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乙:孙将军,你道是颉乙只是来此请你吃酒么?该不是劝我‘当归’吧?不是。
颉乙得知,明日傍晚,将有当今世上两位奇人相逢,将军不可错过了机会。
奇人?比你颉乙还要奇吗?颉乙在这二位奇人面前,哪敢言一个奇字?他们二位,高山仰止,颉乙不过是一粒尘埃;他们是海上鲲鹏,颉乙不过车辙中之一小鱼耳。
孙武:哦?到底是谁?老子,还有孔子。
孙武:啊!颉乙:老子,孔子,再加上你孙子,三‘子’之会,岂非天下一大幸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有老子,孙子,孔子,才有礼乐,有兵经,有大道,颉乙成全这一件大事,实在是三生有幸。
孙武:田狄,告诉馆驿主人,我要沐浴更衣。
次日傍晚,夕阳化在霞云之中,满天如熔了金,亮得闪眼。
黄河挟带着泥沙,自天而落。
浑黄的激流砰溅,像花儿顷刻间开了又谢,表现着瞬间的生死和辉煌。
而黄褐色的山岩却是严峻地,严肃地,永恒地注视着黄河之水奔腾,抛举和跌落。
孙武与颉乙在一巨大的石板上坐着,以五子棋为戏。
孙武望了望移动的日影道:颉乙先生,你赚我在此已有两个时辰了,怎么还不见人影儿?颉乙:稍安勿躁。
孙武把手中石子投入奔腾的壶口瀑布,连一个声响也无。
孙武呆呆地望着瀑布,若有所思。
颉乙到高处,引颈而望,忽然喊了一声:来了!孙武放眼望去。
但见,一东一西,一位驾车而来,一位骑牛而行,两位老者,行至一个三岔路口,驾车的下了车,骑牛的下了牛,坐在三岔路口。
黄河瀑布的声音,如雷霆疾走,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
颉乙:孙将军,待我前去通报一声。
孙武:不必了。
说着,孙武便向那三岔路口走去。
瀑布声渐渐抛在了身后,琴声升起来了。
孙武看见,弹琴的老者大约是孔夫子,身边侍着的不知是哪位弟子。
那老者生得精瘦,花白头发,天灵盖处发已脱个干净,看得见光光的头顶,四周是丘陵起伏,中央却是低谷。
眼睛眯着,肃穆沉静。
嘴唇包不住上牙齿。
坐得很直。
手指在七弦之上疾徐有致地弹奏。
不远的地方,又有一老者坐着,想这位便是老聃,说不清这老者年高几何,只见老者满脸皱褶,稀落的白发,很长的白胡须。
他的样子好像是在睡觉,面容安详,无悲无喜,两手放在腿上面,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两手的大指互相抵着。
老子身后不远处,是一个小童,在看着老牛吃草。
颉乙欲上前通报,孙武示意不必惊动弹琴的和听琴的。
孙武坐下了。
老子,孔子,孙子,各在一条路口。
老聃的童仆走过来,悄声问颉乙:尔等何许人也?颉乙:在下乃扁鹊先生的弟子。
童仆:算你们赶巧了,才有这等幸运。
看见了吗?一个是老子,一个是孔子。
孔夫子今日‘陈’,明日‘蔡’的,走遍天下,踪迹不定;大师老子,隐居在太华山雁落峰的,他和夫子有此一缘,才得一会。
哎,你家先生尊姓大名?颉乙:说出来恐怕吓你一跳,你先站稳了,知道《孙子兵法》么?童仆一惊:啊!孙武?颉乙笑了。
这一刹那,老子的眼睛倏然张开,一亮,看了看孙武。
三个人,孔子,老子,孙子,在三条路交叉的路口,坐着,品味着琴声。
晚雾在他们身前身后浮走,升腾。
孔子的琴声住了。
老子:夫子,您的琴声里好像有远大之志。
孔子:这首曲子是乐师师襄传授给我的。
我每回弹奏这首乐曲,都想象着作曲者的样子。
他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除了统治四方诸侯的周文王,俗人是制不出这样的乐曲的。
老子:便是《文王操》了。
孔子:是呵。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以这首曲子做媒介,是想请教您周礼的学问的。
老子: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腐朽了,唯独他的言论还在呢。
君子时运到了,就驾车去作官;生不逢时,就如蓬草一样随风飘零。
我听说,善于经商的反而隐藏起货物,品德高尚的君子却谦虚得像愚钝的人。
抛弃骄气和过分的欲望,抛弃做作的神态和过大的志向,抛弃这些无益于夫子的东西,一切顺乎自然。
我能告诉夫子的,就是这些。
孔子:鸟,我知道它能飞;鱼呢,我知道它能游;林中的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会跑的可以张开网罗捕获它,会游的可以抛出钓钩去钓上它,会飞的可以张弓搭箭去射中它,只有龙,我不知道该对它如何是好,龙是驾驭风云属于天空的。
老子或许是可以称作龙的吧?老子:我藏匿在深山,隐居在岩洞,不求闻达,见周朝已经衰微,这就要到远方去了,夫子还有什么话要说么?孙子一直在静静地听着。
听说老子要走,孙子忙向孔子和老子施了礼,道:吴人孙武今日有幸见到二位尊敬的长者,请两位长者就教孙武关于兵法的学问。
老子:你就是善于韬略的孙将军啊,可是,道既然不同,是无法说到一起的,我实在不知道能对你说什么。
夫子精通六艺,你还是问他吧。
孙武说:请问夫子,吴国和越国作战,得到一节骨头,足足有一辆车长,这是什么骨头呢?孔子:大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却迟到了,大禹盛怒,就把防风氏杀死,陈尸示众。
他的骨头足有一车长。
我知道孙将军大约是舜的后代,先祖乃是齐桓公时的公子陈宪,后来赐姓田的吧?如果没有说错的话,齐国声名赫赫的司马禳苴将军是你的叔父。
司马禳苴集结三军,齐王宠臣庄贾迟到,被司马禳苴将军腰斩了,我想,这便是继承和仿效了大禹的作法。
孙武肃然起敬:夫子真是无所不知。
孔子:不要这样说。
我一向有四条禁律律己:‘不揣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我的确是不懂排兵布阵的,而且,我很少谈到‘利’,谈到‘利益’的时候,也要和仁德联系起来,不像你一样言必称兵家之利,讲用兵之诡诈,对于诡诈之道,我是不敢恭维的。
孙武知道两位圣贤不愿谈兵,可他不想失掉这样一个切磋的好机会。
便笑了笑,道:孙武孤陋寡闻,可是在见到二位长者之前,便已经仰慕二位的学问。
我知道孔子提倡周礼,倡导仁义,我也知道老子崇尚清静,主张无为而治,二位的主张似乎与孙子兵法水火不容,其实不然。
老子说:将军这里说到水火了,知道世上有水火,刚柔,阴阳,上下,天地,还要知道在有天地之前,就有一种东西无声,无形,独立存在而永远不变的,循环往复而永不休止。
我实在不懂得这种东西叫什么,勉强把它叫做‘道’吧。
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宇宙间这四样大的东西,人是其中之一。
人呢,要遵循地的法则,地要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道遵循自己生成的样子。
将军,我所说的这些,恐也于你无益,我还是趁这夕阳将尽的时候,赶路吧。
童仆牵了牛,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