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秦始皇 > 第十三章 痴迷永生第199节 噩梦(1)

第十三章 痴迷永生第199节 噩梦(1)

2025-03-30 08:13:51

三始皇在琅邪逗留了三个月后,终于决定由楚地返回咸阳。

当巡行的队伍经过彭城的时候,前来跪迎圣驾的彭城令为讨皇帝的欢心,向始皇进言道:据臣所知,当年周亡时,曾将九鼎沉于泗水。

与陛下统一宇内,威服四海。

九鼎也应归于真主。

臣不敢不禀奏。

九鼎!始皇的心一动,九鼎乃是国家权威的象征,是当年大禹收取天下九州的黄金铸成的,象征九州,所以称为九鼎。

因此,夏、商、周三代都把九鼎视为象征国家权力的传家之宝。

周定王元年,楚庄王率兵伐陆浑之时,路过周天子的边境,周定王派人慰问楚庄王,楚庄王特意向使者询问九鼎的轻重,意思是他有夺取周天下的野心。

以后,问鼎二字,就成了图谋夺权的代名词。

秦灭周时,曾掳得周室的九鼎。

但是,经博士的考证,那尊九鼎是仿制的,真正的九鼎不知下落。

嬴政为此一直耿耿于怀,因为得不到真正的九鼎,就表示他的政权不是顺应天命,不能长久。

今天突然从彭城令口中得知九鼎的下落,始皇怎能不惊喜。

当即命彭城令召集数千名水性好的年轻人潜入泗水打捞,并为他加官赐爵大加褒扬。

此时正值仲秋,彭城的天气已颇有凉意。

可是,几千名潜水者顾不得河水的冰凉,一头扎进水底。

泗水两岸,布满了全副武装的虎贲军,因为要防止九鼎被别有用心的人匿藏。

所以,每一个出入河堤的人都要接受搜查。

但是,三天过去了,几千名潜水者把水底寻了一遍,也没有找到九鼎。

彭城令原为讨皇帝的欢心,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只得战战兢兢地向始皇如实禀报。

始皇闻听,大失所望,脸现愠色道:彭城令,你好大胆子,竟敢戏弄朕。

彭城令吓得瘫软在地,连声求饶。

陛下恕罪。

臣岂敢欺君?皆因彭城百姓到处传说九鼎沉于泗水之中。

臣又梦见有神人指点,说是这九鼎就在泗水中,当归天下之主——就是始皇帝陛下。

臣想陛下乃是天命所归,天下共主,这九鼎不归于陛下,又归于何处?臣所以进言。

李斯宽慰始皇说:彭城令所言极是。

陛下统一四海,天命所归,神人皆知,九鼎自当归陛下所有。

也许时势未到,九鼎归真还要有些磨难也未可知,陛下何必急于一时。

心诚则灵,以陛下之功德九鼎归秦不过是迟早的事罢了。

李斯的一番话救了彭城令一命。

始皇心中阴云稍散,赦免了彭城令的罪名。

但是,他再不愿在彭城逗留,率巡行队伍直下西南,过衡山、南郡两地,之后,入长江乘船逆水而上。

直到湘江口,他的心情才开始好转,湘江风景秀丽,始皇游兴又起,便乘船到中游游玩一番。

正在兴头上,忽然,江上刮起大风,一人多高的水浪,宽大、漂亮的龙舟剧烈摇晃起来。

始皇正在舢板上观赏江上风景,冷不防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幸亏赵高和几个内侍上前扶住。

晴好的天气,怎么会突然起风呢?始皇神色稍定,惊疑地问道。

赵高顾不得回答,忙言道:陛下的安全要紧,快靠岸避风。

龙船颠簸着缓缓靠岸,赵高等人慌忙搀扶着皇帝下船。

岸上有一处高大的庙宇,乃是当地有名的湘君祠。

始皇上岸后,被搀扶到祠庙前。

李斯和随行大臣、博士们正要请皇帝进去歇息,始皇突然说道:等一下。

朕还不知道这里供奉的是哪位尊神呢?博士姬兴立刻答道:此祠就是此地著名的湘君祠,供奉之神湘君乃是两位女神。

女神!始皇觉得好奇,先生请说说两位女神的来历。

赵高用锦衣为皇帝做了个临时软垫,请皇帝坐下。

姬兴对天下河川山岳神了若指掌,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湘江江神,人称湘君,也称湘夫人。

原为尧帝的两个女儿,一名娥皇,一名女英,当年尧帝听说了舜的贤名,就召他来辅政,借以考查他处理政事的能力;后来,发现他果然贤能,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借以观察舜的内德,最后,经过二十年的考查,才最终把帝位传给了舜。

始皇感慨地说:可见帝位不是人人可坐的,古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陛下所言极是,所以古时立尊是以贤德为标准。

尧帝的儿子丹朱不肖,尧就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选择了舜。

舜又仿效尧,选定禹为他的继承人。

舜死后,禹为了避嫌,一定要让舜的儿子商均为帝。

可是,诸侯都反对,禹只好即了帝位。

禹死后,情形就变了。

一部分别有用心的诸侯不服禹生前指定的继承人,而拥立禹的儿子启为帝,从此改禅让制为父传子的世袭制。

启建立了强权国家夏朝,夏传到桀时,因桀残暴淫乱,诸侯不服。

而汤修德,诸侯皆从汤,因此汤率诸侯兵伐夏桀,把桀流放到鸣条而死。

商汤开了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先河,从此每有政权易变,百姓都要遭受战祸之苦。

始皇听得不是滋味,他也是靠武力统一天下的,而且还想维持嬴氏天下,至万世不替。

这些博士到底是书呆子,说话不知深浅,触到皇帝的痛处全不自知。

好在始皇知道姬兴不是那种具有野心的人,也不与他计较。

只是打断他的话说道:朕不想听先生说史,还是说说舜帝的两位后妃如何成仙吧!请陛下恕罪。

臣的确扯得太远了。

姬兴诚惶诚恐地说,舜帝是一位贤明勤政之君,在巡视苍梧时驾崩。

两位后妃也投江自尽殉夫了。

死后为神,就是祠内供奉的湘夫人。

李斯听完,说道:湘君如此贤德,臣等理当进祠祭拜一番,以表敬意。

众臣随声附和。

不料,始皇面色一沉,说:不可。

姬兴终究书生气十足,竟没看出皇帝生气,仍然说道:陛下乃是天子,鬼神也在您的管辖之下,自然可以不祭拜。

可是,臣等凡夫俗子不可不表示敬意。

始皇怒道:既知朕是天子,就要唯朕之命是从。

今天,你们谁敢进去祭拜,朕就砍下他的人头。

众人又惊又怕,疑惑不解,谁也不敢再提进祠祭拜的事。

李斯近前问道:臣请陛下明示,因何迁怒湘君?朕当然跟你们明说。

朕从没有冒犯湘君之处,可是,她们偏偏跟朕过不去,在朕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刮起大风,险些把朕掀到江里去。

湘君显然有意谋害朕,犯下大逆之罪,你们还要祭拜她们吗?众臣听了,无不惊奇。

想不到始皇会因为这场大风而怪罪湘君。

李斯也吃了一惊,始皇的话是他痴迷于鬼神的表现。

的确,湘君是湘江的江神,与这场大风不能说没有关之系。

一般的帝王遇到这种情况,都是反思已过,祭拜神明,求得宽恕,可是,始皇太狂妄了,他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及五帝,连江神也不放在眼里。

李斯很清楚,只要与鬼神有关之事,始皇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谏。

他也不愿再讨没趣,便劝解道:是啊,湘君无端刮起大风,阻止陛下的行程,着实可恶。

可是,眼下风浪正大,陛下的龙体要紧,臣以为还是先回驻驿躲避一下吧!始皇点点头。

虽然,他怒发冲冠,可是,湘君毕竟是神不是人,他一时还想不出惩罚他们的最好方法。

拆了祠庙,砸坏泥胎吗?笃信鬼神的始皇帝大概还没有这个胆量。

始皇顶着狂风,好不容易回到临时驻驿地,本来,他想命虎贲军强行渡江,与湘江女神决一高低,可是,军卒报告说,因为风浪太大,已有几艘船被打翻在江里,有的被救起,有的则连人带船被江水冲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