹开数尺,厉喝道:且慢动手,你知道老夫是谁?目光如利剑,似要刺穿对方内心。

黑衫书生咬牙切齿地道:你没有人性,你是畜生!手中剑斜斜一伸,陡地一连三变,剑尖幻成无数芒影,指向诛心员外要害大穴,似已存心要致对方于死地。

诛心员外左闪右突,以玄奥无比的身法脱出圈外,再次厉喝道:‘长恨生’,你再不报来历,老夫要杀你了,你别自误,你母亲叫什么名字?黑衫书生目中恨芒几乎凝聚成了形,显示出他怨毒之深,大叫一声:不是我死,便是你亡!手中剑再次攻出,仍是那凌厉无匹的一招三式。

诛心员外身形似风中残荷,连摇急摆,嗤!地一声,锦袍右襟裂了半尺长的一道口。

黑衫书生厉喝一声道:纳命来!长剑第三次出手。

锵锵……一串连珠密响。

诛心员外出剑迎击,剑花爆射中,双方各退了一个大步,诛心员外栗声道:‘长恨生’,你娘要你杀我吗?’可能是的,你揭开面巾,让我辨认一下・…你明知这办不到!那只有用剑解决了!了字方落,长剑又告攻出,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斗,招招夺命,式式追魂,惨烈至极。

明月上升了,驱走了短暂的黑暗。

四下里幢幢人影,又逼近丁许多,无数双贪婪的目光,全投向场中,看这鹬蚌之’争,都打算收渔人之利。

这是一场武林罕见的搏斗,双方展尽所长,舍死忘生。

七十招之后,黑衫书生先机尽失,险象环生,但他仍猛扑不休,只攻不守,这就是拼命的打法了,身上已连中数剑,血渍殷殷。

诛心员外厉叫道:‘长恨生’,别迫我杀你,说出你娘在何处,事情总会有个了断……黑衫书生喘息如牛,但手却不停,一味狂攻猛扑。

堪堪到了百招,只听一声闷哼,黑衫书生跌坐地面,手中剑被震为三截,手中只剩尺长不到的剑柄。

诛心员外的剑尖,抵上了黑衫书生的心窝。

说,快说,‘长恨生’,你说呀!老匹夫,你可以杀了我……我不杀你,只要你说出你娘现在何处?办不到,你如果不下手,错过今夜,我一样要杀你,听着,我要杀你,你怕么?现在尽可下手,否则你将后悔莫及,我三寸气在,誓必杀你,哈哈哈哈……诛心员外窒了片刻,突然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收回长剑,颓然道:‘长恨生’,你……走吧!黑衫书生抬头扫了对方一眼,站起身来,目中的怨毒并未稍减。

也就当他起身的刹那,三条人影扑了过去,诛心员外疾迎上去,剑芒打闪中,惨号顿起。

三条人影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便栽了下去。

黑衫书生咬着牙道:你不必对我示惠,我恨你,我有一天会杀了你!诛心员外只叹了口气,没开口。

诛心员外静立不动,双眼无神的看着这个年轻人。

黑衫书生抛去了手中剑柄,踉踉跄跄挪动脚步,四下的人影,也随着他移动,气氛在诡谲之中透着恐怖。

诛心员外在丈外之后跟进。

走着,走着,来到一座巨冢之前。

只见墓门洞开,像一头张口噬人的怪兽,人影群中,一个声音道:这就是‘君山二老’得手‘石纹神剑’的古墓!另一个声音道:贪欲是人的本性,以二老的名望修为,仍不能免!那原先的声音道:若非见利忘义,焉有此下场!另外的慨乎言之地道:这叫做武道斫丧矣!可叹!这古墓占地颇广,正面约莫五丈之宽,两旁俱是虎视眈眈的武林人,黑衫书生已不能前进,也无法后退。

一场恐怖的杀劫,似又在酝酿之中。

诛心员外靠近了黑衫书生两步,沉声道:‘长恨生’,你走,我替你挡一阵!黑衫书生冷酷无情的道:用不着!蓦地,又有四五条人影,扑向了黑衫书生。

诛心员外暴笑一声,扑上前去。

哇!哇!惨号又告破空而起,所有人影,蜂拥而上,黑衫书生陡地拔出了石纹神剑,拼聚残余内力迎战。

恐怖而疯狂的场面,显现出来。

黑衫书生真力未复,兼之身被剑创,流血过多,而这柄所谓仙兵,毫无神奇之效,反而因尺寸不够,难以发挥威力。

混战开始才一会工夫,黑衫书生已告不支,一退,再退,竟退入了墓门之内。

人群飞蝗般扑向墓门,突地,隆!隆声起,墓门霍然自动封闭,栗耳的惨号起后,有两人不及退避,被挤成了肉酱,一个剩下双腿,一个剩下上半身,抽搐在墓门之外,惊呼之声,响成一片。

黑衫书生被关闭在墓道之内,眼前一片漆黑。

他心想:外面那群贪婪之徒,势必会千方百计,打开墓门,自己决无法应付,这类古墓暗道杂陈,不如先避开一时为卜。

心念之中,摸索着向深处走。

东拐西弯,他自己也不知道走到了什么地方。

走了一阵,下意识地胆寒起来,不自觉地停丁脚步,心头怦怦不已。

突地,他发现远处似有灯光,登时精神大振,举步朝有光处走去,不久,来到了光亮之处。

定睛一看,是间巨大的墓室。

但是大部分被土石埋没,抬头望去,顶上开丁一个天窗,只尺余大小,被乱草交叉掩住,下面则是个大窟窿。

看样子,这窟窿是墓室崩塌所致,还有些崩而未落的巨磐,虚悬半空,煞是惊人,那天窗恰像是小颈的巨瓮开口,离地至少也有四丈高下,月光从穴口射入。

再低头查看,还有些金甲武士像和一些殉葬之物,未被埋投,这证明这古墓当年必是王公贵胄的长眠穴。

忽然,他瞥见脚旁地上竟有干粮水袋,不由好奇地拿了起来,干粮未腐,仍可食用,水袋中还有大半袋水。

这一喜非同小可,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了。

他退到墓室门外的通道中坐了下来,他不敢停留在墓室内,如果墓顶再崩塌,不被巨石砸死也会被活埋。

墓内静如鬼蜮,什么声音都没有。

他闭目运功疗伤,他必须恢复功力,以备应变。

功毕醒转,眼前又是漆黑一片,想是月已西沉。

他用了些粮水,等待天明。

黑暗中如要仗功力飞升越那天窗,是相当危险的,他不能一举冲出,松动的墓顶,很可能一触即崩。

而且,那些江湖人可能还守伺在外。

死寂枯坐中,他想通了一个事实,必是君山二老无意中发现了这塌陷的穴口,于是入墓查探,巧获这柄石纹神剑。

二老在四下搜巡之际,误触机关,于是墓门开启。

出墓之后,二老共同检视所获仙兵,定是有所争夺或谈论,巧被人窥听到,消息便不胫而走了。

后来,正如在墓外人群中所发的言论,贪欲是人的本性,二老均想占为已有,遂发生了以功力拼高下,最后两败俱亡的惨剧。

二老已死,这判断是否完全正确,死无对证了。

在百般无奈之下,前尘往事,纷至沓来,想到自己坎坷的身世,不由悲从中来,滴下了伤心之泪。

童年那一串日子,是由血泪织成的,不堪回首。

然而,却又忘不了,不能不想。

打从有记忆起,他每天看到母亲以泪洗面,他虽然处身在锦衣玉食之家,但母子俩没有地位,不是主子,又不是仆人,是非常尴尬的身份。

八岁那年――一天夜里,在睡梦中被一个蒙面人击成重伤,他恍惚记得母亲抱着自己去投河,却巧被一位武林异人所救,就是恩师孤独老人。

十二年黄山习艺,师父孤独老人归了天,母亲由于哀伤过度,也在艺成出山那年撒手尘寰。

在世上,他没有一个亲人,孤孑一身。

他永不忘记母亲临终时痛苦的神情。

母亲是含恨而殁的。

她临终遗言,要把长剑刺入仇人的胸膛,当他照遗命寻到仇人故居时,昔日钟鸣鼎食之家,竟变成了废墟,仇人生死下落不明。

……想着,想着,朦胧睡去。

梦中,他持着石纹神剑刺入了诛心员外的胸膛,他看着仇人在剑下呻吟哀号,在鲜血流尽之后断了气……一觉醒来,墓顶的天窗又透入了亮光。

他知道,这是第二天了。

他想,现在还不能出去,墓外定然有人守伺,也许那些贪婪之徒正在挖掘墓门,君山二老留下的粮水,足够一个人五六日之需。

但一个人枯守在古墓之中,总是寂寞难耐的,于是他抽出了石纹神剑仔细审视,看看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忽地,他发现剑身上刻着字迹,密密麻麻,竟是运用这神剑的十句口诀,这一发现,使他欣喜若狂。

在一阵激动之后,他又气馁了。

那十句口诀,玄僻而艰深,想要悟透可不是件易事。

然而一个习武的人,对这类事物,是喜好成癖的,于是,他聚精会神地钻研。

一天,两天……五天过去了,他只参悟了六句口诀,水粮已罄,势不能再逗留下去,只好收拾起苦参的心情,作出墓的打算。

目前唯一出路,当然是穿墓顶小穴而出,先头不去深想,事到临头,问题可就大了,四丈高的距离,毫无借力攀援之处。

而穴口只尺许大,要飞身而出,是难上加难。

但舍此别无他途,墓门业已封闭了,又不识机关。

考虑再三,他决定冒险一试,觑准方位,竭尽全部功力,飞身而起,在三丈高下时,弓腰缩腿,右足猛踩左足背,借力再升高近丈,堪堪到达穴口,伸手急抓穴沿。

刚觉手抓处不着力,人已疾坠而下。

立知情况不妙,勉力凌空一折,落向墓室靠门处。

轰隆之声震耳欲聋,墓顶土石粉坠而下。

他忙一个翻滚,进入了通道。

只刹那工夫,整个墓室被掩埋了,眼前伸手不见五指,四周一片黑暗,恢复初入墓门时的黑暗阴森。

他咬牙自语了一声:这一下是死定了!一时之间,只觉得手足发麻,脑海浑噩一片。

不知过了多久,才悠悠回过神来,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此路不通,只有另觅他途,于是,摸索着想回到墓门方向。

进墓室是误打误撞,要出去可就难了。

转了半天,计算着已超过入墓摸索到墓室时间的三倍,却仍在墓道中打转,他颓丧的坐了下来,一筹莫展。

想来想去,又无端地想到剑身上的口诀,苦思暗索之下,居然又被他参悟了两句。

但心是难以定下来的。

接着,他又开始找寻出路。

不分昼,不分夜,眼前是无尽的黑暗。

筋疲力竭,饥渴交煎,墓道像是迷魂阵,又像是永远走不完的路,他绝望地坐了下来,心头罩上了死亡的阴影。

别说找不到墓门,就算找到,又如何开启呢?至终,仍是绝路一条……又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在想象中,可能是一天,甚至两天。

这当中,他找了三次。

最后,他虚弱的倒在墓道中,眼前幻象丛生,他看见死去的娘向他走来,亲他、抚摸他,但用手去抓时,却是空的。

他感觉时间不多了,死神已向他招手。

他绝望地呼喊道:娘啊!孩儿不能完成您的誓愿了,孩儿快要来与您一道了,娘啊!孩儿是多么的不孝……凄切孤雏泪,断人肝肠。

他下意识地抚着那柄使许多江湖人物丧生的短剑,心想,活活饿死,太痛苦了,自己因此剑而入绝地,就用它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吧!神剑,竟是不祥之物……正要把剑尖刺入心窝时,忽发奇想,还剩两句口诀,如不悟透,真有些死不瞑目,于是他又开始了冥想。

生已无望,心反而静如止水。

时间对他已无任何意义,他参研到不能思想为止。

灵智一通,他忽然参透了!他忘形地站起身来,照诀施为,剑身突然发出阵阵白色的光晕,照亮了两丈方圆内的墓道。

蓦地,他发现存身之处墓道十分宽阔,壁上有箭形记号,指向前方,痕迹仍新,这一发现,使他欢喜若狂。

这记号无疑地是君山二老所留,一股求生的欲念,支持着他虚弱的身躯,他持剑循记号所指方向奔去。

一转两折,墓门在望,过度的兴奋,使他几乎支持不住身形,他倚在石壁上,闭目喘息了一阵,然后走近墓门,再次运起神剑,借那光晕寻找开启墓门的枢钮。

他仔细观察每一寸地方,竟然被他找到了,那是君山二老在寻找试探时所留的痕迹,那是一个石雕的龙头。

看上去是壁饰,龙舌缺了一个口,他试着用手去按,没有动静,又改为旋。

向右旋,丝纹不动。

向左旋,龙舌松动了。

一圈,两圈,三圈,墓门起了隆隆之声,巨大的墓门封石,向旁边移了开去,一道亮光射了进来。

他迫不及待地奔出墓门。

青天,白云,一片砰勃的生气,这像是奇迹,从鬼门关打了一个回转。

这时,他才注意到墓门已被斧凿得面目全非,遍地碎石,可能有人企图凿开墓门,见事不可能而作罢。

他想到自己被关禁的经过,余悸犹存,墓门开着,定有人重蹈覆辙,于是,他捡了一块巨石,掷入墓门。

隆然声中,墓门自封。

这是被围攻退入墓门所发现的关键。

忽地,他想到了君山二老的遗体,自己当时获赠石纹神剑,曾答应二老料理善后。

因遭意外被禁墓中这多日,邙山多狼,如尸体受损,确是件终生遗憾的事,心念之中,弹身奔了过去。

到了那夜格斗的地方一看,不由叫声苦也!那里还有尸体的踪影?他手足无措地四下张望,一眼瞥见不远处的柏林中有一堆隆起的新土,心中不由怦然大动……但立即想到那夜死的人不在少数,自己入墓之后又死了多少,不得而知,如果有人收尸,也可能是合坑掩埋,无碑留名,查也无从查起,这真愧对二老泉下之灵。

他举步走了过去。

一看,不由心头剧震,竟呆住了。

那新冢立有墓碑,刻的是君山二老之佳域,而后面赫然刻的是武林后进‘长恨生’董卓英敬立。

他傻了,这是谁弄的玄虚?最惊人的是对方怎么知道董卓英这名字?是那诛心员外么?只有他知道君山二老请自己收尸的这一回事,但他怎么会知自己这向不为人道及的名字呢?这简直是无可思议……想起了诛心员外,不由切齿痛恨。

现在凭这柄石纹神剑,必可快意恩仇。

一阵激动之后,情绪慢慢平息下来,但随之而来的,是那无比的饥饿感,顿觉浑身乏力,耳鸣眼花,两腿一软,在墓前坐了下来。

要得到饮食,还有一程路好走,如何挨呢?任凭你是铁打的金刚,也经不起饥饿的折磨。

就在此刻,只见一条娇俏人影,从不远处行过,手中提着一个竹篮,精神不由为之一振,看样子那女子可能是扫墓的,当带有祭拜之物。

说不得只有权充齐人,乞食于祭者了。

心念之中,打点起精神,尾随过去。

奇怪,那女子祭扫的竟然是自己被禁的那座古墓,太不可思议了,这是无名古冢呀!她怎么会……只见那女子蹲在墓前,摆开了香烛果品,然后堆积纸钱。

他望着那些果品,吞了一口口水,慢慢的挨了过去,心中暗想,得等人家祭拜完了再开口。

那女子似已觉察出有人走近,突地冷声喝问道:什么人?声音入耳,似曾相识,怔了一怔道:过路人。

女的站直娇躯,转过身来。

呀!两人同时发出了一声惊呼。

女的手里还拿着一叠纸钱,全都撒落到地上去,久久,才栗声道:董卓英,你……没死?这女的年在十八九之间,生得秋水为神玉为骨,足当得起美如天仙四个字。

长恨生董卓英冰冷的面上起了变化,好半晌才开口道:‘芙蓉仙子’何小宛,你……这是做什么?芙蓉仙子何小宛眸中泛出了异样的光彩,幽幽一笑道:我以为你死了,所以我……下面的话,她说不下去了。

董卓英冷漠地接上话头,道:你以为在下业已物故,所以来烧钱化纸,是么?难得姑娘这一番情意!芙蓉仙子幽怨地一扫董卓英,道:我知道你不领情,如果我知道你没死,便不会来了,是不是……姑娘怎么知道的?那晚我赶来时,听说‘长恨生’得到了‘石纹神剑’,但已被封入古墓之中,我……在此守候了七天七夜,想尽办法,打不开墓门,以为……在下……入墓业已有七天七夜?谁说不是,今天算是第八天了,想不到……君山二老是姑娘埋葬的?是的,我得知了前因后果,所以……用你的名。

董卓英内心激动如潮,低下头去,脑海里浮起半年前的一幕那是一个岁尽冬残的日子,自己甫下黄山入江湖,在离山西太原,邂逅了她,当时自己确曾动心于她的美色,双方合作做了一件侠义的事,一见钟情,互通款曲,当时自己因为志切访仇,依依而别,这件事记忆犹深。

山西太原,一个阴沉沉的午后。

北风怒号,着肤如刺,空中飘着鹅毛般的雪花。

街上的行人不多,到处冷冷清清的。

醉仙酒楼是太原城里数一数二的大酒楼,楼高三层,美轮美奂,古色古香,是城内最好饮酒的场所。

一般人只要来到醉仙楼,多半会沉迷在楼中,宾至如归,不醉不休。

这也是醉仙楼一向驰名遐迩的。

董卓英在这一天的下午,约莫是未初光景,来到了醉仙楼。

他来此倒不是为了买醉,但他相信,众多买醉人中,可能有他希望找到的人。

这时,酒楼中生意正当鼎盛,人来人往,踏得楼梯咚咚直响。

楼上到处酒酣耳热,谈笑风生。

董卓英一袭黑衫,上了二楼,推开那厚重的门帘,走了进去。

可是,整栋二楼那么大的场地,竟座无虚席,每张桌子都坐有客人。

董卓英却无法找得了空位置,这下可难倒他了。

于是他就再上三楼去看,没想到三楼也是如此。

他暗叹了一声,莽莽尘世,尽多是买醉之人,自忖太不凑巧,扭转身,就准备下楼而去,就在这一转身之际,董卓英的耳中,仿佛听到了一声清脆的语声响自背后:要找座位么?董卓英回头一看,眼前不远处,左侧的桌子上,正有一个丰神俊目的青年人,正在向他招手。

他毫不犹豫的就走了过去。

那个俊秀的青年人很豪爽,起身让座后,笑说道:天寒地冻,一席难求,兄台何不在此坐下……董卓英谢了一声,不客气的落座。

店中小二连忙过来送上杯筷,张罗了一阵之后,那个俊秀的青年人自我介绍道:在下何小宛,汉中人士,今日与兄台萍水相逢,也是有缘。

’说着,举起手中酒杯,就向董卓英敬酒,仰头一口喝干。

董卓英谦虚的道:在下董卓英,来自黄山。

何小宛微微一怔,问:董兄来自黄山?正是。

何小宛赞道:山灵松奇,得天独厚,好地方!兄台也去过黄山?闻名久矣,心向往之,可惜无缘一游。

董卓英听对方谈吐温文有礼,心中颇有好感,酒过三巡,二认经过一番客套后,谈话似乎越觉投机。

何小宛三杯酒下肚,脸现红酡,俊秀中增添妩媚,说道:董兄这次远道西来,请问有何贵干?在下找人。

董兄想找的人,他是住在太原么?听说他以前出现在五台山一带,在下急于想找到他。

那人是个什么样子,董兄说说看,说不定区区可以提供一点线索。

董卓英沉吟一下,转过头靠近何小宛的耳朵,细声说了一遍。

他本是出于无意,是恐怕话说出来,落入到旁桌客人的耳内,所以头靠得很近。

却不意何小宛突然面泛红霞,颇有娇羞之态。

董卓英蓦地一怔,随即恍然大悟,心想此人莫非女扮男装,为什么无缘无故的害起羞来,而且姓何名小宛,也有女人的味道。

何小宛发觉董卓英怔怔地望着自己,不由机警的指着楼梯口,道:董兄,你看,那儿来了一个老者,是不是你要找的人?董卓英连忙回头看过去,果然从楼梯口上来一名老者。

这位老者,面目清癯,束发不冠,满面风霜,一双忧郁的眼神,一袭单薄的灰白长衫,掩不住他心头负担沉重。

董卓英正待开口说话,那位老者却举步走向自己这桌来。

老者一面走,一面也打量董卓英,待他快要走到桌边时,拱手向何小宛致意,道:小老头来迟一步,姑娘不要见怪!何小宛微微起身,拉拉旁边坐椅:道:没关系。

接着,把董卓英介绍了一下。

董卓英心想,这人果然是个女的。

那老者忧心忡仲,来不及跟董卓英客套,径对何小宛说道:何姑娘,事情已经有了眉目了。

何小宛忙道:万掌柜的,请说说看!万掌柜道:杀害我们东家的那个飞贼,是住在一家当铺里。

你怎么查出来的?小老儿有位远房内侄,正在那家当铺做事。

哦!这么巧?是的。

何小宛淡淡地吁了一口气道:这位董少侠刚来太原不久,不知道你们东家发生的事,你再简单的说一遍给他听听!万掌柜的不解的道:这个……何小宛笑道:说不定董少侠会助你一臂之力呢!万掌柜的闻言大喜,忙向董卓英道:董少侠,务请赐予相助,小老儿愿来生变犬马以报大恩……董卓英忙道:不敢当!不敢当!万掌柜的道:小老儿的东家在太原开了一家米行,直接由江南运米来卖,所以敝东家经常往返奔波在太原到潼关这条路上……何小宛插嘴道:贵东家的大名,还没告诉人家呢?万掌柜的道:我一时情急,倒忘了……董卓英微笑道:别急,慢慢说吧!万掌柜的道:敝东家姓乔,名字叫商奎,姓乔的是这里的大姓。

乔老板跟谁结了仇,你知道原因吗?万掌柜的苦着脸,思索了一阵,才道:小老儿只知道东家跟另一家开米行的段家,为了生意上的竞争……董卓英哦了一声,点点头没说话。

何小宛道:董兄,让他先把话说完嘛!董卓英点点头。

万掌柜的道:由太原南下,运米粮我们都是走汾河这一条线,敝店自己常年包有船只运粮。

段家也是走这条水路,在大前年快过年时,两家就已经闹得很不愉快,在今年已是水火不容的地步了。

想不到段家的亲戚程天宝强行出头,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位江洋大盗,就在上一个月的月尾,把敝东家给暗杀了。

董卓英听得大为不平,怒道:姓程的怎可如此小人作风?何小宛好整以暇的夹了一筷子菜送入嘴里,才道:万掌柜的,你把地址留下,就可以回去了,其他的事,交给我和董少侠来办!谢谢两位援手之德……不用客气!万掌柜的忙从身上抽出一张纸笺,双手递给何小宛,然后,又打躬作揖的表示谢意,才转身下楼离去。

何小宛等他走后,又低声和董卓英说了一些话。

董卓英听得不断的点头。

两人同意,要想个法子伸手为乔老板报仇,剪除恶霸。

何小宛面泛红霞,对董卓英笑道:董兄,你感觉意外么?什么意外?就是我这套装束?董卓英笑笑说道:在下早已看出,姑娘易钗而弁,行动倒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