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静寂中逝去。
何笔每天只饮泉水,体内毒伤便也一天天的好转。
他躺在床上无聊,便由那老人向他讲述什么道德文章。
这样,转眼过了三十多天,那老人的精神也好转起来。
一天,老人突然对何笔说道:小兄弟,我们相聚不了多久了,可能还有最后三天。
何笔一听,吃惊地说道:你说什么?老前辈可有什么未了的心愿,要晚辈代为完成?老人咧嘴笑道:我有两个心愿。
还是不说得好。
何笔道:既有心愿,为什么不说呢?老人喟叹一声,说道:这一生孤独、寂寞,从没一人看得起我,遇上了小兄弟,也嫌我。
何笔道:我没有嫌你呀!老人道:那你为什么不叫我一声老哥哥?却左一个老前辈,右一个老前辈的,不是嫌我是什么?何笔失笑道:那是我对你的尊敬,因为你比我年长一百岁,不叫你老前辈叫什么?老人道:就是我比你大一百岁,也没有什么用,都已快死了,不如咱们结义为兄弟!何笔一听,登时张大了嘴合不上,心忖道:一百多岁的老人和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结为兄弟,真令人匪夷所思?看他神色黯然,实非说笑。
沉思一会儿道:咱们相差百岁,你可做我的爷爷,这怎么使得。
老人双手乱摇道:你这是嫌我,你不是我的孙子,我也不是你的爷爷,又分什么长辈晚辈。
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心愿,你都不肯答应,岂不是让我死不瞑目。
何笔无法,只得笑道:老哥哥既然有此美意,小弟如何不遵,咱们就在此,结为兄弟便是。
老人一听,高兴得乱跳起来。
忙跪在地上,伸手拉着何笔,与他并肩而跪。
只听他朗声道:我老小子舒仲,今日与何笔结金兰,日后有福共享,有难同当。
若有三心二意,叫我永世不出这片森林。
何笔一听老人名叫书虫,大为奇怪,忙问道:老哥哥,你怎么用这个名字。
老人笑道:有什么不好,我本来就叫舒仲,舒服的舒,我有个哥哥,我是老二,叫仲也没有错呀!何笔笑道:原来是舒仲呀!我还以为是‘书虫’呢?舒仲笑道:我这名字,除了我爹爹叫我外,没有别人知道,现在小兄弟你知道了,替我保密。
他说得很高兴,突然流下眼泪来,他说道:我的第二个心愿,可惜永远无法完成了。
何笔忙道:老哥哥,是什么心愿,小弟一定会拼命替你完成。
舒仲道:那就是将红线金珠交给我义父,以报他老人家对我脱胎换骨之恩德。
何笔默然不语,良久之后,方道:事情已过了百年,他老人家是否还健在?又到哪里去找他呢?舒仲道:我知道有个地方,他老人家很有可能会去那里。
不过,我是活不长了,就把它交给你吧?说着,就将一条腰带,丢给何笔。
何笔将那条腰带接在手中,又丢到一边,没有再看第二眼。
舒仲有些不高兴,冷冷道:兄弟你将我用生命换来之物不屑一顾,是何道理?何笔惊然道:什么用命换来的东西?舒仲笑道:你没有打开看,不知里面是什么,自然难怪了。
何笔低头一看,只见那腰带呈圆形,非皮之物,约有四五尺长,看不出有什么贵重之处。
舒仲伸手将那腰带接过,自一端向外一拉只见眼前闪亮,从腰带中滚出七颗亮晶晶的明珠。
何笔大惊之下,脱口失声:金珠——红线金珠。
舒仲笑道:不错!何笔道:老哥哥,你怎么得到金珠的?舒仲道:我在此困了十年之后,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白面书生,他自称是慕名而来。
何笔道:那就怪了,他如何知道老哥哥姓名呢?舒仲道:我当时不觉得奇怪,正想问他,他就从腰间解下这条腰带来。
那白面书生道,‘据江湖传言,只有令师知道这红线金珠的妙用,是以在卞特来领教。
’。
何笔道:他怎么知道你是谁?舒仲道:我也这么想呀,但是当年我到大雪山晶冰峰时,那一男一女也没有问我是谁?就好象认识我一样。
何笔道:你可将妙用告诉他了?舒仲道:我也不知道妙用所在,怎么告诉他。
那白面书生都不相信,竟对我出手打了起来。
何笔冷笑一声道:老哥哥不说,他怎可以强迫!舒仲道:那人武功虽然很高,但和我比起来还差一截。
我们打了三天三夜,他却未占到一点便宜。
不过,我也制服不了他。
何笔极为惋惜道:如果老哥哥不被别人废去一半武功就好了。
舒仲道:我那时才知骗我来的男子留下我一半武功,是为了我自卫,如此看来,他的心术还不是太坏的。
何笔道:后来怎么样?舒仲道:那白面书生在无可奈何情况下,便转身离去,但我一见义父要的那红线金珠竟在他手中,怎肯放过。
于是放手抢夺,就又和他打了起来。
何笔道:你们俩的功力相同,继续打下去还是分不出胜负,也许会两败俱伤。
舒仲道:奇怪的是我越打内力越强,那白面书生却渐感不支,又打了三天,他终于倒地不起。
那红线金珠就被我夺了下来。
何笔道:莫非是你被废的武功又恢复了?舒仲摇头又道:那白面书生告诉我这树林是个奇阵,说我永远无法脱身而出,我若把这七颗金珠还给他,他便领我出去。
我当时以为他胡言乱语,故意骗我,我当然不答应,谁知那白面书生的性格却很刚烈。
他见我不给他,竟突然自刎而死。
唉!等我想通时,后悔已晚了。
何笔心中忖道:这位老哥哥太迂腐了,那红线金珠虽是价值连城之宝,也没有生命重要呀!舒仲又重重叹了一口气,道:我放弃自由,而选择了那七颗金珠,看来这金珠实是不样之物了。
何笔忽然兴奋道:我想到了一个出阵之法。
舒仲道:快说。
何笔道:咱们用火把树林烧掉。
舒仲道:但是咱们没有火种,也只有望林而叹了。
何笔道:那么就将这片树林通通砍倒。
舒仲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什么去砍,若以内力将这么多的合抱大树震倒,不累死才怪。
何笔道:咱们可以慢慢来呀,每天只要砍断二棵,不到一个月,就可以打出一条通路了。
舒仲一听,笑道:这法子倒可以一试。
何笔本来是个聪慧绝伦之人,路一思忖,他心中暗道:在这七颗金珠之中,可能含有破阵一法。
于是,他就试着探刮一颗金珠,果见珠内禁有一个白纸团,打开一看,不禁心中狂喜!原来其中所藏,乃是破解各种阵势之策。
仔细看过之后,才知道四面以树木围绕成的乃是反四象大阵。
而这反四象大阵破解之法,很是简易。
就是只要除去内缘的任何一棵树,全阵即完全失去作用。
舒仲在林中击倒一棵树,立时枝叶纷飞,黄土飞扬。
反四象大阵已破,老少二人高兴得抱在一起乱蹦乱跳……何笔又想到另外大颗金珠,其中也不知是记载着什么,他毫无顾忌地将那些金珠全部捏破,二人仔细看一遍,竟高兴得大笑起来。
原来,其中所记载的是武功绝学和治毒疗伤之法。
也提到了,此处的泉水,如能配合着附近的花就食,不仅可以祛毒疗伤,而且可以用作充饥,且说花常年开放,永不凋谢。
这实是天下奇闻罕见之事,但他俩想既然是金珠上的记载,自不会有什么差错。
于是,二人就采了几朵山花,塞进口中。
只觉得那山花入口香甜,不嚼即化,二人只吃了数朵,便已饥渴全无,周身上下,一片舒泰。
二人这一夜间,高兴得忘了睡眠,直到天亮时,方才睡去。
一觉醒来,只觉得寒风浸体,举目向外望去。
那山花野草之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树林,也象刚被水洗了一般,显得格外清新,一派生机。
原来刚刚下了一场雨,他们因多日来的忧伤侵扰,一旦安心睡去,便睡得极熟,是以丝毫未觉。
此时,他们二人看着外面的景色,觉得无比愉快。
何笔发觉金珠所蕴含的奇学,如若全部学成,那真可堪称天下无敌了。
于是何笔就与舒仲商量,山花即可疗伤充饥,何不在这里练好武功之后,再去走江湖。
舒仲也想恢复失去的武功,便点头答应。
两人就在这林中小屋练起武功来。
从此之后,这老少二人就以山花与泉水为食。
那泉水虽然奇毒无比,但因水坑四周长满了无数株终年常开的奇花,那毒泉之水,竟将这奇花的精华,自根部吸收而去。
人饮水中毒而又疗复之后,不仅从此百毒不侵,而且功力倍增。
老少二人在森林中又住了三个月,武功大为精进。
三月之后,他们离开森林,往林外走去。
果然,他们穿行森林与入林时一样,眼前再无幻景发生。
此时正是夕阳落山的时刻,林海无际,映着彩霞,甚是壮丽。
他们从衣袍中抓了一些山花放进口中,只觉口中生津,饥渴全无,疲惫之感亦消,不由精神大振,于是施展上乘轻功,向前奔驰。
转眼之间,到了海边。
因为这老少二人,在森林中困了那么久,乍然脱困,却不辨方向了,如同脱笼之鸟,自由飞翔。
舒仲当年在家耕田的时候,最喜欢到河中摸鱼,他一看到水,高兴得拍手大笑,一个跟头,倒翻入海中。
何笔一见,忙叫道:老哥哥,你习水性吗?舒仲大声道:这河可真大,勉强对付着试试。
何笔担心舒仲不会水,大为着急,就在海边上找了几块木板,跳入海中,经浪头一冲,离岸远去。
四下里波涛山高,没有半点舒仲的影子。
何笔不禁暗暗叫苦,心想:在这大海中漂流,若是无人救援,无饮无食,武功再好,也支持不住十几天。
正在着急,远处听到哈哈大笑声,正是舒仲。
何笔一手扶木板,一手划水,循声而去。
无奈海中浪头极高,划了数丈,却又被波涛打了回来。
何笔大声喊着:老哥哥,我在这里。
他内功深厚,虽是惊涛骇浪大作,但喊声还是传出很远。
只听舒仲在叫:老小子变成落水狗了,这是盐汤老狗啊!二人这时划水靠拢,好容易凑在一起忽听舒仲惊叫一声,嚷道:鲨鱼,大头鲨鱼。
何笔从小生长在川北山区里面,不知道鲨鱼的厉害,但见舒仲神色有异,他也无法镇定。
只见海面白雾中刷地一响,一个硕大的鱼头露出水面,大口中两排尖利如刃的牙齿甚是吓人。
舒仲叫道:兄弟,照准鱼头打!何笔亮出剑来,喊道:老哥哥,别管我,我有办法!这时,已有四五头虎鲨围住舒仲兜圈。
何笔左手一划水,身于向右,挥剑刺向一头虎鲨。
他这剑锋锐利无比,只听嗤的一声,已将这鲨鱼削去半个头,鲜血从海水中翻涌而上。
二人武功卓绝,在群鲨围攻之中,东闪西避,身上竟未受伤,每次出手,总有一条鲨鱼非死即伤。
那些鲨鱼只要身上出血,转眼间就被同伴扯食剩下一副骨架。
二人艺高人胆大,见了这种情景,也不禁愕然。
眼见四周鲨鱼难计其数,杀之不完,到了后来,终归无法。
但在酣斗之际,全力施展功力,已无暇想及其他。
两人掌劈剑削,不到一个时辰,已打死三百余条鲨鱼。
舒仲叫道:小兄弟,天一黑,咱们两个就可能进鲨鱼肚里去了,咱们打个赌,瞧谁先给鲨鱼吃了。
何笔道:先被鱼吃了,算输还算赢?舒仲道:当然算赢。
何笔笑道:唉呀,这个赌我宁可认输。
他俩正说着话,一条大鲨鱼游了过来。
何笔反手一击,打在那条大鲨鱼的身侧。
那条大鲨鱼总有七八百斤,被他掌力带动飞出海面,在空中翻一个筋斗,这才落入水中,只震得海面水花四起,那大鲨鱼白肚向天,已经死了。
舒仲见状,赞喝道:兄弟,好掌法。
就在这时,忽见苍茫的海面上一艘大船破浪而来。
大船驰近,放下一只小舢板,把二人救上船去。
舒仲累得口中吐血。
还在不断说笑,指着海中的群鲨咒骂。
何笔站在船头上,极目远望,只见海面上游来游去的尽是鲨鱼群,心下不禁骇然。
舒仲回首,忽见船舱门站着一位白发老者,忙道:你是什么人呀!白发老人笑道:我是救你们上船的人。
舒仲道:那可是你救我们的,我们可没有求救。
因此,不算你对我们有救命之恩。
白发老人哈哈笑道:那自然不算,而且打扰了两位海中杀鲨的雅兴,老朽心中好生过意不去。
舒仲笑道:那也罢了,你打扰我们的雅兴,却免了我们钻入鲨鱼肚中,两下就算扯平。
白发老人朗声笑道:无毒老祖的传人,还是那么的纯真,被围在林中百年,仍然不改其行,从不吃亏。
舒仲闻言之后,似乎触动了心事,忙问道:老头儿,你怎么认识我的。
白发老人笑道:就从你身上这件百毒衣认出来的,令师无毒老祖,让你得了百毒衣,成为他的传人。
舒仲怎会相信他自已已经穿了百年而不破损的黑衣,会是带着剧毒的百毒衣。
他仔细打量一下,忽然哈哈大笑道: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你就是骗我困在森林百年的那个男人,还想骗我,我不信!白发老者哈哈大笑道:我不怕你不信,可敢和我打赌?舒仲道:如何赌法?白发老人道:脱下你的黑衣,丢在海中,看那鱼群全被毒死。
提出杀鲨鱼,舒仲大声道:好、好、赌!说着,将身上的黑衣脱下,白发老人令人找一套衣裳,替舒仲换上。
舒仲心中起疑,忖道:只凭一件黑衣,绝不可能把成千上万的鲨鱼都杀了。
白发老人以手中木杖,挑起黑衣,丢入海中,那些鲨鱼一看有物入海,立有七八头鲨鱼围了上来一阵乱咬。
说也奇怪,咬上百毒衣的那些鲨鱼,不到半盏茶的工夫,全都肚皮翻转,从水下浮了上来。
群鱼一阵抢食,又是尽皆中毒而死。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只有半个时辰功夫,海面上尽是浮着的鲨鱼尸体,余下的活鲨已然不多了。
舒仲和何笔见这等景象,皆尽变色。
白发老人道:看见了吧?舒仲道:老头儿,你小心着,海龙王这就点起巡海夜叉,调兵遣将,跟你算帐来了。
说完,又让人从海里捞起那件百毒衣。
船将近岛,他们已闻到海风飘来的花香。
待船驶近,跳上岸去,只见岛上长满了椰树,白发老人向二人招招手,笑道:跟我来吧!说话间,人已入林。
只见他在椰林之中,东一转西一转,刹时不见踪影。
舒仲大声喝道: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何笔道:老哥哥,你想起什么?他……舒仲指了指白发老人去的方向道:他就是困我在森林百年的那个男人。
我要找他——找他。
他吼叫着往前跑去,只跑出去十几支远,立即迷失了方向,只见东西南北都是小径,却不知向哪一处好。
他追了一阵,似乎又回到原地,只见何笔坐在一棵树下。
何笔见舒仲回来了,忙问追到没有。
舒仲气吁吁道:他们这些人都是些鬼,到处摆下阵势,让人着迷。
向笔跃上树梢,四下眺望。
只见南边是海,向西是光秃秃的岩石,东面北面都是椰树林。
不见尽头。
静悄悄的,情形怪异之极。
何笔跳下树来先向舒仲道:老哥哥你就坐这里等我,不能乱跑呀?待他交代已毕飞身上树,人在树梢上奔跑了一阵。
一念间,还是不放心他那位老哥哥。
于是,就想觅路退回,哪知起初转来转去,离不开原地,现在却是越想回去,似乎离原地越来越远了。
眼看天色渐暗,他无可奈何,只得坐了下来。
说实在的,他真的跑累了。
好在遍地绿草茵茵,就如软软的垫子一般,坐了一阵,何笔甚感饥饿。
抬头望去,只见皓月中天,花香草气在黑暗中,更加浓烈。
箫声兀自萦绕耳际,远远传来,何笔心中一动,暗忖:我只要跟着箫声走,不怕走不出椰树林。
于是,他就跟着箫声,曲曲折折地走去,有时路径已断,但箫声仍是在前。
他在森林反四象大阵中,十见过这种阵势,当下也不理道路是否通行,只是追着箫声,遇到无路走时,就上树而行。
果然越走越是宽敞,他越走越快,一转弯,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白色花池,重重叠叠,月光下宛如一座白花堆成的小山。
白花之中,有一块东西高高隆起。
这时,那箫声忽高忽低,忽前忽后。
他听得箫声奔向东时,箫声忽又在西,循声往北时,箫声忽又在南发出。
他心中一发狠,暗道:管他是吉是凶,我还是跟去。
当下又进入树林中,再行走了一会儿,箫声调子陡变,柔靡万端。
何笔心中一荡心道:这调子怎么如此好听?箫声跟着又变,变得急促。
何笔听了一阵,只觉得面红耳赤,心中烦躁,忙即坐在地上,运动提动内息,过了一阵之后,意与神合,心中一片空明,只觉得丹田中活泼泼的,全身舒泰,腹中也不再感到饥饿。
他到了这样境地,已知外邪不侵,缓缓睁开眼睛,黑暗之中,忽见两丈之外一对碧莹莹的,闪闪发光的眼睛,一瞬间不见了。
他大吃一惊,心想那是什么野兽。
忙向后退了几步。
正自沉吟,忽听得面前发出一阵急促喘气之声,听声音却是人的呼吸声。
他此时恍然大悟,心道:这是个人,闪闪发光的乃是他的眼睛。
他双眼一闭,自然就瞧不见,其实此人并未离开。
想到此处,不禁自觉愚蠢,但不知对方是友是敌,当下他不敢作声,静观其变。
这时,那箫声情致忽变,缠绵宛转,好似一女子一会儿叹息,一会见呻吟,一会儿又软语温存,柔声呼唤。
何笔一则年纪尚小,二则所习又是造化神功正宗功夫,三则对男女之事不甚了解,听到箫时感应甚淡。
箫中曲调,虽越来越加勾魂动魄,他听后也不以为然,但对面那人却喘气越急,正拼命全力来抗住箫声的诱惑。
何笔对那人暗生同情,慢慢走过去。
那地方椰树繁密,天上虽有明月,但透过的月光有限,直走到相距那人数尺之地。
才看清他的面民那人正是自己的老哥哥舒仲。
可是,那箫声停顿只是暂时的,寂静片刻,便即又起。
间歇越来越短,知道事情要糟。
只听那箫声轻轻地变了两个花腔,舒仲已忍不住了,大叫道:算了,算了。
说完作势便待跃起。
何笔见事情危急,当即上去,伸手按住他的右肩,右手拍在他头后大椎穴上,以掌心一股真气,助他镇定,而免走火入魔。
因为他拍按的部位恰到好处,舒仲心中一静,便自闭目运功。
何笔暗暗心喜,忽听身后有人骂了一声,小畜生,坏我大事。
箫声突止。
他闻声之后,吓一跳,回过身来看去,不见人影,听那语音,似是带他们来这岛上的那白发老人。
此刻,只听舒仲气喘渐缓,他又不便出言相询,只得坐在他的对面,闭目养神,也运起功来,不久便即思止稳息,物我两忘。
月光从树中照射下来,映得那舒仲满睑树影,脸色温和,何笔方觉放心:老哥哥,你是怎么搞的,连这个箫声都抵挡不住。
舒仲哈哈一笑,神情甚是滑稽,犹如孩子与人闹着玩的一般道:这都怪那女的害我,使我念念不忘,才上了那男人的当。
这番话说得含糊已极,除了向笔之外旁人未必听得懂。
何笔笑道:老哥哥,你真称得上是个情男子,都过去一百年了,还想人家,人家不定已变成什么样子呢?舒仲道:我管不了那么多,心中只想着她。
何笔道:你想人家,人家可不想你。
舒仲笑道:暂时不管这些了,现在我们又被围在这里,那该怎么办?何笔道:咱们只有退回去了,离开这里,好在咱们刚到不久,为防万一,也只有退回了。
于是,二人向沙滩走去,到了沙滩,但见大海一望无边,他们找条小船,跳了上去,划起来驶入大海。
也不知漂了多久,他们在海上就只有捉了鱼充饥。
这天他们的小船终于靠了岸。
他们丢船登陆,向渔民打听,才知他们来到广东,停船之地,是雷州大亚湾。
他们到了广东了,何笔就想到了朱雀神武门,于是顺路疾奔。
两人在海上漂流了那么久,总算到了陆地,为了活动筋骨,各自展开了上乘轻功,直奔到红日西沉,才在一处不知名的峰顶下停下。
何笔长长舒了一口气,心胸象是舒畅了许多,虽不觉疲倦,但却是难耐饥饿。
在这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又到何处觅食?-------------05 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