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孙子大传 > 第三部第二十九章(3)

第三部第二十九章(3)

2025-03-30 08:14:41

孙将军,寡人大宴群臣,将军称病未到,寡人十分惦记你的病,唔,看来,你还真是病得不轻啊,啊?哈哈。

阖闾哈哈大笑。

孙武忙道:还请大王恕臣不恭之罪。

又是不恭?恐怕该论欺君之罪吧?孙武匐匍在地:臣罪该万死。

人岂能死一万次?你这岂不还是欺君么?好了好了,谁叫你跪下不起来?将军请起。

阖闾似乎和孙武在开玩笑,可这玩笑之中暗藏着威风,严厉,话中有话。

孙武:孙武的确是有病。

只怕是心病。

大王明鉴。

王儿夫差鲁莽,寡人已经责罚了,将军何必耿耿于怀,将军也记仇么?孙武只知大王有恩,恩重如山。

如此才是将军。

孙武的心病乃是大王尚未会盟诸侯一匡天下。

将军的心病,正是寡人的心病啊!将军为什么不肯寻一剂良药给寡人,不肯入宫去见寡人呢?大王,还记得十年前,孙武演兵姑苏台时说过的话么?嗯?大王你听我的谋略,孙武便留下,不听,孙武是挥之即去的。

寡人哪里肯让将军走掉?所以寡人才微服前来拜望的呵。

如今,吴国三军大破楚师,凯旋而归。

楚昭王虽在,却不敢在郢城立足,迁都都城,苟延残喘。

吴楚之间,八十年的战事,在你我君臣手上完结。

将军知道寡人此时此刻思虑的是什么吗?臣知道,吴国以南,有夏禹陵墓在会稽山麓。

禹的孙子自号无余,建立了越国,是越国的开山之祖。

楚国人之一支与越人相融,通婚,两国人素来有血缘之亲。

臣跟随大王伐楚之时,越国不但是楚国的盟国,而且常来袭扰。

吴越成为敌战之国,不是一朝一夕了。

大王的思虑当在南方,当是在越国。

阖闾:唔,不错,不错。

强楚已败,大王雄心勃勃,当然思谋越国。

阖闾:依将军之才智,不妨再说说看,如若与越国作战,寡人是选择舟师还是陆师呢?孙武一笑:吴越之间兵戎之争,当然是争夺江湖荷泽之利。

那么,是舟师了?请大王听臣说下去。

吴国占据五湖,五湖丰饶,越人垂涎已久。

吴越两国,都是濒临东海,共据长江水网,吴越两国边界,在越国一方纵深有浙江,钱塘江,浦阳江,三江环绕越国首都会稽。

如果大王以舟师挑战,越人必以全国舟师还击,两国舟师,都是久经训练,臣下还不敢言孰强孰弱。

唔。

大王的陆师则不同了,吴楚战争,考验了精锐之师,自然胜越人一筹。

因此,大王定是思量率领陆师出征。

善!大王所选定的战地,应为与越国北边临界的李。

阖闾惊喜得几乎跳了起来:知寡人者,舍孙武其谁?来来来,请将军为寡人具体谋划一番。

慢。

听到孙武的一个慢字,阖闾的脸哗然变色,一扫刚才的和悦,谦虚,涵养,耐性和亲切,那张脸黑着,像七月的云,说变就变,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样子,迅疾地挂上了威风,严肃,冷峻,自负,居高临下和杀气腾腾。

孙将军是要扫寡人的兴致吧?那就不必再说什么了。

大王,不能兼听,何以耳明?你是说寡人耳不明么?臣下不敢。

孙爱卿,阖闾尽量表现出耐性与和蔼,你既然全知吴越两国情状,又知寡人的思虑和决心,依你的韬略,伍子胥的远见卓识,徒卒的善战,征伐越国当是万无一失的。

大王,孙武不忍看吴国徒卒从血里刚刚濯足,又去浴血。

你怕了?大王,吴国必须休养生息,劝民勤耕,兵凶战危,不是不得已而强为之,必败无疑。

嗯?伤心之地必是李!吴王气悻悻地欲走。

孙武紧随其后,叫道:大王,大王,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一生历经二十余回战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才有几回用兵车?大王其德其才其智都在齐桓公之上,难道君王只思一时一地之胜,不想威加四海吗?孙武一边说着,一边咕嗵一声跪倒在地。

阖闾什么也没说,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