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阖宫上下都以为萧云朝凭着国戚的身份,绝不可能假传懿旨,因此他在宫里的举动竟没有引起多少怀疑。
就连陈令诚手持皇帝的钦赐玉佩作为凭证,也费了好大的功夫才让众人明白发生了怎样的变故。
陈令诚本就并非庸手,几番明争暗斗之后,他便暗中救出了遭到软禁的凌仁杰等人,侍卫处便又回归了他们手中,而那几个萧云朝留下的心腹甚至连信号都来不及发出去便已经束手就擒。
萧云朝虑着太后萧氏瞒他作为,因此便以慈宁宫为大本营,在里头发号施令,却完全没有虑到自己的失策。
毒蜂和野蜂不过一字之差,其中效用便大相径庭,因此,他竟是没想到风无痕已然苏醒。
不过,皇城的几处出入口却已经被他的心腹牢牢占据,再加上太后懿旨的威慑,他也不怕有人轻易闯宫。
如此一来,皇城外边就已经乱套了。
氓亲王风氓致拖着病体试图闯关,却被死死地阻在门外。
那镶着铜钉的朱漆大门仿佛妖魔一般将文武百官全都拦在了外头,一些用心叵测的官员见鲍华晟等人全是忧容满面的模样,便知道宫里一定发生了天大的变故。
把门的侍卫口口声声称是奉了太后懿旨,这让其他人都无计可施,就连氓亲王也不敢下令让九门提督徐春书率兵强冲,毕竟,擅闯皇城之罪是要灭九族的。
氓亲王,如今可是只有等候一途了?鲍华晟不甘心地问道,皇上先前遇袭受伤。
现在宫中消息幽闭,我们又什么都不知道,岂不是只有坐等消息?这也未必太……他突然闭上了嘴。
身为宰相,此时他应该做的是安抚百官。
而非在这边抱怨,因此,他只得向风氓致投去了一个抱歉的眼神。
只有等了。
风氓致无可奈何地摇头道,他突然将目光转向了徐春书,斩钉截铁地吩咐道。
徐大人,你立刻派人,牢牢围住皇城地每一处大门,务必不能漏掉闲杂人等。
只要大门一开,你便立刻通知我等。
还有,只要不是皇上的旨意,你暂时概不奉诏。
本王倒要看看,是何等人居然敢在宫闱之中作耗!一旁的连亲王风无清也是忧心忡忡,然而,他地秩位虽然也是亲王。
此时却有些插不上嘴。
毕竟,鲍华晟等人都是朝廷重臣,比起圣眷来更远胜于他。
此时此刻,他只等默默祷祝皇帝能够平安无事。
他风无清能有今日的荣华富贵,全是这位皇帝弟弟一手所赐,倘若皇帝真有什么万一。
那他也就同样没有什么将来了。
徐春书自然是满口答应,若非碍着朝廷律例和皇帝地脾性,怕是他早就引兵冲了进去。
然而,正如氓亲王的考虑一样,无论是于公于私,他都得权衡利弊,不能贸然行事。
王爷放心,下官一定遵钧旨办事,不放过一个可疑的人。
他一边应承,一边用冷冷的目光扫视着群臣,那种无声的警告顿时让不少官员都有些畏缩。
自忖得偿心愿地萧云朝在慈宁宫中不免有些张狂,然而,他的一举一动无不落在旁人眼中。
风寰宇和风无凛都猜得到,萧云朝的下一步便是召见皇族中的一众王爷,然后趁势宣布皇帝驾崩,在假传太后懿旨立风无惜为新君。
可以说,这每一步棋都算不上错,但若是有人本就在后头窥伺,他的主意便只能落空了。
果然,以为掌握了大局的萧云朝终于再次进入了萧氏寝宫,开口就是让妹子传懿旨召皇族诸王进宫。
知道事机不妙的萧氏执意不肯,两人反复讨价还价之后,萧氏最终答应了此事,却在皇族诸王之外又加上了鲍华晟以及几位六部尚书。
萧云朝虑及这些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因此也就勉强答应了下来。
等到萧氏在纸上盖了太后玺印,已经是皇城被封锁后第三天的事了。
拿到所谓懿旨后的徐春书不敢怠慢,连忙派人先请来了风氓致等人商议。
风氓致和鲍华晟面面相觑之余,最终仍然只得答应了下来,他们毕竟是臣子,在外头这么僵持着也不是法子,还不如进宫探一个究竟。
然而,两人心中都有些不安,海观羽坐镇宫中至今仍无半点消息,而皇族诸王中,真正与皇帝一条心的只有寥寥数人,其他人几乎都是别有用心地。
徐春书在两人劝说之下,只得绝了自行冲入的念头,但心中却是极为焦急。
不过,他还是立刻派人去请懿旨上提到的诸王和官员,一时间,京中地权臣府邸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等到人都聚齐了之后,众人便都发现不见了萧云朝的身影,风氓致的脸色顿时极为难看,此时此刻,谁还会看不出此中名堂,但是,太后懿旨却是货真价实地摆在这里,他们还能说什么?商议了一阵后,他们便依序进了皇城,那守门的几个侍卫一待众人进去之后,便忙不迭地关上了大门,这举动让徐春书心头疑惑更甚,他思量再三,便挥手召过自己地副将,令他挑选几个武艺高强的人之后,便带人朝自己熟悉的一处地方掩去。
奉了懿旨进宫的一众人等便齐齐聚在了慈宁宫,进宫途中,他们都发现了宫中剑拔弩张的态势,因此心中已是有些忐忑,只有庄亲王等人交换了一个眼色,显然已经有所准备。
果然,他们一进慈宁宫正殿,便发现萧云朝一人笑吟吟地立在那里,面上满是得意,此时,他们的一颗心立刻朝无底深渊沉去。
萧云朝自有成竹在胸的理由,刚才,派去勤政殿打探消息的心腹回报说,皇帝仍然未曾苏醒,这个消息顿时让他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须知,在暗算皇帝之前,他便弄清楚了那窝毒蜂的特性,只要四日之内不曾苏醒,那便是无药可救。
如今看来,这皇位虚悬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萧大人,我等明明是奉了太后懿旨前来觐见,怎么只有你一人在此地,太后人呢?风氓致毫不客气地质问道。
他是管理皇族子弟的亲王,因此并不忌惮萧云朝国戚的身份,此时虑到对方也许是矫诏行事,他哪还会有什么客气的言语。
太后染疾在身,特意委了我代为传旨,氓亲王不会怀疑是我矫诏吧?萧云朝自忖兵权在手,因此很是从容,须知刚才的懿旨乃是太后亲笔所书,又盖上了她的玺印,哪里做得假?再说了,我是太后兄长,此时代为传话也是很自然的事。
鲍华晟立刻省到大势不妙,立刻追问道:萧大人就无需顾左右而言他了,究竟召我等来所为何事?他问得直截了当,人却往风氓致处挪动了一步,同样,何蔚涛和越千繁也对视一眼,齐齐往这两人靠去,就连风无清思量再三,也做了同样动作。
如此一来,风氓致这边便有五个人,中间的是和亲王风无候和嘉郡王风无伤,另一边的则是理亲王风怀章、庄亲王风怀起、青郡王风怀德和肃郡王风怀引四个老王爷,总共十几个人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三派。
太后召各位前来,自然是有要事相商。
萧云朝自信地一笑,这才悠悠道,诸位想必也得到了风声,皇上为毒蜂蛰伤,太医们百般调理却无甚进展,如今已经是气息奄奄了。
他这句话一出,众人面上顿时表情各异。
海观羽等知情者固然是觉得不可思议,其他蒙在鼓里的人更是大惊失色,一时间,这些人全是怔在了当场。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道理大家应该都明白,所以,太后眼见皇上身体愈发虚弱,只得下旨请诸位前来议立新君。
萧云朝这才说到了重点,脸上的神情也肃重了下来,太后的意思是,当今皇上并无嫡子,而且所有庶子尽皆年幼,不堪大位之任。
而太后幼子风无惜早已成年,乃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话已经说到了这份上,风氓致等人又怎会不知萧云朝的醉翁之意,鲍华晟便冷哼一声,当场反驳道:先帝驾崩之时,风无惜曾行谋逆之事,欲图大位。
当时太后和皇上念着骨肉之情,这才仅是夺了他的王爵,令其在王府中读书养性。
如今皇上不过是些许小疾,就算是真要立储,皇上已有皇子在侧,而皇后和珣妃也尽皆有孕,断没有立他人的道理。
萧大人,你身为臣子妄议皇上立储之事,应该已经借越了吧?鲍华晟的一席话顿时说得萧云朝恼羞成怒,他正欲出言反击,却不料一旁的庄亲王风怀起突然开口附和道:萧大人虽然为三等承恩公,但仍然无权代表太后。
你莫要忘记了,此地的诸位大人和王爷无一人秩位在你之下,你高居阶上已是借越。
若真是太后有意立风无惜为储,不妨请出太后让我等见见。
倘若太后承认,那我等奉诏就是。
萧云朝用懿旨召来皇族诸王,为的就是这些老王爷早已不问政事,到时候好把握而已。
然而,他却不像风氓致等人那般知道其中干系,因此这时见庄亲王态度如此强硬,顿时愣了半晌。
他掌握着内廷的大半兵权不假,但若是真和这些人撕破脸,那即使下了所谓的传位懿旨,也难以取信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