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曹操大传 > 第五部分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骑庸(8)

第五部分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骑庸(8)

2025-03-30 08:12:40

虽说刘备未立即率大军来援孙权,却被刘备的军师庞统借用这事的名目,来收取西川。

一年以前,庞统就投靠了刘备。

他是襄阳人,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与卧龙诸葛亮齐名。

当周瑜病逝,鲁肃继任时,便由鲁肃推荐给孙权。

但孙权见庞统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一经对谈又觉话不投机,因而不用。

后鲁肃占孔明又推荐给刘备,刘备也以貌取人,让他做了个从事,兼耒阳县令。

庞统到职后,每日里只是饮酒,不理政事,民有怨声,闻于刘备。

刘备怒而免其职。

庞统于是又有去意。

这时,鲁肃闻讯,立即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说:管辖一个面积不过方圆百里的郡县,怎敢劳动庞统?至少都要让他当治中或别驾,方可显出他的才华。

诸葛亮也再次力举。

刘备这才醒悟,大惊愧,立即正式召见庞统,相谈之下,顿时有相见恨晚之叹,立即委以治中的重任。

待遇仅次于诸葛亮,并且与诸葛亮同时担任军师中郎将。

庞统一上任,便建议刘备收取西川。

刘备却一直因自己和刘璋同室同宗,而不愿前往。

恰好刘璋手下的别驾张松,与军议校尉法正有意来降,愿做内应献出益州,庞统更是从旁附和。

张松为人短小精干,行为放荡,可是,他辩才无碍,常常有真知灼见,超过常人。

张松自负才干超过当世,而刘璋庸庸碌碌,毫无作为,使自己的才华无处施展,因而常常暗自叹气,同时,也暗中留心。

当前年刘璋听说曹操取得荆州之时,十分震动,派张松前往晋见曹操,以示敬祝。

曹操当时轻易地取胜,刘备也狼狈逃走,对其貌不扬的张松,认为并不是重要角色,从而不像平常那样,对其亲切接纳。

然而主簿杨修知道张松的能力,便敦请曹操延聘张松在朝廷当官,张松本来也有意投降曹操。

谁知以最爱招纳贤士而闻名的曹操一口拒绝了,张松引以为奇耻大辱,心怀怨恨,立即返回了益州,建议刘璋跟曹操断绝关系,转跟刘备交好,刘璋立即同意了。

曹操做梦也没有想到,就是他这一次倨傲,便葬送了他一统天下的美梦,使天下分裂为三。

在赤壁之战前,他尚有广阔的胸襟,能以张绣之仇而一听来降,握手言欢,加官晋爵,能以许攸、邴厚之狂而一听来投,跣足倒履,急切相迎,却不能容下张松的容貌!而假如能以从前的胸襟对张松,以张松之能,焉不能献出益州,令刘备无立锥之地,天下又如何能三分?张松自此以后,便全心注意刘备的动向。

正好有一个也注意上了刘备的人,籍贯陇西扶风,姓法名正,任军议校尉。

此人也有高才,但未得重用。

只有张松十分看重他,因此二人交好。

一日,张松再次建议刘璋,应立即与刘备联系,以对抗曹操,刘璋问:应派谁去?张松就保荐法正。

法正从公安晋见了刘备回来,悄悄向张松汇报,说刘备确有雄才大略,二人遂密谋迎奉刘备为益州之主。

不久,曹操令司隶校尉钟繇讨伐张鲁,进攻与益州相毗邻的汉中。

刘璋得到消息,内心深感恐惧。

张松就向刘璋建议道:曹操大军天下无故,如果他又得到了汉中张鲁的支持,攻击我们,谁能抵抗得住?然而,刘备是你的同宗,更是曹操的仇敌,他精通军事,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猛将,又有诸葛亮、庞士元这样名闻天下的‘卧龙’、‘凤雏’为谋士,如果能请他与我们联军,赶在曹操之前讨伐张鲁,张鲁一定要降服。

张鲁一败,我们的声势转强,曹操即使南下,也无能为力了。

而且,本州的将领如庞义、李异等,都自以为曾有天大的功劳,态度傲慢,心怀二志,一直企图与外力勾结。

如果我们得不到刘备的帮助,让敌军在外攻击,人民在内部叛乱,益州必然会失!刘璋深以为然,立即派法正领四千人去迎接刘备。

主簿黄权却劝阻此议,说:刘备以骁勇名著一时,请他前来,把他当做部属,他一定不会满足,但把他当做宾客,则一国岂能容得下二主?如果客人来这里有了泰山一般的安全,那么主人你,就有累卵般的危险了。

不如一切稍缓再议,关闭边界,等待天下大势安定。

刘璋认为这种被动的姿态是只可能挨别人打的,就不采纳。

黄权又谏,刘璋就把他逐出成都,前往广汉当刺史去了。

于是,法正到了荆州,向刘备秘密献计:以将军的才干和英明,正好利用刘璋的昏庸懦弱。

张松是他身边的最重要角色,用来做内应夺取益州,易如反掌。

益州形势,只等将军收取。

刘备仍因老原因,迟疑不决。

庞统说:荆州荒凉残破,人才已尽,且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很难向外发展。

而益州户口一百万之众,土地肥沃,财产丰富,有‘天府’之美誉,如果能收为自己的资本,大业何愁不成功!刘备摇头说道:而今,跟我势如水火的,只有曹操。

他严厉,我则宽厚;他凶暴,我则仁慈;他诡诈,我却忠信;———事事跟曹操相反,才能成功。

现在,为了小利,竟让我抛弃信义,面对天下,将如何善后呢?庞统又耐心解释:在战乱时代,一个人死死地坚持某一个原则,并不能安定天下。

知食弱小的,兼并愚昧的,以及逆取顺守,这些貌似不义的行为,如果不是有它在特殊情况下应有的道理,古人怎么会给予赞赏?不妨到事后封刘璋一个广大的采邑,大义就不至于缺欠了。

如果我们坚持原则,讲求信义,而不顾迫在眉睫的实际情况,结果又会怎样呢?还不是要为别人所夺。

刘备终于被说服了,就命令孔明、关羽等留守荆州,自己率步兵数万人,进入益州。

刘璋命沿途郡县随时供应刘备大军所需的一切物资。

因此,刘备进入益州境内后,大有回到家乡之感。

刘璋又亲率三万步骑兵,车辆豪华,色泽跟阳光相映,眩人耳目,与刘备相会于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