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完了,李斯理政务,尉缭掌军务,嬴政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可母亲却偏偏不争气,不仅与假太监私通,还给他生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悄悄地埋伏重兵,要杀死嬴政,抢夺大秦江山……嬴政大怒:将这两个杂种乱杖打死!太后永囚旧宫,不得踏出一步……一被赐封长信侯之后,也收买不少眼线,并在宫中安插了几个亲信,以便能及时了解嬴政的活动。
颜泄挨打的第二天,便有亲信把酒后失言的事报告给他。
后悔莫及,不断派人打听嬴政对此事的反应。
这天,正在府中与人时羿,内史肆进来悄悄向他耳语几句,大吃一惊,忙问道:此事确凿吗?内史肆点点头:千真万确,请侯爷赶紧逃走,晚了就来不及啦。
内史肆走后,立即命亲信备一辆轻便马车,只带四名随从,一律着便装出城而去。
来到雍城阳宫,急急忙忙找到赵姬说:太后救我,大王知道我是假腐刑入宫的,如今正在发怒呢,说不定很快就会找到这里。
赵姬并不感到意外,很平静地说:知道就知道吧,纸里包不住火,早晚他都会知道的,晚一天不如早一天,你放心好啦,这事我向政儿解释,他不会怎么你的。
仍然不放心地说:我从宫中得到消息,大王要追查此事,扬言灭我满门呢。
也许他当时正在气头上,说的都是气话,等他消了气,我亲自向他为你求饶,让他答应咱们的婚事,从此就可以明正言顺地在此过日子,也不必躲躲藏藏,再让嬴政把咱们的两个儿子也封王,你受封的两地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和河南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就封作国,世代由我们的儿孙继承。
着急地说:你别做梦吃棒棒糖想的甜,眼下这一关能闯过就不错啦。
要么你先回山阳封地躲一躲,等过了这个风头,政儿心软了我再派人把你接回来。
不太情愿地说:去了山阳与留在此地有什么两样,大王不想抓我就是住进咸阳宫也没事;要是大王想杀我,跑到天涯海角大王也能派人把我捉到。
赵姬一想讲得也有理,便说道:你在这里先住着,我回咸阳探探政儿的口风,如果他真的听不进我的劝告要杀你,我再回来另想办法救你。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也只能如此,这样的事说大就大,说小也小,关键是嬴政是什么态度,心里也存着几分侥幸。
嬴政确实震怒了。
母亲一次又一次令他失望,若是平常百姓人家倒没什么,可他是天下第一强大国家的君王,他的名声不容许有丝毫损害,王室荣誉至上,可自己偏偏有一个不争气的母亲,怎么办?怎么办?嬴政十分痛苦,比听到成作乱还令他焦躁不安,杀人并不难,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殷红的血迹和面目狰狞的头颅,但这一次不同,他面对的是生身之母呀!嬴政把颜泄的上书扔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
嬴政伤心落泪的时候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在场,传事太监更是不敢上前宽慰,就是齐王后也只能偷偷地躲在旁边暗暗陪着落泪。
嬴政一个人哭够了,便乘车来到长乐宫,每当遇到无法拿定主意的问题时,嬴政首先想到的就是祖母华阳太后。
嬴政跪在祖母面前又呜呜哭了。
华阳太后命侍女把嬴政扶在坐床上,望着他清瘦的脸也悄悄抹眼泪。
不知怎的,统一大业还没开始,就遇到多事之秋,国内祸端一件连着一件,难道上天不佑我嬴秦,命中注定不能统一天下吗?穆公东征崤山惨败封尸而还,我王问鼎中原绝膑而死,夫君昭襄王两次称帝未遂,后来虽然灭了东西周,尽得周朝王室九鼎之器,绝了周嗣,可统一大业从此进展并不顺利,莫非周室不当绝,我西秦强取九鼎触怒天规,倘若这样,老身必须携政儿到雍城故都拜天祭祖,祈祷上苍宽宥。
华阳太后听完嬴政的哭诉,幽幽说道:老妇早就听到宫中传闻说是假腐入宫。
嬴政诧异地望着祖母道:太后既然早就知道这事,为何不加以制止呢?防患未然,也不至于如今闹得满城风雨。
华阳太后叹息一声回道: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
这样的事无论怎么处置总会为外人道的,我之所以不闻不问就是怕处理不当让王室蒙羞,原以为他们到了雍城,远离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谁知他们竟然闹出了格,弄到这种地步,也怪我平素对你母亲管教不严,迁就太多。
请问祖母是何时知道的?说来惭愧,是我真的老了,还是属下人办事不力,成作乱一事事先我一无所闻,假腐的传闻也是在他被封长信侯之后才听说的。
华阳太后说完,闭目沉思。
嬴政问道:以祖母之见,如何处置这事,我实在乱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华阳太后抬起头,望着室外阴沉沉的天空,许久没有讲话,最后问道:政儿,你是安于为王,还是想登上帝位?一统天下,履为帝尊是孙儿多年梦想。
华阳太后满意地点点头:攘外必先安内,要想集中精力扫平六国,必须有一个安定的后方,也无任何人掣肘你对大权的实施。
做不到这些,一切都是空谈,祖母相信你会处理好这件事,认准目标,大胆地去做吧,无怨无悔!孩儿懂了,我不会让祖母失望的!嬴政告别华阳太后回到咸阳宫,立即传呼李斯,令他密切监视的一举一动,包括与往来之人。
李斯刚走就有太监来报,太后从雍城风尘仆仆赶来要见大王,嬴政明白了七八分,为了稳住太后与,嬴政命令传事太监在寝宫拜见太后。
赵姬早已做好心理准备,如果嬴政不答应饶恕,她仍然像上次为讨封爵一样以软对硬,用泪水威逼,反正女人的泪水本来就不值钱,只要能让儿子屈服,能保住的命,让她做什么都可以,哪怕不要太后的尊号。
事情出于赵姬意料之外,嬴政并没有像她预想的那样不愿见她或勃然大怒,依旧是往日母子相见时的温存与微笑,犹如一头羔羊见到母亲一样欣悦,只是儿子比过去又长高几分,人也愈加成熟了,但为朝政所累消瘦了。
嬴政不先提及的事,赵姬是不好先提出的,拜见完毕,赵姬心疼地说:政儿,你又劳累了,比上次见你更瘦更黑,朝政事务繁多,不是一天就能做完的,慢慢做,千万注意身子骨,娘就你一个,累垮了,娘下半辈子还靠谁,统一大业还没开始,你今后的担子重着呢。
许多事也不必亲自去做,放心让臣子们做就是。
这的确是一位慈祥、善良母亲疼爱儿子的话,嬴政听了真想哭,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但他还是忍住了,苦笑一下,装作十分轻松的样子说:累就累点吧,忙过我的加冕典礼,再好好歇息一下。
加冕典礼不是和今年秋天的谷神节一起举行吗?怎么你想提前举行?祖母令太史占了一卦,卦象为‘蹇’卦,‘坎’上,‘民’下。
太史解释说:‘山高水深,行动艰难,利西南不利东北,只有今春举行才可避免飞来的灾祸,并且不能在咸阳举行。
’按照卦象指示方向,宜西南,朝中众臣一致赞成到雍城故都举行,我正要派人去雍城告知母亲此事呢。
赵姬吃了一惊,忙说道:加冕仪式是朝廷大典,理应隆重,雍城不过是偏狭废弃之都,怎能适合如此大典呢?我看还是再请太史重占一卦吧,也免坏了我儿终身大事。
儿臣已请三人占卜,都认为雍城是理想之地,雍城虽小,但它是宗庙所在之地,中雍、祖庙、昭庙、穆庙、胜国之社会在那里,那是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的气脉所在。
有风水先生说,我嬴秦尚黑,以水为德,雍城正是水德之泉眼,在那里加冕,回咸阳登基,可保秦国昌盛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