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宫 情空 > 第六章战船(2)

第六章战船(2)

2025-03-30 08:14:13

我这才走到康熙身边,他伸手揽着我,一同步进姚府去了。

姚启圣又是微微一愣,这才赶紧跟上,走在我们身后。

一路上,我们仔细打量着这有名的民间建筑式样。

官式大厝的大门平常是不开的,都从偏门出入,此时姚启圣自然是叫人大开正门,把康熙迎了进去。

我们绕过正中的木板壁,走过下落之后便是一道宽敞的天井,天井中点缀着盆景山石,自有一种自然幽雅之趣。

过了天井便是主屋正厝,中间是厅堂及后轩,其左右各有前后房四间。

厅堂面向天井,宽敞明亮,厅口铺砌着平整的条石,四周墙面贴砌红砖,构成各种吉庆喜彩的图案。

室内地面铺砌耐湿耐磨的红方砖,窗根门扉则雕缕以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

厅内摆放着端雅的紫檀木家具,配以青花瓷器,很是有一种清雅淡然的味道。

康熙打量了一番,笑道:你这儿的布置确实不错。

姚启圣头也不敢抬,忙道:谢皇上盛赞。

奴才这里是山野陋居,那儿比得上紫禁城啊!让皇上见笑了。

康熙心里有事,也不跟他客套,直接问道:方才你的门房说你正在接见客人,什么客人这么重要啊?姚启圣抬头看了看他,忽然神秘地笑道:回皇上,奴才见的这个人,跟皇上的来意倒是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呢。

皇上这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噢?康熙倒是来了兴趣,笑道,你倒说说,朕的来意是什么啊?姚启圣笑了笑,轻声说道:奴才斗胆揣测,皇上的来意,怕不是为了台湾么?康熙眼中利芒一闪,遂又笑道:你倒是有副七窍玲珑心。

那你再说说,什么人跟这件事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呢?姚启圣笑笑,故作神秘道:不知道皇上肯不肯屈驾奴才的书房呢?康熙不由又好气又好笑,说道:看你这么故弄玄虚,朕倒要好好瞧瞧那是何方神圣!带路吧。

姚启圣领了旨,忙走在前面引路。

康熙揽着我走在后面,轻声笑道:这老小子神神秘秘的,若是那人不如他说的那般重要,我一定赏他一顿板子。

我捂着嘴偷笑,不说别的,看康熙能在臣子面前这么轻松,这姚启圣也不可小视了。

来到书房,我和康熙都吓了一跳,因为等在那里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金发蓝眼的外国人,旁边还有一个通译,此刻早已跪伏在地。

姚启圣介绍道:皇上,这位是从荷兰来的传教士波利马,他对现今的各类战船可是深有研究呀!说罢又让那波利马参见康熙。

康熙自幼笃爱西学,京城里的传教士也不少,对外国人也算是见怪不怪了。

波利马并不似北京城里的那些传教士,并不懂得中国宫廷的参拜礼节,只是照着他们国家的那一套来,好在康熙被姚启圣最后那句话吸引了注意力,倒也无暇理会。

他吃了一惊,忙问:战船?你找他来是为了研究战船?言谈之间竟然有些失态。

姚启圣恍如不觉,仍毕恭毕敬道:回皇上,是的。

台湾战船与我大清战船大不相似,皇上请看。

他指着桌上的几幅图画,我大清战船,长不过二三丈,宽不过二十来尺,双桅,二铁锚,四木锭,配橹两支,船工十五人,水兵二十人,装铁炮十余门,此外还有火罐、藤牌、鸟枪等军器,全都摆在甲板上,没有任何掩护。

皇上再看这台湾水师,他换了一幅图画,接着说道,这是台湾水师的主力福船,此船可乘六十余人,底尖上挑,首昂尾翘,树二桅,舱三层,船面设楼高如城,旁有护板,士兵掩护在其后向敌船射箭发弹,掷火球、火砖、火桶,并可顺水顺风冲撞敌舰。

舰首备红夷炮一门、千斤佛郎机六门、碗口铳三门,迅雷炮二十门,喷筒六十个,噜密铳十支,弩箭五百支,火药弩十张,火箭三百支,火砖一百块,及其他兵器上千。

康熙只看得脸色发青,从这两张图上就可以了解到如今大清水师跟台湾水师的差距如何了,叫他怎能不触目惊心?姚启圣察言观色,此时又道:皇上请再看,这是荷兰人的战船。

他又摊开一幅图,荷舰长三十丈、宽六丈、船板厚二尺多,甲板上有八个桅,帆樯八面受风,行驶迅速。

每艘舰上装备有数十门大炮,比起福船又先进了许多。

于是台湾水师参考荷兰人的战船,又造出了三桅炮船,树三桅,主桅高四丈,船长二十丈,舱五层,船面设楼高如城,可容三百人,配红夷炮八门,千斤佛郎机四十门。

它身高大,首昂尾翘,航行迅速,不惧风浪,郑成功便曾以此大败荷兰军。

康熙的脸色阴沉。

福船已是很难对付了,如今再加上这三桅炮船,想要武力平台可谓是难上加难啊!姚启圣看在眼里,微微一笑道:皇上,臣早已料到如要平定台湾,必先解决台湾水师,所以特意请来波利马传教士,了解当今各种战船,以便造出我们大清自己的无敌战船。

康熙眼睛一亮,说道:如此甚好。

你可有收获?姚启圣道:臣正在跟他研究,可巧皇上就来了,皇上事必躬亲,有了皇上的庇佑,臣相信我大清一定能组建一支天下无敌的水上劲旅。

康熙虽然知道这是拍马屁,倒也受用,当下几个人就研究起各种战船来。

只不过那通译不知是有皇帝在太过紧张,还是本来就不大利索,翻译起来也是半通不通,着实令康熙和姚启圣有些头疼。

我被几个男人忘在了一边,倒也不觉得委屈。

反正康熙一旦处理起国事来总是很容易入迷,然后就把周遭的一切都忘了,我是见怪不怪了。

反而沉浸在公事中的康熙别有一番引人的魅力,每每让我沉醉不已。

船只的事情我完全没有一点概念,而且虽然旅游去过荷兰,我对荷兰语却是一窍不通,虽然在英国呆了两年多,但不知道现在英语有没有成为世界通用语?语言上的障碍丝毫不影响康熙渴望了解西方先进技术的积极性,我坐了半天颇觉无聊,于是起身去为他泡了一壶茶,细细斟上。

他看了看我,暖暖一笑。

我回了他一个笑容,手的动作大了一点,一不留神便碰到了波利马。

以前也不是没见过洋人,但那些人也只不过是见面而已,从没说过话。

如今跟着荷兰人面对面,又撞到了人家,留学英伦的坏习惯就这么跑了出来,我一张嘴,一句sorry便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