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谋将—周瑜 > 第二部分第五章 儿女情长(5)

第二部分第五章 儿女情长(5)

2025-03-30 08:13:12

孙策一攻占宛城,就搬进了陆康的府衙,以郡守自居。

然而,宛城的士人和百姓却对刘勋热烈欢迎,刘勋的家门前道贺的人络绎不绝。

城内的各级官吏,大都将刘勋当成了郡守,许多事务都到刘家办理,将孙策晒在一边。

孙策进城的第一日,重点是肃清陆康的余党,然后,他才派兵去接收宛城内的粮仓,但想不到就在这一天之内,粮仓里的粮食被人运走了十之八九。

是谁干的?孙策手握剑柄,双眼冒着火。

此时此刻,粮食太重要了,有了足够的粮食,他就能自立了。

一定是刘勋派人干的。

我去找他。

周瑜见孙策太冲动,忙拦住了:伯符,你去找他,就能要回粮食吗?我是郡守,他不把粮食运回来,我就杀了他。

伯符,你万不可这么冲动,来日方长,不要咽不了一时之气,就断了一辈子的气。

没有粮,再勇猛善战的军队,也会不战而溃。

我就不信,我把剑驾在他的脖子上,他会不交粮食出来。

周瑜想了想,也觉得有理:好,伯符,我跟你去。

孙策和周瑜率领一队亲兵,来到刘家,守门的仆人却说。

我家老爷出门了,不在家。

孙策眼睛一瞪。

那仆人忙说:二位将军不信,就进来看吧。

孙策找不到刘勋,十分恼火,但又无奈,总不能把刘勋在城内的亲信都杀了。

人心一失,更难立足了。

周瑜忧心忡忡地说:强龙斗不过地斗蛇。

刘勋在庐江的根太深了。

公谨,如今该如何是好呢?若想在庐江站稳脚跟,只有得到袁术的全力支持才行。

孙策进驻宛城的几天里,先前四处逃散的刘家家兵家将,纷纷赶回来了,但没有进城,而是秩序井然在城外驻扎下来。

这一切,无疑有人暗中指挥,这个人无疑就是刘勋。

孙策在城里,又急又气又无奈。

周瑜想早日回去看小乔,但见孙策陷入如此困境,就不好离去,他也无计可施,只有跟着干着急。

还有七日,军粮就尽了。

孙策这么说,有气无力,一脸疲惫。

袁术的军粮还没到吗?本该在三日前就到的。

孙策自倒了一杯酒,袁术的意思很明显,他想反悔。

他将酒一饮而尽,双目含泪,仰天长叹:无粮之兵,不战自溃。

袁术和刘勋一定是合谋好了,这一招真厉害。

周瑜忽地想到老奸巨滑这个词,他和孙策毕竟年少。

果然,袁术的使臣来了,带来了袁术给孙策的亲笔信,要他火速回南阳,另有重用。

伯符,还是回南阳吧,小不忍则乱大谋。

周瑜苦思良久,这样劝孙策,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今后还会有机遇的。

孙策的双眼布满血丝,忽地蹲在地上,抱头痛哭:天亡我孙策啊!周瑜的眼泪怎么也禁不住了,长流下来。

袁术那封信到的第二天,刘勋就人来请孙策,是到城外的大营。

孙策本不想去:这是对我的污辱。

周瑜周游天下两年,其间历尽艰难险阻,遇事都能忍耐:你和刘勋也算是同僚,表面还要过得去。

我陪你去。

二人只带了几名亲兵,到了刘勋的大营。

刘勋十分谦逊有礼,没有摆出胜利者的姿态,却一再感激孙策打败了陆康。

孙策始终脸色阴沉,连笑脸都装不出来。

周瑜只好代孙策说笑喝酒。

酒过三巡,孙策起身告辞。

孙策在离开宛城的前夜,和周瑜坐在花园的亭子里对饮。

伯符,忍者不败,回到南阳……公谨放心,有程普和黄盖在,他们会劝我的,你不必担心了。

只是你呢?孙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我到南阳天天要当孙子,我不想让你陪我去受罪。

伯符,我还有几本很重要的书没读完了,还是回舒县。

除了读书,还是为了小乔吧。

周瑜并不否认:伯符,你放心,我不会因为男女之情,而误了大业。

孙策一咧嘴,想反驳几句,但又咽了回去,一举杯:来,公谨,干一杯。

伯符,你就不想大乔吗?孙策一听,连酒杯都放下了,眼睛湿湿的。

周瑜十分后悔,想劝孙策几句,又不知说什么好。

公谨,大乔还好吧。

还……好。

我何尝不想大乔啊!她是天下最好的姑娘,我对天发誓,今生非她不娶。

可是我如今父仇在身,前途凶险未卜,如今寄人篱下,连个立锥之地都没有。

她跟我……孙策说不出去了,泪水流得更多了。

次日清晨,周瑜和孙策洒泪而别。

公谨,我求你一件事,你一定要做到。

周瑜怔了怔:我们兄弟,还求什么呢?我求你告诉大乔,就说我已经把她忘了,叫她不要再想我,嫁给别人吧。

这……怎么行……就这么说了。

孙策不和周瑜再说话,打马离去。

周瑜独自伫立在风中,看望孙策的大军缓缓离去,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