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仲和王玄恕并骑地出皇宫,踏上洛阳天街,心中岂无感慨。
骄兵必败。
王世充目前的声势,正进入巅峰时期,主因是撀场李密的??????郯?中原核心战略位置的东都洛阳。
其次是在东都小朝廷的斗争中胜出,赶跑独孤阀,现在更迫得杨恫禅让帝位予他。
外患内忧,一下子全解决掉。
但他的称帝在战略上绝不聪明,因为你会令窦建德生出反感,推翻联手的盟约。
不过却是风气潮流所趋,盖因林士宏、刘武周、梁师都、李渊、萧铣等各方霸主均先後称帝,他王世充若再高举「杨隋」的旗帜,将难有号召力。
刚击败瓦岗军的王世充声势如日中天,加上王玄应等人怂恿,心痒难熬下,遂走上这错误的一看。
此时黄河以南,尽成他大郑的领地,倘能击退李唐东征的大军,势成独霸中原之局,难怪他给野心掩盖理智,连一手促成他今天声势的自己亦不放在眼内。
可是寇仲却肯定若任由王世充与李世民决战,最後败的必然是王世充。
致败的原因是王世充本身性格的问题,此人表面的话虽说得好听,事实却是狡诈反覆,心窄不能容人,致除王氏同宗外无心腹可言,这样的一个人,何能成大业。
在这样的性格支配下,他根本不可能以沾耍y令人甘愿为他效死。
遇上豁达大度,知人善用的李世民,後果可想而知。
否则如奏叔宝、程咬金之辈能争相来投为他出力,鹿死谁手,确未可知。
未能对属下诸将公平地论功行赏,莫说难望外人望风肆附,更会迫得手下投往敌对的阵营,此正是王世充最大的失著。
人马驰上天津桥。
王玄恕乾咳一声,把寇仲从沉思中扯回眼前的现实来,道:「少帅在想甚么?」寇仲苦笑道:「我在想是否白来一趟。
」王玄恕大吃一惊道:「少帅万勿这般想,父皇不是刚说他非常欣赏你吗?」寇仲叹道:「我他很欣赏李世民,欣赏又如何?唉!不要再谈这些泄气的事,我可否仍住在上趟的地方,那所房子相当不错,我最爱它清静。
」心中最想问的是杨公卿的情况?但纵使是对他有好感的王玄恕,亦知不宜匆匆问出口来,否则如传回王世充耳内,他不怀疑两人的关系才怪。
王玄恕一口答应道:「这个没有问题。
」寇仲忙道:「我不需任何人侍候。
是哩!我在这裹的诸位老战友近况如何?」王玄恕欣然道:「杨老和张老两位大将刻下均在洛阳,我安顿好少帅後,会使人通知他们,他们定会很高兴又可与少帅见面叙旧。
」寇仲放下心事,暗忖只要见到杨公卿,将可完全掌握到王世充这方面的形势,那时再看看有甚么方法可扭转乾坤,让王世充「惨胜」这决定天下命叩囊??鲇舱獭?徐子陵踏进多情窝的院子,首次对选择多情窝作落脚的地方生出悔意,因为多情窝已因侯希白成为名人没有秘密可言。
他正是因到多情窝,故先後被????和石之轩发觉他来长安,以後情况更是祸福难料。
空气中残留女子清幽的香气,徐子陵浮现起与沈落雁泛舟河道的迷人情景,暗叹一口气,扯掉面具,推门进入前厅。
沈落雁动人的背影向善他,凭窗外望,柔声道:「我的心很烦,想找个人解闷儿。
」徐于陵晓得她误以为自己是侯希白,缓缓举步走到她身後五尺许处,淡淡道:「沈军师为甚么事心烦呢?.」沈落雁娇躯剧颤,猛地转过身来,不能置信地娇呼道:「啊!子陵。
」她清秀明丽如昔的玉容泛起毫不掩饰的惊喜。
徐于陵入门前曾想过掉头离开,可是终不忍心对这位已嫁作人妇的红颜知己如此无情。
徐于陵叹道:「正是小弟。
沈军师是否因黎阳被破心烦,唉!.找他很不好过。
」沈落雁露出千言万言,不知从何说起的神态,秀眸异采挞辉,动人至极点,似欲要扑入徐子陵怀内,又像尽力在克制自己,忽然垂下螺首,轻轻道:「子陵猜错哩!世勋於黎阳城破时成功突围逃走,被俘的秀宁公主和李神通在寇仲的斡旋下为窦建德释放,你可以暂时安心。
」「暂时安心」四字可圈可点,显示这位善解人意的美女准确把握到徐子陵的心情。
徐子陵听得李秀宁安然无恙,登时如释重负,皱眉道:「然则军师为甚么心烦?」沈落雁别转香躯,目光重落在窗外後园的美景处,轻柔的道:「我早不当军师哩!为何仍要唤人家作军师,是否连唤一声落雁亦吝啬呢?」徐子陵洒然笑道:「在我们心中,落雁永远是那位美人儿军师。
」沈落雁背著他「噗嗤」娇笑,道:「美人儿军师,亏你们叫得出口,这称号令我们想起寇仲。
我没有看错他,他或者是唯一能今李世民吃败仗的人。
」徐子陵苦笑道:「可是这绝不会在洛阳之战发生,寇仲自己比任何人更清楚此点,因为我们明白王世充是怎样的一个人。
」沈落雁不屑的道:「偏狭谲诈,多疑矫伪,难成大事。
」徐子陵动容道:「沈军师这八个字形容得非常贴切。
」沈落雁再次转过身来,回复一贯风流绰约的娇姿美态,喜孜孜的道.「见到子陵,所有烦恼都像不翼而飞,你真的能不管寇仲的事吗?」徐子陵颓然道:「我不晓得。
我现在最大的期望,就是寇仲能及时退出这场攻打东都的大战,否则洛阳失陷後,下一个将轮到他和他的少帅军。
」沈落雁双目闪著智慧的光芒,道:「你这叫关心则乱,寇仲岂是这么易被收拾的。
更正确点说,应是「天刀」宋缺岂是这么容易应付的。
一旦惹出宋缺,将没有人能预料局势的发展。
」徐于陵一呆道:「宋缺竟会亲自领兵上战场?」沈落雁没好气地横他一眼,微嗔道:「子陵凭甚么认为他不会,李世民始终有胡人血统,宋缺绝不会让这种人统一天下。
要振兴汉统,此乃千载一时的良机。
李家顾忌寇仲,对宋缺更是惮惧。
」徐于陵讶道:「我只知宋家在南方有财有势,却不晓得在军事上占著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
」沈落雁道:「若说寇仲是天生的卓越统帅,宋缺就是博通古今衰变,中土最高瞻远瞩的军事战略大家。
所以他能一直按兵不动,直至合他心意的寇仲兴起,始表态支持。
宋缺配寇仲,一个精於作全局的布置战略,一个是沙场上无敌的统帅,你说李家对此有何感想?」得沈落雁点醒,徐子陵开始从另一角度看寇仲的大业,更觉头痛。
无论谁胜谁败,对中土的影响均是天翻地覆,卷南荡北,无人能独善其身。
沈落雁续道:「以宋缺之强大,竟能连萧铣以压制林士宏,正代表宋缺要保存实力,静待争霸中原的时机。
密公若能学他一两成,当不会有堰师之败,唉!」李密惨胜宇文化及後,不待恢复元气,立即用兵对付王世充,正是致败主因。
沈落雁又道:「岭南军以俚僚为主,民风纯朴,刻苦擅战,视宋缺为天人,固虽只十多万之众,却是训练精良,在宋阀的财势支持下,加上寇仲这样的人材,即使李世民亦不敢轻易言胜,所以你不用为寇仲担心。
」徐子陵苦笑无言。
沉吟片晌问道:「军师仍未说出因何事心烦?」沈落雁娇躯微颤,缓缓转过身去,透窗瞧往蔚蓝清澄的天空,叹道「还不是因为念在一点故主之情?」徐子陵心中一震,她竟为李密心烦,究竟是甚么一回事?杨公卿、张镇周和寇仲在厅内围桌坐下,这两位王世充手下最著名的大将均有风尘之色,可知奔波劳碌,因即将来临的大战难得休闲。
张镇周免去闲话,劈头道:「少帅可知王世充与朱粲暗中结为盟友?.」寇仲失声叫道:「甚么?.」在争霸诸雄中,声誉之差者,莫过於「迦楼罗王」朱粲,他和女儿都是声名狼藉的人,朱粲更被传为杀人食肉的魔王。
近年来朱粲内则地方势力台头,外则受压於萧铣和杜伏威,找靠山具理所当然的事,问题是王世充因何要收容他,此举势必尽失人心。
寇仲生出历史重演的感觉,朱粲无论如何不济,手下俦????等f人,他於王世充等若「五刀霸」盖苏文之於「龙王」拜紫亭,可成为扭转局势的奇兵,难怪王世充如此有恃无恐。
由於寇仲处境有异,李世民是下定决心摧毁王世充,而他寇仲必须助王世充守稳洛阳,击退大唐的雄师,再不能像龙泉时般灵活应变,挥洒自如。
杨公卿摇头道:「我其不明白王世充因何一错再错,竟招揽这人人切齿痛恨的凶魔。
」寇仲暗忖小弟明白,只是不宜说出口来。
皆因张镇周并非他的心腹人,不宜让他晓得太多秘密。
从朱粲的作风观之,他极可能是魔问出身的人,与和魔门有千丝万缕密切关系的王世充结盟,乃水到渠成的事。
事实上王世充不信任外人的性格,亦是魔门中人的特性,同门也互相猜疑,何况对待外人?张镇周和杨公卿开口王世充,闭口王世充,毫不客气,不但不视他为皇帝,更似不当他是主子。
张镇周压低声音道:「少帅今趟来是否要助王世充应付李阀的大军?」寇仲叹道:「可以这么说,你老人家有甚么打算?」张镇周淡淡道:「有甚么好打算的,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日钟。
」寇仲和杨公卿均听出他言不由衷,因为以他的精明果敢,王世充又伤透他的心,绝不甘愿陪王世充一道送死。
张镇周又道:「在现今的情况下,少帅尚有甚么回天之计?」寇仲生出警觉,心想若张镇周暗中降唐,与李世民来个倒王世充的里应外合,现在就是刺探机密。
摇头苦笑道:「除非王世充肯把部份兵权交出来,否则我有甚么办法。
」皱眉问道:「你们想知道王世充与朱粲秘密结盟?」杨公卿道:「这消息最初是从朱聚内部传出来的,指王世充收编朱粲的队伍,并拜朱粲为龙酿大将军,王世充虽多吹向我们否认此事,但「毒蛛」朱媚曾两次到洛阳来见王世充乃不争之实,所以我们知王世充在睁眼说谎。
」「那朱粲就再不能成为奇兵,顶多只能牵制李世民部份的军 寇仲道:队。
」张镇周冷哼道:「只看李世民兵员的调动,可知他的策略是要封锁洛阳对外所有交通粮道,孤立洛阳。
洛阳军民达数十万之众,每天均消耗大量粮食,就算城内各粮仓全部满溢,最多只能扩得半年。
所以在战略土李世民是正确的。
」杨公卿道:「现在就要看李世民是否有本事将洛阳围个水泄不通,亦要看窦建德会否挥军来援,所以虎牢一线最具重要,不容有失。
」张镇周叹道:「大郑的成败,要看明天的会议王世充如何分配兵权,若他肯用我们三人任何之一宇虎牢,李世民大有可能吃败仗。
」杨公卿冷笑道:「事到如今,若他仍执迷不悟,任用宗亲,那就是他要自取灭亡。
」寇仲听得大动脑筋,至此方知明天的军事会议如此重要,王世充能否留住异姓诸将的心,还看明朝。
杨公卿道:「我自起床後浪吃过东西,肚子饿得咕咕叫,不若到天津桥头的董家酒楼祭祭肚肠,顺便为少帅洗尘。
」张镇周歉然道:「我还有点事办,杨公代我向少帅多敬两杯酒吧!」沈落雁背著徐子陵轻叹道:「到现在我仍不明白密公因何降唐,从起义军领袖的身份变成唐室的官吏,随他入关的二万瓦岗军成为唐室的官军,将曾为天下景仰讨伐暴隋的正义之师彻底变质,现在他终於後悔哩!」接著旋风般转过身来,道:「我沈落雁该怎么办?」徐于陵明白过来,李密入关後并不得意,获封几个虚衔,事实上被投闲置散,反而手下大将李世勋受重用,怎能快乐得起来?柔声道:「他可以怎么办?.」沈落雁香肩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道:「他当然认为自己可东山再起。
」顿了顿叹道:「王伯当虽名义上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同是有职无权,故生出非份之想,常对密公说李世勋据黎阳,张善相守罗口:中原一带忠於密公的旧部仍是人多势众,际此唐郑交战之时,只要离开长安,出走山东,招集旧部,定可创出一番新局面,重振瓦岗军的声威。
唉!忠言逆耳,我离多番劝密公打消这念头,总是说不动他。
你教我怎么办?」听到王伯当之名,徐子陵心中涌起难言的滋味,不过素姐已逝,对王伯当侵犯素姐的怨恨早云散烟消。
看到李密和王伯当两个曾叱吒风云的人,落至如此田地,那还有兴致与他们计较。
问道:「在关内,他随来的旧部有多少人愿跟随他的?.」沈落雁苦笑道:「连我也不愿随他自取灭亡,你说有多少人愿跟他?」徐子陵道:「你是否决定与他划清界线?」沈落雁道:「如我真是那么绝情的人,现在就不用烦恼。
」接著娇媚地白他一眼道:「现在心情好多啦,这些烦事不该对你说的。
是哩!你到长安来有何贵干,不是对那个所谓宝藏内的废铜烂铁仍死心不息吧。
李渊起出那不符实的财宝後,任由那批发霉的兵器留在下面,现在谁都没兴趣谈杨公宝库,只当那是个笑话闹剧。
」徐子陵道:「我到长安来是要对付一个人,迟些待事情有些著落时,再奉上详情好吗?」他故意说得含糊,是不想节外生枝。
沈落雁不以为忤的道:「能惊动我们徐公子,此人自非等闲之辈。
差点忘记告诉你一件事,你们的好朋友商秀??场主这两天会到长安来,尹德妃特别邀我作她的伴友,听说李建成对她很有意思。
」徐子陵一震道:「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