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见面先道歉,告诉宋子文和黄绍弘,他们的老大李宗仁正在南宁整军,未能赶到梧州,随后双方互相介绍随员,不过介绍到庄继华时,宋子文开口就是庄继华上校,黄埔军校俊杰,庄继华啪地给白崇禧和黄绍弘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黄绍弘对他很是留意,可庄继华还没放下手,陈公博接了句,别看庄上校年青,他可负责过川军两万人的整编;庄继华心里大骂傻蛋,果然陈公博的话一出口,白崇禧和黄绍弘眼睛顿时一亮,对庄继华更是热情,黄绍弘的恭维话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外倒。
在这些人中庄继华最关注的是白崇禧,前世他就听说过这个人,庄继华这点好,他知道自己历史不够好,能入他脑子的必定是了不起的人,因此只要记得的,必定重点关注。
可惜招呼他的是黄绍弘,对这个人庄继华没印象,但能与白崇禧称兄道弟的也肯定是不平凡的人,庄继华也打点精神对付他。
老弟不喜欢?在梧州升平大戏院的包厢内,黄绍弘今天请宋子文一行人看戏,白崇禧、夏威陪着宋子文和陈公博在里给了一个包厢,黄绍弘却与庄继华在投给了一个包厢,不过他很快发现后者对演出兴趣索然。
作为一个现代人,看过的大片太多,对这种传统的戏剧实在提不起兴趣,尽管演员在戏台上卖力的唱跳,庄继华还是没有丝毫感觉。
人虽坐在这里,心思却早就不知跑那里去了。
哦,不,庄继华被惊醒后本能地分辩,旋即感到不妥,便又坦然的说:让季宽兄费心了,不管粤剧还是京剧我都提不起精神。
怪我。
怪我,早知如此。
就该请你看文明戏。
黄绍弘很是宽和,未责人先责己。
那还不如坐这里看戏。
庄继华想起上次看的半场电影就难受。
电影在现在称为文明戏,闲暇时,庄继华也去看过一场,准确的说是看了半场,实在受不了。
场景很明显取自摄影棚,银幕上人不是在走是在跳。
没有对白,电影院就让一男一女念对白,苍白没有丝毫感情色彩的声音,让人倒胃口。
哦,那不知老弟喜欢什么?要不我们去满香园。
黄绍弘这下倒感兴趣了,试探的问了句,满香园是本地的一家有名地ji院。
喜欢什么?还真成了庄继华的一大问题,时代差距太大。
被前世地精致调高了口味,到这个时代无论如何也降不下来。
那还不如看文明戏。
庄继华苦笑一下,黄绍弘一愣随即大笑。
季宽兄,德公明天能到吧?庄继华忍不住问,想起广州那么多事,自己却在这里整天无所事事。
庄继华心里有点着急。
如果不耽误的话,明后天能到。
黄绍弘心中暗笑,年青人毕竟还是嫩,殊不知他自己也才三十岁。
广西一统之后,季宽兄出任民政长,打算如何施展拳脚?庄继华有点不耐烦这种捉迷藏的游戏,便打算试探试探,更何况黄绍弘不陪宋子文却来陪自己,不就是想从自己嘴里套点东西吗,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们点东西。
黄绍弘苦笑下。
长叹一声说:难啊。
广西穷困,财政困难。
若中央不管,要有所作为很难。
中央也有困难,不能全指靠中央。
自从上次上了喻培棣的当后,庄继华越发小心,虽然打算抛点东西,却也没打算让他轻易得到。
我们心向**,中央总不能不管吧。
黄绍弘语气有些幽怨。
怎么会?宋部长说广西每年收入不到300万大洋,军费每月就要20多万大洋,广东财政本不宽裕,若加上广西,财政赤字太大。
庄继华现学现卖,把宋子文的话原封不动的转给黄绍竑。
这是宋部长说的?黄绍竑问。
庄继华点点头说:我对财政不大懂。
黄绍竑沉默会然后才说:自清朝以来广西财政就不足,一向是从湖南、广东拨款补充,现在湖南是指望不上了,我们只有看中央了。
中央肯定要管,不过怎么个管法还需要大家坐下来谈谈。
庄继华不动声色轻轻抛出个诱饵。
中央打算怎么管?黄绍竑精神略微振作。
多种管法?就要看你们怎么选了,鱼儿上钩,庄继华继续抛诱饵:第一种,保持广西半独立地状况,除了政治上由中央管以外,其他广西自理;黄绍竑顿时感到失望,若要采取这种方法,就是保持现状不变,与他们的希望不同。
第二种是全管,政权、财政、党务、军事全部管起来,地方官员、党务均由中央委派,军队也一样。
黄绍竑有些犹豫,这种方法等于彻底吞并广西,他们辛苦血战数年才打下来的天下转眼就成别人的,心里也有些不愿。
第三种只管财政和党务,每年固定给广西几十万财政补贴,党务由中央委派。
这一种也不是很理想,广西财政缺额是几百万,几十万是远远不够的。
不知季宽兄选那种?庄继华心里暗笑,这道选择题你只要选了,你的底就出来了。
黄绍竑心里盘算,怎么都不够理想,良久才缓缓问道:文革认为我们该选那种呢?庄继华嘿嘿一笑:广西可不是我打下来的,怎么选轮不到我说话。
补贴几十万太少了,至少需要两百万。
黄绍竑犹豫再三。
终于忍不住作出了选择。
庄继华心里明白了,他们打的主意是要钱,却不交其他权利,最多把党务交出来。
明白对方地目的后,他在心里冷笑,这算盘打得也太精。
具体多少就需要你和宋部长谈了。
既然探到底,庄继华顺势就要关门。
他想收兵黄绍竑却不愿意。
文革。
你们一个军每月多少军费?士兵十块到十二块,军官嘛白长官应该清楚。
其实黄绍竑也清楚。
他和白崇禧与李济深交情非浅,粤军待遇虽然不如党军,差距却不大,最大的差别在于党军军饷稳定,粤军不够稳定。
黄绍竑知道庄继华报的是党军军饷,他在心里盘算下,广西现有军队六万多人。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每月军饷就要七十多万,财政厅长恐怕谁也干不下来。
不知广西有多少士兵?庄继华见黄绍竑在思考,不知他在想什么,便随口一问。
六万多。
黄绍竑随口就答,话一出口才醒悟过来,抬头看看庄继华,却见后者略微思索即面露同情。
那每月就要七十多万军饷。
一年光军饷就要八百多万,是够让你为难的了。
黄绍竑心知自己不慎露了底,也就不再遮掩:是呀,财政厅长现在是我兼着,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人肯干,也没人敢干。
六万军队。
太多,为什么不裁点兵呢?庄继华问:这么多军队中央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我们也在裁,德公在南宁整军就是裁兵,可是我们也不敢裁太多,毕竟现在还在打仗,国家还没统一。
黄绍竑显得很是为难。
兵,贵精不贵多;更何况裁兵并非简单的裁减军队数量,必须要有一些相关措施确保军队不会因为战争消耗降低战斗力。
庄继华说道。
哦,文革,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黄绍竑随意地问。
连白崇禧也没找到好主意。
这个年青人能有什么高招。
不知季宽兄听说过后备役没有?庄继华想想决定还是卖点东西给他。
当然知道,黄绍竑不以为然地说。
后备役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可后备役需要在统一的国家实行,还有后备役还必须有完善地政府行政体系,才能发挥功效,现在就要在广西实行,恐怕很难。
那就一起作。
庄继华不紧不慢的说。
一起做?黄绍竑瞪大眼睛,不解的问:怎么作?把裁军和政权建设一起作了,不就完了。
庄继华很平静的说。
黄绍竑越发迷惑了,裁军和政权建设一起作了,裁军和政权建设有什么关系?要说有关系的话,那就是节约军费。
他再问,庄继华却不说了,反拿话岔开,已经点过了,能不能醒就看他们自己了。
送宋子文一行回到旅舍后,黄绍竑和白崇禧却没有回家而是打马出城来到离城十多里的一座欧式别墅,别墅里有不少士兵站岗,两人进到客厅,客厅里有一人正坐在沙发看报,见两人进来,放下报纸站起来,却见他身材矮小却很结实,肤色黝黑,双目有神,嘴唇略有些厚,一身军装配中将军衔,端的威风凛凛。
德公。
白崇禧老远就伸出手,李宗仁笑容满面地上前紧紧握住白崇禧地手,随后又使劲握握黄绍竑的手。
我以为你还有两天才到,没想到这么快。
黄绍竑笑着上下打量李宗仁。
李宗仁呵呵笑道:钦察大臣到了,我岂敢让钦差久候。
黄绍竑略微苦笑一下,原本有些高兴地白崇禧也收敛笑容,默默无语的坐下。
怎么?不顺利?李宗仁平静的问。
嗯。
白崇禧重重的吐口粗气:看他们的意思还是打算让我们保持现在这种状况。
健生,宋子文是个老狐狸,他没说真话。
黄绍竑也坐下了,李宗仁地卫士随即为两人端来茶,然后悄没声的离开了。
哦,季宽有新发现?白崇禧讶然的问道,他没想到黄绍竑居然从庄继华那里搞到了东西。
对庄继华,白崇禧虽然礼貌,却也没怎么看得上,东江打得正紧,庄继华作为黄埔学生却跑到广西来了,说明这人打仗不怎么的,蒋介石看不上他,连东征这么重要的战斗都没让他参加。
因此他对黄绍竑留心庄继华有些不理解。
健生,你小看了这个庄继华,我今天就上他的当,把咱们地底给漏了。
黄绍竑苦笑着说。
听说黄绍竑上当了,李宗仁和白崇禧没有生气却感到惊奇,三人中黄绍竑与三教九流的人物打交道最多,桂系三巨头,李宗仁把总,白崇禧负责军事,黄绍竑管民政和外交,几年下来没见他吃什么亏,今天居然栽在一个年轻人手中。
哦!那我可要听听,你是怎么栽的。
李宗仁声音洪亮,大笑着问黄绍竑。
黄绍竑也没隐瞒就把在戏院里的谈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两人,李宗仁和白崇禧有些不解。
不就是六万兵嘛,没什么。
白崇禧想了想感到没什么了不起。
李宗仁却不这样看:健生,季宽没说错,这小子是个小狐狸,把老狐狸给骗了。
说完之后又高兴的笑起来:不过也没什么,能看到季宽上当我还是很高兴的。
德公,怎么其中还有玄机?白崇禧不解的问。
那三个选择,只要季宽选了,他就上当了。
李宗仁嘿嘿笑道,奋战多年,一举平定广西,李宗仁真是意得志满之时,没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
求月票....月票...越多越好.............把你们的月票放下吧....................第四章 大革命风云 第二十三节 合并(一)第四章 大革命风云 第二十三节 合并(一)在李宗仁看来这些的确是小事,属于技巧方面的问题,广西的兵权在他们手上,广西的政局怎么变也在他们的控制之中;只是他们三人都是国民党员,黄绍竑白崇禧更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在他在十万大山中徘徊时,黄绍竑就去了广州与大本营建立了联系,只是当时大本营实力极弱,外有陈炯明、邓本殷虎视眈眈,内有刘杨窥视于旁,实在无力管广西;可是情况稍好,就对广西提供了帮助,在平定陆荣庭沈鸿英,抗击唐继尧的战争中,大本营和后来的国民政府不但出兵还出钱,因此与广东统一是当然的选择。
当李宗仁说道上当时,白崇禧一愣,随即明白,然后哈哈大笑,黄绍竑先是尴尬后也放声大笑。
笑声少歇之后,黄绍竑才又说道:我看他们的目的是想让我们整军,淘汰部分部队,然后在现状和全面统一之间作出选择。
全面统一?怎么全面法?白崇禧问。
政权、财政、党务、军权,全面接管。
黄绍竑扳着手指头一个一个数给白崇禧听。
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沉默了,毕竟广西的地盘是他们流血拼命打下来的,就这样送给中央,心里也有些别扭。
这也是庄继华说的?良久李宗仁才问。
我猜的,我的底也不好拿,三个选择中必然有他们真正想要的。
黄绍竑又有些得意。
李宗仁想想后点点头算是接受黄绍竑地判断。
他们为什么要派这个庄继华来?庄继华是干什么的?李宗仁突然抛出这么个问题。
李宗仁的问题看似简单其中大有深意。
按道理宋子文和陈公博来就行了,为什么要排庄继华来?让他来谈整军,军事委员会那么多高级将领,怎么轮得到一个小小的上校,既然不是,那么他承担了什么使命?我们对这个人了解太少了。
白崇禧语带遗憾:看来这个庄继华不简单,还是季宽眼睛毒。
嗯。
是的,这个人不简单。
黄绍竑又想起庄继华说的裁军和政权建设一起作,便把这个建议告诉了李宗仁和白崇禧。
怎么一起作?白崇禧擅长军事指挥,对政务不精通,统一广西后他也曾花了些时间研究后备役,发现要想真正发挥后备役的威力,必须有大量配套地行政机构,因此在目前广西很难实现。
因此便遗憾的放弃了。
统一之后军队数量太多也是他们地共识,因此李宗仁才在南宁整军,而那些裁下来的士兵的出路也令人头痛,他们现在只发遣散费,轰走了事,这些人回去之后,要么沦落为匪,要么成为地痞。
真正重新务农的很少。
现在听说有办法,连李宗仁也忍不住想听听。
黄绍竑双手一摊:他说到这里就不肯再说了,我怎么问他都不说。
白崇禧不仅有些气恼:这算什么,这不等于什么都没说,我看季宽又上当了,他也是故弄玄虚。
我看不是。
我看他是有办法的,只是不想说。
李宗仁摇摇头不认同白崇禧的判断,只是对庄继华的身份更感兴趣了。
为什么?白崇禧不解地问。
不知道,不过没什么,到时候我再与他谈一谈就明白了。
李宗仁平静的望着窗外的夜空,他此刻才深刻体会到打天下易坐天下难的道理。
旅舍中宋子文、陈公博和庄继华也在闲谈,三人虽然都有美国经历,可喜好却不一样,宋子文喜好咖啡,陈公博喜好喝茶。
庄继华喜欢可乐。
可惜现在可乐还只有上海那样的地方才有,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熟悉。
梧州这个小城自然是没有的,他也就随意要了杯咖啡端在手里搅动。
咖啡的味道有些涩,并不纯正,没有山度士的滑润又没有南山咖啡地风情,不知道是哪里的,庄继华喝了两口后就放下了,只是把玩。
宋子文显然看出庄继华的感受,便笑道:这咖啡是地道的古巴水晶咖啡,只是烘过了。
听宋子文这么说,庄继华又仔细闻闻咖啡的香气又细细品尝,发现宋子文说得没错,点点头:嗯,还是宋部长见多识广,我是分辩不出来的。
宋子文含笑看看庄继华,心中却有些许疑惑,这古巴地水晶咖啡就算在美国也是昂贵的,不是普通人能享受到的,可看庄继华的样子分明像是分辩出来了,只是不肯承认,可他原说自己在美国是很穷的。
得知是水晶咖啡后,庄继华心中正百感交集,丝毫没注意危险正在靠近。
这水晶咖啡他在前世常喝,因为他**很喜欢那种味道,到上海工作后才少喝了,这是因为喝咖啡本来是陪母亲,而国内的水晶咖啡99%都是假的。
在美国几年我还是喝不管咖啡,还是喝茶好,知道吗?我去美国时带了一大包茶,几年下来全靠他了。
陈公博深深吸了下茶杯冒出的袅袅清香,正自我陶醉着。
陈公博的话挽救了庄继华,把他从神游中拉回来,庄继华注意到宋子文疑惑的眼神,心中知道不妙,宋子文已经起疑了。
他定定神立刻决定与其等他来问,不如先发制人:宋部长对咖啡很熟悉?我曾经听人说最好地咖啡是哥伦比亚咖啡,可我却不知道他好在哪里。
哥伦比亚咖啡?宋子文笑了:那时蒙你地,最好的咖啡是牙买加地蓝山咖啡,哥伦比亚的卡布奇诺虽然也不错,不过比起南山咖啡来说还是差了一等。
这蓝山咖啡有什么奇特的吗?庄继华故意问,其实他岂有不知南山咖啡的。
蓝山咖啡种植在牙买加海拔1800米的山区,在这种山区的土壤、温度、阳光、降水都很适合咖啡生长,出产的咖啡据有芳香、顺滑、醇厚等一切咖啡的优点。
宋子文边介绍边打量庄继华,却见后者听得津津有味,不免又有些迷惑,难道他说的是真的?是我看错了?庄继华知道宋子文只是少许疑惑,只要自己保持镇定就能打消他的怀疑。
见宋子文眼中闪过的迷惑,就越发轻松了。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见识了,庄继华笑着说:唉,你说这广西能不能种咖啡?它也有十万大山,咱们弄些咖啡种子在山里找块地方试验一下,如果成功了,不比单纯种水稻收入多。
呵呵,宋子文大笑:这不是不可以,不过要想种出蓝山咖啡恐怕不行。
那也可以,广西这么穷,卖咖啡的钱可比水稻多,你当财政部长还能不知道?陈公博却想钻钻牛角尖。
宋子文一愣,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咖啡要比水稻值钱:这倒也是,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要成功了,广西的财政收入也能提高一大节。
广西本来不穷,只是没人用心去建设。
花个三五年时间,广西财政就能自理。
庄继华可知道前世广西爆出的贪官都是几千万上亿的,既然能贪这么多钱,那说明这个地方不穷,至少不该穷。
哦,文革除了打仗外,对经济也有研究?宋子文似笑非笑的问,自清以来广西财政从没能自理过,三五年就改善广西财政,这小子所言狂妄。
谈不上,庄继华斟酌的说,这个宋子文太精明,他不得不小心:广西山水极美,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因此发展旅游业是极好的;另外广西北海是深水良港,在此地建码头开口岸对于促进广西经济也有好处;还有广西多山,矿产丰富,若能好好利用也是发展的助力。
战乱时节发展旅游是空话,不过建码头和开发矿业却是实实在在的,宋子文这才感到庄继华所说用个三五年广西财政自理不是空话。
另外还需要为广西修两条铁路,一条现在可以开始考虑,另一条则需要日后再说。
庄继华继续说道。
陈公博也来兴趣了:那两条?一条是南宁到广州,一条是到北海。
可是政府没钱,这还不是空谈。
宋子文感到好笑,财政如此紧张,哪里来钱搞基础设施建设。
钱的问题反倒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政策。
庄继华不紧不慢的品品咖啡,然后才说道。
没钱还说什么?陈公博丧气的端起茶杯,感到庄继华所言太虚,尽是空的。
第四章 大革命风云 第二十三节 合并(二)第四章 大革命风云 第二十三节 合并(二)没钱,庄继华嘴角露出一丝狡诈的微笑,却没言声。
一直注意他的宋子文开口道:怎么?文革有主意?主意是有,不过…….。
庄继华突然又有些犹豫,这主意可有点损,更有可能受到一些人的攻击。
哦,你先说说。
宋子文有些好笑,自己都没找出主意,他却张口就来,却又吞吞吐吐故作神秘。
行,不过先说好,要是你用的话,可不能透露是我说的。
庄继华先把条件讲好,宋子文的性子上来了,毫不犹豫的点点头,陈公博也充满好奇的点头承诺。
扩大财源的方法有几个,第一个是卖彩票,就叫建设彩票,面额不要太大,以一毛钱为宜,每周一次,部分收入用于中奖和支付员工工资,其他用于建设。
这实际上就是变相的赌博,由政府坐庄。
不过广东赌风盛行,陈炯明时代曾经严厉禁止过,陈炯明败走东江之后,孙中山因为需要军费迫不得已又重新放开。
第二个是引进外资,可以成立一个合资公司,政府投入一部分,不足的由外资或者民间资本投入;第三个赌博合法化,赌博不好,可是现在却没办法禁止,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开放,发赌牌,同时规定赌档的盈利必须拿出部分购买政府发行的公债。
除了第二条外,其他两个怎么都透出点邪气,陈公博心说这个庄继华还真敢想。
难怪先要声明不许说是他说的,但宋子文却不认为这是坏主意,放开赌博,他也有这种想法,只是没想到庄继华走得更远,居然想到由政府出面卖彩票。
彩票也不是什么新鲜玩艺,清朝就有人干过。
不过却还没有政府出面作地,这要让那些正人君子知道还不把他骂死。
文革。
你真敢想,这要让邹海滨(即邹鲁)那些人知道了还不戳着你脊梁骨骂。
陈公博摇头表示不看好。
我倒认为这是好主意,赌博完全可以合法,彩票也是那个国家都有,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宋子文反驳道。
呵呵,又是用卑劣的手段为高尚的目的服务。
陈公博呵呵笑道,庄继华不由缩了缩脖子。
神情有些窘迫。
宋子文放声大笑,庄继华苦笑不已,他没想到这个话居然传出去了,连陈公博和宋子文都知之甚熟。
不过庄继华的话却让宋子文彻底抛弃原有观点,坚定全面接管广西的信心。
在第二天于李宗仁见面后双方展开地会谈中,宋子文就提出全面接收广西的提议,对这个提议广西方面没有多大地意见,不过在具体操作上双方分歧很大。
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权体现在政治、人事、财政;如果按照三位的意见。
人事基本不动,无疑就削弱了中央的管辖权。
李宗仁要求对现有的人事不作改动,至少不要作大的改动。
陈公博坚决反对,他认为人事不动根本无法体现中央的管辖权。
广西刚统一,局面还不是很稳定,过大地人事变化会造成地方人心波动。
李宗仁看上去并不焦虑。
声音很平和。
嗯,这个是要考虑,基层的人事变换可以逐步来,可以先考虑省一级。
陈公博也作了让步。
…………..。
对财政双方的争执也很激烈,宋子文强调广西必须先做预算,中央根据预算,经过全面平衡后再行拨款。
李宗仁丝毫不理解什么预算,他们根据以往广西的财政开支提出拨款数额。
这让宋子文难以接受,他正在中央推动施行财政预算,要求每年都要按照财政预算拨款。
在此之前大本营和国民政府是没有财政预算的。
基本是进来多少花多少,特别是军队将领。
只要听说财政部有钱了,就跑来要,无论孙中山还是汪精卫胡汉民用钱的随意性也很大;对这种无计划的财政,宋子文深恶痛绝,坚决要求在明年按预算拨款,不能随意要。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今年对广东地财政支出作了初步估算,现在加上广西,前期的工作几乎要全部重做。
可李宗仁却既无计划又不考虑中央的财政困难,只是一味坚持,这让他很是生气,可生气归生气,可他又明白这些军人不懂财政预算的重要性,于是又耐着性子向他们解释什么是财政预算,为什么要做财政预算以及怎么作财政预算。
宋子文就像一个财会学校的老师一样,耐心细致的教着桂系三巨头,可是他们还是似懂非懂,三个人象护犊子地老牛一样,怀疑宋子文会亏待广西。
正在宋子文的情绪开始激动时,庄继华插嘴了,他告诉三巨头财政预算就像作战计划一样,战前总是先看看自己有多少兵力,算算敌人有多少实力;看看地形,分析敌情,然后分派兵力,那地方多点,那个地方少点,预备队留多少等等;预算也是这样,先看看自己可能有多少钱,然后看看那些地方要用钱,那些必须马上给,那些可以缓缓。
庄继华这样一说,三巨头明白了,这和打仗的原则是一样的。
双方最没有争议的是党务,对陈公博提出的意见,三巨头几乎全盘接受,那一天的谈判是最顺利的。
接下来关于军权,庄继华出马了,不过名义上是陈公博主谈,但很快李宗仁就发现,他们实际上的对手是庄继华。
广东的军队大部分已经按照苏俄方式整编,所以广西也要整编,仿照苏俄,也就是三三制整编,另外还要增设党代表。
按照苏制整编我们没有意见。
只是数量我们希望能保留四到五万。
白崇禧提出了他们地要求。
四万!不行,不行,庄继华尚未开口,宋子文即就叫道:每月需要地军饷开支即达到四十万,全年军饷即要五百万,这绝对不行。
白崇禧眉毛一扬当即反驳道:现在我们只有两广,距离统一全国还早得很。
保留四万人是为了北伐的需要。
看看北洋军阀有多少人,奉系至少五十万。
孙传芳还有三十万,吴佩孚也不下三十万。
两广军队有多少,加起来不过十四五万。
庄继华心说你吓唬谁呀,便微微一笑开口说道:白将军地对北方很是留心呀,不过情报不是很准确,吴佩孚大约二十万,孙传芳大约二十万到二十五万。
奉系实力最强也不过三十万到三十五万;总兵力大约八十万左右。
不过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简单的数字对比,如果仅仅是数量,贵军不就已经被沈鸿英或者唐继尧消灭了吗。
然后又从李宗仁说:我们的问题是一边要打仗一边要建设,因此军费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较大,这是允许的,但这还是要有个度,过了这个度会导致财政破产,那时决定战争胜负地因素就变成了财政。
财政决定战争胜负。
李宗仁白崇禧决不能接受这种论点,恐怕这个时候的大多数军人都没有认识到这点。
不过宋子文是认识到地,他也意外,因为他没想到庄继华居然对财政有这种认识。
不过这时庄继华真正认识到这个时候的军人对军队的敏感,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的觉悟在他看来已经很高了,把广西双手送给了中央。
可是一谈及军队就表现得异常顽强。
连续几天双方谈到军队的数量就卡住了,李宗仁为了缓和气氛授意黄绍竑举办了一个酒会,邀请参加的不但宋子文一行人,还有各省来祝贺的代表。
广西平定代表一股新兴力量地崛起,引起相邻各省的瞩目,除了云南唐继尧外,其他主张联省自治的四川、贵州、湖南都派出代表前来祝贺。
对于这个酒会,庄继华是欢迎的,他的使命中还有观察湘桂之间的关系。
几天下来,庄继华已经成功赢得三巨头的尊重。
因此向中央来人介绍各地代表时。
庄继华也有幸身居其中,当李宗仁向庄继华介绍湖南代表叶琪时。
庄继华表现很是热情,但叶琪却很冷淡。
孙中山时代湖南成为南北两军的战场,后来更收容湖南叛军程潜,至今谭延恺率领地湘军依然是广东军队的主力之一。
这套繁琐的程序走完之后,叶琪悄悄对李宗仁说:德公,你这是何意?李宗仁知道叶琪话中的意思。
叶琪是他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广西陆军小学的同学,虽然不同级却也相互熟悉,此番他奉赵恒惕的命令来联络广西,赵恒惕给他地使命有三:一是争取湘桂政治上保持一致,建立两省合作;其二若桂军有意东下广东,湘军愿意协助,保证不占广东一寸土地,消灭谭延恺和程潜两部后即班师回湘;其三若上面两项都不能做到,那么争取桂军中立,在湘粤之间两不相助。
不过叶琪到南宁后向李宗仁转达了赵省长的意思,可李宗仁既没答应也没拒绝,只是让人陪他在南宁游玩,自己却忙于整军,两周之后却忽然邀他来梧州,他没有得到答复也不便回去,便一起来梧州了,到了梧州才知道李宗仁是与广东政府谈统一的,这让他大为气恼,升职一度说要回去,还是黄绍竑拉住了他,黄绍竑对他说既然已经来了,不如见识一下当今广东人物的风采,可叶琪却说什么也不肯,今天听说酒会有广东代表参加,他也不想来,但白崇禧却坚决把他拉来。
你不是老说广东如今怎么怎么不好吗?今天给你介绍几个当今广东的俊杰,我可告诉你,这几个人可都是喝过洋墨水的,你得表现好点,别让人家把你看成土鳖了。
李宗仁微笑着说。
李宗仁轻笑着说月票就和军队数量一样,越多越好。
月票,还差九票上榜,月票放下................。